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寂寞雪晶莹, 细品宝钗 - 中国文学 - 文史哲 - CNKI学术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39:46
一直有一种说法,黛玉是一个理想中人,轻灵缥缈,不真实。而宝钗则是现实中人,平
稳深沉,很生活。
的确,薛宝钗是一个现实的人。她的形象清晰而明确: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
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穿着着素淡的服装,映衬着艳冠群芳的姿容。
她的气质亲切而熟悉:罕言寡语, 安分随时, 永远的温和娴静,体贴贤淑。
她的学识令人仰慕:有名的博古通今,纵览群书,总能结合日常生活讲出一番大道理,
甚至从一段热闹戏里也能悟出精深的思想。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理解体会起来,却总感到有难度。她似乎是自信的,
永远四平八稳不动声色,就象高山上的白雪,晶莹剔透完美无暇,在阳光下又不时显现
出绚丽多姿妖娆妩媚的另一面。她仿佛是寂寞的,冰雪一样的沉静冷淡,高深莫测,总
是让人心生向往又不敢逼视,浮想联翩却亲近不得。钦敬之余只能望而却步。。。

很多人不喜欢宝钗主要是因为作为少女,她明显的偏于早熟。为人处世方面过于老道,
心机深邃到让人不可琢磨的程度。那样严格的遵守着清规戒律,却又偏偏总是似有所图
。在一群性情各异的姑娘们中间显得城府太深。而当她最终成为了金玉良缘的成就者后
,其性格心地就不得不承受种种怀疑的猜测。

其实,宝钗真正的成长期应该发生在红楼前传。通过她自己的话,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从
前的情景:“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 我们家也算是
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那时
她还是个小姑娘,在一个富贵到“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大家庭安享着春风得意天真烂漫
的黄金岁月。

她本身性情上是属于聪颖细致型,从小有一个顽劣调皮的哥哥做陪衬,就在长辈们的一
片褒扬声中长大。文化学习没得说,诗词书画读得多记得牢,香菱说过“我们姑娘的学
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夸呢”。宝钗成日强调女孩们的主要责任是女红针线,还很喜欢
承揽功课,想来那活计也一定是做得是十分精细鲜亮很拿得出手吧?

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总是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做各类“乖巧的漂亮事”得到更多的认可,
时间久了,就会被塑造成一个“好孩子”的典范。作为家族中的长女,更是充当了诸弟
妹的榜样和领导的角色,因此她会更加懂得协调控制人际关系的标准与尺度。一定是曾
经是很志得意满啊!骨子里的争强好胜强烈到化为胎里带的热毒,她已在不知不觉中习
惯于事事做到No。1。

她曾因一个碧玉珮教导岫烟:“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
可有这些富丽闲妆? 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几句话隐隐约约透露出她曾经
的审美取向。从小服侍她长大的莺儿,精于打各种花样的络子,颜色配比也很有水准,
想来一定和宝钗的言传身教有重要的关系吧?那样一个艳丽自信的小女孩在那样的富贵
人家怎会不讲究穿着打扮呢?一件半新不旧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还留存着那段彩绣
辉煌的印记,小小年纪已经显露出艳冠群芳的气势了。

薛宝钗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诗情画意”的人。读她的诗我们会看到一个气质高雅意境深
远的形象,稻香老农评价她的诗“含蓄浑厚”看可谓中肯准确。她谈起绘画有种抑制不
住的快乐,“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多么灵动真实的描写!惜春得到一个苦差事绘大观园行乐图,苦恼得要请长假,宝钗则
表现出少有的热情和兴奋,从布局的思路,构图的方法,到绘画的注意事项,乃至工具
的采办统统娓娓道来,细致到生姜二两,酱半斤都要提及,无怪黛玉开玩笑要“炒颜色
”吃了。看她胸有成竹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几乎要以为她想越俎代庖亲自操刀了。

有一个皇商的家庭背景,有这样出色的个人条件,薛宝钗应该象元春一样,其前途的第
一目标就会被家族定为入宫代选,这样一来,她应该会更倍受尊宠吧?她在家里的地位
甚至会不亚于宝玉吧?看薛蝌宝琴对这位姐姐毕恭毕敬地样子,大概从小就已经养成了
习惯。宝钗当时的气质可能会更像探春那样顾盼神飞,文彩精华,不同的是,会更有一种
天然的雍容尊贵之像。花中之王的牡丹,岂是随便可比的?

