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高山族节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9:54:08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卡雀哇节是独龙江地区独龙族的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由各村寨长老在一年最后一月择一个吉日,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 

      1991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独龙族人民的意愿,把每年的公历1月10日定为独龙族的卡雀哇节。各村寨卡雀哇节的节期前后相续,居住于独龙江上游的村落最先揭开序幕,由上游经中游而至下游,各村寨依序进入节期,整个独龙江流域独龙族山寨的卡雀哇庆典前后持续一个月。 

  一、主要活动 

      卡雀哇节一般都在头年的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节期一般3天。节前,家家户户就用"结绳"的方式向亲朋好友发出邀请。节庆内容包括祭山神、射面兽、木刻传信、跳锅庄、走亲访友、火塘烧松叶求吉祥、喝木罗酒、歌舞会、剽牛等。其中最隆重、最欢乐的是"剽牛宴"。 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过节第一天,家家挂起彩色披毯,清晨,人们在木屋前挂上旗幡,燃起松枝,敲起锣,欢庆一年一度的卡雀哇。入夜,在各自的家中备办酒肉膳食等用品,举家喝酒卜卦,祈祝来年丰收,年轻人聚集起来到各家轮流跳舞祝贺。 

      第二天祭山神,用荞面捏出山神及各种野兽祭祀。早上前往本氏族的固定祭场进行祭献,以求来年安康顺利。祭场一般都设在村寨背后树木茂盛而又比较平坦的地方,在此每个家庭都垒起一堆石头为祭神坛,间或也有架起松树枝木架代替的。整个氏族在当地有多少个家族,就有多少个石堆祭神坛,石堆一路横队的排展开来,基本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各个家族都前往本家族的祭坛前献祭,将供品摆在石堆垒成的祭台上,念诵祭辞,以祈祷来年丰登安康。届时还举行射弩弓、跳舞活动。然后,将各家族带来的祭献物集中在一起聚餐共食。这种定期的祭祀活动具有明显的增强氏族内部凝聚力和认同感的社会功能。 

      第三天举行隆重的"剽生祭天"仪式,以祈祷人畜兴旺和农业丰收。剽牛祭天是节日的高潮。妇女为祭牛披上独龙毯,角上挂以彩色串珠,把牛拴在祭柱上后,全部人围牛跳舞。剽牛手手持梭标或竹矛,走入祭场搂肩搭臂喝一碗同心酒,便边跳舞边剽牛,这时广场上的人围成圆圈,敲起锣,挥刀舞弓,欢歌欢舞。牛剽倒后,行过祭,卜过牛舌,人们分割牛肉,凡参加聚会的大人小孩,都可以平均地分一份牛肉,习惯上当场煮食,并对歌共饮以示祝贺。大家边吃边喝,载歌载舞,还背着牛头跳粗朴的牛头舞,剽牛宴达到高潮。跳完,大家燃篝火,一边烧吃肉,一边喝酒唱歌,通宵方散。有的村寨还用荞面做成各种动物模型,又用长竿飘挂各种麻布旗幡,以此奉祭上天。 

      剽牛舞会是古代狩猎生活的缩影,也是捕获归来,庆祝胜利仪式的再现。如今剽牛习俗已经废除,代之而起的是独特的民族歌舞活动,主要内容是跳"牛锅舞"。男女青年在 锣声中翩翩起舞。舞会结束,各家在舞场摆酒置菜,边吹边笑,畅谈丰收的喜悦,展望幸福的未来。 

  二、传承价值 

      古老的卡雀哇节祭祀是独龙族最有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与其氏族制度密切相关。卡雀哇节对探索独龙族文化发展的轨迹有重要价值,尤其有助于把握独龙族历法的起源及变迁历史;其次,卡雀哇节日中保留着木刻传信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研究没有文字族群的社会组织机制的珍贵样本。另外,卡雀哇节还是独龙族对传统文化加以系统整合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彰显了独龙族敬畏自然的理念和人生顺达的愿望。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伦春族节日—抹黑日

中华五千年 2007年12月04日13:53 (来源:中华五千年)【简 繁 大 中 小】【收藏此页】【打印此页】【关闭】

  节日简介
  正月十六这天,鄂伦春人用锅底灰抹在脸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保平安。

