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茶的十八个问题-----------------市场网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54:14
一场春寒,冻僵不少虎年新茶;各地热火,举办各式茶叶展会。
三四月份,是茶香飘逸的季节,但是在各地高度期待之中,今年春茶却姗姗来迟,又适逢多重因素,那么今年春茶还好吗?
一问 春茶灾情损失多少?
“茶农损失估计在1亿元左右。”《市场导报》记者从新昌县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春茶受灾较为严重。在新昌,由于受灾,青叶交易从3月11日以后也突然中断。
3月7日至10日的一场春寒,对即将开采的浙江绿茶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浙江各地较为广泛种植的“龙井43号”受灾最为明显。在这次春寒之前,“乌牛早”已经开始采摘,但中后期的“乌牛早”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亚平则透露,今年自己公司的茶叶基地受灾率高达40%左右。
西湖龙井由于采摘期相对较晚,但也难以幸免。不少芽头刚长出来就被冻“焦”了。按照初步估计,今年西湖龙井的受灾率约在20%—30%。
3月16日,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显示,全省有150万亩茶园受冻,估计损失达17亿元左右。其中西湖区1.3万多亩的龙井茶园中,有近3500亩茶园受冻,其中2500多亩受冻比较严重。
二问 春茶价格涨幅如何?
从各地春茶的定价来看,绝大部分春茶在最初上市时最贵,如果遇到像今年这样受灾情况的话,最初上市的春茶则更贵。
由于受灾的原因,今年首批上市的西湖龙井推迟7—10天上市,而价格上则每市斤上涨千元左右。今年首批到北京的西湖龙井也卖出了每斤6800元的天价,比去年高1200多元,创下了新的纪录。业内人士预计,今年西湖龙井价格将飙升20%—30%。
不过也有少数企业按质论价,不以上市时间论价。马亚平表示,他旗下的绿剑茶按品质来定价,即便是受灾,春茶减产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他也坚持按质定价。“各地茶叶有所不同,头茶不一定全都是最好的,由于气候和温度的因素,较晚些时候采摘的高山茶,味道更加香醇,价格自然也会更高些。”
三问 茶农增收如何实现?
春茶受灾减产涨价,一系列的市场波动对于茶农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受灾减产,涨价是茶商为弥补减产损失而采取的自救,事实上一场春寒“最受伤”的就是茶农。
不可否认,在浙江不少地区,茶叶对于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浙江松阳,全县23万人口中有8万人从事与茶叶有关的生产销售,对这个相对欠发达县份老百姓的增收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浙江新昌,据新昌县名茶协会会长袁振华透露,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民收入来自于茶叶。
长期以来,茶叶“靠天吃饭”的状态没有彻底改变,也不能像大棚蔬菜那样操作,农民增收如何才能有更为稳定的保障,这场春寒实际上是再次发出了警讯。
四问 茶树改良如何继续?
浙江多轮茶树改良,在经历了春寒之后,也有人提出要继续完善茶树改良工作,对于那些无法适应恶劣天气的茶种应考虑转移种植地点。袁振华就表示:“在改良上还要继续下功夫,我们协会调查后,觉得‘乌牛早’还是值得提倡茶农们种植的,拉开茶叶与恶劣天气之间的时间差很重要。”
从今年的情况看,浙南的“乌牛早”影响最小,浙北的龙井品种影响较大。也有茶农表示,应该根据实际来选择最符合当地的茶叶,以减少损失;也可以多种不同品种的茶叶一起种,拉开采摘期,这样也可以降低风险。
五问 炒茶工艺如何传承?
将来我们喝谁炒的茶叶?
手工茶VS机炒茶,这样的对比已不是新鲜事。当数据呈现出天差地别的局面时,机械化挺进传统龙井茶炒制过程,俨然已成不争的事实——机炒茶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炒制出20斤茶,而手工茶每个工人一天最多只能炒制出2斤。
从2008年开始,杭州开始尝试保护和传承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工作,但是两年过去了,当我们看到新茶炒制技艺展示现场时,几乎仍然是那些老面孔,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茶工仍是手工炒茶的“顶梁柱”。
手工炒出来的茶叶更加光泽鲜亮、更加香味醇正,但是这项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六问 茶叶品牌如何保护?
今年的“龙井”不能乱用了。
“龙井茶”被誉为绿茶中的极品,每年二、三、四月左右,新茶以数千元一斤的价格被抢购一空。高额的经济利益刺激下,近年来,龙井茶被假冒、仿制情况愈演愈烈。不问哪里产,不问质量,绿色的扁茶,包装一套,就摇身一变成了高价的“龙井茶”。浙江省内曾有50多个县市生产的茶叶都称“龙井茶”,外省如云、贵、皖、闽、赣等地也大量加工销售仿冒龙井茶,“云南龙井”、“贵州龙井”、“四川龙井”、“福建龙井”等比比皆是。
作为龙井茶的原产地,2008年底,浙江有关部门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成功申请到了“龙井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只有浙江18个市县培植生产的龙井茶才能冠名龙井。龙井茶“准用证”的发证对象主要是产区内符合规定的龙井茶生产企业。同时,对有条件的收购、拼配、流通企业有关部门也将根据条件许可使用。
业内也有不少人提出,龙井茶应当像径山茶学习,径山茶从外包装监管等多个方面加强了品牌保护,龙井茶也应当在外包装上加强管理,通过行业协会严格使用外包装,运用先进条码技术达到防伪目的。但目前这一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仍未能加以运作。
七问 产业规范如何跟进?
除了品牌,茶产业中仍有一些需要规范的环节。
2月底3月初,浙江部分茶叶市场老总发现,一些经营户忽然消失了一个多星期。今年某地出现了陈茶掺入新茶的事件,结果附近几个茶叶市场的经营户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索性一股脑儿把陈茶掺入新茶,全部都出货了。
业内人士对此次事件非常不满,认为这是“砸牌子”的事情。工商部门也表示,将进一步规范茶叶经营行为,对于以次充好、以陈充新的行为予以纠正,以维护茶叶经营秩序。
八问 茶叶产业如何做大?
“没有特别大的品牌茶企业,更多的是中小规模的茶企,下游产品严重缺乏。”杭州西湖茶叶市场老总陈春仁告诉导报记者,浙江尽管作为茶叶大省,但是茶叶产业中大部分是从事采摘和浅加工。
表面上看,浙江茶产业欣欣向荣,各产茶县市也都热火朝天;但仔细看,规模偏小、产业链偏上游的问题却非常突出。先富起来的茶农开始收购、包装和销售茶叶,这种类型较为普遍,加上部分规模较大涉农企业的收购和销售,几乎就是浙江茶产业的现状。缺乏全省性龙头大企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此外,缺乏下游产品也是浙江茶产业的一大缺憾。每年周而复始的采摘、加工、销售几乎成了浙茶的全部。下游饮品和食品的开发比较缺乏。目前有个别企业开始生产茶饮料,但是目前较大的茶饮品品牌早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开发生产,进入二次开发阶段,浙江已经晚了一步。
九问 茶叶科技如何推广?