一个瑞气光华的女孩要受到一个怎样突然而沉重的打击才能变得如此含蓄谨慎,乖巧小
心?一个快乐自信的孩子需要经过怎样的修炼才会如此深沉老道,工于心计?原著明确
地告诉我们:这个突变就是最疼爱她的家庭支柱——父亲的撒手尘寰!忽然之间,那个
最崇拜最亲近的精神偶像,最有力最强大的擎天支柱倒下了,淳善的母亲只会无助地以
泪洗面,莽撞的哥哥除了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之外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宝钗曾经对
王夫人提过:“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寥寥数字,点滴
逗露了她曾经亲历过的惶恐混乱的变动。

那是一段怎样艰难焦灼的日子呵!“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
轻不谙世事, 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家族财产迅速减少,又没
有一个有能力的主事之人能够力撑局面。作为一个有头脑有责任感的女子,宝钗只有迅
速地成长,好为母亲分忧解劳。“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只是开始的转
变。间接参与管理的宝钗一定从中学到了很多过去书本上闺阁里学不到的东西吧?如何
笼络人心,怎样辨别欺诈,黑暗面一定看了不少。当票子是什么东西,残次人参的制作
方法,商业经营的些小细节已经是了然于胸。

在那段短暂而又漫长的日子里,她胸中储存的全部学问和生活中的细碎繁杂在头脑里结
合起来发生充分的化学作用,她看清了世态炎凉的无情,看透了荣华富贵的虚幻,看尽
了人性深处的险恶。那首有名的《讽和螃蟹咏》以大才寓大意,的确是讽刺世人极毒极
深刻的绝唱,也许就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午夜梦回间想起的父亲的深沉与安定,反思自
己的一腔争强好胜之热血热肠的辛苦可笑,不禁悲从中来,忽然从全身冷至心肺,从此
摈弃锦衣艳饰,变的素淡深沉。冷香丸中四季名花的白色花蕊和一年中的全部风霜雨露
代表着她长期对父亲的怀念与追忆,每当内心的执著热情澎湃汹涌时,总要用清冷的过
去和了悟来抑制这股至性之情。。。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薛家的局面总算还没衰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有房子有地有
生意,一家人安排算计一番,收拾账目,打点行装,位列一省护官符第四名的“最有权
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一家孤儿寡母一行来到都中投亲靠友。临行之前,呆霸王犹
不忘惹出桩人命案来添烦加乱,仍是靠了亲戚的权势葫芦提了事。宝钗曾经极爱一支<<
寄生草> >:“漫洒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
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想来也是这个高傲姑
娘心理的真实写照。

贾府的环境是复杂的,虽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但儿孙一代不如一代,且生
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
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老封君史老太太隐然是荣国
府余威尚在的太上皇,她所钟爱的二儿子政老爹以工部员外郎的低职占据着主事之位,
然索性潇洒,无心俗物。大老爷贾赦虽袭了官,却身为一等神勇将军而退隅一角,觊觎
而待。宝钗的姨娘贾政夫人王氏终日在婆婆阴影之下小心度日,总算因了长女元春进宫
册封为妃、侄女嫁入把持家政而地位稳固。弱子宝玉因身世传奇,聪颖灵秀而深得祖母
宠爱,已内定为继业红人从而倍受尊崇。

宝钗就是在这种境况下随母客居入住。日与贾家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
也十分乐业. 宝钗入府之时,胸前已是佩了一个金锁,上面錾的字与宝玉那离奇的命根
子上的恰是一对。关于金锁的来历,可谓众说纷纭,其实只就这象冷香丸的配制一样无
巧不巧“难得可巧”的程度而言,为宝钗打造金锁的目的已经是不言而喻了。而宝钗是
不是心甘情愿已经不得而知,只是自从她把这个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戴在身上开始
,就接受了这桩政治婚姻的安排。按说年龄相当,品貌相当,门户相当,也应该算得是
“金玉良缘”了,只是有一点是意外,几近完美的宝钗在荣国府遇到了她前所未有势均
力敌的对手——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

