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考之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参知政事范仲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6:44:22
      《水浒传》第一回说:「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宋仁宗坐紫宸殿,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事。--------向那班部中,有一大
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
」         查嘉佑时并无宰相赵哲,倒是在南北宋之间,陕西有个环庆路经略使,名唤赵哲,冤冤枉枉地被张浚杀死。《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二云:建炎四年十月一日庚午,张浚斩环庆路经略使赵哲。富平之败,张浚欲斩大将以籍口。浚在邠州,会诸将帅议事。浚立堂上,诸将立堂下。浚问:「误国大事,谁当任其咎者?」众皆言环庆路兵先走。浚即令拥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斩之。哲不伏,且言有复辟功。提辖官以骨朵击其口,血流,不能作声,斩于堠下。不厌公议,众语喧哗,浚遂以黄榜赦诸将,以安众心。这赵哲不是仁宗时人,也未曾做过宰相,只是姓名偶同罢了。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文彦博的祖先出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避晋高祖石敬唐讳,改其氏为“文”;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宋太宗时,以进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为“文”。文彦博少年时期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政事)从颍昌史(火召)学习经术,天圣五年(1027年)进土及第,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文彦博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也非常果断,且多为国家社稷着想。当时西部边境有军事行动,常有将官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文彦博上奏朝廷云;“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事,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暴动,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以减其势;分若减省冗兵,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仁宗也迟疑不决,文彦博决然地说,“分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朝廷接纳了文彦博的意见,如其言,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文彦博以直使馆任河东转运副使,河东路所管辖的麟州,与西夏相邻,运饷道路迂回绕远且难走,在银城河外有唐朝时所修故道,废已久无人治理。文彦博上任,亲自带人修复故道,使运饷路途近而好走,在麟州城里积聚很多粮草,西夏元昊率军来进攻,看到有准备,遂撤去。

  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任枢密副使。十一月,贝州王则起义,八年春正月,朝廷任命文彦博宣抚河北,去平息王则起义。文彦博至贝州城下,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里。闰正月,官军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起义被平息。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

  皇佑元年(1049年)八月,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土,三年,因御史唐介揭发文彦博曾送蜀锦给张贵妃,十月,被罢官。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以后,又去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英宗时,文彦博任枢密使。神宗即位,王安石开始变法,文彦博与王安石所持论有异,对其中市易、青苗诸法伤民弊端多所论及,因反对变法,文彦博被改任地方官,后以大师致仕。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四月,经司马光推荐,文彦博出任平章军国重事,五年,以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等使复致仕。绍至四年(1097年),章淳秉政,云文彦博与司马光曾反对王安石变法,降为太子太保,也就在这一年,文彦博去世,时年92岁。宋徽宗崇宁(1102——1106年)间,蔡京为右相,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佑党人”,刻元佑党人碑,禁止元佑学术。至北宋末南宋初,文彦博才又被追复太师,谥忠烈。

  文彦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药准》一卷,已佚,今存《文潞公集》40卷,收入《山右丛书》中。文彦博也爱写诗、词,但所留甚少,且多与政治有关,如《双泉》云:“长剑并弹霜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濯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又如《题榆次县鼓楼》:“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黄(纟由)被,努出头来放早衙。”文彦博工书法,黄庭坚云“潞公书极似苏灵芝公”“今观《到洛为儿子赴许昌》帖,笔执清劲,真不愧古人!”

