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球经典战役之黄金十二宫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7:19:41

国足球经典战役之黄金十二宫卷

 

说明:这是我在其他论坛上下载的,但是我好象记得这篇文章在联盟中有人发过。如果有过请大家原谅!!!这篇文章缺了一章,我认为应该是90年决赛,还望知道的补正!!!

 

作者:巴拉克大帝

第一卷 修复!重生的日尔曼圣衣!

——1954年世界杯决赛:西德VS匈牙利

圣战背景: 1950年,德国圣域,二次世界大战的伤痕仍在隐隐作痛。也就在此时,继西德被吸收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西德足协也被国际足联接纳为会员并被批准参加1954年的世界杯赛。很快,足协就将兵权再度交给1936年便已出任德国队主帅、时年54岁的赫伯格,由他负责准备新的足球圣战。在没有联赛选拔、众多优秀球员已战死沙场的情况下,赫伯格走上街头、挨门挨户的四处寻找,终于找齐了所有他可能找到的球员。但当时西德所有的球场都被美国大兵占用玩橄榄球或棒球,德国人不能入内。赫伯格就一言不发的带着他衣着各异的国家队在仍然布满瓦砾的空地上开始了训练。练着练着,这些德意志的铮铮铁汉们都情不自禁的淌下了眼泪,他们完全理解了主教练的一片苦心:要靠他们这些足球运动员在战后的废墟上重新树立起日尔曼民族不屈的脊梁!不需要只言片语的激励,球员就与教练一道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懈训练,为1954年的瑞士白羊宫圣战进行最艰苦的准备。

圣战简介:西德3:2胜匈牙利

西德进球:莫罗克 10分钟 拉恩 18 分钟 、84分钟

匈牙利进球:普斯卡什 6分钟 吉伯尔

圣战功臣:

  (1) 赫伯格(主教练)

  在来到瑞士的前后,老谋深算的赫伯格就一直在公开场合对匈牙利队赞不绝口。首场比赛他即隐伏精兵,以弱示人,严令与匈队实力差距并不是很大的手下弟子故意大败给匈队(3:8),助长匈队骄兵之气。而德国队在随后的比赛中所遇对手皆实力一般,没费多大力就势如破竹的就进入决赛。当与匈队再度相逢于决赛时,他依旧极为肉麻的表示了对舍贝什(匈队主教练)和匈队的崇拜和尊敬,表示希望决赛不会输的太惨,这让本已自负的匈队更加骄傲轻敌,自己就先种下了失败的种子;而当决赛开始8分钟后匈队便以2:0领先时匈牙利人更加得意洋洋、开始放松时,当普斯卡什动作中透出迟缓、已不复往日的犀利和神勇时,坐在场外的赫伯格脸上竟露出了一许诡异的微笑而被黑白摄像所铭记--------

  (2) 弗里茨-瓦尔特(队长)

  这位曾经在二战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队长既球艺超群、善于组织,又具有影响和感染队友的激情和气质,在球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正是他在0:2落后的情况下组织发动的两次反击和主罚的一次角球令本队连入三球反败为胜。他被赫伯格认为是最理想的德国国家队队员,同时也是贝肯鲍尔和马特乌斯的童年偶像。他奠定了日后德国足球一次次反败为胜的心理和历史基础,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德国队永不言败的王者之师的形象!

圣战点评:

  在关于德国足球所有可以查实的赞美之词中,恐怕没有一句赶得上莱因克尔对他们的赞扬:“足球是这样一种游戏,双方各派11个人上场踢90分钟,最后获胜的是德国人”。

  德国人总能赢得关键性比赛胜利的原因,在于他们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其他民族难以想象的精神力量,而它在绿茵场上最早的体现,就发源于这场和匈牙利队的决战。

  当时的匈牙利队领导着世界足球运动的潮流,已经强大到了几乎不可战胜的地步,展示了足球运动本身最美好的一切:他们有最好的战术思想,凭借其首创的四前锋打法令保持传统的WM阵型的足球鼻祖英格兰队两度蒙羞;他们有最好的球员,普斯卡什、柯奇士、 吉伯尔等四人是那个时代的“四大天王”;他们有最好的技术,全队球员个人能力全面,传球、盘带功夫了得,他们的手下败将英队门将麦力克曾评价说:“他们连续不断的传球,就把我们打晕了。”

   的确,1954年的世界杯决赛本应成为匈牙利足球的胜利宣言,然而德国人告诉我们:决定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除了战术、技术以外,还有精神的存在。他们有着足球运动之外最美好的一切:他们有着勿需修饰的爱国主义。1954年的这批德国球员负有树立战后德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日耳曼民族传统的自豪感要求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的他们必须争取到一份值得骄傲的荣誉,他们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比赛是足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前五届世界杯中最富有内涵的比赛,标志着足球运动开始进入了一个理性的时代。足球再也不是仅仅依靠技战术、天时、地利就能取得胜利的一种运动,它告诉人们,一支球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具备严谨的战术组织、必要的计谋策略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历届世界杯得主中,冠军中的冠军只有一个,就是德国。此战整整20年后,贝肯鲍尔领军的西德队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战胜了世界足球运动第三次革命的发起者、克鲁伊夫领军的荷兰队。有时人们忍不住会埋怨德国队屡屡扼杀天才,遂将匈牙利、荷兰捧为“未加冕的世界冠军”;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德国人,因为他们验证了“勤能补拙”的道理,实现了凡人对天才、现实对理想、主观对客观的超越,让我们的生活中始终充满阳光和希望!!!

  

第二篇 前进!突破金牛宫!

——1966年世界杯小组赛:西德VS西班牙

  

圣战背景: 1966年,新的圣战开始了。该战役是小组赛中的第三次决斗,此前西德5:0胜瑞士、0:0平阿根廷,而狂热的西班牙野牛两战全胜,因此西德队非胜不足以出线。

圣战简介:西德2:1胜西班牙

决斗地:英格兰利物浦安菲尔德球场

西德进球:埃梅利希 40分钟 席勒 85分钟

西班牙进球:福斯特 24分钟

圣战功臣:

  (1) 绍恩(主教练)

  尽管他从老师赫伯格那里接任新的圣域教皇之位仅仅两年,指挥大规模圣战的经验尚有不足,但他有着德国人从不缺乏的勇气和睿智,他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必杀绝招。绍恩告诫他的队员们:足球比赛中要把注意力最高度的集中在每个半场的最初和最后五分钟里,在这个时间入球和失球对双方的心理影响都将被难以估量的最大化,而本场比赛他的弟子恰恰是在这个时间段的入球使球队逆转取胜。在德国足球的历史上,他是正式提出此理念的第一人。

  (2) 席勒(队长)

  这是继瓦尔特之后又一位最能代表德国足球风格和日耳曼精神的国家队员,也是贝肯鲍尔共事过的最令他尊敬的足球运动员,称他为“性格巨人”和“天才领袖”。他在意志、毅力、胆略、勇气、体能、足球技艺等方面都堪称绝佳。他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必要时会为了造福全队而牺牲自己。即使在日常的训练中他也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允许队友们有任何的失误和松懈,其要求之严格可用苛刻形容。但由于席勒做任何事情总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所以大家对他的指挥总是心服口服,没有任何人能违抗。总之,他是足球场上一位绝对的统帅。而正是他这种强大的领导能力使德国队再次上演了一场后发制人的好戏:上半场比赛第24分钟,由于裁判员的失误令对方以1:0领先(福斯特非常明显的是用手把球停下来后射门中地),这令西德队员们极为恼火,蜂拥而上与裁判进行无谓的争论,此时席勒却十分冷静的要求甚至是命令他的队友们压下心中的不满与愤怒继续比赛。于是,在他的率领下,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的西德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表现中的理智和严谨令每一个观战的非德球迷都不寒而栗,球队再一次展现了世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强大,丝毫没有一丝的凌乱和泄气。席勒本人更是力挽狂澜,打入制胜一球。