初入荣国府时,宝钗并不像多数人想象的那样风光无限,恰恰相反,看似孤苦无依的黛
玉正处于春风得意的轻狂期,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
亲孙女倒且靠后,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
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而以外戚身份客居游离于贾府的宝钗倒有几分
寄人篱下的味道。但颇经过些风雨的宝钗还是很能端的住台面的,品格端方,行为豁达
,随分从时,自然大得人心,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是
以言语偏于刻薄讥诮,宝钗却似乎浑然不觉,聪明漂亮的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黛玉的敌视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样聪明灵秀的女孩能够彼此真切地察觉对方的意图。二
人的表现象极了三国中吴蜀联盟初期的瑜亮之争,一个占尽天时地利飞扬气盛地步步进
逼,一个稳扎稳打深藏不露着广结善缘。就像不能苛求黛玉这样的人不孤高自许,目无
下尘一样,也不可能让宝钗这样心思细腻的人不心机深沉,谋划筹措。从小养成了周到
细致,谨慎严密的习惯,就自然而然会有察言观色,随情就势的举止。那大方到近乎虚
伪的不动声色,的确让人叹为观止。其实也不可能真这么心平气和的,明亏吃的多了,
一有机会就难保不会语出惊人剑走偏锋,“机带双敲”、“金蝉脱壳”似隐似露着她的
反击,在棋逢对手狭路相逢的时候,说不得就要各施手段各显神通了。

宝钗有没有在心里爱上这位公子哥呢?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恐怕宝钗自己也不能
讲的明白。戴着金玉良缘的道具揣着满满的自信怀着深深的忐忑进驻贾府,看到一个神
彩飘逸,秀色夺人的翩翩佳公子或许会多少放下心来,温柔周到的性情文采风流的才华,
看尽了世俗人物的粗俗莽撞,贪婪芜秽,能遇到这样真诚醇善的人儿应该是意外之喜吧
?天界的宁荣二公都称嫡孙宝玉一人, 虽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聪明灵慧,略可望成继业
,想来宝玉的优秀也不是虚妄之赞。

应该在内心里已经开始接纳了吧?看她在比通灵中巧妙的通过金莺些微露意,又在宝玉
要喝冷酒时款款地温言提醒,在元春省亲试才时适时适当地对宝玉辅助帮衬,还在日常
生活中常常注意见机劝导委身经济学问,特别是在宝玉大承笞挞之后登门赠药,并以亲
切稠密、大有深意之言相慰,那种娇羞怯怯管弄衣带的姿态,一番绵绵情意不问可知。

感情的选择本无所谓孰优孰劣的,爱情的萌动也从来就无道理可言,鲜艳妩媚的芳姿和
风流袅娜的气韵本就是难分伯仲的。“愚拙偏僻”的宝玉在懵懂的少年阶段并无亲疏远
近之别,只是在未通人事的宝玉在神游太虚幻境之前,已经显示出他潜意识的感情倾向
: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被引领至一间挂有<<燃藜图 >>的上房内间,又看到“世事洞明
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就断断不肯在这里了,满口只嚷:"快出去!快出去!
"。读到这里忽然有一丝悲哀,那间“室宇精美,铺陈华丽”的上房就像是物化了的宝钗
,虽然是容貌丰美贤德贞静,已经是在初始就被排除在意中人的选择之外了。

宝玉的离经叛道不是无缘无故的,生在一个土崩礼坏大厦将倾的大家族里,厌倦了虚伪
复杂的繁文缛节,看腻了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在主观上缺少了锐意进取的热情和动力
,就不会有担当大任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一个多情诗意温情的男孩沉浸在“嫩寒锁梦因
春冷, 芳气笼人是酒香”的旖旎世界里乐不思蜀。他在精神上向往黛玉那种潇洒超逸、
清高脱俗的境界,在感情上喜欢纯净真挚、亲昵自在的相处,爱情在一对青梅竹马的少
年心中萌发,就成为一泓涓涓的溪流不可阻挡,而老祖宗贾母正是这桩姻缘的保护人,
木石因缘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作为后来者的宝钗,就丧失了共结良缘的契机,她的
存在,似乎只会起到刺激那一对恋人的爱情火花使其更加绚丽的作用,宝钗是个聪明剔
透的姑娘,眼见着一对璧人在面前表演着情真意切,胸前的金锁象是个笑话,面对这样
一个局面,这个几乎从未失败的姑娘承受着从未有过的尴尬。

