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产业链底端下的纠结[东南改革网>>中国改革新闻网福建频道>>中国改革报福建记者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7:43
   中国改革报2010年4月12日报道 记者陆天然 丁 南   核心提示:伴随本土知名企业资本的扩张和品牌价值的提升,许多企业的行政中心开始淡出制作气息浓重的中小城市而外迁一线中心城市,其高附加值的延伸产业链从生产源头剥离的“示范效应”已经出现,许多中小城市工业处于生产链和利益链最底端的趋势将进一步凸现。城市向右、企业向左,政企博弈下的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将成为这些城市成长中的烦恼。     福建泉州本地品牌361°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是从外迁厦门的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总部赶回晋江旧生产基地的。    2008年8月,三六一度公司斥巨资在厦门拍得一块办公用地,酝酿把行政中心等核心部门迁往厦门。“迁都” 厦门后,361°鞋服的主力消费群体,已从当初的二、三线城市调整到一、二线城市的运动休闲一族,目前在全国拥有近7000家销售终端,市场占有量在同级品牌无出其右。而自2009年6月香港联交所上市后,361°在泉州的生产线一再扩容,单单今年初晋江五里工业区的新生产基地就缺口员工1500余人。    这是众多泉州本土品牌成长、外迁、扩张的一个缩影。    ——品牌走出去。因为厦门等中心城市是流行趋势、消费需求、研发、营销等相关信息和高端人才的集散地,可以实现由传统产业形态向高科技产业形态及现代化企业模式的转变。    ——生产中心留下来。因为泉州本土长期形成的产业集群的综合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后劲。    这样的状况数年前已经出现。早在2005年,恒安国际、七匹狼两家泉州本土名企就相继“迁都”厦门,而这种“示范效应”短期内还没有减弱的迹象。以晋江、石狮等地的支柱产业服装为例,近年来已有九牧王、特步、拼牌、安踏、鸿星尔克、利郎、361°等诸多知名企业,陆续把营销和研发中心迁到厦门、上海、广州、杭州等中心城市作为企业的“形象窗口”,只把生产中心留在泉州。    2009年9月27日,“中国裤王”九牧王33层的厦门运营中心正式封顶,成为首批在厦门建成总部大厦的泉州本土品牌。此后,随着天守、安踏、鸿星尔克等泉州品牌厦门总部大楼陆续封顶,厦门总部经济规划渐趋进入“收获期”。而有专家表示,一栋总部大楼可为厦门带来15亿左右效益。面对21世纪新经济状态下城市群的竞争,这撬动城市敏感神经的“效益”,让泉州五味陈杂。    在海峡西岸地缘经济结构中,泉州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毗邻的厦门则侧重于打造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中心,而厦门有意无意显现出来的“掠夺周边地区要素资源”的发展模式,让泉州人不时有被拆了墙基之感。不少泉州本土精英甚至担忧:未来泉州的某些城市功能会被临近的厦门替代和架空,泉州沦为福厦线上一个生火烧饭的驿站,在“海西”这场经济大戏中只能扮演三流演员的角色。    今年2月份总部刚刚入驻厦门,实现泉州生产、厦门营销分工的大型体育用品品牌企业特步,其厦门总部几乎集合了特步(中国)有限公司的所有要职部门,为的就是利用厦门的“窗口形象”加快品牌国际化步伐。但其总裁特别助理、管理学博士肖利华则为泉州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随着泉州大企业总部不断外迁,10年后泉州还剩下什么?”    企业外迁的隐忧,是泉州未来在海西城市群竞争中的一个潜在危机。它对泉州来说不仅是税收的流失,更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面对新一轮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未来泉州会不会沦为彻头彻尾的“生产基地”?如何才能把本土品牌产业链增值的利益留住并实现城市功能升级转型?