  (3)埃梅利希 (中场)

  这位小个子队员用一次超出正常思维以外的射门为这场比赛增添了眩目的光彩,他向世人宣告:“德国队也有天才!”第40分钟他接到一个界外球,转身晃过一头西班牙野牛,突破至底线,此时按照正常的思维本应起脚传中,但埃梅利希确在毫无射门角度的情况下用左脚射门,球斜线上升,擦着近门柱向球门远上角飞去,最后打在远门柱上弹入网窝,再有一点偏差球就会出界。个人意见,此球的精彩程度绝不逊色于范巴斯腾在88年欧洲杯上的零角度射门,甚至尤有过之。只是因为年代的久远、射门球员名声的差异、比赛重要性的不同以及当时尚不发达的体育媒体令此球有所埋没。当年射门一进,全场观众立即掌声雷动,难以相信眼前的事实!

圣战点评:

  席勒伟大的个性魅力与实力、埃梅利希灵光闪现的天才表演验证了绍恩理论的正确性与实用性。德国足球从此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足球理念,它使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德国足球传统进一步升华为总是在关键时刻取得关键入球,从而给敌人以决定性的打击的足球风格。我将它总结为十六字诀:“先发制人-一招制敌,绝地反击-败中求胜”。总而言之,这种理论是要求队员们在对手尚未进入角色或是认为比赛即将结束而有所松懈、精力不集中时,用百分之二百的精神全身心投入,抓住对手任何一点小小的错误,施以毁灭性的打击,让对手再也难以翻身。

  绍恩的这套理论给从总体上来说仍然缺乏天才的德国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特殊方法,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即,全情投入胜于一切,精神意志压倒一切!或许这有些唯心化,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个人的成就都会不可限量。遗憾的是,世上大多数人都缺乏勇气、决心和毅力去实行它,而这也正是德国人的高明可敬之处!

  从此以后,靠着这种独特的足球理论,德国队在随后30余年里发生的多次圣战中都总能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了黄金般灿烂的成就!!!

第三篇 幻影!神秘的双子宫!

——1966年世界杯决赛:西德VS 英格兰

圣战背景: 突破西班牙野牛的拦阻后,德国人过关斩将,一路直达决赛,此时等候他们的是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同时拥有谦逊绅士外表和狂妄自大心理的双子座战士——本土作战、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英格兰队。

圣战简介:西德2:4负于英格兰

决斗地:英格兰伦敦温布利大球场

西德进球:哈勒尔 13 分钟 韦伯 90分钟

英格兰进球:赫斯特 19分钟、100分钟、120分钟 彼德斯 78分钟

圣战功臣:

  前言:德国队失利了,但德国队虽败尤荣,失败了未必就没有功臣,因为德国队的优秀已被世人所认可,为历史所铭记!

  (1) 克拉麦尔(国际足联的西德讲师)

  赛前,克拉麦尔特地找到贝肯鲍尔面授机宜,告诉他在决赛中应该多加跑动,要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场球星博比-查尔顿牢牢盯死,不让他发挥出个人特长,同时伺机反攻,吸引查尔顿回防。这一授意虽然浪费了贝肯鲍尔在进攻方面的组织才华,但极其有效的阻挡了查尔顿勇不可挡的进攻,他无处不在的防守和聪敏的防攻转换令查尔顿疲于奔命。多年以来,人们终于看到了一个能把查尔顿制得如此服贴的人物出现。赛后,克拉麦尔公开宣称,这一体现他思想和风格的战术是他绞尽脑汁设计的,但是诸如确定战术这样的重大问题,按理说应该属于主教练绍恩的工作职权范围,克拉麦尔本无意干涉主教练的工作,他只是想让西德队获胜和让足球更加完美。

  (2) 贝肯鲍尔

  这是一个能与博比-查尔顿、约翰-克鲁伊夫比肩而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站得更高的名字,更难得的是他与这两位足球年龄相隔一代的新老巨星都同场较量过。对手的份量有时即等同于自己的份量,如果象贝利或斯蒂法诺那样无缘相遇,那么纵能轻取二届世界杯或连夺五届欧洲冠军杯,又能有多大价值呢?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贝肯鲍尔很幸运,他所在的时代留下了现代足球史上最耀眼的几个名字。1966年他首次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就得以和博比-查尔顿在温布利大球场的决赛中对话,并成功的完成了抑制查尔顿的任务,令世人刮目相看。虽然并未因此带来比赛的胜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金女神杯最终还是被留在了英格兰,但对于年仅21岁的贝肯鲍尔来说,年轻没有失败,他还有飞扬的青春,数年后他即以一种“凡尔赛方式”的踢球风格君临天下,为拜仁慕尼黑和德国队带来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巨大荣耀!

圣战点评:

  二十世纪没有另外任何一场比赛比英、德在温布利大球场上演的这出“大片”更具有传奇和神话色彩了。比赛的过程众所周知,无需獒述,足球竞技的精彩只是部分原因,真正的根源在于这场比赛产生了一个不死的悬念,从而使该场比赛在足球历史上一直笼罩于神秘的幻影之中,就是那个著名的“第三球”,它进与未进的争论一直持续到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分析的现在,结果仍有两种不同意见,人们(除了英格兰人)始终在怀疑那场比赛背后是否有更深的黑幕。赫斯特因为射入“问题球”而不是因为完成世界杯决赛史上绝无仅有的帽子戏法而被世人所铭记,英格兰队不是因为自身的优秀夺得历史上唯一一次世界冠军而被后人所质疑,这不能不说是命运对他们绝大的讽刺!而英德两国的足球,也从此结上了“七世怨侣”的宿命,在此后30余年的轮回中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复仇与反复仇!

  但是,该场比赛真正的价值在于,贝肯鲍尔开始开了窍,开始有意寻找适合自己的场上位置。

  世界杯决赛后,贝肯鲍尔感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场上位置还没有找到,虽然他在与查尔顿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但他高傲的个性决定了他不愿意再在场上单纯的围着球乱跑,不愿象台机器一样任人消磨。他苦苦思索后产生了世人闻所未闻的新思想——自由中卫思想,贝肯鲍尔设想:“如果我作为拖后中卫站在后卫线,便可以纵观全局,看到对方是怎样组织阵容,可以立即判断走哪条路线到达对方大门。一旦选准了路线,便可以从后卫线出击,闯过中场,越过腹地,使对方措不及防,变成锋线上的一把尖刀,闪现在对方禁区,要么左插右拉,为同伴创造空当,传出妙球,要么自己寻找机会起脚打门。为什么不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失时机的在进攻中增加一个人,从而打破对方的防守平衡呢?

