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纸辞海”为数字出版树标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6:39
出版业要成功转型,就要认识和善用自己的内容资源优势,把握新业态主导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走出精彩第一步——“电纸辞海”为数字出版树标杆    本报记者  陈熙涵
    “电子阅读器”,在眼下的出版界内外都备受关注,行外人关注,因为它时尚;行内人关注,因为它可能使这个行业发生重大改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新近推出移动终端阅读器“辞海电纸悦读器”,引起的关注更多一重:这是一款由出版社主导研发的电子阅读器,而非如以往那样由设备制造商推出;它标志着未来数字出版的走向:从“技术引领”转向“内容主导”。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在“十一五”开局之时就早早明确了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增长极限的发展主线,积极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业务领域和形态,改变传统出版简单扩张规模、高退货、高库存、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世纪出版集团因此在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领先一步完成了信息化、数字化的系统改造,进而向出版数字化转型;现在,集团的增长重心已全面转到以传统出版为基础的数字出版领域。
   
以“标杆品牌”试行跨界出版
    陈昕对《辞海》的数字化出版有很大的期待。3年前,当集团计划开发手持终端阅读器,他就想到了《辞海》。《辞海》是中国辞书编撰出版的一个标杆,“对不对,查《辞海》”是长期以来大众的共识;它的品牌地位,在中国出版界难以逾越,在大众心目中不可替代。推出“辞海电纸悦读器”,将它做成手持终端阅读器的标杆品牌,从而引领数字出版和阅读,是个好构想。
    几年前,电子阅读已渐成时尚,传统出版面临着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挑战,国内的出版社都在观察、思考。这条路,恐怕是一定要走的,但选个怎样的落脚点走出第一步呢?最清晰的脚印,留在最泥泞的路上,2008年底,业界一些先行者在探路中琢磨出了一个共识:电纸书遇到的最大瓶颈,不是硬件,硬件问题可以借助技术解决,而是内容和版权。国内的电纸书厂商只是处在卖硬件的初级阶段,下一步的成败关键在于获取和拥有内容资源,解决版权问题,否则必将被淘汰。
    陈昕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作为资深出版人,他在研发阅读器之初,就主张“不能只见电子不见书”、“文化与科技要完美结合”:“我一直认为,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最大难点并不在于技术和资金,胜负也不在于谁能率先推出产品,而在于能否依托产品建立可行的商业模式及赢利模式。”陈昕说,在信息化时代,文化产品的创新不少先从技术创新开始,但随着技术相对成熟,内容的重要性就日渐凸显。数字出版业也将由“技术引领”向“内容主导”转化。传统出版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内容,而不是出售纸张——从这一点说,出版的形态可能改变,出版的功能则不会变。对传统出版企业而言,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关键要找准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定位,要衡量自己能否为内容生产和创新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就此,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定下了“以内容创新和提供为根本,主导和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打通内容提供者、技术开发企业、制造企业、销售企业等上、中、下游各个关键环节”的战略思路,这是一条集文化性、技术性、商业性于一体的数字出版创新之路。
   
全力培养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2010年是大力推动出版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之年:之前是技术开发商在起主导作用,而今天,内容提供商将成为推进出版业转型,培养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的主导者。“辞海悦读器”全球首发式上,国内最重要的10大技术供应商全部到场,足见对发展新趋势的关注。
    陈昕告诉记者,世纪出版集团接下来将在三个层面推进数字出版:一是利用与相关厂商合作研发的国际领先的技术资源,结合集团丰厚的内容资源,开发手持电子阅读器,将新版《辞海》等重要工具书内置其中,并在集团网站开发数字图书资源整合和下载服务模式,抢占国内手持电子阅读终端的市场制高点,为出版形式的改变探索全新市场空间。二是开发在线出版产品,已经开发的有在线普教系统、在线工具书编纂平台和若干大型数据库(包括辞海、英汉大词典、牛津英语大词典、“SKY”标准生物医药资源数据库、历史文献知识库等),以世纪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资源开发数字化数据检索服务平台,占领专业用户市场。三是在掌握版权的前提下,将集团所有图书进行PDF和XML的数字化处理,为今后进一步开发电子书、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阅读产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