缺乏下游产品的茶叶企业其实也非常清楚自身的处境。杭州茶商梅隆起说:“下游产业就需要依托科技,我们这样规模的企业离这个还是有距离的。”
浙江不少地方茶企已经开始研发一些下游产品,包括茶饮品和茶食品,比如提炼茶多酚。茶多酚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这些茶企大多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自身研发能力较弱,这也是这个行业下游产品难以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推广是必然趋势,将来还需要依靠下游产品来获得更高利润,同时也可以把现在基本放弃的夏秋茶利用起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科技推广一直抱有信心。
十问 行业如何抱团出击?
业内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七万家茶企,仅能抵得上一家立顿。
在3月26日西湖茶博会暨“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授牌仪式上,入选的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福鼎白茶、湖南黑茶、武夷岩茶、润思祁门红茶、一笑堂六安瓜片、天目湖白茶、张一元花茶现场冲泡,并将十大名茶的茶水溶为一壶。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推进委员会主任黄汉青说:“中国茶叶界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紧密团结过。”一直以来,“各自为政”的茶叶鲜有抱团出击的案例。
这次全国名茶的抱团也给浙江茶界不小的震动。浙茶如何抱团?品牌整合、营销整合等话题也被提出来了。
十一问 世博商机会有多少?
作为中国人的独特饮品,茶能否征服世界?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推进委员会主任黄汉青告诉导报记者,这十大名茶将入驻世博联合国馆,十大名茶也将以“国家队”的名义成为世博会的一个亮点。
对于毗邻上海的浙江来说,浙茶一直受到上海各界的欢迎,这次入驻世博联合国馆更是带来很多契机。那么世博会究竟能给浙江茶叶界带来多少商机?
已有浙江茶企捷足先登。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下半年就开始着手策划进驻世博会,专门成立了世博采云间茶园项目组。在项目申报、审核的阶段,采云间克服了世博会对环保、安检等多方面的严格要求,最终成为了上海世博会提供茶叶以及关联产品的企业。据测算,世博会期间,海内外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人数将突破7000万人次,平均日客流量40万人次,高峰时甚至可以达到60—80万人次。其中蕴含的商机,引得各家有实力的企业争相进驻。“除了展示茶文化外,我们还可以销售产品,真可谓一举两得。”
导报记者了解到,更多浙江茶企则在家门口静候世博宾朋。世博会期间,将会给浙江带来巨大的旅游客流,对于名茶迭出的浙江来说,茶叶自然是重要而受欢迎的特产。
十二问 茶楼经济如何升级?
有人说:“杭州茶馆有鲜明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是助推杭州茶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杭州茶馆,喝茶不只是满足一种口感。”
杭州茶文化历史悠久,据相关史料记载,南宋时茶馆茶肆已是遍布巷陌街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喝茶成为一种富有代表性的休闲方式。在杭城,各种茶楼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最多时曾达到700余家。
在激烈竞争中,杭州茶楼开始两极分化。中低档茶楼仍然存在经营内容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缺失,茶品低档等现状。结果,部分茶楼甚至转型成足浴店、经济型酒店等别的业态。
茶楼经济升级已是迫在眉睫。杭州市在几年前就颁布了地方标准规范《杭州市茶楼茶馆星级划分及服务规范》,参照了酒店、旅游饭店等用品质量与配备的相关国家标准,该标准也是全国首项茶楼星级地方服务标准。希望通过星级评定来触动行业有序发展。
十三问 茶叶市场如何整合?
在西湖龙井的故乡,杭州市区(主要是西湖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仅有一个茶叶市场,即位于西湖区转塘街道的杭州西湖茶叶市场。
但在周边,多个市场已经开业或正在建设,对杭州形成“合围之势”。距西湖茶叶市场仅30公里的余杭区崇贤镇以及闲林镇等地,也有市场在建设。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的某市场也打算转型成茶叶市场。
对此,杭州西湖茶叶市场老总陈春仁希望,作为西湖龙井的故乡,希望把杭州的主要茶叶市场放在西湖区,同时能有效整合各个茶叶市场,真正实现做大做强。
十四问 茶叶指数如何推出?
导报记者从2010中国(新昌)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了解到,4月下旬举办的该次博览会上将首次公布大佛龙井绿茶指数。
中国茶叶产业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将推出中国绿茶指数。但是由于国内绿茶品种较多,指数编制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对而言,单个品种的绿茶指数收集数据较为容易,据位于新昌的浙江江南名茶市场负责人透露,将依托该市场进行大佛龙井绿茶指数的数据收集工作。
不过部分茶叶市场对单个品种的绿茶指数并不感兴趣,认为数量上较少,不具有广泛代表性,在中国绿茶指数出台前,由行业协会出台指导价也是一个简单方便而且较为公平的做法。
十五问 茶叶期货是否可行?
“期货风险较大,比如今年的春寒,冻坏了那么多茶叶,如果搞期货的话估计是亏定了。”对于茶叶期货,很多茶叶企业仍然有些不放心。业内对茶叶期货的看法较有分歧,行业协会希望推动这一新商业模式,但是企业不太敢过早尝试。
茶叶与粮食、玉米、糖等农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产量不够大,其价格的波动幅度也比其他农产品大得多。杭州茶叶每年也仅数千吨,而粮食期货交易动则上千万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茶叶价格波动过大,而粮食等产品波动幅度在几毛钱甚至几分钱,中小交易者风险较小。
十六问 茶叶网店如何运行?
“茶叶电子商务现在更多的是信息发布,主要原因是网上网下产品可能会有差别,所以导致网上交易有一定难度。”张艺成说自己这几年来主要是用网络进行宣传和介绍产品,基本上没有在网上完成过交易。
他解释说,茶叶和纺织品有点类似,要看亮度、色泽等,网上的照片有时可能失真,加上部分茶商的不诚信行为,导致网上交易没什么订单。“不过有意向的倒很多。”
陈春仁则建议,在网上搞现货竞价交易,认为这个如果能操作起来,将来有可能成为茶叶交易的一种主要方式。
十七问 茶叶如何全民共饮?
年轻人热衷于可乐、雪碧类饮品,却对茶不感兴趣。如果茶叶无法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那对茶产业来说是未来的危机。
为构建浙江绿茶推广平台,进一步推广茶饮绿色消费理念,全国首个“茶为国饮健康消费”推进委员会已正式在“茶都”杭州成立,由包括浙江省工商局、《市场导报》等在内的24家单位共同组成。
但也不可否认,这一推广工作任重道远。
十八问 茶叶文化如何推广?
“挖掘民间文化,向外界推广中国茶文化。”袁振华表示,推广和弘扬茶文化,载体非常重要。
导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杭州是国内拥有最多最好茶文化推广载体的城市之一。位于茶乡双峰村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茶乡梅家坞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以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载体已经在积极发挥作用。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鸿道在今年龙井开茶节期间接受日本媒体集体采访时也表示,将进一步推广茶文化,为浙江茶叶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原产地保护滋生“造假” 富阳拔山:山寨龙井最大源头?