  尽管贝肯鲍尔的这些想法最初还是无意识的、朦朦胧胧的,但这一创新想法确实是对传统打罚的反抗与悖逆,在足球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67年,贝肯鲍尔在拜仁慕尼黑队首先从防守型中场的位置撤到了后卫线上,开始了自由人踢法的伟大实践,他的理论和实践除了为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和德国国家队在随后十年中带来难以计数的荣誉外,也令他自己最终成为战后德国足球的标志性人物!

 

第四篇 复仇!积尸气冥界波!

——1970年世界杯1/4决赛:西德VS 英格兰

圣战背景:两队自1908年交锋以来,西德队除了在1968年的一场友谊赛中以1:0险胜过一次英格兰队外,其余各场均告失利,66年世界杯决赛窝囊的丢掉冠军更是让队员们耿耿于怀。赛前,西德队士气高涨,决心在1968年胜利的基础上报仇雪恨,打彻底的翻身仗,将近几年一直横行霸道的英格兰“螃蟹”从天堂送回地狱!

圣战简介:西德3:2 英格兰

决斗地:墨西哥雷恩体育场

西德进球:贝肯鲍尔 67分钟 席勒 82分钟 穆勒 108分钟

英格兰进球:穆勒里 31分钟 彼德斯 50分钟

圣战功臣:

  (1) 绍恩(西德队主教练)

  虽然四年前克拉麦尔成功运用贝肯鲍尔对付查尔顿的战术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使西德队获得胜利,但绍恩深知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他不仅坚决贯彻了克拉麦尔的战术思想,还大胆的加以改进。四年后的现在,他要求贝肯鲍尔:“你的任务还是看查尔顿,但无须死盯着他,你打你的,只管向前冲,迫使他回来盯你。”他的部署为西德队的胜利打下了伏笔。

  (2) 贝肯鲍尔(西德队前卫)

  四年过去了,贝肯鲍尔已经更加成熟,虽然他极不情愿踢中场,但在拜仁队早已开始打“自由人”的他踢起这一位置来简直就是举重若轻、毫不费力。而意外的是,英格兰队的好运气似乎还在继续,他们到下半场10分钟时仍以2:0领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贝肯鲍尔单骑突进,一个快攻连过包括查尔顿在内的四名英格兰球员,巧射破门,唤醒了每一颗勇敢的心, 而此时的查尔顿仍然站在原地茫然若失的没有动弹,英队教练拉姆齐慌忙将他换下,这是查氏10多年来第一次非伤而被中途替换下场,给英队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噩梦也随之而来。总之,日趋成熟的贝肯鲍尔完全主宰了这场比赛,他是当之无愧的场上最佳。

  (3) 席勒(西德队队长)

  关键时刻,又是这位老大哥用自己的深厚功力拯救了德国人:第82分钟施内林格断球后一脚长传,远在禁区之外的席勒高高跃起,虽然他侧对来球、背对球门,却再一次显示了他无与伦比的空中绝技,好象脑后长眼似的用后脑勺向后一顶,球呈抛物线从对方守门员的头上吊入网内,将场上比分追平。这粒进球后来被公认是足球史上最精彩的一记头球。英国人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了:德国人怎么什么都干得出来?他们泄了气,这让德国人在后来的加时赛中处于上风。姜毕竟还是老的辣啊!”

  (4) 格尔德-穆勒(西德队前锋)

  穆勒!总是穆勒,总是穆勒打进至为重要的扳平球或制胜球!他就是那个时代的禁区之王,他矮壮的身躯往往招至对手轻视:这样的球员也许只会靠力量踢球吧?可你一旦见识到他的射术,你就会感叹他就是命运交响曲中最活跃和最响亮的音符。特别是他背对球门转身突袭的一瞬,他是那么的迅速、狡诘、机敏,体现出智慧与力量的融合。个人意见,他的确是百年以来最完美、最强大的门将终结者!”

圣战点评:

  比赛前发生了两件也许是预示着德国人将取胜的怪事:

  首先是足球史上的“防守天王”英队队长博比-穆尔在赛前一天在商店购物时被诬“盗窃”,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已无心恋战;其次是六天前做出“世纪一扑”,扑出球王贝利必进球的英队传奇门神班克斯在赛前忽然腹泻不止,已无法登场比赛。

  然而,也许德国人天生就是玩悬念的高手,在双方实力对比早已今非昔比,而且对方的状态和斗志均已大打折扣的这样一场比赛中,他们在开场的前十几分钟里仍然一直被动挨打,并且一度以0:2落后,而当所有人都认为大局已定的时候,贝肯鲍尔用他非凡的才华击溃了英格兰人的自信,席勒用他无与伦比的头技挑断了英格兰人的神经,最后,“背后装有雷达”的穆勒一脚把他们踢回了伦敦。

  也许只有大逆转的胜利才能彻底的击溃对手,也许只有通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建立起来的自信才真正的牢不可破,所以,德国人用强大的冥界波将英格兰“螃蟹”从60年全胜的天堂送入了34年不胜的地狱!!!

第五篇 加冕!狮子王诞生!

——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西德VS 意大利

圣战背景:经过苦战淘汰宿敌英格兰队之后,绍恩和他的弟子们信心倍增。虽然意大利在上一场与墨西哥的比赛中表现出了令人恐惧的高效率的攻击能力,但绍恩并没有机械的根据对方的阵容来布置自己的人力,他对球员布置的的战术指导思想是“他踢他的,我踢我的”,强调比赛不能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圣战简介:西德3:4 意大利

决斗地:墨西哥阿兹特克体育场

西德进球:施内林格 90分钟 穆勒 95分钟 110分钟

意大利进球:博宁塞尼亚 7分钟 布尔格尼 97分钟 里瓦 106分钟 里维拉 111分钟

圣战功臣:

  前言:该场比赛在1999年的时候,被国际足坛的50位专家和名宿一致公认为“20世纪最精彩的比赛”,因此尽管德国队输了,我仍然将它列入经典战役之中而论功行赏。

  (1) 绍恩(西德队主教练)

  这场比赛的精彩尽在最后的31分钟,而最后31分钟的精彩皆来源于绍恩的战术指导思想,是绍恩造就了这场比赛,当然,还有耶马萨基的“哨子”和贝肯鲍尔的精神。

  (2) 耶马萨基(当值主裁判,墨西哥人)

  这是一位最能把握和控制悬念的大师,他很清楚日尔曼人的特点,知道他们会在最后时刻进球,当开场仅7分钟意大利人便以1:0领先并开始“混凝土”式的防守时,他用无数次的错判和漏判保护了意大利队,将西德队持续不断的强大攻势化解为无形,但当所有人都认为德国队已无力回天时,他又迟迟不吹响终场哨,使得意大利球员焦急不已,心神不定,最终被西德队趁乱扳平了比分。此时他又立刻结束比赛,将格斗推入加时。当经过大起大落折磨的意队和经过九死一生考验的德队在加时赛中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无所顾忌的大打对攻时,他又一反常态的公正、严明、准确无误的控制着比赛的形势,最终导演了一场“20世纪最精彩的比赛”。他对德国队当然谈不上贡献,但从为足球史册增加了一场经典比赛的角度考虑,“功臣台”上也给他一个位置。

  (3) 贝肯鲍尔(西德队前卫)

  西德队失利了,但贝肯鲍尔却通过这场比赛完全确立了他无可争议的球场王者地位。在耶马萨基的纵容下,意大利人对这位西德队的中场灵魂无所顾忌的侵犯、袭击,使他多次负伤,但当第65分钟他肩膀脱臼,打着绷带吊着肩膀在场上忘情的奔跑、顽强的拼搏时,有谁还能比得上他?——一个连对手都不得不佩服的坚强的日尔曼民族的化身!狮子宫中,以安神位,王道鼎新,天下为尊!德国足球史上最强的王者诞生了!

