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阳农场“创世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0:16:55



1970年,二师十七团(普阳农场)原来建在汤原。因耕地少,没有发展前途,就决定全团搬迁到蒲鸭河荒区建立新场。全团机关及20个连队 ,共100多台拖拉机、5000人马,其中来自京、津、沪等7个城市知青近3000人。这是知青们来北大荒劳动2年后的大搬迁,从元旦到春节前夕,他们从汤旺河畔拉开了大迁徙的序幕。指挥这场迁徒的是团长吕全盛和政委魏兆辉等现役军人,带领知青们迁徒的是1958年从上甘岭下来的千余名尉官。迁徒直线行进,只需250里的路程,可是,江河阻隔,沼泽挡道,迁徒必须绕道而行,经新华、梧桐河、鹤岗、萝北、名山、军川……形成一个抛物曲线,行程翻了一番——500里。500里路冰雪,每个先遣连队必须迅速进点,搭架帐篷,构筑窝棚,然后,扩大战果,接应后续队伍的分批到达。

1971年春节前夕,5个先遣连队在蒲鸭河南北、军普路西东安营扎寨,吹响了“二战荒原”的进军号,为全场大迁徙建立了深入蒲鸭河地区的前沿阵地。由转业官兵带领的知青连队,以“车运船载冰上行”的气魄,像三支红色的箭头射向蒲鸭河荒原。大迁徙有秩序地进行了整整三年。全团近20个连队、3000知青;涉及100多台拖拉机、收割机、载重汽车;马200余匹、牛200余头、羊2000余只;还有农具家什、种子化肥、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蒲鸭河荒原像一块强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各队人马走过了这全长500里的抛物曲线的路程。一路颠簸,一路风雪。队队车灯,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不管是敞篷的汽车,还是带拖斗的机车,几乎没有哪辆车不装的满满登登的。车斗里装着行李、帐篷、工具、粮食……上面坐着穿得鼓鼓囊囊的知青。在军普路上,这一辆辆负重的车,使邻近的农场工人见了肃然起敬。在车上知青们的歌声中,蹒跚地驶向蒲鸭河荒原……

冰上行——松花江在隆冬腊月里结成的厚厚冰面,为全场大迁徙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平整、光滑、坚实的冰道上,不但行走着载重汽车、拉货的胶轮车、爬犁……而且还赶着牛群、马群……八连的牛和马,就是通过松花江冰道赶到新建点的。一位老职工和一名知青赶着马群,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光滑的冰道上踽踽而行。两人在毫无遮拦的凛冽寒风里足足赶了三天,才艰难地将牛群马群赶到了新建点。然而,冰上行中最为“壮观”而令人难忘的要数五连全副武装的野营拉练了。126名城市知青,全副武装,举着红旗,携带半自动步枪、60炮和行军锅灶,在松花江上猎猎而行。他们在冰面上穿来穿去,先由江上插向佳木斯,沿江而行,然后又从富锦插过江面,折向绥滨县……这是在当年“要准备打仗”的“最高指示”下进行的,显示这个武装连的士气和装备。一路上,他们毫不吝啬自己的精力,忽而“班进攻”,忽而“排进攻”,忽而“防空降”,忽而“夜行军”……经过十多天热烈而疲劳的野营拉练,100多名知青脚上打起了泡,脸上烙下了伤冻的小白点,依然打着红旗,扛着枪枝,徒步到达了驻地。

车运船载冰上行:这三条呈现着倒“爪”字形的迁移路线,既显示了全场大搬迁中在老兵带领下三千名知青“二战荒原”的气魄。

在开荒建点中,十四连“三八包车组”表现出色。包车组由4名女知青组成:哈尔滨知青、包车组长邵玉琨和副组长方淑平,上海知青、女拖拉机手邵根妹和严梅珍。她们来到蒲鸭河畔,以荒原为家,住在爬犁上的活动工棚里。没有伙房,露天打灶;没有水井,就用泡子水过滤做饭;没有蔬菜,就挖野菜吃;没有炊事员,打日班的给打夜班的做饭送饭。苦战20天,开荒6000亩,创全团最高记录,并节约成本近万元,荣获“三八红旗包车组”的称号。

(郑加真《知青大潮》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