2010年04月12日 07:37:10来源:浙江在线(杭州)
富阳拔山高峰茶叶市场,茶叶交易很红火浙江在线04月12日讯据《青年时报》报道3月初的雨雪,加上最近持续偏低的气温,今年西湖龙井43号和西湖龙井群体种明前茶产量大跌70%,清明节后产量预计减少3成以上。
产量锐减,价格走高,西湖龙井还借手工炒茶打出万元茶的炒作概念。西湖龙井正走向高价甚至奢侈消费路线的时候,山寨西湖龙井也借机盛行。
记者经过多日暗访发现,山寨西湖龙井来源,直指两个地方:一是富阳拔山村的钱塘龙井产区,二是非龙井产区的丽水缙云产的扁形茶。
有茶叶专家表示,这两个区域的茶叶质量都不差,但价格远没有西湖龙井高。在市场炒作背景下,不得不借西湖龙井上位,实属无奈,也说明了原产地保护政策本身的管理缺失。>>背景
减产过半,山寨上位 气温持续偏低西湖龙井减产过半
昨天一早,梅家坞村,从庙坞路往山上走,茶山上有些人正在采茶。
村民虞大姐一边利索地摘茶,一边跟记者聊开了。今年没茶叶!你看,茶树都光秃秃的。气温低,前两天摘掉的嫩芽,到今天新的还没长出多少。虞大姐说,这一片是她哥哥的茶地,自己家的茶叶数量还要少。
虞大姐说,今年清明节前后她家的西湖龙井产量减少一半以上。
而西湖龙井产区、杨梅岭村支部委员楼勇说,受天气影响,今年西湖龙井43号产量减产70%。清明过后,气温一直比较低,造成西湖龙井群体种减产严重,估计减产30%以上,再不升温,产量还会再减,气温持续过低,茶叶品质也越来越差。家家都说卖的是西湖龙井
在记者入户调查时,很多茶农都说,茶叶太少,基本都被茶商收去了。
但是,昨天上午10点左右,阳光明媚,梅家坞村的农家乐非常热闹。梅灵南路两边好多茶馆已经客满。
记者以游客身份,走访了茶农开的数家茶馆,每家都在叫卖自产的一级西湖龙井。
浙江龙井分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而对西湖龙井实行严格的原产地保护政策,西湖龙井受地理标志证明保护的范围为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但又分为一级产区、二级产区等。
这些茶叶真的是西湖龙井吗?记者进行了暗访调查。>>暗访
富阳拔山是山寨西湖龙井最大来源? 钱塘龙井变身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一级产区的一些茶农,眼看茶叶产量锐减,便把眼光转到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产区。
富阳拔山村,著名的茶乡,盛产钱塘龙井。
一位茶叶主管部门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拔山村所在区域跟转塘、西湖风景名胜区等西湖龙井的一级二级产区是连片的,因此,土壤、气候都跟西湖龙井产区很接近,要论龙井茶的品质,全省除了西湖区就数这里了。
资深人士说,拔山龙井茶园年产茶21万公斤,但这里的茶叶价格和品牌推广,与西湖龙井根本没法比。据他所知,这里是山寨西湖龙井的最大来源地。长期给梅家坞送山寨龙井
杭州人卖的西湖龙井,很多是从我们这里收购的,他们一转手价格就翻一倍。采访时,每个拔山村的茶农,几乎都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在拔山村所属的新春自然村的一位郑姓茶农家里看到,他家的茶叶很多,青色的茶叶正在炒茶机里翻滚,茶香阵阵。
郑师傅说,自己的茶叶是供给梅家坞的茶楼的。而他说的送茶叶的过程,也很隐秘:一般他会假装是茶楼老板的朋友去串门,手里随意拎着装茶叶的袋子送上门。
茶楼老板告诫过他:碰到谁,也千万别说自己是来卖茶叶的。
郑师傅还说,自己向当地农民收的茶叶,价格为每斤700—880元,但他们一转手就卖2200元一斤。其实,西湖龙井的口味还没我们这里的好。过半西湖龙井拔山产?
除了偷偷地送之外,这里还有公开交易。
拔山村高峰茶叶市场,好多来自转塘的茶农或西湖龙井一级产区的茶农,在春茶上市期间,每天都在这里定点收购茶叶。
这个市场里的拔山村茶农说,质量好的那部分,都是被当做西湖龙井卖给顾客的。
4月9日下午5点多,记者以买茶叶的游客身份进入市场采访。
在记者的追问下,一茶叶店老板总算漏了一句:我天天上午都去梅家坞送茶叶,每天要送去几百斤呢。可你去梅家坞问问,哪家茶楼说自己卖的是富阳的龙井?
他说,根据他的经验判断:杭州人卖的西湖龙井,有一半是我们拔山村供的货!缙云:优质扁形茶被冒充西湖龙井转卖
缙云茶叶质好价廉
富阳拔山村的龙井茶,冒充西湖龙井,利润在一倍左右,而丽水缙云产的茶叶,变身西湖龙井的话,利润至少在5倍以上。
丽水缙云,属于浙南山区,是浙江欠发达地区,但环境优美,气候条件优越。缙云茶叶长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深山里,不用农药。这里最好的茶叶,每斤价格也就两三百元。
这里生产的扁形绿茶,品质好的,跟西湖龙井相比几可乱真。一年收购上千斤转手利润5倍
缙云的一位农业专家说,缙云茶叶主要销往转塘茶叶市场,有些当西湖龙井卖,有些当钱塘龙井卖。
一位缙云茶农透露,两三年前,他拉了一车缙云龙井去西湖龙井一级产区的茶楼兜售,很受欢迎。有些茶楼老板当场拿出西湖龙井包装盒装好茶叶,茶叶还没卸下车,这边电话就打出去了,以西湖龙井名义卖给顾客,价格翻了五六倍。
林老板是缙云一个茶叶企业的老总。据他透露,光今年,从他这里卖出去的西湖龙井就有上千斤。这还不包括那些销往外省其他城市的,北京、长春、石家庄也有茶叶商人来我这里进货,转手的名义也是西湖龙井。今年这部分茶叶有近千斤,这个数字已比往年少很多,因为林老板今年省内业务剧增,外地不少业务都放弃了。>>说法
原产地保护下滋生造假 山寨西湖龙井品质未必差
龙井茶受地理标志证明保护的地区,为下列三个品种和范围。
西湖龙井产区范围: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钱塘龙井产区范围:杭州市萧山、滨江、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县(市、区);
越州龙井产区范围:绍兴市绍兴、越城、新昌、嵊州、诸暨县(市、区),以及上虞、磐安、东阳、天台县(市)。
杭州市茶科所专家表示,富阳拔山的钱塘龙井,茶叶品种和西湖龙井一级产区是一样,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那里的气候环境和西湖景区没有差别,甚至更好。它整个产区几乎是在无污染的状况下,而梅家坞等地的茶园,随着农家乐的火爆,却不免遭受汽车尾气等污染。龙井打假该打的是自己
专家表示,富阳拔山村的茶叶质量堪称上品,但价格卖不高,是因为西湖龙井的品牌价值大大高过它,价格远没有西湖龙井高。在市场炒作背景下,不得不借西湖龙井上位,实属无奈。
西湖龙井推出地理标志证明这一原产地保护政策,是为了保护茶叶品质更高,使品牌运作更规范,是为了打假,但现在的尴尬是,冒充西湖龙井的却是一级产区的茶农们自己,打假打到自己头上,这其中暴露的依然是管理的缺失。
原产地保护限制了外地茶叶
富阳拔山村钱塘龙井的开发,受到西湖龙井原产地保护的制约,很难超越西湖龙井,难以占领市场。这也对其他产区茶叶生产带来限制。
缙云茶叶长在海拔600米以上深山里,近几年,当地政府很重视发展茶叶产业,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教授级专家贴身指导,每年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炒茶、品茶技术培训。但市场推广中,却因为龙井的原产地保护等制约,不免遭遇强大市场挤压。
明清“茶帝”隐在深山 贴张标签变身“龙井”

 
团龙茶场负责人柴华在介绍团龙茶曾获得的认证及相关荣誉。

 
贵州印江团龙茶场的工人正在对刚刚采摘的茶青进行第一次炒制。

 
初步炒好的团龙翠峰茶从外形、色泽上来看,与龙井相去无几。
红网贵州印江4月11日讯(特派记者 上官宁宁)几年前,阳澄湖大闸蟹大多并非产自阳澄湖、最多只在阳澄湖里“洗了个澡”的消息,一度让消费者为之惊诧。如今,名茶龙井又爆出“贴标”生产的内幕。
说到龙井,大多数人都第一时间联想到西湖梅家坞,或者是浙江。然而,4月11日,当红网记者随“2010‘多彩贵州踏春行’”采访组行至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永义乡团龙村时,却听说这里是龙井茶的产地之一。
团龙茶场负责人柴华介绍说:团龙茶场的生茶青产自无污染的联合国六个“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之一的原始生态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从明朝开始,团龙茶即称为皇家贡品,有“茶中之帝”的美誉。其顶级绿茶“团龙绿峰”外形翠绿紧细,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鲜醇甘爽,汤色清澈碧绿,叶底嫩绿明亮,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和多种维生素,另含有人体必须的锌、硒等微量元素,是茶中神品,“团龙贡茶”曾在2000年湘鄂渝武陵山区名茶评比中获特等奖。但由于缺乏宣传,团龙茶隐在深山,只有茶道方家品过箇中滋味之后,才对其有所了解。
