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今天内江解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0:34

60年前的今天内江解放

添加时间:2009-12-7

    1949年12月6日晚10时,一列手持长枪、腰挂盒子枪、手榴弹和子弹袋的解放军战士英姿焕发地呈现在南门街道上。就此,内江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记者找到几位亲历者,请他们讲述—— 

    迎接解放军进城

    今年83岁的骆祖群是郫县人。1949年9月22日,就读于四川大学的他受中共成都市委、中共川西边临工委的委派,机密潜入内江,与地下党组织、民盟、民革及进步人士博得接洽,为迎接内江解放进行组织和谋划工作。

    在内江民盟组织部置下,骆祖群先后在兴隆小学、城南小学、内江县男中、川职校任教,这期间组建了内江“新民主主义解放社”,并飞速摸清了城市和农村的武器装备情况。11月中旬,内江进步武装力气集聚在内江县新店乡召开会议,对临近解放的城区治安秩序保持、周边乡镇民众自卫队的调动以及组织大众迎接解放军等事项作了周密部署。

    12月6日的夜幕光临,内江进步人士和各民主党派代表张文修、尧文藻、邱松年、何震华、刘英才、范湘涛等聚集在民乐旅馆(现卓尔商场)内,街道上也挤满了市民,共同迎接解放军部队进城。但受当时混乱的事态和通讯条件影响,城内迎接的人并不清晰解放军在什么处所,而解放军又不了解城底细况,只能暂且以逸待劳。

    骆祖群当晚的任务是在街道上主持欢迎仪式,他看见负责内外联络的叶秋萍带人出城接应,经过3次心急如焚地往返,汗水顺着叶秋萍的连鬓胡须直流……后来才得知,解放军部队下午6时就从■木镇过河向内江挨近,8时左右已集结在蟠龙坝一带待命了。

    当晚10时左右,解放军尖刀班战士手持长枪、肩挎短枪、腰间挂满手榴弹和子弹袋呈现在南门外(现市公交公司)的夜幕中。顿时,沿途鞭炮响起,街道两边的商店灯火通明,满街的欢呼声、口号声响成一片。大家目送尖刀班战士进城后不久,先头部队迈着整齐步调走过来。随后,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30师穿城而过。

    部队在“倒湾”集结后,骆祖群匆匆赶回民乐旅馆参与微型欢迎会。内江暂且平安委员会主任张文修代表全市人民热烈欢迎解放军的到来,并发表了热忱洋溢的讲话。解放军代表、师政治部主任张敬一致答谢辞说,内江城不费一枪一弹得到了解放,这要感激当地人们的支持和缜密的部署……

    欢迎仪式完结,骆祖群便率暂且平安委员会成员前往“倒湾”慰劳解放军指战员。走在狭长的街道上,战士们已在屋檐下、大院内或抱枪而坐、或躺在地上进入了梦乡……

    他扯下了国民党帽徽

    今年79岁的朱云亮是市中区乐贤镇高坝村2组村民。1949年7月,19岁的他于内江二中毕业后,经朋友介绍进入国民党“川南司区荣县团区被服库”当兵。那时,这座仓库设在内江城区民乐旅馆临街二楼上,由1名库长和3名士兵管理被盖、服装等大批军需品。

    朱云亮回顾说,12月5日凌晨,盘踞在内江一带的国民党二十七军三十一师、胡宗南部二六三师相继溃逃。但“被服库”始终没有接到撤退告诉,4人只得呆在原地乐天知命。

    12月6日晚,民乐外街面上热闹起来,呆在库房内的朱云亮便到仓库窗口观看。大致10点钟,南门方向响起了剧烈的鞭炮声,接着,大众的歌声、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一段时间后,剧烈的鞭炮声第二次响起,等候的大众又是一阵欢呼,但街道中并没有呈现解放军。就在朱云亮有些迷惘时,鞭炮声第3次响起,此时他清晰地看到,大致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两手平端带刺刀的长枪,在大众的欢呼声和掌声中列成横排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过来……大致相隔10多分钟后,解放军大部队呈现在眼前,街道上成了欢乐的海洋。