  这天,不论男女老少,两手抹上锅底灰,走家串户相互抹脸。抹脸时子女不能给父亲抹,大伯子与弟媳之间不能相互涂抹之外,其他人之间可以随便,但在给长辈抹脸之间先要叩头。这种习惯至今仍保留,但以演变成了纯粹的娱乐游戏。 

  节日源由
  “抹黑”在节庆习俗中亦有着生动表现,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中都有抹黑节,他们分别称为“抹黑日”、“黑灰日”或“抹黑节”,时间在正月十六。他们都认为正月十五是年节结束的界点,这天“天神归界”,人间的新生活从正月十六开始。十六的清晨,早起的老人给尚未起床的儿孙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随后,青年人走出家门以抹黑的方式互相祝福。他们认为这一天不把脸抹黑,那么一年就不吉利。

  抹黑在这里成为佑护生灵的节庆礼仪。“抹黑”或“打花脸”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祝福民俗,但为何都用锅底灰作涂料?不错,锅灰是易于取用的颜料,可人们并不这样简单看它,锅灰中似乎蕴含有某种神秘因素。 

  节日活动
  鄂伦春人是乐观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在话语的幽默与豁达,他们在深山密林中,会用很多方式排遣那种孤寂,他们也在寻找着各种快乐,像春祭、秋祭、祭太阳神、祭月亮神等,他们也会欢度一些节日,但这些节日大都与宗教有关,抹黑节就是其中一种。

  各家大人孩子把锅底灰用水或油搅拌,见到人就往脸上涂抹,这是为了赶鬼怯邪,鬼见到人脸黑就害怕被吓跑了。这天一大早,人们想尽各种办法把别人的脸抹黑,而想办法不让别人抹到,于是就形成了相互追逐、相互嬉戏的热闹祥和场面。

  抹黑通常都是在平辈人之间进行,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有时也象征性的抹一抹长辈,但在抹黑之前先向长辈下跪磕头,先征得长辈同意后才象征性的往长辈的脸上抹一点黑,否则是不允许的,因为他们十分讲究尊老爱幼。这天部落里很热闹,大家也都很快乐,逐渐使这项活动变成了节日。


  台湾高山族支系排湾人的传统祭祀节日,排湾语称“玛勒乌克”,又称迎神祭。每隔五年举行一次,在农历九月择日举行。 
  五年祭,为排湾人奉送神灵的仪式。传说,排湾人的祖灵,每五年来探访子孙一次,为了感谢祖先保佑他们的幸福生活,每隔五年要举行一次祭祀活动。节日之前,部落男子要刻画神牌,制作长矛;女子则要酿酒,制神衣。祭祀这天,人们都要穿上民族盛装,去祭场参加奉送神灵的仪式,祭后,集体饮酒歌舞。最后,各家还要送神牌、长矛等到部落首领家里。祭司作祭以后,选取其中精美的祭品,将它们丢弃到村外,以示送神。 
  节日期间有两项大活动:一为刺球赛,一为舞会。刺球赛之前部落中所青年人要进山砍竹,在家门口插竹行祭,以驱除恶臭。然后广场上搭一座平台,准备刺球赛用的球。最早以袖子为球,后来演变为藤编的球,用麻线与藤皮编成,大小如蓝球,中心系有一根绳子。刺球在平台前的广场举行,届时部落全体青年男子都要盛装参加。他们手持长约六米、顶头很尖的竹竿,列队站在台前,由为首的长老将球抛掷于空中,众青年各用竹枪向球刺去,每刺中一只球,围观的人们都要热烈欢呼,以刺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刺球赛意在效仿祖先刺杀敌人的英雄事迹。比赛毕,进行舞会和宴欢。由本村头人邀集全村青年参加。在节日期间,每年青年都在自己身上带来茅草结,以驱除恶灵。 
  五年祭又是成年仪式的最后一项活动。祭仪十分隆重,由女巫师及男司祭率领子裔在祖灵屋前献供,先祭拜天地男女神,创造宇宙之神,自然神,精灵、妖怪和山、水、风、火、谷等神。仪式庄严肃穆而虔诚。接着,开始盛大舞会,由全村社男女穿上民族盛装,踩着古老的舞步,随着歌声和鼓的节奏,绕成一长排蛇形队伍,一圈又圈地回转,象征着排湾人的祖先图腾“百步蛇”的再现,气势磅勃、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