聊天中,柴华无意中透露“其实龙井茶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我们这里”。追问之下,他才告诉记者:“浙江的茶商来我们这里品尝过‘团龙翠峰’后,觉得与龙井的品相、气韵十分相似,难分伯仲。而真正龙井的产量十分有限,大部分消费者只闻其名,其实并分不出龙井与翠峰的区别,这些茶商们就开始每年定期来收购生茶青,而且每次都是直接从中间商甚至茶农那里拿货,不少明前、雨前的优质生茶青都被他们‘半道劫走’。茶商们收购了这里的生茶青,运回浙江加工炮制后,就贴上‘龙井’的商标高价出售,最贵的甚至卖到6000多元。而我们的极品团龙贡茶,也不到2000元。其实,无论从选料到工艺、品相,我们的团龙茶都不比龙井差。”
据柴华介绍,整个梵净山区全年出产优质生茶青约2000公斤(不含一些较粗粝的茶青),包括团龙茶场在内的本地茶场一共才能收购到不到1000公斤,一大半优质生茶青都流向了浙江,“我们团龙茶场每年能收700多公斤的优质生茶青,经过炒制,茶叶的年产量仅400多公斤。虽然缺乏宣传,但作为贵州本土的名茶,仅供礼品销售,就已供不应求。如果本地优质生茶青不外流,再加上得力的宣传,我们本地茶场创造的产值将更加可观。”
而据贵州省委宣传部外宣办对外联合企业处副处长夏勇透露,贵州有3处浙江茶商的集中采购点,“不止是印江的团龙翠峰,我们贵州的遵义湄潭翠片、都匀毛尖,都和龙井是‘异姓兄弟’。”
浙茶谋求更大市场话语权
市场网报 2010-04-27 09:36 稿件来源:市场导报 我要发稿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新昌)国际茶业博览会上,随着绍兴市副市长冯建荣的指尖在键盘上轻轻一摁,大屏幕上出现了“新昌大佛龙井3月份价格指数468”的字样。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随即宣布,国内首个绿茶价格指数正式诞生,该指数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新昌县人民政府合作编制。
“价格指数的发布,使‘大佛龙井’在绿茶定价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新昌县副县长柴理明告诉《市场导报》记者。
首个绿茶指数花落浙江
“这是中国绿茶的第一个价格指数,去年我们推出了安溪铁观音的红茶价格指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绿茶价值指数也会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吴锡端告诉导报记者,作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绿茶价格指数的推出,将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价格信息,通过市场信息来指导更好地种茶、卖茶。
新昌县副县长柴理明透露说,经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新昌相关生产基础和产业链的认真细致考察,确定了当地的浙江江南名茶市场作为全国茶叶价格指数调查定点市场,将大佛龙井作为第一个发布价格指数的绿茶品种。“这是对新昌茶叶产业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新昌不断壮大发展茶叶产业的鼓励和支持。”
吴锡端介绍说,此次推出的大佛龙井绿茶价格指数的编制采用加权平均法。“按照农产品价格指数惯例,指数的基数定为100。根据2009年中国茶市每月交易情况,5月份的价格最接近全年的平均价,因此确定5月份为基数,即100元/公斤。”今年3月绿茶价格指数为468,也就是说,3月份的大佛龙井绿茶每公斤的平均价格为468元。
导报了解到,大佛龙井的主要生产销售企业般若谷土特产有限公司、应氏茶业等22家定点信息采集点也都收到了数据采集牌匾。这22家企业的价格数据将成为该指数最原始、最重要的信息和数据来源。
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茶叶价格瞬息万变,各种不同的市场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茶叶的价格。特别是今年三月上旬,一场大雪把绿茶的嫩芽“冻焦”了不少,不少地方茶叶产量都受到影响,茶农损失较大,而茶叶价格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另一方面,由于对价格判断不准确,部分茶农盲目地认为上市时间越早价格就越高,导致茶叶炒制过程中部分工序时间不够充分,影响了茶叶质量。“绿茶价格指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指导茶农正确认识市场,引导他们改变过去较为盲目的生产加工方式,以便更加有利于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茶叶产品。”
绿茶价格指数应运而生。
由于市场信息滞后、失真和不对称等因素,部分茶产品往往会出现供求失衡、产销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业内人士希望,随着绿茶价格指数的推出,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有了价格指数后,能让大家比较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波动情况,抑制茶叶市场价格混乱的局面。”吴锡瑞说。
“价格指数的发布,使‘大佛龙井’在绿茶定价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品牌价值的提高,让我们更有信心把新昌打造成为中国绿茶、特别是龙井茶的价格指导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柴理明表示,今后几年新昌县每年投入茶产业的专项资金将达600万元,重点扶持茶叶品牌等方面的建设。
提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
国内首个绿茶指数花落浙江似乎并不意外,但是最终定格在大佛龙井上还是有些让人感到意外。吴锡端的解释是,考察了多个绿茶产地之后,认为绿茶统一价格指数较难确定,选择个别品种的绿茶先做试验,在浙江新昌考察期间,看到这里的大佛龙井具备了产地、市场、品牌等多个要素,最终决定将大佛龙井作为首个发布价格指数的绿茶。
导报记者还了解到,与大佛龙井绿茶价格指数同一天发布的“201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发布会”上,大佛龙井品牌价值高达20.38亿元,居中国各大名茶前列。
绍兴市市长钱建民说,新昌县作为农业部授予的 “中国名茶之乡”,茶叶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已成为新昌县农业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成为新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促进了农民就业,带动了第三产业,推动了经济繁荣。
“大佛龙井价格指数的发布,有利于增强我国茶叶产业在茶叶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对全球茶叶价格形成机制和茶叶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新昌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指数的发布为茶叶经销商更加快速准确地了解中国茶市的茶叶市场行情提供一个完整和及时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经销商可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国内茶叶市场的变化趋势,同时也可以逐渐尝试订单茶叶、网上交易等方式,实现茶叶的升级换代,将会更快地促进我国茶业发展步入指数时代,为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确立“风向标”。这位负责人也表示,将继续提升当地茶叶的品牌效应。
导报记者从新昌县工商局获悉,近年来该局配合县政府开展了“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拉动战略,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用商标快车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活动。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领产业2002年获国家商标局“大佛”证明商标注册。“大佛龙井”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在国内外茶文化节上多次荣获金奖。