还能怎么样呢?不过用从前的法子,彻底的冷下来,摆出一种 “无情”的姿态来维护
自己的尊严。宝钗的文化素养决定了她不可能不对真挚深情的爱情有所感悟和渴望,外
在的谦逊掩饰不住她内心的高洁,她的傲骨甚至到了不肯放下少女的矜持去为心中所爱
忘形争斗的程度。一定在心里无数次地说着对宝玉不感兴趣的话,想来骨头都撑的酸了
吧?那一次被哥哥说到心痛处,不是哭了整整一夜,其中的委屈与失落,怎是几句话能
说清楚的?绕是这样,满心只想着母亲的情绪,清晨回家路上被黛玉阴损几句,仍是不
回一言,并不回头,一径去了。做到这样的隐忍,的确是有些矫枉过正啊!

与其说宝钗是一个恪守闺训妇德的封建淑女,不如把她看成一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儒
家学子。与黛玉潇洒飘逸的诗仙风格相比,宝钗更具有含蓄浑厚的诗圣气质。人格塑造
上她更注重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人安家治邦。精神风貌上则明显地体现出道德高
尚、仁慈亲和、从容中庸的特点。她对现实看得很透,很多时候就表现得十分淡漠,却
仍然在实际行动上积极进取,主动为家族的未来进行深远的考虑和谋划,探春兴利除宿
弊时她总是想着要用学问提着,免得都流入市俗去. 关键时刻提出“幸于始者怠于终,
缮其辞者嗜其利.”在分派人员时起了大作用。还以小惠全大体,调整好了可能出现的
人事矛盾。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不时表现出她善良体贴的人性之美,看她对香菱湘云岫
烟以及黛玉的细心帮衬,只说她别有用心是很不公平的。“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
你消遣一日. 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这样的热诚
的话语出自一个看似最淡漠冷静的的人,其诚恳不应被质疑,而且比湘云风格的豪勇更
显得难能可贵。

那一场孟光接了粱鸿案,两个同样聪明灵秀的女孩在风雨夜的前夕说了少有的动情话。
多疑善感的黛玉在小孩儿口没遮拦一案已是心下暗伏,就在这里诉了衷肠,隐占优势的
宝钗也适时适当的表明了立场。清灵黛玉不认可大局当前应该有所作为的道理就不会在
三个“镇山太岁”暂理家政时对探春赞誉有加,甚至还会帮着算细帐;深沉宝钗不领会
至情至性不拘小节的风格就不会做出先接过茶杯漱口然后将所余半盏放在黛玉手中的“
莽撞事”。本都是会看大局的人,那一刻或许有过一下心灵相通的感受吧?

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黛玉的<<
秋窗风雨夕>>已经为《芙蓉女儿末》做好了引子,细细读来,可不是一个诗意女子无故
寻愁觅恨那么简单,隐隐约约已经为即将来临的风霜雪雨打好了底子。黛玉的苦情来源
于她的睿智清醒,而同在风雨之夜的宝钗其心理却未见明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只是从送燕窝和“洁粉梅片雪花洋糖”的老婆子那里,逗漏出宝钗这个时候也在想着一
个人。不过是人推着事势推着人走罢了。黛玉再感动也不会指望宝钗会在关键时刻挺身
相助,宝钗再同情也不会坚信黛玉毫无争荣夸耀之心。本是两个风格迥异的人,却又如
何能将其合而为一?

