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水看《红楼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01:04
失乐园——我看《红楼梦》
毛泽东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没落的小说,一曲封建制度的挽歌 . 又认为《红楼梦》的纲是第四回的关于“四大家族”的民谣,《红楼梦》是写政治斗争的。这是政治家的观点,把《红楼梦》政治化了。
《红楼梦》里当然有政治,但我认为曹雪芹的本意并不在此。
《红楼梦》写了贾家的由盛而衰,说这是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的状况却是不对的。因为当时封建社会在经济上还没有到衰落的地步。说《红楼梦》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未必正确,这在小说中找不到证据。如果把《红楼梦》这部作品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神曲》、《十日谈》联系起来看,可以说,所谓“人的觉醒”实际上比资本主义的经济抬头要来得早。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的兴起开始于 6世纪的意大利,这时文艺复兴已临近尾声。拿中国的情况来说,象《红楼梦》中那种启蒙主义的思想,并不一定要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之上。贾宝玉生长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从小就在一个大家族的荫庇下,与外界的社会隔绝,周围是一群正处于豆蔻年华、品性皎洁的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和她们朝夕相处,彼此坦诚相见,贾宝玉自然会产生女子是和男人一样的人的平等观念,甚至还会有女子优于男子的观念(如他说见到男人腥臭扑鼻,见到女人芳泽可亲)。
这种观念可以用贾宝玉所处的小环境来加以说明,而无须等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观园中的环境,对贾宝玉和他周围的少女来说,就象是伊甸园。他们之所以有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是因为年少。贾母说贾宝玉是“混世魔王”,可见他的任性,但还认为“不懂事”而加以容忍。自然,贾宝玉仍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不是在社会之外,但这是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受到的干预较少。焦大说荣国府中只有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不然,大观园中这一个由贾宝玉和一群少女所组成的小社会,是污浊的封建大社会中一片小小的绿洲。但是,这片净土又能保持多久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失去了这种特权。父母要为他的功名和婚姻操心了,社会的干预来了。所以,他不能爱林黛玉恨死了读书,可非读不可 乐园一去不复返。
卢梭的名言是:“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时不在缧绁之中”。在他眼中,人类的原始状态是最好的,而文明的进化是人类堕落的过程。弗洛伊德对人类文明的进化也持一种悲观的态度,他把文明的进化说成是反人性的。卢梭和弗洛伊德都认为,人类越是进化,社会的干预和束缚越多,人性越是受到压抑。这种观点和中国的老子是相近的。老子也诅咒文明。这一派我想称之为“失乐园派”。
与此相反的是“未来乐园派”。启蒙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属于这一派。黑格尔也认为,文明的进化是一种进步。人类必须和他的蒙昧时代告别。人类必须吃下智慧果,走出伊甸园 《小逻辑》 。照黑格尔的理论,人类发展的进程不是越来越失去自由,而是不断走向自由。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恶,但是,恶又可以成为进步的动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向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向自由进了一步,但是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异化。本来是人类自由条件的社会制度,反过来又会成为人类自由的桎梏。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人性也是在历史中变化的。马克思说,人不能永远是个小孩子,否则他就会变得很幼稚。就象人类文明不能永远停留在希腊的神话时代一样,个人也不能长期停留在童年无忧无虑的幻梦之中。人类的孩童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它永远值得人类留恋。这就是希腊神话的永恒魅力所在。
贾宝玉是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但是,他无法反抗。我同意马尔库塞的观点。他把社会的束缚分为两种 :一种是必要的,一种是不必要的。加在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那种婚姻的束缚,在我们看来当然的反人性和不必要的。但在当时,这却是封建婚姻的金科玉律。
《红楼梦》其实并没有什么警世的微言大义。第?回写的贾?纵欲丧生,不过是一个插曲,不能表明全书的主旨。曹雪芹绝非道学家。他厌恶那种把女人当做泄欲工具的淫欲,他赞美纯洁美好的爱情。“引子”中那位警幻仙子说的贾宝玉是世间第一好“淫”者,这是明贬而实褒,正因为贾宝玉崇尚的是“意淫”。这并非柏拉图式的纯精神的爱,而是灵肉统一的性爱。曹雪芹写到他晚年潦倒,常常怀念年少时结识的几位女子,赞扬她们才貌出众,不可多得,万万不可因为自己的没有出息,碌碌无闻而湮没了她们。“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这句他的名言,概括了他一生的经验。他要让这些奇女子为世人所认识,才发愤写这部小说。这是平实的招认。《红楼梦》在后面的某个地方说到,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在先后嫁出去后都变得俗不可耐了,令贾宝玉大为失望和叹息。这种情况下,贾宝玉就更要怀念昔日的美好时光了。于是,就有了《红楼梦》。
(编者注:王若水一直想写一篇红楼梦研究。本文为1996年7月7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实行肺癌切除术前夕口授而成,此后一直未有时间润色完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