圣战点评:

  西德队虽然开场不久就以0:1落后,但他们既不倾巢而出落入意大利人人的反击陷阱,也不在久攻不下时被对手消磨掉自己的意志,他们在场上纵横驰骋、志在必胜,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全队进退有序、浑如一体,昂扬而又不失理智,一派强者风范,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球王贝利对意大利足球成见极深,他曾经说过:“意大利人从一开始踢球就练习人盯人防守、区域防守和防守反击,踢这种臭球。”实际上,意大利的足球传统就是意图要用最小的消耗和代价来消磨和战胜对手,他们不愿为踢的好看而多浪费一点体力。因此,尽管这支意大利队拥有马佐拉、里瓦、博宁塞尼亚和里维拉这样的攻击天才和技巧大师(个人意见,这才是意大利历史上最强的国家队),他们仍然只踢一种足球——防守反击!但是,当德国人展现出对自己反击的不屑一顾并在最后关头起死回生,使他们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的打算在最后一秒钟落空后,意大利队前所未有的愤怒了,就这样,一支最能在关键时刻打的最好的球队和一支因愤怒而被激发出全部攻击才华的天才球队终于大打出手,为世界足坛共同谱写了一篇壮丽的足球交响乐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比赛没有失败者!

  

第六篇 决斗!凤凰与处女之战!

——1974年世界杯决赛:西德VS 荷兰

圣战背景:这是一场在德国本土进行的圣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德国人都不能接受失败。然而,他们的对手是“橙色风暴”——以全攻全守打法横扫天下、发起第三次世界足球革命的荷兰队,德国人所面临的困难并不比20年前面对匈牙利队时为小,甚至还尤有过之。

圣战简介:西德2:1 荷兰

决斗地:西德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西德进球:布赖特纳 25分钟 穆勒 43分钟

荷兰进球:内斯肯斯 1 分钟

圣战功臣:

  (1) 克拉麦尔(国际足联讲师、西德人)

  又是克拉麦尔,他在赛前反复观看了荷兰队的比赛录象,深入细致的研究了对手全面型打法的特点以及其队员执行这种打法时的习惯。终于被他找到了荷兰队的缺点和漏洞,设计了一招专门对付荷兰队的战术,并将这一设想原原本本的传授给了绍恩和他的弟子们:荷兰队发动攻击时,后防通常只留两个中卫在中场防范,后场两侧则门户大开,因此德国队在快速反击时应把球迅速长传到这里,前锋队员则不要轻动以吸引、牵制和迷惑对手,边后卫则要提前移动作好冲刺准备。他还告诉队员们只有在心理上做文章才能击溃“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约翰-克鲁伊夫!

  (2) 泰勒(当值主裁判,英国人)

他不停的穿插跑动,明察秋毫,将失误降低到了最低限度,把这场比赛导演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之作。特别是开场56秒就判西德队禁区内犯规,让东道主在秒针还未走完一周就陷入了生死边缘,令观众在还未找好位置的时候心就吊到了嗓子眼,他的勇气和胆略令人敬佩不已,也由此被人称为足球史上的最佳裁判。

(3) 福格茨(西德队后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比赛德国队取胜的根本机会就在于钳制住天纵奇才的“飞人”克鲁伊夫,但这位荷兰人的技术、意识和身体素质的结合已近完美,要想在一对一的较量中战胜他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连贝肯鲍尔都评价说:“克鲁伊夫就象是一个捉不住的影子,他总是能随心所欲的摆脱对手得分”。而鉴于荷兰队的整体实力,德国人亦不敢用多人对克氏进行围剿而在其他地段和位置上陷入人数上的劣势。但福格茨居然做到了别人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以一个人的力量遏制住了克氏:尽管他在刚开场时被克鲁伊夫出人意料的举动戏耍了一下,但在接下来的89分钟里,他全神贯注的紧盯他的目标,如影随形的紧铁贴着“飞人”,并在尽可能不犯规的情况下尽量激怒克鲁伊夫、分散他的注意力,尼德兰人性格中的缺陷开始暴露无遗,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把精力花在了与裁判的交涉、争吵中(还因此在中场休息时由于挑衅裁判领到了世界足球史上第一张不出示在场内的黄牌),以至于这位世所罕见的天才球员在比赛结束后仍沉浸在逻辑混乱的闹别扭情绪之中,直到第二天才意识到比赛结果意味着什么,说出了那句后来流传很广的名言:“混蛋!我们失去了世界冠军!”

圣战点评:

  在这场决赛之前,尽管德国队也有着强大的实力,尽管他们是本土作战,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除了德国人以外,几乎所有的世界足球舆论都是一边倒的倾向荷兰队,认为荷兰队会获得最后的胜利。甚至在荷兰队失利后大多数的世界舆论仍然为荷兰队感到惋惜,认为荷兰队应该夺冠。在此,我无意指责世人对德国队怀有偏见,因为必须承认,1974年的荷兰队确实是一支几乎不可击败的完美球队,有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势,其领袖克鲁伊夫的足球技艺已臻化境,堪称绿茵场上“最接近神的人”。但是,世人常常忘记,历史已多次证明:德国队是不死鸟的化身,是能在灰烬中重生的凤凰!日耳曼民族的特性就是愈挫愈勇、遇强更强,他们从来就不相信什么神仙与上帝!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勇气、决心、智慧与力量!

  言归正传!这是一场扣人心弦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比赛,无论是比赛的精彩程度、球员的个人表演,还是教练的临场指挥和裁判的判罚表现都堪称经典。这是一场最完整体现德国足球风格的比赛:强烈的民族自信心、精密的战术设计、严谨的场上纪律,当然,还有关键时刻个别球员的独创能力。

  开场仅一分钟便以0:1落后的德国人并不慌乱,他们沉着而严谨的按照赛前的部署投入比赛,第25分钟,在人们印象中一贯最为简洁、从不粘球的赫尔岑贝因忽然带球连续突破、以牙还牙,打了荷兰人一个措手不及,赢回一个点球。(题外话,此君2002年世界杯赛期间曾经到中国访问,还受邀在CCTV-5评论中国队的小组比赛,我忘了当时是哪个白痴主持人问他在世界杯比赛中有没有进过球,当得知没有时居然还流露出一分不屑的表情,气得我想跳进电视大嘴巴抽丫的!)

  福格茨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把克拉麦尔“乱其志,以擢其坚,夺其魄,以解其体”的战术指导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使克鲁伊夫在场上感到了厌烦,从而失去了比赛的兴趣。

  第43分钟穆勒打入的那个进球更是按部就班、近乎刻板的遵循了克拉麦尔的战术部署:荷兰队大兵压境时,作为边后卫的球员脱离了防守向前移动作好了冲刺准备,当贝肯鲍尔断球长传后,穆勒等进攻队员仍滞留在半场,并不轻举妄动以吸引对手注意力。

   也许只有德国人才能在赛前预先正确的估计到对手的性格,也许只有德国队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清醒而又有条不紊的执行预定方案,难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感慨的说:“德国国家队踢球就象他们的总参谋部准备战争一样,小心翼翼的计划着每一场比赛,在他们的计划中,任何人类的远见、精心的准备、和刻苦训练所能获得的结果,都被计算在内,并为之做着最富献身精神的努力。”

第七篇 倾斜!命运之天平!