“近几年来,新昌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提升茶叶主导产业地位,制定实施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品种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规范生产标准,注重质量安全,以名优茶为主导,以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市场化为方向,扎实推进茶叶产业跨越式发展。”新昌县县长温暖表示,希望通过绿茶指数等一系列茶事活动,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浙茶谋求更大话语权
新昌茶叶产业的发展,是浙茶升级的一个缩影。
浙江全省有60多个县(市、区)出产茶叶,占全部县(市、区)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
浙茶如何谋求更大话语权成了当下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价格指数被浙江茶叶界人士认为是一个重大突破。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璇表示,大佛龙井价格指数的发布,是新昌茶业乃至中国茶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时刻。“指数的推出有利于国际国内茶叶贸易的有序发展,有利于增强政府部门制定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增强我国茶叶产业在茶叶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
但,指数也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绿茶价格指数的发布实现茶叶信息发展的升级换代,步入茶业发展的指数时代,成为茶叶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如何实现浙茶转型升级并实现对全国茶叶的高位引领,仍然任重而道远。
总的来说,浙江现在的茶企小日子还是很好过的,“小富即安”的浙茶企业能否真正爬坡越坎再上一层楼?
品牌、科技、文化,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是浙茶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茶品牌打造、茶科技提升、茶文化弘扬,提高浙江茶叶产业附加值,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把浙江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茶叶高地。”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茶为国饮”还需要更多地引导茶叶消费趋势,让富有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的品质茶叶成为消费主流之一。
中国茶产业如何破局?

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饮用茶叶的国家,辉煌的茶文化使“茶”俨然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然而,时至今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利润与品牌的匮乏却成为心头之痒。
中国茶叶行业集中度非常低,据统计,仅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就3000多家,其他茶叶产地的企业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却屈指可数,知名品牌更是凤毛麟角。不产一片茶叶的英国立顿红茶年销售额在30亿美元以上,而全球茶叶产量最高的中国,最大的茶企年销售额仅1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六七万家茶厂中,注册品牌的仅有1000家左右,在总体实力上甚至敌不过一家英国立顿。
20世纪80年代,英国立顿红茶进入中国时,并没有引起国内的茶企警觉。经过十余年的蛰伏与市场积累,立顿突然施出强手,开始进入广州、上海等地的高级宾馆和酒店,进而生产本土化的绿茶、花茶和乌龙茶,直接杀入终端茶包的销售,甚至立顿铁观音都卖到了安溪门口——厦门。此时,中国茶行业才忽然意识到品牌提升的迫切。
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山碧螺春,黄山毛峰)还是“八大名茶”都是以产地和品类命名,消费者无法分辨出孰真孰假,拥有真货的商家更是被假货搅乱得苦不堪言。
历史、产地、文化、稀缺性、工艺、渠道是茶叶品牌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但是茶叶行业的地域品牌被严重透支,历史文化被大量的抄袭复制,稀缺性被放大成为通路货,工艺仍然停留在手工作坊式时代,渠道更是单一。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茶行业是一个发展比较落后的行业,至今为止连基本的国家标准还是一片空白,普洱茶、绿茶标准仍在制定中,铁观音尚未进入制定程序。
茶叶行业本来极具优势的历史、文化、产地、传统工艺等可深挖资源被严重稀释浪费。面对世界上最广大、最集中的消费群体,茶叶行业具备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天然优势,因为人所共知的保健及饮用习惯等因素,茶叶的消费人群在不断扩大,茶叶行业可以称之为长久的朝阳行业。中国的茶叶品牌如何走出困局?未来5年,是茶叶企业的决战期,是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好阶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俯拾皆是的品牌故事
无论是“四大名茶”或者“八大名茶”,每一种名茶的背后都有俯拾皆是的品牌故事,其中的稀缺性产品与独特的传统工艺是茶叶行业永久的财富,中国茶叶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文章,虽然乏善可陈,然而铁观音里面的“天福”、“山国饮艺”,普洱的“大益”,竹叶青的“论道”还是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长足的步子。
铁观音属乌龙茶系,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特种茶。明末清初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一次重大革新。 铁观音“王说”:相传,安溪西坪尧阳(今西坪镇南岩村)有一位仕人王士让,他到南岩山麓游览,在一片荒园的层石间,发现一株形态独特的茶村,散发出阵阵清香,遂移植种在苗圃里。经过细心照顾,茶树长得很快,枝叶繁茂。到春茶时节,他及时采制,加工成品,果然,茶样特别,气味芳香,滋味醇厚。他把茶带到京城送给礼部“茶仙”方侍郎,一闻茶香非凡,便献给乾隆,乾隆品尝后称为“佳品”,立即召见王士让,询问茶的由来。王士让便把经过禀述一番。乾隆皇帝细细观察茶的外形,掂量茶的紧结度,发现它貌似观音重如铁,产地在南岩,便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因“观音赐茶”、“皇帝赐名”,更因其具有独特“观音韵”和“兰花香”的优异品质而一炮打响,为世人所喜爱,闻名遐迩,声扬天下。
铁观音“王说”、“魏说”在一些企业运用得到广泛传播时。一些中小茶企纷纷开始对品牌文化和历史进行探究,并以此进行营销推广和品牌宣传,以期让消费者认可自己的“世家”地位,获取更多的品牌内涵提升和消费共鸣。更有甚者竟然出现了虚假炮制“世家”故事的现象。
二、机会:中国式连锁茶叶店
20世纪90年代,星巴克意识到美国人对一杯好咖啡的渴求胜过其他。他们从中看到商机,于是就精选咖啡豆,改进烘焙技术,加强员工训练,改善咖啡馆的陈设、气氛和气味、音乐,甚至调整椅子的舒适度,成功地为顾客营造了最佳消费体验,成为顾客的“第三个家”:家——办公室——星巴克。从此开启了咖啡时代的到来。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星巴克就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品牌了。
美国企业靠咖啡打造国际化的品牌,作为文化含量极高、价值空间极大的茶行业,有什么理由说自己出不了大品牌呢?