  文彦博历仁、英、神、哲四朝,任将相50年,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文彦博于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虽多所建树,但文彦博为维护封建统治,也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行动。总体说来,文彦博在北宋王朝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初的宰相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沿袭唐代的,中书门下的长官编制不固定,大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同时不超过五人。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宗以后,以三相二参或二相二参居多。
            从以上文字看来,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 《水浒传》里称文彦博为参知政事(参政)还是靠谱的,但嘉佑三年,文彦博倒不一定在京。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范墉,始仕吴越国。太平兴国三年(918)吴越降宋,范墉随钱镠归宋,曾任武宁军(今徐州)等地的节度掌书记。
     范仲淹幼年的生活十分贫困,2 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东)的朱文翰,从此他改姓朱,名说。长大后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发愤自强,赴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求学。他昼夜苦学,有的史书称他“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①。
      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考中进士,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两年后,改任毫州(今属安徽)集庆军节度推官,上表恢复姓范。范仲淹所生活的时代,边境上,契丹与党项结成犄角之势,不断南扰东犯。
    年轻的范仲淹深切了解当时官僚政治的腐败和下层百姓的疾苦,多次上书议政,希望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于泰州监西溪盐仓,上书指出武备废弛、官吏冗滥等时弊。天圣五年(1027),他又写了洋洋万言的《上执政书》,认为武备不坚,内外奢侈,国用不足,缺乏贤能官员,天下危机四伏,形势十分严重,必须进行变革。范仲淹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给宰相王曾等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年后,范仲淹被调入京城任秘阁校理。他刚直不阿,几次因忤逆权贵而被贬为地方官。仁宗登极后的前几年,章献太后(刘太后)垂帘听政。天圣七年,范仲淹上疏太后还政于仁宗,被出为河中府通判,移陈州。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死,仁宗亲政,范仲淹被召回京擢右司谏。时仁宗与皇后不和,决意废后,并得到宰相吕夷简的极力支持,范仲淹和一些台谏官员至政事堂质问宰相,并准备与他廷争,被出为睦州(今浙江建德)知州。六月,改任苏州知州。景佑二年(1035)十月因在苏州兴修水利有功,范仲淹被召回朝为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随后改任权知开封府。次年,因不满吕夷简擅权营私,他将京官晋升情况绘成《百官图》进呈,又写了《帝王好尚论》、《选任贤能论》、《近名论》、《推委臣下论》等四论①。吕夷简大怒,在皇帝面前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同年五月,出为饶州(今江西波阳)知州②。年轻官员余靖、尹洙、欧阳修愤而为范仲淹鸣不平,也被出为地方官。时人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为“四贤”。
       范仲淹先后任亳州、泰州、河中府、睦州、苏州、饶州、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处地方官,同情百姓的困苦,施政以养民为先,将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在泰州任盐官之时,他目睹这一带海潮泛滥,吞没大片良田庐舍,对百姓生命和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遂上书朝廷,极力主张修筑海堤。在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支持下,范仲淹被任命为兴化县(今属江苏)县令,主持修筑捍海堰。在范仲淹、张纶等人的努力下,在天圣六年(1028)修成一条总长150 里的捍海堰。从此,泻卤之地化为良田。两千多外逃户陆续还乡,农业、煮盐业等稳步发展。滨海人民为表达感激之情,将捍海堰命名为“范公堤”。
      景佑元年(1034)九月,苏州大水,农田积水难以排泄。知州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疏五河,导太湖之水入海。他亲自主持了疏浚工程,使苏州绝大多数地区排除了积水,恢复了正常的生产。
      景佑五年(1038)十月,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此后,宋夏血战数年,宋军每战必败,处于挨打的局面。范仲淹改任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不久改命为陕西都转运使。康定元年(1040)五月,夏竦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范仲淹和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延州(今陕西延安)北面三十六处堡寨全被西夏荡平,形势相当危急。八月,范仲淹自请兼知延州。他首先淘汰老弱,将1.8 万名士兵分为6 将,每将3000 人,指定专人负责训练,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又修复城寨,招还流民垦荒,募商贾贸易,将延州建成了战备充实的军事要塞。同时,他上书朝廷提出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方针,认为宋军“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朽腐,城郭隳颓”①。西夏军队人数虽少,但战斗力较强,尤其是骑兵。范仲淹反对轻率冒进,主张坚壁清野,进行持久的防御战,但未被朝廷采纳。康定二年(1041)二月,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之战,次年闰九月的定川寨(今固原西北)之战,宋军都战败,各有数千将士战死。
      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宋复置陕西四路都部署经略安抚兼缘边招讨使,总四路之事,由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的范仲淹与秦凤路韩琦、鄜延路庞籍分任,以协力加强西北边防。