——1976年欧洲杯决赛:西德VS捷克

圣战背景:双方都在三天前踢了一场硬仗,都已精疲力竭,这场比赛比的是毅力,拼的是韧劲。因此,所有的舆论都一致倒向了一贯意志顽强的西德队,西德队主教练绍恩为此特地向队员们指出:“过分自信就会导致悲剧。”“我们必须依靠心理的力量、高昂的斗志,不应该老想着以往的成绩,也不应该被困难吓倒,要保持冷静。现在报刊上宣传我们获胜的可能性比捷克大,这很不利,而且危险,我宁愿被人低估,被人看做是牺牲品。”

圣战简介:西德6:7 负于捷克

决斗地: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红星体育场

西德进球: 穆勒 45分钟 赫尔岑贝因 90 分钟

捷克进球: 帕伦卡 17分钟、25分钟

点球大战: 捷克队5罚5中、西德队4罚3中

圣战功臣:对德国人来说,这是一场最不应该输掉的比赛,因此,没有功臣,只有“罪臣”——现任拜仁慕尼黑俱乐部总经理的赫内斯。在点球大战中,捷克队的守门员维克托明明已经扑错了方向,但当时身为足球超级射手的赫内斯射出的球却打在了横梁上,从而把冠军拱手让给了捷克队。

圣战点评:

  该场比赛无疑是欧洲杯历史上的经典比赛之一,无论悬念、刺激、戏剧性还是比赛的精彩程度都堪称上品。

  这场比赛也是世界足球史上最发人深省的比赛之一,不论是比赛的进程还是比赛本身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喻。

  捷克队在面对实力胜于自己、以理性和沉稳著称于世的西德队时,居然轻而易举的连下两城,早早的就以2:0领先,这是第一个意外。

  当最铁杆的西德球迷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信心都开始动摇,以为大势已去时,西德队在比赛的最后一分钟绝地反扑,将比分扳平,这是第二个不是意外的意外。

  进入点球大战后,按理说西德队已经具备了心理优势,可他们最后却输了,这是第三个意外。

  点球大战考验的是一支球队队员的技术、精神、心理因素,也是体力和临战经验的一种检验。这所有的一切恰好都是日尔曼人的长处。也就是说,西德队最应该赢得点球大战的胜利,但结果与此偏偏相反。唯心一点儿说,也许是命运的天平发生了奇怪的倾斜,使捷克队得到了上帝的眷爱,因为正如以前所说过的,日尔曼人从来就不相信什么神仙和上帝,或许是由此带来的报应吧!

  然而,最应该获得点球大战胜利的德国人在足球史上的第一场点球决战中失利,却在他以后所经历的所有点球大战中保持全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世人为之深思和探讨的现象。他们从中吸取的不仅仅是一场点球失利的教训。

  20年后,德捷两队再次最后相逢在温布利大球场,两队上演了类似的一幕,又是捷克人领先,但这一回,德国人笑到了最后。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命运的天平最终又找回了它合适的支点!

  (题外话:1998年世界杯,当英格兰队再次在点球大战中失利后,英媒体猛烈的抨击了主帅霍德尔的点球理念,霍氏认为点球决战只是一种关于运气的赌博而已,因此从未进行过关于点球的针对性研究和训练。英媒体以给英队带来前两次痛苦体验的德国队为例,指出德国队在点球大战中屡次获胜绝非侥幸,而是细致的准备、严格的训练以及周密部署的结果,当然,英媒体没有也不好意思提到日尔曼特有的民族性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八篇 毁灭!致命的安达里士!

——1980年欧洲杯决赛:西德VS比利时

圣战背景:在西德国家队,存在着一个奇特的拜仁慕尼黑现象:在历届国家队的花名册上,来自拜仁队的队员总能占到一半左右,上场比赛也以拜仁队为班底,遇到同一个位置的两个队员的状态和实力都差不多时,也以拜仁队的队员优先。

  在那个时代,拜仁阵营越大,西德队的成绩也就越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能够到拜仁队踢球,本身就是一种荣誉,所以很多球员到拜仁队当替补也乐而不返。

  总之,拜仁队员在西德国家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说一不二的特权,其他俱乐部的球员只能扮演替他们端茶送水的角色,这是一个谁都知道、但又谁都不敢捅破的“秘密”!(其实,在统一后的德国国家队仍然或多或少存在这一现象,比埃尔霍夫任国家队队长期间,最初吃午餐时只能和来自其他俱乐部的队员坐在一起,拜仁的队员总是单坐一桌,直到后来勒沃库森和多特蒙德在国家队的势力扩张这一情况才有了改变)

  但是,外号“中场阴谋家”,桀骜不驯的绿茵怪才舒斯特尔根本就不买拜仁帮的帐,称他们只会躺在前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拜仁队员也对他冷嘲热讽、大肆攻击。

  虽然西德队打入了决赛,但暗地里也闹的不可开交,这让西德队主教练德瓦尔左右为难,在他看来,真正让他头痛的不是能不能战胜比利时队,而是如何在保证胜利的情况下,既保持住了拜仁队的威望,又不致于使舒斯特尔丧失颜面。最终,这位被舆论认为一向不敢向传统挑战、缺乏魄力的教练在赛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大胆调整: 他用大个子赫鲁贝什和阿洛弗斯组成双塔锋线,用主力中锋鲁梅尼格改打中场负责组织进攻,而让才华横溢的在前面的比赛中表现的无可挑剔的中场天才舒斯特尔专职防守。最后的事实证明,比赛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他捅了大漏子。

圣战简介:西德2:1 比利时

决斗地:意大利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

西德进球: 赫鲁贝什 10 分钟、92分钟

比利时进球: 范德埃尔斯特 35分钟

圣战功臣:

  (1) 赫鲁贝什 (西德队中锋)

  德国国家队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身材高大的强力前锋,外号“怪物”的赫鲁贝什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贝肯鲍尔最不欣赏的球员,皇帝认为他“技术平平、动作僵硬、行动迟缓”。但是在这场比赛中赫鲁贝什却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他灵光乍现,用两粒干净利落的入球为球队获胜立下了头功,特别是在比赛最后关头接鲁梅尼格角球攻入的那粒凌厉凶狠的头球,将比利时队一击致命,犹如天蝎星座战士最狠毒的终极杀招——致命的安达里亚!让人多年之后仍能回忆起那瞬间的影像。

  (2)鲁梅尼格(西德队队长)

   这位“世界头号前锋”踢起中场来有模有样,虽然缺少了舒斯特尔那种洒脱与灵气,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自信与韧劲,比赛的最后一分钟,他亲自导演的那一个进球不仅让这场比赛平添了几份传奇色彩与戏剧性,还捍卫了传统的力量:当西德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获得一个角球,在他开始跑动、准备开球的时候,他对旁边的摄影记者说:“准备好了吗?就要进球了!”果然,球发的恰到好处,被埋伏在门前的赫鲁贝什漂亮的顶入网窝,从而使西德队以2:1取得了胜利。

  (3) 舒斯特尔(西德队前卫)