中国的茶叶作为朋友交流、政商接待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千年以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世界对于中国了解的渴望,茶叶、陶瓷、唐装、中国结、太极图已经在国际上成为中国的符号。在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咖啡在中国已经不具备商务、休闲的独占性,精选茶叶、茶具,使用专业正宗的泡茶工艺流程,辅助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家具同样可以成功为消费者创造超越星巴克的消费体验。同时,中国茶文化里面的“温、和、醇、贵”又代表了商务交流的诚、挚、真,为中国式茶馆提供了最佳的背书。目前在全国各地,商务人士已经越来越多地喜欢在茶馆的轻松、温和气氛里面洽谈商务,几乎所有的咖啡馆都已经纷纷增加了各种茶叶,可惜的是这样一块巨大的蛋糕被咖啡馆占有,至今尚没有茶叶企业或者中国餐饮企业进入该连锁领域,由茶道向“人道”与“商道”延伸。
厦门山国饮艺茶叶有限公司,在加盟连锁体系方面,几年来兢兢业业,披荆斩棘,短短8年时间山国饮艺完成全国200多个城市近300家连锁加盟分店,把祖国东南方的品牌铁观音散播到全国各地,逐步把山国饮艺作为铁观音的代名词,这样的营销策略是值得借鉴的。
目前,进入连锁经营的茶叶企业大多只是单做茶叶产品的销售,没有上升到餐饮服务的层面。而且提供茶饮服务的店铺对于茶饮的优劣评判没有标准,对茶叶也没有品牌要求。其实,这正是一家企业出来制作标准与程序,进而抢占这一行业第一品牌的良机。
三、做产品品牌,不做企业品牌
中国的茶叶企业除了“天福”、“大益”等少数几个产品品牌之外,其他的大多数是以企业品牌统领旗下的诸多产品,各类茶叶使用一个品牌。
其实,茶叶产品由于其不同的文化、产地与历史典故,是最不可以统一在一个品牌之下的产品。因为各种茶叶饮用方式与鉴赏方式各不相同,采摘上市的最佳时间也不一样,加工工艺更是繁杂多样,每个消费者对于某一种茶叶产品的喜好、理解与情结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想让消费者相信某个品牌的各种茶叶产品都是好的、地道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知道勃朗帕爱、欧米茄、雷达、浪琴、天梭、卡文克莱、雪铁纳、美度、哈米尔通、皮巴曼、斯沃琪等手表奢侈品品牌都是一家瑞士企业斯沃琪公司的旗下品牌吗?斯沃琪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个性,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
经营奢侈品的斯沃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利润之高是大多数企业无法想象的。那么中国的茶叶这样具备先天性品牌故事与地域区分的产品,为什么一定要突出企业品牌呢?
1996年,日资麒麟午后红茶系列饮品进入中国市场。产品以奥黛丽·赫本为形象代言人,产品概念与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午后茶”理念有机结合。2004年,午后红茶系列饮品借由统一集团的渠道进行销售。直至2006年,午后红茶系列饮品延续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的定位及奥黛丽·赫本的形象代言,持续进行传播。2007年,统一麒麟推出了PET瓶装午后红茶,麒麟公司调整了销售战略,奥黛丽·赫本形象以及代言音乐停用,借新品麒麟推出全新的VI识别系统。
由于定位明确且聚焦,麒麟抢占了午后茶这一品类的王者地位。在麒麟午后茶的推广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是正统的英伦贵族风格,午后惬意的高尚消费饮品,强调的是产品品牌,而从来不去宣传日资的企业品牌。这样的定位,也使产品价格高出康师傅、统一同类产品价格近一元,在PET瓶装茶饮品里属于奢侈品了。
麒麟午后茶成功的诸多因素之一就是坚持做产品品牌,不做企业品牌。中国的茶叶企业目前多数还是在做企业品牌,除竹叶青的“论道”、铁观音的“天福”、“长和”、普洱的“大益”之外,茶叶行业里尚鲜有知名产品品牌。
四、要做奢侈品,先做品牌规划
中国最名贵的茶叶,首推龙井茶。龙井茶产于杭州西子湖畔的西南丘陵地带。那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为酸性,为龙井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栽培历史久远,自元代时就已出名了,龙井茶的名贵之处在于,一是产地小,产量不大;二是制造龙井的茶叶要采自茶树顶端为数不多的几个尚未开放的幼叶。据说炒制一斤“特级龙井”需要三万多个幼嫩的芽头,可见其珍贵之极。
此外,产于江苏无锡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上的碧螺春、南京的雨花茶、“松萝香气盖龙井”的安徽休宁的松萝茶、黄山的毛峰茶、“色香幽细比兰花”的庐山云雾茶、河南信阳的毛尖茶、云南的普洱茶和沱茶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名贵好茶。
茶叶产品独特的历史文化、生长环境、栽培方式、加工工艺以及传奇故事传播都可以使茶叶成为奢侈品。
如今,国内奢侈品消费趋势已经日趋明显,日本进口的越光大米,还不是有机的,价格卖到99元一斤,竟然还出现卖断货的局面。茶叶因其稀缺性、特殊性而具备奢侈品的先天基因,进入这一市场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有些企业正在探索,但是仅仅停留在包装形象方面,其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度的包装不但违背茶叶清雅文化的原则,而且对看惯了花花绿绿奢侈品的高端消费群来说,反而缺少特色和差异。
当普洱茶从几元、十几元飙升到几千元、上万元的时候,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普洱茶、绿茶、花茶和铁观音放在一起浸泡,请客户品尝赏鉴。在几乎所有的试验中,普洱茶都排到了最后,与当时市场上如火如荼的普洱大势相比,这一点显得尤为矛盾。随后发现,普洱茶势之所以愈走愈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普洱茶已经从一种消费品转变为一种投资品,也就是说普洱茶是被“藏”起来了,而不是被“喝”掉了,这是一个极一方面,投资行为是为了追逐收益,也就是说普洱茶需要被再度卖出后才能获得收益,这也意味着有朝一日如果市场逆转,很有可能投资藏家会抛售,届时市场价格必定跳水;另一方面,投资消费只是短暂行为,没有可持续性,当投资饱和后这种需求就会消失。
奢侈品之所以能够以远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售,主要因为其品牌历史、血统、工艺等。而普洱茶经过概念炒作之后虽然出现了“天价”,但是缺乏构成奢侈品的其他因素组合,至今普洱茶除了一个并不奢侈的“大益”品牌之外,其他品牌仍然默默无闻,硝烟散尽之后,普洱茶回归沉寂。
五、产地资源:茶叶的价值之源
