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一日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23:17
 
 

 

 
智能城市一日游

 

    ■ 游客在城市生命馆观看球幕电影   ■ 日本馆内,机器人演奏完毕向观众“挥手致意”   ■ 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车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曹刚

  大男孩张晓,23岁,娱乐休闲生活和普通上海人迥然不同。

  周六早晨,他在满屋阳光中悠然醒来。穿衣起床,洗漱早餐,在地板上走来走去就能发电,被家庭能源管理中心“尽收囊中”;吃过机器人送上的美餐,他想去看场电影,上网搜索有点犹豫,为难的不是选哪部影片,而是不知要看环幕、穹幕、三折幕、伸缩幕、4D电影还是环形剧场;出门驾车,他登上一辆憨头憨脑、酷似机器人的蓝色小车,零排放、零交通事故、远离交通堵塞,“一溜烟”快乐飞奔。

  这就是2030年的城市生活片段,上午刚刚开园的世博会向人们描绘了未来生活的情景。而张晓只是个刚满3岁的小男孩,坐在童车里跟着妈妈逛世博园,满眼好奇,东张西望。或许,在某个场馆或者某件展品前,意外撞见了20年后的自己,互相道声“你好”。

  异形巨幕

  片中下雨 观众“着凉”

  一部《阿凡达》,让观众看到了未来几年宽银幕发展的“急先锋”——IMAX3D;上海世博园区里超乎想象的异形巨幕,足以让观众想象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大银幕向前飞奔的方向和速度。

  如“艾亚斯岩”一样蜿蜒、壮观的澳大利亚馆里,藏着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环形剧场,环形屏幕厚约半米,高三四米,可分成六段弧面剧幕,根据音乐旋律、剧情需要,上下起伏,依次转动。一部澳大利亚孩子展望未来城市生活的9分钟影片,在动态环幕演绎铺陈。参观者围幕而立,从各个角度欣赏感受一个活力四射的澳大利亚。

  美国馆内设有可容纳500人的四维电影大厅,循环播放主题片《花园》。电影屏幕由5个形状奇异的“城市大厦”组成,每个“大厦”高约9米,侧向直立。在屏幕上投射不同的图像和图形,就会变成建筑物、窗子、公交车站等。如果影片中下雨,游客也能感受到“风吹雨打”,十分神奇。

  机器人

  上得厅堂 下得厨房

  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一名“小提琴手”笑脸相迎:按弦、拉弓、摇头、晃脑,送上一首舒缓曼妙的中国名曲《茉莉花》;如有家人病倒,优雅“琴手”立刻变为勤劳麻利的“护工”,做家务,带孩子、照顾老人、伺候病人。日本馆里,久负盛名的“机器人”智能再升级——“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招呼、拉提琴、看护老人等样样精通。

  走进瑞典馆,擅长音乐的“机器人”更多,22个造型各异的机器人组成“绝对合唱团”,歌声美妙动听;“沪上生态家”中,体贴孝顺的机器人“灵灵”,是老年公寓里的“贤内助”:会接受手机、电话发出指令,不折不扣完成任务;能遥控电器,监测屋内入侵、火灾等危险信号;两只机械臂还会帮主人开门、倒水、取物;后背被设计成座椅,装上控制手柄,兼当老人轮椅。

  发电地板

  走上几步 产生电能

  日本馆内有种地板,奥妙无穷,人在上面走两步就能发电。这是依靠体重和脚步,给地板带来持续压力和摩擦力,然后转化成电能。每踩一下地板,发电0.1瓦特,能点亮周围50至100个发光二极管灯泡。类似技术已在东京部分地铁站应用。人潮滚滚而来,电力源源不断。

  世博园区内,不经意间的“生活发电机”还真不少。日本馆窗玻璃上,贴着透明薄型太阳电池,兼具发电和透光功能;伦敦零碳馆内,会发电的除了窗户,还有墙面,通过附着特殊荧光涂料,白天储存太阳能量,夜间释放荧光。

  更神奇的是,餐具也能发电。零碳馆餐厅每天营业结束后,多余有机食物经过特殊处理,第二天摇身一变,成了餐具,可以食用。吃不完的有机餐具和其他一次性餐具,将和厨房里的生物垃圾一起,被收集到生物能炉内,用于发电。就连客人喝剩的啤酒瓶也被店家收集起来,做成店内吊顶、地灯、烛台等装饰。

  “叶子”车

  自然能源 代替汽油

  自如穿梭,全程畅通;不必再被堵车折磨得焦头烂额;途中,不用担心汽油耗尽,因为车子根本不“吃油”,也无需充电,“吸废气”就能跑——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里,一辆名叫“叶子”的概念车,造型奇特,功能超凡,犹如车中“独行侠”,不食人间烟火,又能通晓未来。

  车顶一片“树叶”,是一部高效光电转换器,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车轮是4个风力发电机,捕捉风能,转变成电能;车体为特殊有机金属结构,能像植物那样发挥光合作用,自动吸附二氧化碳,通过激光发生器,或转化为电能为车内照明,或转化为空调制冷剂,不仅实现“零排放”,更达到“负排放”。

  只要把车放在空气中,就能随时自主充电。这辆“叶子”概念车,集光电转换、风电转换和二氧化碳吸附转换等自然能源转换技术概念于一身,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堪称上汽-通用汽车馆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