   这位被公认为德国足球史上最具天赋的球员球技和脾气都令人不可思议,其高深莫测尤在日后的“老虎”埃芬博格之上。他对德瓦尔的软弱和安排愤怒不已,但大敌当前,决战在即,德国人一贯的纪律性使他本能的要求自己暂时服从这种安排,没有立刻发作。舒斯特尔抱着复杂的心情参加了这场比赛,并在第10分钟的时候以一记魔术师般的妙传帮助赫鲁贝什打开胜利之门,也为自己国家队的生涯早早的划上了句号。

圣战点评:这场比赛本身并不如何精彩,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反而是鲁梅尼格那如有神助的预言。但是,这场比赛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对未来十年德国队的核心阵容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决赛之后,桀骜不驯的舒斯特尔拍案而起,和德瓦尔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大骂他是拜仁慕尼黑的走狗,把主帅的软弱和拜仁队的骄横一股脑的公诸于世,宣布永远退出国家队,并在当年的10月份带妻小远赴西班牙,一去就是15年,皇马和巴萨都曾先后把他奉为镇队之宝,最终在异国他乡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十年前我年纪还小的时候,当得知有此一事时曾十分气愤和不解,不满拜仁的骄横和德瓦尔的软弱。后来年纪渐渐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开始有所领悟。等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更体会到世事的无奈。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派系、有争斗,就算你不和别人争,别人也会来和你争,这是永远避免不了的,除非你是个死人,才能完全不争。纵然是最讲究团队精神、集体协作的德国人也不能免俗,最多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而做为一个领导来说,无论你的属下是多么能干和重要,但如果他犯了众怒,和单位内最强大的派系对着干,即使他是正确的,领导也不可能站在他这一边,因为作为领导必须考虑到全局的稳定,一处墙破了还可以修补,但如果整个架构都塌了------------说多了

  因此,个人以为,虽然德瓦尔的这种作法使西德足坛从此失去了一个最伟大的天才,但却保持住了球队的稳定性——毕竟德国队从来都是一支讲究整体的球队,从来都不会过分依赖于哪一名球员。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没有舒斯特尔的西德队靠着拜仁帮的众志成城连夺两次世界亚军和一次世界冠军!

第九篇 黑客!奇迹射手!

——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西德VS法国

圣战背景:强大的德国战车携80年欧洲杯夺冠之威轰轰隆隆的驶进了伊比利亚半岛,遗憾的是大意失荆州,首战竟负于阿尔及利亚,其后急打精神,重新振作,一路杀至半决赛,与新一代足坛贵族——法国队狭路相逢。此时的法国队,以普拉蒂尼、吉雷瑟、蒂加纳组成的中场黄金三角为核心,大打“艺术足球”,在绿茵场上掀起了威力惊人的法兰西风暴。而西德队的场上核心鲁梅尼格却一直腿伤难愈,被迫“封闭”作战,一时间内外交困。

圣战简介:西德 8 :7 法国

决斗地:西班牙塞维利亚

西德进球:利特巴尔斯基 18分钟 鲁梅尼格 102分钟 费舍尔 107分钟

法国进球:普拉蒂尼 26分钟 特雷佐 92分钟 吉雷瑟 98分钟

点球大战:法国队6罚4中,西德队6罚5中

圣战功臣:

   本次圣战功臣之多,堪称史上之最!

  (1) 德瓦尔(西德队主教练)

   自德瓦尔担任新的圣域教皇之后,媒体舆论一直批评他行事软弱和缺乏魄力,80年他虽然大胆变阵率军夺得了欧洲杯,但由于对拜仁帮的纵容导致舒斯特尔离队,人们对他的评价依然如故。本次比赛,在开始后的西德队首发阵容中竟然没有球队的灵魂鲁梅尼格(因为他的伤势经过处理还不至于无法上场),这让所有人都疑惑不解,但赛后人们不得不佩服他在“关键时刻对关键人物的关键使用”的胆略和魄力。

  (2) 鲁梅尼格(西德队队长)

  这位笑傲八十年代的“世界头号前锋”,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大局已定的时候,他带伤奉命上场,仅4分钟后就以一记卧射将比分扳成了2:3,激励了所有的队友,唤醒了日尔曼军团的斗志。他是一个惯于创造奇迹的射手,而这种奇迹,在他的绿茵生涯中既不是第一次,也绝不是最后一次。

  (3) 舒马赫 (西德队门将)

  必须承认,他是这场比赛的“反面角色”。赛后,舒马赫毫不掩饰的称自己是西德队获胜的头号功臣,这话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倒也不错,个人以为,倒不在于他在点球大战中扑出了那个关键球,而正是他在加时赛上一次超恶劣行经让追求浪漫与唯美的法国人不知所措:他飞身朝已成单刀之势的巴蒂斯通扑去,用他那双钢锤般结实的拳头粗暴地将对方狠狠打倒在地,打断了巴蒂斯通的肋骨并敲掉了两颗牙齿,巴蒂斯通当即昏迷不醒。而舒马赫却象无事人一样,脸色不变,只是扫了一眼,晃晃脑袋,背对倒在地上的伤者,丝毫没有同情心。此战10年后,1992年,我才有幸在一位铁杆德迷家中看到了这场比赛的完整录像,当年看到这一镜头时,我过了半响才感叹了一句:“NB!这孙子真TMD的狠!”

  (4) 科维尔(当值主裁判,荷兰人)

  他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表现得无可挑剔,但对舒马赫那次严重的暴力犯规却视而不见,直接影响了比赛的最终结果,要知道,当时舒马赫的行为完全可以遭到终身禁赛,但他却未对其进行任何处罚,甚至连口头警告都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讲,科维尔确实也称得上是西德队获胜的功臣。

  (5) 赫鲁贝什和菲舍尔

  眼看加时赛行将结束,西德队仍以2:3落后,此时,80年欧洲杯的夺冠功臣“怪物”赫鲁贝什在对方门前奋力争得落点,头球摆渡门前,每当关键比赛德国球员就会常常发生的独创行动再次出现了,一向射术平平的菲舍尔此刻灵光乍现,竟以一记美妙的倒挂金钩扼住了法兰西球迷欢呼胜利的咽喉,从而把比赛拖入了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点球大战(足球史上第一次点球大战出现在1972年冠军杯,国际米兰队和凯尔特人队的比赛中。双方战成1-1,最后,国际米兰点球获胜)。点球大战中,德队斯蒂利克、法队西克斯和博西斯的点球分别被对方门将扑出,关键时刻,又是赫鲁贝什一锤定音,将比分最终锁定在8:7 。(插曲:这场比赛几乎所有的悲欢与悬念都体现在留着一小撮胡子的德队后卫——罚失点球的斯蒂利克身上,这位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卫第三个出场,当他踢出的点球被法队门将艾托里扑出之后,立刻双手掩面倒地痛哭,不敢再看后面的比赛,直到德国队最终获胜, 队友拉他加入庆祝行列之时,他才破涕为笑,喜极而狂;题外话:遗憾的是,18年后, 当斯蒂利克作为德国队主帅里贝克的副手随队参加2000年的欧洲杯时,却成为那场悲剧的牺牲品,尽管他实际执教能力远在里贝克之上)

圣战点评:

   从德国队的眼中看这场比赛,这里是天堂!从法国队的眼中看这场比赛,这里是地狱!