走过花柳繁华,一路欢声笑语,贾府的气氛逐渐悲凉起来,总要有个收场才是。逐渐长
成的女孩们开始经历了一些始料未及无法回避的事情:尴尬人免不了尴尬事,慕雅女还
只想着苦吟诗,大雪纷飞都忙着争联即景诗,暖香坞还有着猜不完的春灯谜,嫌隙人明
明在有心生嫌隙,懦小姐偏偏就不敢问累金凤。一路轻拢慢拈,紧拉细唱,嗔莺咤燕召
将飞符,说不尽的热闹精彩,惊心动魄。该露脸的都露了,该唱戏的也都唱了,甚至已
经归隐的旧人也来露了两手。憨湘云终于醉倒在芍药茵,情小妹不免耻情归了地府,觉
大限尤二图干净吞了生金,淳勇晴雯抱屈就夭了风流,一段谣言接着一场诽谤,一个死
亡连着一个死亡,不同的版本,不同的风情,所有的所有竟都是为了黛玉的离魂做铺垫
,形势一步步地逼过来,黛玉自己也该很清楚吧?那组《五美吟》本是自伤身世,黛玉
早有话说:“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 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
叫他们咒我?"怎么离开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投湖也罢,投缳也好,总是无路可走,反倒
是病逝还显得不那么惨烈。

在这样的乱势之下,宝钗会有怎样的情怀?这样细致的著作里却总是没有进行明确的描
述。但她的行为告诉我们,这样心思细密懂得调控的人在复杂关键的时刻永远不会做错
。“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 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
闲话一回,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这样的勤勉克己令人钦佩感叹;她懂得红花
需要枝叶配的道理,所以早就有了一帮仰慕者追随左右,分送礼品时也还不忘给赵姨娘
一份;她能体会管理者的心理活动,才会在王夫人做事过激心存不安时上前进行有效的
安慰和疏导,而且慷慨地出衣相赠;暂理家政时,每于夜间针线暇时,临寝之先,各处巡
察,还很注意力度的把握,抓住小惠的契机想着温言抚慰,的确是个人事调控的高手;
金桂嫁入薛家,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 每随机应变,注意暗以言语弹压其志手段可谓高
明.

“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与黛玉哀婉情伤的《桃花行》相比,宝钗“所吟之句,飞
腾之兆已见”。在现实中练就了高明的生存能力,就会在纷扰繁杂的环境下显得气定神
闲指挥若定。只是到了这个状态,所作所为已经是与情义无关了。混乱的荣府迫切需要
一名精干坚强聪慧冷静并且家底丰厚的管家奶奶来支撑场面,而年迈睿智的贾母在此时
只怕也是举棋不定几度沉吟了。其实到了那种状况已是万事不由人做主,这位呼之欲出
的宝二奶奶已经铁定的非宝钗莫属了。那个颦儿本是因情还泪而来,“绛珠之泪至死不
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有所不为的人,选择深情地离去;有所为
的人,自当坚强的屹立。其中关窍,个中人物无一不知无一不通,宝钗黛玉宝玉更是心
如明镜。

一段金玉良缘开始了,现实的宝玉与贤德的宝钗夫唱妇和相敬如宾,心神安定之后可曾
有过瞬间的伤感?“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这句感慨想来不会只是为夫的宝
玉一人的心理描述,那个同样有着诗情画意的“无情”之人一定也能感觉得到宝玉的“
情极之毒”,她心中的遗憾和气苦却未必肯试遣一二,只有全部留在心怀一点点冷冻。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这是说的谁呢
?宝钗自己,还是猜测的宝玉?只有作者知道。

大厦将倾了。。。出现这样的大状况本是政治的事,气脉的事,其实与姻缘无干。请不
要用这个来嘲弄宝钗,谁遇到这样的际遇也会无可奈何,或许只有她才能处变不惊,享
得富贵守得贫困,能够为无助的家人带来一方安宁的和坦然。她本是生活的强者,于贞
静温和中给人力量,用柔弱的双肩担起重担。她一生的悲剧,不在于贫寡终老,只在于
无奈的命运让她所遇到的那个恰恰不是爱她的人。。。

还是用一首诗来做个结束吧!虽然有些偏长,可是我觉得,解得很切。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 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 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代代相传
但是, 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了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