       范仲淹等人确定了以防守为主,攻守结合的正确战略。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作为屏障,另一方面选将练兵,招募善于骑射的当地百姓以补充军队,又招还流民兴垦营田,作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宋夏交界处散居着不少骁勇强悍的羌族部落,是宋夏双方都在积极争取的一股力量。范仲淹亲自巡视诸羌,与之约法三章以共同对付西夏。蕃部纷纷归附宋朝,西夏逐步陷于孤立。
       范仲淹居边三年,与士卒同甘共苦,宋朝的防御力量大为加强。庆历四年(1044)五月,宋夏达成和议,元昊削去帝号对宋称臣,自号夏国主。由此恢复贸易,宋每年赐夏银7.2 万两、绢帛15.3 万匹、茶3 万斤。第二节 庆历新政庆历年间,内忧与外患交相侵迫。庆历三年(1043),士兵王伦在沂州(今山东临沂)发动起义,陕西商州张海、郭邈山领导饥民起义。有识之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求变革,以挽救统治危机。仁宗开放言路,擢用欧阳修、余靖为谏官;同年四月,名扬边陲的范仲淹、韩琦任枢密副使;七月,又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开始进行改革。
       宋仁宗敦促范仲淹等人拿出变革方案。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上《十事疏》作为系统改革的基本方案。十事包括:明黜、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①。仁宗悉用其说。范仲淹提出的十事,绝大多数以诏令的形式颁行全国,时称“新政”,史称“庆历新政”。政治上,限制恩荫,惩办贪官,严格按政绩考核官员。改革科举考试,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教育的内容除了经义外,应传授一定的基本技能,如算术、医药、军事等。立法要慎重,法令必须严格执行,取信于民。经济上,减轻徭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挽救财政危机。军事上,在东京开封府地区招募民兵5 万人且耕且战,既可省养兵费,又可加强京师守卫力量。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从士兵中选拔人才。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核心是整顿吏治。范仲淹希望通过官僚政治体制的改革,挽救宋朝的危机。
      庆历三年(1043)十月,诏中书、枢密院两府选诸路转运使,张昷之、王素、沈邈分别被任命为河北、淮南、京东都转运按察使,行各路考究官吏。又诏两府同选提点刑狱官,两府新定磨勘式即考课新法。十一月,诏大臣不得为子弟、亲戚陈乞馆职,又诏限公田。庆历四年,诏天下州县立学,更定科举法。诏降河南府(今洛阳)所属颍阳(今伊川东)等5 县为镇,以减少官员以及民户负担的差。
择官长是这次改革的重点,考核官吏,裁削幸滥。在罢黜了一批贪浊不才的地方官后,整个官僚集团受到很大震动,“按察使多所举,人心不自安,任予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浸盛,而朋党之论滋不可解”①。“新政”限制了权豪的特权,侵犯了官僚层的利益,招致了猛烈的攻击。夏竦等人欲置范仲淹于死地。他令女奴临摹石介的笔迹,仿造了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信和一份石介代富拟定的废皇帝的诏书。夏竦的阴谋虽未得逞,但范仲淹等人感到政治形势险恶。恰好此时西北形势紧张,范仲淹遂以宣抚陕西、河东,开朝廷。庆历五年(1045)被罢参知政事职务,出为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富弼、韩琦也被罢枢密副使出任地方官,改革失败。       范仲淹一生在政治舞台上近四十年,先后在许多地方任地方官,业绩斐然。所到之处,他兴办学校,培育人才,对宋代学术文化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范仲淹十分爱惜人才,尽最大力量发现、培养和保护人才。著名的政治家富弼、军事家狄青、教育家孙复、哲学家张载等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孙复早先是一介穷儒,周游求食。范仲淹发现他的才华后,一方面给他补一个学职以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亲自指导其学习。孙复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理学家张载年轻时爱谈兵事,希望在疆场上有所作为,身为陕西边帅的范仲淹与之面谈,认为他真正的才能不在武功,而在儒学。张载从此发愤读书,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御夏战争中,小将青作战十分英勇,范仲淹大为赞叹,亲赠《春秋》、《汉书》,狄青后来成为一代名将。范仲淹先后向朝廷推荐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各有建树。
        范仲淹不仅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政治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文学家。他的诗文或写湖光山色,优美而有情致;或叙事抒情,寄寓远大抱负。范仲淹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的倡导者之一,主张诗文创作要“文以载道”,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他十分推崇古越范蠡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但并无退隐之意,诗文中充满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在词的创作上,他将边塞风景引入词的领域,描写北疆的风光和将士的豪情,开阔了词的意境。
       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多有寄寓深远、脍炙人口的佳作传世。庆历六年(1046),他降知邓州时,应友人滕宗谅之,撰写了一篇气势非凡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宽阔胸怀。中有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之语。这一思想,不仅反映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一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范仲淹创之。
皇佑四年(1052)五月,范仲淹由青州前往颍州(今安徽阜阳)赴任途中,病卒于徐州,享年64 岁。宋仁宗亲书其墓碑为“褒贤之碑”①,谥文正。
      范仲淹不仅一生清廉刚正,而且他和家人始终过着极俭朴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寒士僚属却十分慷慨,多次解囊相助。晚年,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在苏州买了千亩良田,名为“义庄”,用来救济同族中的穷人。范仲淹治家甚严,长子纯佑随同父亲防御西夏,屡立战功;次子纯仁,后任宰相;纯礼、纯粹为官也都以清正廉洁著称。        范仲淹在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以去世七年了。 以现在的官职来看,宰相当然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参政则是副总理或国务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