茶叶这个天赐的“神叶”,可以说是一种极为奇妙的艺术产品。代代相传的制作技艺充满了神秘与传奇的色彩,复杂多变的制作程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其实,历史对于茶叶,就犹如茶叶对于中国一样意义非凡。
买龙井,当然买西湖龙井;买碧螺春,当然买洞庭碧螺春;买普洱,当然买云南普洱市的普洱茶;安溪之于铁观音,信阳之于毛尖……这些地域名品资源弥足珍贵。
但是到底哪个品牌的西湖龙井好?哪个品牌的碧螺春好?哪个品牌的普洱茶好?除了业内专业人士可以分辨以外,大众消费者脑子里大多没有任何概念。历史上的地域名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是占领市场的先决优势条件。如果有哪些品牌占据了地域名品的产地资源,那么就等于确立了在品类上的霸主地位。
每一种地域名品都是当地的一张名片,现在各级政府对此都高度重视,有志向的企业要学会争取政府的支持,除了注册商标外,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品牌乱局,让自己的品牌凸显闪亮。
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从最难解决的“竹叶青”商标使用权下手。1998年,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用法律辅以经济手段,经过艰苦曲折的努力,终于以15万元的代价收回其他厂商使用的“竹叶青”商标,成为独家拥有“竹叶青”品牌的企业。抢占和垄断了这一宝贵的稀缺资源,等于占有了“峨眉山”这个竹叶青唯一的产地资源。“竹叶青”后来受邀参加在摩纳哥举办的世界顶级奢侈品展览会,跻身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行列。
竹叶青的“论道”更是成为竹叶青顶级茶叶的代名词,引导消费者从品类认知转向品牌认知。茶叶企业所表达的价值,包括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是否成为能被客户感知、认同,并愿意拿货币交换的价值,历史悠久的产地资源是价值表达的最好方式之一。
六、做有机茶叶产品
北京德青源虽然食品标准未到达有机食品的标准,但是销售价格也达到了每只鸡蛋1元以上,AC尼尔森2007年1月市场研究显示,德青源生态鸡蛋目前在北京品牌鸡蛋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1%,是消费者最信赖的鸡蛋品牌。
德青源成功的原因在于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业、生态种植的循环系统,对其品质和来源进行全程化的监督和管理,蛋壳上会被标注生产地址、时间、批号、序列号、质检员工号、鸡舍号、鸡笼号及产蛋鸡年龄等各种信息,等于将每个鸡蛋打上“身份证号码”。
度危险的信号。
这使德青源的鸡蛋成了奢侈品,销售额从50万做到了5亿。
北京的“更香茶楼”正在抢占有机茶叶第一品牌的占位,为了推广有机茶,不惜在北京各大媒体刊登广告,向社会各界人士免费赠送价值100万的有机茶,让消费者体验和认同有机茶的品质和价值,在北京打响了有机茶战役,同时开辟差异化渠道,与五星级饭店合作,共同合作在其咖啡厅推广有机茶。一般来说,高级酒店一年茶水的营业额都超出1000万,更香茶楼在与其建立稳固的关系后,进一步将有机茶深度推向了高端消费市场,谋求中国有机茶叶领导品牌的地位。
未来5年将是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的决战时期,是快速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最佳时段,谁率先在品牌化进程的道路上先走出一步,谁将拥有先决主导优势。集结号即将吹响,中国的茶叶企业准备好了吗?
谁制造了西湖龙井“万元茶” 到底给谁喝?
“万元茶”到底卖给谁?
中外闻名的西湖龙井茶,今年隆重地推出“万元绝品茶”。到底谁在消费万元茶?很多企业讳莫如深,茶农和茶商都表示:“万元龙井茶,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用买。”也就是说,最顶尖的西湖龙井茶,主要用作礼品。房地产老板出手最大方,山西煤老板,也是异军突起的一支生力军,还有就是一些包工头。(《青年时报》4月4日)
一万元一斤的茶叶,普通老百姓肯定是喝不起的,就像吃不起“天价月饼”和“黄金甲螃蟹”一样。那么这些万元茶都让谁喝掉了?地产商、煤老板和包工头?恐怕也不是。因为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用买。这些人买“万元茶”基本上也都是为了送人,送给谁?一位买茶的包工头道出了玄机——“送上头的”。所谓“上头”,无非是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周久耕”们。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答案。
当地产商、煤老板和包工头这三个词汇同时出现的时候,暗藏的玄机其实已经暴露无遗。狱中的周久耕已经抽不到“天价烟”了,不知还有多少潜伏中的“周久耕”在有滋有味地品着“万元茶”?还有多少年轻的“周久耕”崇拜者在努力争取着获得“万元茶”的资格?“万元茶”之所以出现,根源在此。
前几年流行的“天价月饼”和“黄金甲螃蟹”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之后,“高端礼品”出现了市场空白。而“高端礼品”的需求却依然很旺盛。地产商、煤老板和包工头们需要用这些名为“螃蟹”、实为“黄金”的“高端礼品”打通关卡、沟通上下,而“周久耕”们也需要这种“高端礼品”来彰显地位、肆意享受。茶商们正是瞅准了这一点,适时地推出了“万元茶”。显然,这一尝试取得了成功。一位茶叶公司老总说,南京的一位房地产老板,在梵村炒茶王叶师傅那里,一订就是50斤,价格不问,只要是最早、最好的一批。
然而,“万元茶”的热销却让人感到忧心忡忡。热销说明“万元茶”顺利地完成了买茶者赋予它的使命,而这使命,就是腐蚀权力堤坝,打开权力缺口。在热销的“万元茶”背后,不知有多少权力堤坝被腐蚀?通过“万元茶”,茶商和“周久耕”们得到的不过是“蝇头小利”,而权力缺口一旦被打开,买茶者获得的却是巨额的非法利益。同时,受到损害的是公权力的廉洁性以及国家的公共利益。现实中一些国有土地的超低价出让、矿难事故的不了了之、工程招投标违规操作等现象的出现,恐怕和这些“万元茶”现象脱不了干系。
“天价月饼”和“黄金甲螃蟹”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权衡利弊,这个“万元茶”恐怕也不能“独善其身”。
“万元茶”就像一条瓜藤,顺着它摸过去的话,定会滚落出很多圆滚滚的“大西瓜”,就怕有关部门没有顺藤摸瓜的胆量和魄力。即使不能做到“顺藤摸瓜”,至少也要想办法斩断这条瓜藤。(《今晚报》:南连伟)
西湖龙井“万元茶”被指卖概念 煤老板“青睐”
中外闻名的西湖龙井茶,今年隆重地推出“万元绝品茶”(详见时报3月10日A8版)。近日,杭城阴雨连绵,西湖龙井茶大规模开摘时间一推再推,但相关人士表示,“万元绝品茶”已制作完毕并入库。也就是说,今后摘下的茶叶已做不成万元茶了。
今年高档的西湖龙井茶,由于倒春寒损失近70%,而这些最高档的茶叶,茶农说,他们以市场价卖给老客户的话,顶多就3000-6000多元一斤。而如果卖给茶商,不过每斤2000-3000元。
那么,这万元茶是如何被炮制的?消费得起万元茶的,又都是些什么人?
