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管理为何能够如此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51:34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管理为何能够如此成功?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是曹公对《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的评语。她精明强干,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王熙凤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的,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人们既喜爱她、仰慕她,同时又痛恨她、憎恶她。但不管喜爱也罢,憎恶也罢,最终免不了还要佩服她。佩服她绝顶的聪明,佩服她卓越的才干,--其中就包括她在大家庭中的管理才能。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贾琏的妻子、荣国府的大管家。但她究竟是谁的女儿?为什么会嫁给贾琏?又是怎样当上了管家的呢?

    凤姐是谁的女儿?曹公在第六回就有明确交待,他在介绍刘姥姥女婿狗儿与王家关系时说:“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的知道有此一门远族”。这里就明确说出了王熙凤之父是王夫人之大兄,并且“只有”他和王夫人“在京”。那么,王夫人之大兄是否就是王子腾呢?显然不是。因为在第十四回中,王熙凤又要料理宁府秦可卿的丧事,又要料理荣国府的日常事务,其中“又有胞兄王仁连家属回南,一面写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说明王熙凤的父母在南京,她的判词“哭向金陵事更哀”也支持这种说法。而此时的王子腾升任九省统治外调了,王子胜在京都“长安”,这就明确区分开了。那么猜想王熙凤的父亲原先也是在京城做大官的,他做大官的时候王子腾、王子胜也许还不在京城,不然刘姥姥咋说“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的知道有此一门远族”呢?凤姐之父可能后来或因政治、或因经济、或因党争犯下了罪过,得罪了皇上,被解甲归田而回到了南京。

 

    王熙凤之父被贬,应该会在凤姐幼小的心灵上产生影响。可能是凤姐认为父亲之所以挨整,就是太正直太老实,太坚持原则了,因此凤姐决意抛弃父亲这些品行,多学些权谋机变。而其父在遭受打击后,也灰了心,有意无意对子女教育培养的取向也有一些改变,尤其是对凤姐“权充假子教养”,也就是当作男孩子教养,所以王熙凤小名叫“凤哥”,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因素。这一培养教育方式的改变,给王熙凤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其他女孩子不敢想的她敢想,其他女孩子不敢干的她敢干,再加上她女孩子的细心与男孩子般的勇气相结合。几年之内,练就了口齿伶俐、心眼多多、口蜜腹剑、机谋善变,果敢决断等出色的品格作风,以及应对社会世俗的能力和较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同时王熙凤在未出嫁之前,经常到姑妈王夫人家贾府来,王夫人又是荣府管家的,凤姐也见识学习了不少实际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王夫人是有心人,对凤姐精心加以调教引导,凤姐进步更明显。

    王熙凤嫁到贾府之前,荣国府是王夫人当家理财。别小看了这荣国府的当家人,那可比一个县令甚至比一个知府的财权还大。按一般惯例,荣府应是长房即贾赦刑夫人掌权,怎么会是二房的贾政王夫人掌权呢?相信之前长房二房之间肯是有过一番明争暗斗的,只不过贾赦虽然袭了爵位,却没有实质性的官位,没有官位就没有实权,而其夫人邢夫人又是小户人家出生,其性格、本事又俱在王夫人之下。而王夫人虽是二房媳妇,其丈夫贾政是朝庭的员外郎,是大官,有实权,自己又是大户人家出生的千金小姐,其兄王子腾更是九省统治的大官,社会关系广泛显赫,自己生的女儿入了宫,是皇亲国戚,生的儿子不但粉面朱团,还含玉而来,属神童之类,为贾家争了光,深得贾母的偏爱。贾母为了贾府的利益考虑,也象一些帝王立储一样,立贤不立长,鉴于王夫人有如此诸多的优势,尤其是优越的社会关系网,故而将家政大权移交给了王夫人,王夫人风风光光执政了若许年,也还顺利。

 