   在所有关于这场比赛的评论中,都少不了这样一个词语:“惊心动魄”!这是上世纪唯一一场30分钟加时赛的精彩刺激程度远远超过90分钟正规比赛的“绿茵恩仇录”。1970年世界杯西德队与意大利队的半决赛加时赛也曾经出现过令人心跳的场面,双方进球如梅花间竹,最后意大利队以4:3侥幸过关。但德、法此战的戏剧化进程却可令人停止呼吸,因为法国队很快就以3:1领先于德国队,而西德队居然还能在终场哨响前扳平比分——这还不算,后头还加了一段世界杯赛史上首次点球决胜的“好料”。

   此战跌宕起伏的过程造成了难以预料的结果,就象是经典的欧-亨利结尾法的再现。而到了揪心的一对一的罚点球时,几乎没有多少球迷还相信,浪漫的法国人可以在这种折磨神经、蹂躏心脏的游戏中战胜钢铁般坚强的德国人。法队博西斯最后罚失点球并非技术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缺陷,舒马赫扑出点球除了技术、运气等因素外还有其代表的那个民族永不言败的精神!

   总之,西德队靠独有的坚韧、钢铁一般的意志当然还有部分球员“常规”或“超常规”的独创行动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上帝拯救人,舒马赫杀人!” “超级杀人王”舒马赫扮演着“黑客”,用他一次“超常规”的独创行动让法国人性格上的弱点暴露无遗,面对日尔曼人的凶狠、残忍,他们心有余悸,他们缩手缩脚、畏头畏尾,他们缺乏那种为了胜利不顾一切的精神。

   就在法国人不知所措的时候,真正的“黑客”鲁梅尼格出场了,这位足球史上的 MR CLUTCH——关键先生以他最擅长的方式让打算委曲求全的法国人由侥幸变为焦虑,继而开始心理失衡,最终被德国人彻底击溃!

  舒马赫镇住了对手之后,遣上头号球星鲁梅尼格。而鲁梅尼格上场之后,场上形势立即发生了改变,德国人是有预谋的,只不过舒马赫太“黑”了点。

  但预先正确研究了对手的性格,日尔曼民族的高明之处也正是高卢人浪漫洒脱的民族特性中所缺少的。呜呼!普拉蒂尼!呜呼!法国队!

第十篇 力战!传说中的圣剑!

——1986年世界杯决赛:西德VS阿根廷

圣战背景:86年的德国队问题多多、实力下降,但仍一路苦战杀至决赛,等候他们的则是来自南美潘帕斯草原凶悍的阿根廷山羊,其头羊为举世公认的绿茵奇才——不久前刚在与英格兰队比赛中创造一个“上帝之手”和一个惊世骇俗入球的马拉多纳。退役刚刚3年、仅有2年执教经验的贝肯鲍尔几乎用了3天的时间冥思苦想,寻找“涮羊”方案,以解决“马拉多纳问题”,最后表示说:“他们有马拉多纳,我们有鲁梅尼格,我不会让马拉多纳把5月29日的决赛变成他个人表演的舞会。”

圣战简介:西德2 :3 负于阿根廷

决斗地:墨西哥阿兹特克体育场

西德进球: 鲁梅尼格 73分钟 沃勒尔 80分钟

阿根廷进球: 布朗 23分钟 巴尔达诺55分钟 布鲁查加 82分钟

圣战功臣:

  前言:如果要在这场德国队输掉的经典比赛中寻找功臣,我仍然会选择贝肯鲍尔和鲁梅尼格,当然,还有马特乌斯。

  (1) 贝肯鲍尔(西德队主教练)

  这场比赛最令人赞叹的就是日尔曼人的战术创意。

  君不见在阵地进攻以至快攻中不能建树的队伍(指实力相当的球队),正是凭借着战术球(任意球、角球、点球)的独到功夫而建树的,而西德队正是这方面的大师,这也是衡量“胜负师”与“普通强队”的一个重要标尺。

  第73分钟,左侧开出角球,福斯特前点一蹲,鲁梅尼格倒地一铲,一次条件反射式的射门,1:2 !

  第80分钟,左侧开出角球,鲁梅尼格抢点一顶,沃勒尔头球一甩,一次漂亮的空中接力,2:2 !

  他们在0:2落后的情况下,在短短的7分钟内,居然用两次几乎相同的方式将比分扳平,德国人做事的严谨、有条不紊和针对性确实让人赞叹不已。当然,这必须归功于贝肯鲍尔的的战术部署和日常训练。

  (2) 鲁梅尼格(西德队队长)

  正如贝肯鲍尔所说:“他们有马拉多纳,我们有鲁梅尼格”,关键时刻,一直伤病缠身的“关键先生”又像他以前多次做到过的那样,倒地把皮球铲射入网,将比分扳成1:2,随后不久沃勒尔又接他头传头球扳平,给前70分钟一直一边倒的比赛注入了悬念,使当时全世界所有的观众都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以为德国人又要上演大逆转的好戏了。让人怎么说呢?鲁梅尼格确实就是“奇迹”的代名词!

  (3)马特乌斯(西德队中场)

  尽管洛塔尔从19岁时就已披上国家队战袍为国征战,随队获得过80年欧洲杯冠军和82年欧洲杯亚军。但真正意义上得以在国家队崭露头角、确立地位还是在这届世界杯比、赛上,他先是在与摩洛哥的比赛中以一记超远距离的任意球助德国队过关,随后又在这场与阿根廷的决赛中和马拉多纳正面较量而不落下风(按照皇帝的部署,出任拖后前卫的他主要的任务是防守,一如66年绍恩对皇帝的使用,对此历来存在争议,但事情已经这样了,再讨论也没有多大意义)。马特乌斯决赛前手腕受伤(骨折?),为了不让对手特别是马拉多纳看出来,他巧妙的用肉色胶带包扎好,带伤上阵,并出色的完成了盯防后者的任务。马特乌斯几次厉害的飞铲令马拉多纳心有余悸,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心理阴影,多年后马拉多纳在他的自传中仍有提到。比赛虽然输了,但“小马哥”的表现仍然获得了外界的一致肯定和赞扬,而鲁梅尼格也终于找到了可以将队长袖标放心托付的人,在1987年与以色列的比赛中,马特乌斯开始以队长的身份出场,揭开德国足球辉煌的新一页。(胡言乱语:虽然一代怪才舒斯特尔退出国家队令人遗憾,但我个人始终感觉比舒斯特尔年龄稍小的马特乌斯更适合担任德国队的场上领袖,或许我内心深处始终认为马特乌斯所代表的足球风格才是德国足球的正统,大舒还是稍嫌“另类”了一些)

圣战点评:

   当第80分钟沃勒尔将比分扳成2:2之后,阿根廷人开始有些撑不住了,他们的心理已经开始不能承受德国人在他们2:0领先的时候连扳两球的现实了,德国人更是大喜过望,认为胜利就要跑到他们这一边,他们前所未有的出现了比赛尚未结束就忘乎所以的心态,全场十多万观众也认为阿根廷队将凶多吉少,纷纷为西德队叫好。然而大家都低估了马拉多纳,这个在人们印象中都一直十分情绪化的天才球星此时却异常冷静,他在德国人还沉浸在将比分扳平的喜悦之中的时候,用一记令人拍案叫绝的妙传让鲁梅尼格带来的悬念只持续了两分钟。

对我个人来说,这场比赛的意义非同寻常,它是我看到的第一场德国队比赛,那一年我八岁,懵懵懂懂的在表哥家跟着表哥看了三四场世界杯的比赛(对我这个小孩子来说好辛苦),十七年的岁月消逝,其他的比赛是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一鳞半爪的记得这一场(前一段时间与网友讨论才知道自己连鲁梅尼格的上场时间都搞混了),德国队虽然输了,但其连扳两球一度追平比分的英雄气势让我幼小的心灵备受冲击,一下子就被折服了,从此就-------

言归正传,这场比赛给德国人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告诉他们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头脑都必须保持冷静,不可有丝毫的松懈和大意。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并没有为86年的失败感到有多少遗憾,那一届比赛时的阿根廷队从综合实力来看确实是最好的(贝肯鲍尔后来也坦承这一点,如果他不是为自己开脱的话),当然——主要还是有如日终天的马拉多纳——他就象传说中山羊座战士那无坚不摧、劈开一切的圣剑--------,连上帝都帮他,给了他“上帝之手”,那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1986年,那个炙热的夏天,的确属于马拉多纳!