“万元茶”的背后,折射的不单单是茶叶消费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万元茶背后,还有更多信息值得关注。
>>谁制造了“万元茶”
“万元茶”背后推手是茶行
“万元茶”名义上由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社会发展局推出,实际上,背后推手是杭州正浩茶叶商行。正浩卖出去的万元茶,其实只有4两装,价格3999元。
特制的包装盒上写明:一万元一斤。这种茶不散卖。
正浩茶叶商行总经理胡明,昨向记者详细透露万元茶的“前世今生”。
“实际上,万元茶需要从种植开始培育。”胡明说,两三年前,他们已在酝酿万元茶。
他们在西湖龙井的一级产区,寻找白沙土的山头。这种土壤中产出的茶叶,回味特别甘甜,还会散发出特别的果香。
除对土壤要求,开摘时机也很重要。万元茶开摘当日必须是晴天,太阳晒过、光合作用充分的茶树,茶叶香气会浓郁一些。
采茶工要很有经验,摘的芽头长度必须在1.8至2厘米之间,既要保证成熟,又要好看;手炒的炒茶工至少要有30年“工龄”,以便能让干茶香气发挥到最佳。
万元茶是从千元茶中挑选出的
价值万元的西湖龙井茶,早两年就有了。
御牌西湖龙井公司老总祝百昌说,他们公司出售的“万元茶”,每包才80克,卖1600元。包装里面,每2克是一小袋,刚好可以泡一杯茶。
茶叶为何值万元?
部分最优质茶叶,茶行是从茶农手里拿的。他说,这些茶叶是他们从收购价为每斤1000-2000元的中高档茶叶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长的、短的芽头都挑掉,颜色只留下那些特别正的。”这样,6斤茶叶才能挑出1斤来,价格自然高。
>>谁在买“万元茶”
杭州占30%
大都卖往北京上海
到底谁在消费万元茶?很多企业讳莫如深。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从消费地域看,拥有强大消费能力的杭州地区,占消费量30%左右。其次,当属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
房地产老板:出手最大方
山西煤老板:新生力军
万元的高档龙井茶,普通老百姓买不起。
茶农和茶商都表示:“万元龙井茶,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用买。”也就是说,最顶尖的西湖龙井茶,主要用作礼品。
“房地产老板出手最大方,一买就是数十斤。”一位茶叶公司老总说,一位南京房地产老板,在梵村炒茶王叶师傅那里,一订就是50斤。价格不问,只要是最早、最好的一批,“他自己喝,但大多数是送人的。”
山西煤老板,也是异军突起的一支生力军。
包工头:
每年都买 为的是“打点”
记者采访时,在梅家坞茶农周师傅门口,碰到一辆白色小面包。几位中年男女,从周师傅家下楼,手里拎着两包茶叶。
以为记者要买茶,他们主动介绍起周师傅:“他家茶正宗的,我们年年来买。”
周师傅说,对方是江苏徐州一个包工头。买去家里仅有的一斤龙井茶后,还预订了4斤,都是要最好的茶叶。
买茶自己喝吗?中年男子笑笑说:“送上头的。”
前天,萧山一位包工头委托老婆到梵村一位茶农家取茶。“他每年都来,一要就是四五斤,说是拿去‘打点’的。”
文人老茶客:
买不起,等人合买
喝名茶,是雅事,自然少不了文化人。但顶尖西湖龙井实在贵,只有收入顶尖的文化人,才喝得起。
浙大一位美术系教授,年年到梵村炒茶王——茶农罗荣荣师傅那里买茶。一买10多斤,有的自己喝,有的帮文人朋友带,还给日本朋友寄一点。
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最贵的西湖龙井,放在北京专卖店里,每斤6800元(半斤装)。
文人老茶客买不起,怎么办?到时候一起在公司门口排队,排在一起的三四个人,你一两我二两的,合伙买半斤。
老外:
买茶还爱“炫耀”
西湖龙井,不仅吸引国人,还吸引好多老外。
英国有一位中国通,在伦敦新邦德街开了一家茶叶店,专卖世界各地最有名的茶叶。中国茶中有武夷山的大红袍、台湾的高山茶,还有就是杭州的西湖龙井茶。他说,他对梵村的炒茶王罗荣荣很信任,生意做了三年,人只来过一次。每年,中高档茶叶他都买一点。最贵的,买个两三斤。中高档的,买数十斤。
有一位美国客人,是跨国公司高层,常在美国和上海之间来回。每年春天到上海,他都会跟罗荣荣买茶。先上山逛茶园,再看罗师傅亲手炒茶,然后带着有余温的茶,拿回去向美国同行炫耀。
>>谁为“万元茶”把关
“万元茶”只是一个概念
不过,万元茶的味道跟中高档茶叶其实相差无几。消费者买它,就图个卖相好。而市场则借此炒作高价。
为什么要推“万元绝品茶”?
“这有利于促进西湖龙井茶传统手工工艺的保护和保持西湖龙井茶的特色。”西湖龙井茶商会会长戚国伟解释说,“西湖龙井历史上都是手工炒制的,这就是它的风格特色,许多茶农为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由机器代替。”
但有专家认为,万元茶只是企业行为,真正价值归根结底由市场决定的。有人要买,自然有人卖。
专业机构不介入“万元茶”评定
需要提醒的是,从标准上来看,“万元茶”只是一个概念。
在杭州标准中,最高等级的西湖龙井茶分为精品和特级两类,这两个级别的茶叶,有明文标准。
杭州市内经销西湖龙井最主要的11家企业,都跟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合作。他们所卖的高档茶叶,大都经过标准化研究院的正规评定。
所谓“万元绝品茶”,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并不负责评定,也就是说,目前为止,万元茶的生产,完全靠企业自律。(来源:青年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