    但到了王夫人四十多岁时,大儿子贾珠早已死了,大媳妇李纨又只是个德厚才弱的人,接不了自己的班;二儿子宝玉才几岁,娶媳妇还早着。更让人担心的是,大哥贾赦的儿子贾琏已长大成人,到了婚娶的年龄,倘或贾琏娶了一个能干的媳妇,自己年龄又大了,等宝玉娶媳妇又还有十来年的时间真空,况且长房媳妇当家又是天公地道的,到那时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媳妇自然也不是自己的媳妇,一旦那样,将来他们还会听我的吗?他们还会买我的帐吗?俗话说,官当得越久越恋权,自己好不容易争取过来的权利就这样轻易地拱手他人?实在心有不甘!怎样才能把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家手中呢?有压力就有动力,于是王夫人日思夜想,终于找到一个好办法:自己的侄女王熙凤作风果敢、雷厉风行,说话做事心机甚多,模样又标致,年龄又相当,嫁给贾琏,门当户对,让她在自己手下当管家,既缓和了与长房之间的矛盾,又为宝玉以后娶媳妇当家掌权赢得了时间,一旦事成,表面上自己交了权,实际还是自己在操纵,那有亲侄女不听姑妈的呢?况且贾府的规矩:下一辈当家,大主意还是老一辈的拿,她只不过具体实施罢了。因此王夫人就先让贾琏来给自己当帮手,并以此为借口让贾琏搬过来与自己一起住。等贾琏对家庭事务摸上了手,然后提出贾琏与凤姐的婚事问题。一经提议,首先得到了贾母的大力支持,贾赦邢夫人见贾母赞同,娶的儿媳妇又是大家闺秀,家境又好,又是亲上加亲,人材又好,聪明伶俐,为人处事,又远在贾琏之上,配个贾琏那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自然满心欢喜,欣然同意。于是王熙凤就顺理成章地嫁到了贾府来。

    因贾琏是住在了王夫人这边的,又是王夫人的帮手,所以婚后,凤姐贾琏仍在王夫人这边住。贾琏在料理外事家务,凤姐除协助贾琏外,自然也帮王夫人料理内务。王熙凤说话做事又十分爽利得体,时间不长,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明显超过了贾琏,博得了贾府上下一致称赞。王夫人的年龄是越来越大了,精力也越来越不济。于是,王夫人提议自己只负责统筹安排,由王熙凤具体操作,而贾琏继续负责外事。这一安排,体现了大房二房共同当家,对平衡各利益集团的权益和维护荣府的团结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贾母十分高兴,贾赦邢夫人没话说,也满意,王夫人当然是表现严肃,暗自高兴罢了。就这样,王熙凤顺理成章的当上了荣府的大管家,这为她后来大显身手,发挥聪明才智搭建了十分广阔的平台。

凤姐判词中的“都知爱慕此生才”,是对凤姐管理才能的充分肯定。王熙凤的管理才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很有特色。最能体现王熙凤管理才能的事例是秦可卿去逝,贾珍请王熙凤去协理宁国府。当时尤氏病着,贾珍悲痛得没了主意,贾蓉楞头青一个,来往客人人山人海,无人妥善安排,吃饭、喝水、坐立无人热情打点,招呼照应不周,卫生无人打扫,购买东西不及时,家什用具被偷盗和损坏严重等等,可以说是闹哄哄乱成一锅粥。王熙凤应贾珍之请,在竭力说服王夫人同意后,毅然决然地到宁府走马上任,当起了临时大总管。

    王熙凤一上任,第一件事不是什么发号施令,而是摸清基本情况,看看有多少可以使用的生产力。她首先“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了赖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府听差”,作一番安排筹划。然后将众家口媳妇一一过目询问审视,看各自适合做何种工作,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工作量的需要将他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又分成两班,分别负责茶水、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收发酒饭器具,收祭礼、蜡烛、纸札,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卫生,接送客人,站岗守护等工作。并安排赖升家的做总监:“或有偷懒赌钱吃酒打架拌嘴的,立刻拿了来回我。你要苟情,叫我查出来,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有了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算帐。”又还规定了上下交接班时刻和点印时间。要求各组按工作所需物资先造计划,经凤姐审查批准后发牌领取,进出库、上消帐记得清清楚楚。经过这一条列的整顿改进,人人工作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工作流水线清析,顿时一改先前大哄大嗡的混乱局面,而是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地开展工作,实现了自动运转。