    大部队刚刚走过,朱云亮看见几位解放军首长在人们簇拥下走进民乐旅馆。他哑然失笑地拉开仓库门就往楼下跑。到了底楼,猛然发现两名解放军战士持枪站立在门洞两旁,他这时才意识到自己仍身着国民党兵服装。情急之下,他“啪”地一声立正,向解放军战士敬了一个军礼,飞速取下帽子,一把扯下了上面的国民党军用帽微,然后走进院坝观看正在举行的欢迎会。

    朱云亮说,第二天上午,3名解放军战士接管了被服库,自己也喜悦地回到了高坝老家。当月底,他参与了“内江县地干班”培训,之后在东兴镇、小河口一带参与征粮剿匪工作。

    我们的亲人解放军

    内江临近解放的那段时间,社会上曾谣传解放军进城要烧、杀、抢、奸等,城区大批居民到乡下躲藏。当年,家住■木镇“官家大院”的官举培还是18岁的姑娘,全家人不免心惊胆战。1949年12月4日晚,“官家大院”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喊话:“老乡,不要惧怕。我们是毛主席领导的队伍,是来解放你们的。今晚要借住这里,请打开门。”门外的声音虽然慈祥,但一家老小还是吓得东藏西躲。最后,官举培的哥哥见来人一直以商量的语气与他们交换,就打开了“朝门”,一个连的解放军进入了大院。

    解放军在堂屋和过厅中部置好“铺位”后,就解下随身携带的粮食做饭……第二天上午,解放军战士开始打扫大院内外卫生、下河挑水,还与官举培的父母拉家常。经过短暂接触,全家人最初的惊慌失措化为乌有。12月6日下午,解放军战士又将大院内外清扫了一遍,挑水灌满了大石缸,然后乘船渡过沱江河,向内江进发。

    回想起60年前的亲自阅历,这位现已78岁的老人仍一个劲地夸:“这些解放军好得很!”

    今年86岁的谢淑华原住城区倒湾“拐角子”。1949年12月6日白天,街道“甲长”(相当于现社区负责人)告诉全体居民迎接解放军。这一天晚上,倒湾沿街商店、民居房门全盘打开,每家点燃的煤油灯和“亮壶”把街道照得通明。就在部分老人因天气寒冷已开始陆续回家之时,西门桥方向响起了鞭炮声和欢呼声。随后,15名头戴钢盔、手执长枪的解放军战士迈着整齐的步调走过来。又隔了一段时间,大部队陆续到达,被部置进“王家大院”、“张家花坛”、“喻家花坛”或是沿街屋檐下。部分居民先是请这些战士进屋歇息,后又有人家要下门板铺床,均被战士谢绝。

    谈到60年前内江解放的那一夜,谢淑华老人说:“这些当兵的人个头高大,说话‘苗声苗气’,但态度慈祥。大家看到这些战士在寒冷的冬天睡在地下,心里都很过意不去。”

    今年78岁的许淑明原住倒湾大堤巷口,全家的生计靠母亲开小面馆保持。内江解放的前一段时间,因社会上流言四起,时年18岁的她被送到乡下亲戚家躲藏。

    1949年12月8日早晨,也就是内江解放后仅两天,她母亲一脸高兴地呈现在她面前。母亲通知她,这些解放军不拿大众的东西,买物品都付钱,还到面店里为她挑水、打扫卫生。

    许淑明与母亲回到城里的家中,看到街道上锣鼓喧天,唱歌跳舞的游行队伍一拨接一拨,全城人都笑逐颜开……而解放军战士正在打扫街道卫生,为居民家挑水。许淑明说,热闹、和谐的日子延续几天后,解放军就陆续脱离内江前往成都。大家在欢送时都看到,许多战士脚穿草鞋或用麻绳、布条捆绑着的烂布鞋,但步调整齐,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前进……

    1949年12月6日,这是内江历史上最辉煌的日子。据骆祖群在《内江迎接解放工作的回顾》一文中记载:多姿多彩的庆贺活动延续到12月10日,中共内江县委书记郭克、县长石大观就职。随即,恢复生产等工作铺开……

    12月12日,梅家山广场举行隆重集会,庆贺内江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30师政委鲁大东、内江县委书记郭克、县长石大观、内江县暂且平安委员会主任张文修先后在会上讲话。各界人士向解放军奉送了锦旗,上书“为王者师”。会后举行了万人大游行,隆重庆贺古老的内江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记者  熊永志 )

 

此新闻由西南网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