第十一篇 冻结!绝对零度的光辉!

——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西德VS英格兰

圣战背景:90年的德国队兵强马壮,在决赛阶段一开始就势如破竹,以正处于颠峰期的“国际米兰三驾马车”马特乌斯、布雷默、克林斯曼为核心的德国战车气势如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一路挺进,中途还将老冤家——以“AC米兰三剑客”为核心的荷兰队碾于轮下,报了88年欧洲杯失利的一箭之仇,与它另一个宿敌英格兰队狭路相逢于半决赛。而此时的英格兰队则在现英超纽卡斯尔老帅博比-罗布森的率领下一路跌跌撞撞的爬了过来,因此无论是从实力还是从战绩上来看,德国战胜英格兰似乎不应该有很大问题。

圣战简介:西德5:4 英格兰

决斗地:意大利都灵

西德进球: 布雷默

英格兰进球: 莱因克尔

点球大战: 西德 4:3 英格兰

圣战功臣:

  (1) 贝肯鲍尔(西德队主教练)

  单从本场比赛的部署和指挥来看,皇帝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但怎么说呢?他毕竟最终带领德国队获得了这届比赛的冠军,他毕竟是以队长和教练身份都获得过世界杯的唯一一人(扎加洛有过类似经历,但不是巴西队队长)。因此,在功臣簿的第一行,仍然是他的名字——弗朗茨-贝肯鲍尔!

  (2) 伊尔格纳(西德队门将)

  德国队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出色的门将,国门的实力自然就更不容质疑。但难得的是90年伊尔格纳仅23岁就有如此稳定和出色的发挥,又有谁还能说德国队的守门员一定得“年高德勋”方可呢?

  在点球大战中,伊尔格纳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英雄的光辉,他先扑出了皮尔斯的点球,又以气势压倒瓦德尔令其射失点球,就这么简单,不需要己方最后一名罚球队员出场,搞定!一切OK!英格兰人可以回国度假了!那个经典的加斯科因泪洒绿茵的镜头也就源出于此。伊尔格纳神奇的表现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意大利之夏冻结了所有英格兰球迷的心,他无疑是西德队这场比赛实际上的头号功臣!

   伊尔格纳接受过前辈舒马赫的私下指教,继承了那位疯子门神常有意想不到的发挥的传统。贝肯鲍尔为他安排的国家队守门员教练更是大名鼎鼎:迈耶尔。这场比赛中,伊尔格纳所失那一球的责任也不在他,是后卫在一瞬间放松了对莱因克尔的看管,并挡住了伊尔格纳关注对手射门时的视线。

   (后记,1994年,当德国队在美国世界杯上对阵保加利亚丢掉那个著名的任意球从而输掉比赛后,主帅福格茨指责伊尔格纳应为此承担责任,伊尔格纳一怒退出国家队,其后作为皇马的主力门将在1998年夺得欧洲冠军杯。对德国队来说,这多少有些遗憾。)

  (3) 布雷默

  在另外“两驾马车”都疲惫不堪、无所作为的时候,布雷默站了出来。“每逢危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拯救德国。”他的价值远远不止罚进一个任意球令德国人领先(不过那个任意球进得实在有些运气,可以说是天助德国队),还在于他所扼守的左路几乎瓦解了对方小个子黑人后卫帕克的所有助攻。

圣战点评:

   对西德队来说,此战的艰苦程度远超过赛前的想象。多年后,贝肯鲍尔在他的自传《半世球魂》中回忆道:90年世界杯最艰难的是与英格兰队的半决赛。此前一直表现委靡的英格兰队在与西德队比赛中一扫旧貌,表现出奇的好(不知该不该算是超水平发挥),令西德队承受了很大压力。

  本场比赛的场面实在称不上有多么精彩,但之所以将其选入经典战役回顾,并不仅仅是因为德国人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在罚点球时钢铁般坚强的神经,而是个人感觉在历史上很少能有一场比赛的结果直接对一个国家未来几年的足球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英格兰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使出浑身解数才从德国队手中夺走了1966年的世界冠军奖杯,但他们也为这个“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那以后的几十年里,主教练拉姆塞爵士的战术思想被奉为“圣经”,几乎无修改的被后来者所继承下来,442阵型一成不变,长传冲吊的标签式打法不变,甚至在临场指挥上也保留了一条不成文的理论:不要更换头一场比赛取得胜利的球队中的任何一名球员。其后,大到90-94年间重拾拉姆塞牙慧的国家队主教练泰勒,小到不远万里来“支援”中国足球的霍顿,都是其忠实的信徒和拥护者,这些英格兰教练都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只要球队的11名首发主力队员一旦确定下来,甭管他状态好不好,都可以在场上混完90分钟。

  在我心中,博比-罗布森始终是改造英式足球的第一人。在那个时候,一方面由于英格兰人的保守,不肯对传统稍易,另一方面由于海瑟尔惨案的发生,导致英国与欧陆的足球交流中断。以上两个因素使得英甲中欧陆风格的大牌球星和教练都奇缺,博比-罗布森在国家队推行的那一套没有多少人听得进去。他一个人非常孤独而又倔强的推行着对传统英式足球的“技术改造工程”。博比令人佩服的地方在于:1988年欧洲杯赛铩羽而归后,所有人都指责他对球队传统打法的改造,认为英式足球仍该回到从前拉姆塞爵士重视防守、长传急攻的轨道上。但在两年后的90年世界杯赛,博比仍然坚持在意大利之夏继续实践地面推进为主、长传急攻为辅的打法,虽然先后在与比利时、喀麦隆的比赛中陷于困境,但终于在与德国队的比赛较量中赢得了掌声,可惜,历史往往就是如此,该出局的时候没有出局,不该出局的时候却出局了。

  我有时候想,如果英格兰队能够走的更远一些,杀入决赛,无论胜负与否,那也许博比-罗布森还能继续呆在帅位上,从他手中开始的英格兰足球技改工程也不会半途夭折,英格兰足球的发展也能少走些弯路。接替他的那个狗屁泰勒,又让英格兰足球回到了长传冲吊的老路上去,踢法之丑陋实在让人难以恭维,92年欧洲杯被布罗林领军的瑞典队两脚踢回了老家,到了94年,连长期“欢迎参观”的世界杯大门也在拥有加斯科因、普拉特、希勒的英格兰队面前关闭了。直到英超发展后英格兰足球的技战术革新工程才得以继续(当然,现在也没改的有多好,但比以前是强多了),而这一切,全都是拜德国人所赐,拉姆塞爵士地下有知,当会长叹:“既生英格兰,何生日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