    有一天,一个迎送亲友组的婆子点印时刻未到,迟到了。凤姐先冷笑说:“原来是你误了,你比他们体面,所以不听我的话”。正说着有领物资的拿着清单来了。凤姐略一审视,指出其计划造的与实际需要不符、打了回去;接着张材家的又来回事,凤姐火速处理完后,接着说道:“明儿他也来迟了,后儿我也来迟了,将来就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说到这里脸一沉,威怒喝令道:“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并叫赖升革他一个月的钱粮。这件事之后,整个宁府的下人才真正见识了王熙凤的厉害。自此各自更加谨小慎微,兢兢业业,不敢偷安。

    在宁府协理丧事的同时,王熙凤仍要履行荣府管家的职责。比如给宝玉收拾书房;给贾琏打点大毛衣服;安排荣府送殡车桥及送殡占下处;缮国公诰命亡故,请刑王二夫人去祭吊送殡;西安郡妃华诞,安排送寿礼;迎春生病,每日请医服药;胞兄王仁回南,写家信叩拜二老及带往之物等。非但没有拉下一样,而且都安排得有条有理。


    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这一典型事例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摸清基本情况,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表现出来是,掌握了可用的下人人数,了解了混乱的现状,分析了造成混乱的原因是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纪律涣散,无人监管。

 

    第二,订立了上下班制度,明确了铁的纪律,把工作划分成若干项目,每项环环相扣,不留漏洞和死角,体现了大生产的流水线作业和封闭管理的原则。

 

    第三,责任落实到班、组、人,哪班出了问题找哪班,哪个人出了问题找哪个人,体现了能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设立了监督机构,安排了赖升家的专门负责此事,做到违令必惩,奖惩兑现,以制度管人。

 

    第五、当领导的以身作则,准时上班,以自己的形象来感染激励下属和同事。

 

    第六、在处理人的过程中,遇有急需要办的行政事务,也是先把急事办了,接下来再处理人,体现了分清轻重缓急,先急后缓的高超领导管理艺术水平。这几个特点,就是现代管理也不过时。

    正因为王熙凤运用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协理宁国府,所以宁府的情况是前后大不一样。把一个乱哄哄局面治理的象水冲石磨一样自行运转,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管理成本,贾珍满意,宁府满意,包括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大家都满意。王熙凤是成功的。那么,凤姐成功的背后,除了她自身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出色的管理才能外,还有什么原因呢?至少还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第一,是物质条件,包括钱与物资。俗话说,巧女难煮无米之炊。如果宁府没有充足的钱财供她管理安排使用,凤姐就是再有能力,秦可卿的丧事也不可能办得那么风光漂亮。这一点上,贾珍是全力支持凤姐的,他把自己的对牌,也就是相当于自己的印件拿给凤姐,叫她需要什么只管拿去领取,想怎么样便怎么样。这是凤姐管理成功十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绝对体现管理者的意志,而不受“公公”“婆婆”的衬肘,这是管理成功的关键。凤姐在制订制度,分配任务,甚至在处理人的时候,从没有见到过宁府的主人们来与她樽酌商量,更没见有谁来阻扰反对,这对宁府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试想,一个不是自己家里的人来管自家的人和事,还大把大把花用自家的钱财,自己连建议一下都不行吗?宁府的人,特别是当家人贾珍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任其凤姐自行处理。尤其是处理那个迟到的人,难道宁府与她就没有一点瓜葛?赖升家的与她没有瓜葛?但没见有谁来为她说情。联想到我们现在,一些上级领导成天对基层领导指手划脚,弄得基层领导无所适从,还怪基层领导无能。这些上级领导与宁府,与贾珍比一比,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贾珍毫不干涉凤姐的管理思路和行政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借鉴吗?

    先进的管理理念,雄厚的物质条件,良好的管理环境和强硬的行政手段,这四点缺一不可的必备条件,是王熙凤管理成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