企业向“左”城市向“右”
     泉州经济基础发达,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更是“十分天下有其九”。 依靠非公经济的快速扩张裂变,泉州市GDP总量连续10余年位居福建全省首位,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2009年更是一举跻身全国大中城市“3000亿元俱乐部”大营。    这似乎再一次证明了形成于80年代的中国沿海经济三大模式之一的“泉州模式”,历久弥新并充满活力。但经济危机中也暴露出“泉州模式”产业发展中的某些深层次问题,许多脱胎于家庭作坊的大型民营企业迫切需要实现从传统制造向资本运营的跨越并规范企业的管理架构。同时,伴随泉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市场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日益显现。而企业上市带来的资金、管理、市场、品牌等领域的革新恰恰与时代的要求不谋而合。    对此,2009年9月净融资10.7亿港元的上市企业——利郎(中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高级经济师万国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泉州的家族企业需要借助上市的外力,让粗放的管理方式过渡到规范的现代管理模式。这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很痛苦,却是未来发展提升的大趋势。”    来自泉州市职能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3月中旬,泉州以47家境内外上市企业的数量位居福建省首位和全国地级市前列。泉州市还将从今年开始组织实施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即力争用3—5年的时间,累计完成改制企业1000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00家,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100家。    而与此相左的是,上市将加快企业的产销分离和职能部门外迁步伐,加速高附加值的延伸产业从生产源头的泉州剥离,未来泉州处于生产链和利益链最底端的趋势将进一步凸现。当前,以侨乡城市文化积淀和草根经济裂变为发力点和着力点的旧“泉州模式”,在后危机时代已基本走到尽头,但新的“泉州模式”在“十二五”到来之前还没有最终确立。未来泉州的发展靠什么? “泉州智慧”与中国式平衡     与地方政府急于倚重企业保持GDP产值不同的是,泉州企业似乎比政府更能领悟“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平衡性”。围绕利益的最大化,它们凡事有“度”,厚积薄发,不走极端,既在泉州生产基地维持传统经营方式固本培元,又到外地营销总部依靠资本运营、品牌提升而转型突围。中和之境里的“泉州智慧”,狡黠含而不露。    在充满“泉州智慧”的本土企业家眼里,培养“富二代”接班人和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并不矛盾,这会让他们更放心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石狮市大帝集团的“少帅” 吕锜可谓“富二代”接班人的典型代表。他有着留学新加坡的海归背景,为人谦卑,视野开阔,在企业里出任帝牌服饰副总兼艺术总监,其执掌下的帝牌男装采取灵活的差异化定位管理,注重原创研发、直营和抢占国内高端市场,实现了传统产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解决客户问题的增值服务转型,使得大帝集团在泉州之外的产业链延伸和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强。    而在记者眼中,石狮市经济局副局长、石狮服装城管理办公室主任邱育振业对泉州传统产业的未来却颇有信心。他说,以品牌服饰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并不是低附加值的代名词,石狮、   晋江作为闽派服装的大本营,见证了泉州传统产业由小到大的发展轨迹和过程,服装纺织行业的面料、辅料等生产要素齐全,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特别是传统销售模式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对接,为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从传统产业入手,政府“调结构”、“促转型”,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企业层面。而当前的泉州企业却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求稳,思变,一个都不会少。这恰与当前中央要求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平衡性不谋而合。它对泉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未来经济社会的“渐进式”改革,到底是润滑剂还是凝固剂,尚有待观察。政府唯一该做的,是如何引导并完善服务。    而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将来自国内市场,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至关重要。“泉州模式”要从一个平衡、短暂的失衡走向新的平衡,除了要留住企业,留住人才,更要留住“消费”这个基本盘。    这个基本盘里有什么?从与泉州产业结构相似、成长道路相近的东莞和佛山看,在“次贷危机”中被剥去了皇帝新衣的“世界加工厂”东莞并没有倒下,归功于虎门、大朗、长安等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中心的镇域经济,因为它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闻名于世的东莞制造业;同样是传统制造业基地,8年前顺德、南海、高明、三水四个经济小巨人撤市改区拓展了佛山的产业腹地,之后的广佛同城化使其向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坚实的步伐,经济危机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更让佛山实现一次新的全面“突围”。而这些恰恰是泉州最最需要解决和缺失的。    开发大泉州离不开小城镇的综合利用,离不开行政区划改革和闽南金三角的相互辐射、同城发展,更离不开提升和永葆传统产业的生命力。这是泉州“消费”的基本盘。守住基本盘,才能聚拢人气和城市的向心力与竞争力。    未来泉州“经济强市”的发展,需要迎来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的“升级时代”。这个前所未有的“升级时代”,在企业和城市的脱胎换骨中,会是一个怎样阵痛的过程?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不断被赋予内涵的“泉州模式”如何才能有新突破,中和之境的“泉州智慧”面临考验。        (中国改革报2010412头版头条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