成一勺之多 虽九死未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2:40

       

 

 

 

鲍延毅教授去世几多年,他生前历时二十八年编纂的我国第一部汉字独词语辞典《死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终于在今年得以面世。全书共一百五十万字,辞条一万二千余条,系统总结了中华文明对于死亡的认识。我国 汉藏语言学大师、中国语言学会原副会长邢公畹先生以八十九岁高龄扶病作序,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死亡始终深植于生命之中而非独立于生命之外。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死本身不是别的,而是生命最后的表露,完成了的生命。”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甚至说:“哲学是死亡的练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也曾经提出“生就意味着死”的论断。在生命的启程之初就预见到最终的离去,是人之为人从而独立于其他生物的标志之一。孔子说:“死生亦大矣。”对死亡的敬畏、思考和认识,横亘于人类文化诸多领域,并几乎与人类发展进程相终始。在人类的初年,先民就以原始宗教活动、丧葬仪式等形式开始了这一历程。虽然随着阅历、学识、时代的不同,对死亡的看法各异,但是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对于不死的憧憬以及对于来世和彼岸的想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死亡固然是肉体生命的结束,但却并不是一种威胁,而是对人们的一种催促与挑战。《荀子》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也。”可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对于死亡的恐惧或者漠视。终日讳莫如深,却终于无可逃避。面对将死而不死于恶死的追问,惟有挺身接受生活和热爱生命,积极思考和筹划人生,才能使得自己的人生更为奋发、充实。

 

  《论语》中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每个人对于死亡的表述,都无疑是其人生态度的反映,既有所区别,又一以贯之。这些相关的表述,古今中外多如恒河沙数。然而正如邢公畹先生在《死雅》序中所指出的,无论哪个民族,对于死亡的表述都甚少使用外来语词。《死雅》蒐集了见于中文载籍的“死亡”同义近义语词,每一条目均有语义诠释和数例书证,以详尽反映该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运用情况。这些语汇及其所表述的自然和社会征象,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我中华先民数千年来的死亡观演变进程。从而使我们可能超越对死亡的个别认识,上升到洞悉死亡的本质和意义。

 

  鲍延毅教授在“文革”中长期遭受磨难,数度濒临死亡边缘。“文革”后甫一恢复教研工作便着手编著《死雅》。二十八年间,他为此重点通读和翻阅的古今典籍,不下两千余种。与后来的写作一样,他没有电脑和网络的便利,所有的东西,都一笔不苟地写在稿纸上。一百五十万字的著作,他就是这样数易其稿,孤怀宏识,远烛未来,致广大,尽精微,力以尽摄我中华文化中关于死亡的丰富内涵。讵料天不假年,在他生命最后的十四个月中,历一次手术,十次化疗,最后三月无法进食,仍以绝大勇气,坚持完成了这部于语言学、社会学、生死学研究甚多裨益的著作,最终竟以身殉。以自己苦难、奋斗和不屈的一生,为《死雅》一书写下了有力的旁注。创始之难,令人殒涕。

 

  君子既去,令名未彰。鲍延毅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及寓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在寓言研究方面,以《寓言词典》、《孔门寓言》、《傻瓜寓言》填补学术空白;在古典文学方面,主编了《中国古今书名释义词典》,泽被后来学人;在古代汉语方面,以《金瓶梅语词溯源》等对方言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学不易,做人实难。鲍延毅教授是位真正的儒者,博学不穷,笃行不倦;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就教职四十年,与学生甘苦与共,清贫自守。连“文革”中曾经批判过他的人,在他身后也会前往致敬。在他埋骨的这座城市,作为鲍教授的学生已是一件足可以自豪的事情。

 

  《死雅》使读者得以感受汉语言的无比丰富、优美和富有表现力,从而更加热爱汉语,正确使用汉语,维护汉语的纯洁。《死雅》于死亡学科别开了一个新的途径,必将有助其完善与发展。《死雅》又是一个吉祥物,它不单可以提供大量科学研究的材料,可以增长很多有用的文化知识,而且它处处向人们提示“生”的价值。

 

   只要有人类存在,死亡就会永远相伴而行。由此产生的语汇及其所反映的人生态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也势必持续得到丰富和传承。作者对于死亡问题的探究,甚至他的死亡本身,都会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在民族文化基础研究方面奋斗不息。创始者恒难,惟愿将来因循者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