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0:30:44

--专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

 

 

    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下一阶段综治工作的核心要务

 

 

    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日前,中央综治办在上海市召开华东六省一市综治部门世博安保协作会议,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华东六省一市综治部门世博安保协作工作机制,推动落实环沪“护城河”工程各项措施。

    “与世博安保措施不断完善同步,广州亚运会的安保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今年,全国各级综治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努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确保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安全顺利举办,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高度重视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瞭望》:请问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陈冀平: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妥善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人民内部矛盾高发多发,而且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复杂性、敏感性和对抗性明显增强,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农村征地、城市拆迁、医患纠纷、环境污染、“三农”问题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升幅较大,聚众上访问题突出,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各类人员进一步增多。

    另一方面,我们与“东突”、“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以及境内外反华势力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09年,西藏及其他藏区总体稳定,但境内外“藏独”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不断加剧,对一些寺院及僧俗群众的影响仍比较突出,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图谋和现实威胁还继续存在,各种捣乱滋扰活动时有发生。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一些“三股势力”分子逃避打击并伺机捣乱破坏,活动方式更加隐蔽,对我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一定威胁。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直在利用乌鲁木齐“7·5”事件蓄意煽动,妄图进一步挑起我民族矛盾。

    《瞭望》: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社会治安总体状况?

    陈冀平: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刑事犯罪高发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但基本处于可控状态。目前,经济、就业等层面促动犯罪增长的因素还难以消除,刑事犯罪高发的态势在短期之内还难以改变。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等经济类犯罪集中显现,盗窃、诈骗等侵财类犯罪明显增多,是导致刑事犯罪案件总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因素。

    首先,2009年,大量潜在的金融犯罪活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集中显现,金融犯罪案件急剧增多,拉动了经济犯罪案件的大幅上升。公安机关所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历年来首次突破10万起,同比上升23.3%,升幅创近年来新高。一是假币犯罪形势严峻。二是涉众型经济犯罪突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金融犯罪激增。三是金融诈骗渗入普通群众日常生活。其中以信用卡诈骗最为突出,特别是通过在银行柜员机安装摄像头窃取密码并复制银行卡的方式,作案隐蔽,打击处理难,给群众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两抢一盗”和诈骗等侵财犯罪高发,诈骗犯罪首次超过抢劫案件成为数量第二多的侵财犯罪案件。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案件同比上升15.1%,占刑事案件总体增量的91.2%,直接拉动了刑事犯罪案件的整体走高。

    第三,严重暴力犯罪总体平稳。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杀人、放火、伤害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上升4.8%,呈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

    第四,治安案件升幅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治安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展,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持续走高。2009年,从各地情况看,全国有26个省区市治安案件同比有所上升,其中,19个省区市升幅超过一成,治安案件延续了近年来不断走高的态势,并且突出地表现为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案件大幅度上扬。因邻里关系、劳资关系、医患关系、情感婚恋、债权债务、劳动合同等矛盾问题引发的民间纠纷急剧增多。在公安机关查处的治安案件中,主要由民间纠纷引发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案件升势明显。

    《瞭望》:还有哪些突出治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陈冀平:一是“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增多,社会危害进一步加剧。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为“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潜在的“人力资源”,且手段更加隐蔽。特别是全球毒品持续泛滥,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大,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仍然不少,禁毒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黑恶势力犯罪仍处于活跃期,分布范围广,涉足领域多,滋生发展快。许多黑恶势力集多种犯罪于一身,涉及杀人、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聚众斗殴、强迫交易、非法拘禁等多种犯罪,与“黄赌毒枪”合流的趋势也很明显,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许多黑恶势力插手破坏农村基层选举,加紧向政治领域渗透,拉拢腐蚀党员干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同时,黑恶势力不断转型,逃避和对抗打击的能力越来越强。

    三是流动人口犯罪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流动人口犯罪占被判处罪犯的四成多。突出特点是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犯罪比例大,侵财案件突出,犯罪活动“流窜性”趋势明显。从发展趋势看,流动人口作案逐渐出现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的倾向,特别是出于对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失望,沉淀在城市中的“农民工二代”,在遭遇挫折后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这部分人群还需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无业人员违法犯罪也趋于突出,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隐患。

    四是治安管理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一些地区政法综治工作的基层弱、基础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的情况还大量存在。特别是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矛盾排查、纠纷调处、情报信息等基础性工作薄弱,一些地方群防群治组织不健全,方法手段落后。基层信息不灵、情报不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发现不了、化解不掉、控制不住、处置不好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