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教法"更新与"学法"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6:22
历史教学中"教法"更新与"学法"指导
近十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展开,产生了不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的出现无疑给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如果光靠教师殚精竭虑地思考教改的新路,而忽视了作为教育主体---学生积极性的主动投入,于是上课依然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一篇题为《枯坐听讲》的文章中,认为学校教育中"枯坐听讲"的结果是:"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教法的更新与学法的指导进行一些尝试,采取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启发与预习、朗读与练习、讲授与巩固三步曲。
首先是启发与预习。启发即对新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将正确的思路指给学生,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去预习。
所谓预习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尤其对于普通校的学生而言,更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这是由于小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容易掌握,只要课堂注意听讲还是应付得了的。到了中学以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对于三类校的学生来说,由于普遍基础较差,假如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听讲,势必难以当堂完成学习任务。于是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要点,只好加班加点,进行补缺补漏。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去了,但课余时间亦被各科瓜分殆尽,这与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因此,与其让学生留着一大串问题走出教室,还不如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刻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经过预习,他们对老师今天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同时也带着困惑和本能的求知欲来到课堂。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是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自以为已无师自通,忽略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以明确预习的目的性。因此,预习和启发为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布置课后预习时,要求学生用铅笔在书本上作批注,尤其要注意问题的序号化,理清知识的条理性。同时,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预习新课是课后留给学生的唯一作业,而书上习题基本由课堂的时间来完成。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是朗读与练习。重点段落由个别学生或集体朗读,创造机会多设计问题由学生轮流作答,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多把机会让给那些腼腆或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作答要及时予以肯定,一方面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其语感。无论是书本上的思考题或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要留有一定时间思考,让学生轮流回答,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学生的思维结果尽量肯定,无须要求他们遵循一成不变的答案。只要能消化、吸收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中心意思明确即可。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却不愿花时间来吃透问题,那只能停留在认识的表面上。所以我们应追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在课堂教改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如在回答"公元前221年为什么很重要时,教参的表述是:因为这一年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而学生是这样说:"因为这一年战争结束了,天下太平了,所以老百姓欢欣鼓舞。"我认为意思相近,予以肯定。又如在讲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原意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学生这样解释:"封建社会只推崇儒家思想,而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从字面上或意思上也可以说得过,所以还是要给予表扬的。
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被肯定后,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课堂的口头交流也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是讲授与巩固。在重视学生因素的同时,并非就可以忽略教师的因素。不管怎样,教师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分析问题仍然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讲述仍然贯穿全过程。如果把学生比喻成针,那么教师就是线,脱离了线,针还是织不出美妙的图案。
我们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中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学生脑海里能形成这么多"为什么",本身就说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而解答这些问题的任务则落到教师的头上,实际上升华为能力的培养了。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有意回避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角色移位,那么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一幅由过于随意而造成无组织性的课堂画面。再者,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唯物史学观来分析历史问题。如书上并没有关于如何评价秦始皇的问题,但学习了《秦统一六国》和《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之争》两课后,教师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对秦始皇究竟应该予以肯定还是否定?然后引导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以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
巩固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道程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回忆新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等,这是"承上";教师很自然地启发下一课的学习要点,布置下一轮预习任务,即"启下"。
近十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展开,产生了不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的出现无疑给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如果光靠教师殚精竭虑地思考教改的新路,而忽视了作为教育主体---学生积极性的主动投入,于是上课依然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一篇题为《枯坐听讲》的文章中,认为学校教育中"枯坐听讲"的结果是:"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教法的更新与学法的指导进行一些尝试,采取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启发与预习、朗读与练习、讲授与巩固三步曲。
首先是启发与预习。启发即对新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提出明确的要求,将正确的思路指给学生,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去预习。
所谓预习实际上也就是课前的一种自学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前有无预习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尤其对于普通校的学生而言,更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这是由于小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浅显,容易掌握,只要课堂注意听讲还是应付得了的。到了中学以后,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对于三类校的学生来说,由于普遍基础较差,假如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听讲,势必难以当堂完成学习任务。于是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要点,只好加班加点,进行补缺补漏。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去了,但课余时间亦被各科瓜分殆尽,这与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因此,与其让学生留着一大串问题走出教室,还不如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刻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经过预习,他们对老师今天将要讲述的新课内容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同时也带着困惑和本能的求知欲来到课堂。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是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自以为已无师自通,忽略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以明确预习的目的性。因此,预习和启发为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
布置课后预习时,要求学生用铅笔在书本上作批注,尤其要注意问题的序号化,理清知识的条理性。同时,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预习新课是课后留给学生的唯一作业,而书上习题基本由课堂的时间来完成。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次是朗读与练习。重点段落由个别学生或集体朗读,创造机会多设计问题由学生轮流作答,以增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多把机会让给那些腼腆或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作答要及时予以肯定,一方面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锻炼其语感。无论是书本上的思考题或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要留有一定时间思考,让学生轮流回答,后由教师归纳总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学生的思维结果尽量肯定,无须要求他们遵循一成不变的答案。只要能消化、吸收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中心意思明确即可。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却不愿花时间来吃透问题,那只能停留在认识的表面上。所以我们应追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在课堂教改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如在回答"公元前221年为什么很重要时,教参的表述是:因为这一年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而学生是这样说:"因为这一年战争结束了,天下太平了,所以老百姓欢欣鼓舞。"我认为意思相近,予以肯定。又如在讲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原意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学生这样解释:"封建社会只推崇儒家思想,而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从字面上或意思上也可以说得过,所以还是要给予表扬的。
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被肯定后,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课堂的口头交流也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是讲授与巩固。在重视学生因素的同时,并非就可以忽略教师的因素。不管怎样,教师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分析问题仍然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讲述仍然贯穿全过程。如果把学生比喻成针,那么教师就是线,脱离了线,针还是织不出美妙的图案。
我们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中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学生脑海里能形成这么多"为什么",本身就说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而解答这些问题的任务则落到教师的头上,实际上升华为能力的培养了。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有意回避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角色移位,那么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一幅由过于随意而造成无组织性的课堂画面。再者,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唯物史学观来分析历史问题。如书上并没有关于如何评价秦始皇的问题,但学习了《秦统一六国》和《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之争》两课后,教师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对秦始皇究竟应该予以肯定还是否定?然后引导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以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
巩固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道程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回忆新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等,这是"承上";教师很自然地启发下一课的学习要点,布置下一轮预习任务,即"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