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陳攖寧仙學文選》——《中華道教會宣言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24:56


中华道教会宣言书

 

       粤自崆峒演教,轩辕执弟子之仪【三帝子注: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和“黄帝”都是道号】。柱下传经【三帝子注:柱下史老子为尹喜写《道德经》。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仲尼兴犹龙之歎【三帝子注:孔子感叹见到老子象见到了龙】。道教渊源,由来久矣。诚以天无道则不运,地无道则不载,人无道则不立,万物无道则不生,国家无道则不治,道岂可须臾离乎?!

       夫道有入世,亦有出世,有通别,並有旁支。

       若彼磻谿垂钓,呂尚扶周【三帝子注:呂尚卽姜太公,在磻溪垂钓遇周文王,后助周武王建立周朝】;圯桥受书,张良佐汉【三帝子注:张良,字子房,在下邳的圯(桥)上遇黄石公,被传授《太公书》,助刘邦建立汉朝】;三分排八阵之图,名成诸葛【三帝子注:指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与巧布八阵图以阻吴兵】;一统定中原之鼎,策仗青田【三帝子注:刘伯温是浙江青田县人,助朱元璋“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建立明朝】。此入世之道也。

       又若积精累气,《黄庭经》显示眞修【三帝子注:魏华存元君授《黄庭经》】;取坎塡离,《参同契》隐藏口诀【三帝子注:魏伯阳眞人作《参同契》】;勾漏丹砂,葛稚川之韻事【三帝子注:葛洪,字稚川,道号抱朴子,南海太守鲍靓将女儿鲍姑许配给葛洪为妻,夫妻俩曾在勾漏煉丹】;松风庭院,陶弘景之閒情【三帝子注:陶弘景喜爱松树之风范,在庭院中种了很多松树】。此出世之道也。

       况复由道而通於政,则有洪范九畴,周官六部;由道而通於兵,则有阴符韬略,孙武权谋;由道而通於儒,则有仲舒、揚雄,濂溪、康节;由道而通於法,则有商鞅、李悝,申子、韩非;由道而通於医,则有《素问》、《灵枢》,《千金》、《肘后》;由道而通於术,则有五行八卦,太乙九宫。此道家之通别也。

       以言醮籙,则江西龙虎,句容茅山,威仪咸备;以言炼养,则北地七眞,南方五祖,绪脈双延。此道教之支派也。

       至於小道之巫医,则辰州祝由,救急屡惊奇效;卫道之拳技,则武当太极,工夫授自明师。可谓道海汪洋,莫测高深之量;道功神祕,难窥玄妙之门矣。

       再论及《道藏》全书,阅四千余年之历史,拥五千余卷之缥缃,三洞四辅之归宗,一十二部之释例。尊之者,称为云篆天章,赤文紫字;美之者,比喻琅函琼札,玉版金绳。姑勿辩其是非,要可据为考证,历代佚亡典籍,犹多附此而存。岂惟道教门庭之光辉,亦是中华文化之遗產。虽嫌杂而多端,小儒咋舌【三帝子注:儒生心态封闭、视野狭窄、刻板迂腐、不善变通,遇事大惊小怪,见不得大世面】;所幸博而能约,志士关怀。 

       请慢嗤迷信,试探求底蕴,即可见昔贤适应环境之苦衷;切莫笑空谈,若裁制得宜,颇足为今日维繫人心之工具。【三帝子注:此段在陈撄宁修改前为“请慢嗤迷信,须知乃昔贤抵抗外教侵略之前锋;切莫笑空谈,应恃作今日团结民族精神之工具。”】

       嗟夫!世变已亟,来日大难,横议放恣,羣情惶惑。此何时耶?【三帝子注:此段在陈撄宁修改前为“嗟夫!世变已亟,来日大难,强敌狼吞,羣夷鸱顾。此何时耶?”】

       倡本位文化救国说者,固一致推崇孔教矣。然孔教始於儒家,儒家出於道家,有道家遂有道教。试以历史眼光,观察上下五千年本位文化,则知儒家得其局部,道家竟其全功;儒教善於守成,道教长於应变。事实具在,毋庸讳言。

       故尝谓吾国一日无黄帝之教,则民族无中心;一日无老子之教,则国家无远虑。先武功,后文治,雄飞奋励,乃古圣创业之宏规;以柔弱,胜刚强,雌守待时,亦大智爭存之手段。积极与消极,道各有方,妙在知几而用;入世与出世,道原无碍,贵乎素位而行。

       他教每厌棄世间,妄希身后福报,致令国家事业,尽堕悲观;道教属唯生哲学,首标康健遐龄,可使现实人生,相当安慰【三帝子注:后半句在陈撄宁修改前为“道教倡唯生学说,首贵肉体健康,可使现实人生,相当安慰”】。他教侈讲大同,国界倘永不化除,大同徒劳幻梦;道教基於民族,民族肯埋头建设,眼前卽是天堂。

       呜呼!筦百家之总钥,济儒术之穷途,揽国学之结晶,符新潮之思想,舍吾道教,其谁堪负此使命哉?!

       今夫有道自不能无教,无教则道何以弘?有教自不能无会,无会则教何以整?□□等忝属黄帝子孙, 生在中华国土,大好河山,槪念先民之遗烈;異端角逐,忍看国教之沦胥?爰集同志,组织此会,根据现行法律,拟定规条,呈请政府机关,准予备案。

       所冀绵延坠绪,继往开来;严肃玄科,改良除弊。达变与经常並重,道德和仁义同流;方内偕方外齐归,居俗並离尘不二。将见禹域风披,具身使臂、臂使指之效;天人感应,征危转安、凶化吉之祥。民族精神,庶有赖焉。   

 

                                                                                                                                                     □□□等谨启

       【三帝子注:陈撄宁,道号撄宁子,道历华胥纪元六三七八年辛巳岁己丑二月壬子日庚子时(西历西元1881年1月18日0-1点)出生(按:有关道历,详见《归宗》),祖籍安徽怀宁县洪鎭乡新陈埂,出生地安庆苏家巷。陈撄宁毕生倡导仙学,因为吾国仙道,光大于黄帝,乃是一种独立的专门学术,可以称为超人哲学,是与道合眞、神形俱妙之学,是中华无上国宝,是世界文化之顶峰。陈撄宁不忍看国教(道教)之沦胥曰:“吾国一日无黄帝之教,则民族无中心;一日无老子之教,则国家无远虑。吾人今日谈及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託。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须知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扬道教,即所以救国。勿抱消极态度以苟活,宜用积极手段以图存,庶几民族尚有复兴之望。武力侵略,不过裂人土地,毁人肉体,其害浅;文化宗教侵略,直可以夺人思想,劫人灵魂,其害深。武力侵略我者,我尚能用武力对付之;文化宗教侵略我者,则我之武力无所施其技矣。若不利用本国固有之文化宗教以相抵抗,将见数千年传统之思想,一朝丧其根基,四百兆民族之中心,终至失其信仰,祸患岂可胜言哉?!”陈撄宁受到海内外道教界的拥戴,被誉为“当代太上老君”。

       陈撄宁曾同时並发三大愿,以为自己长劫脩持之准鵠:第一大愿,拟以三十年完成之;第二大愿,拟以三百年完成之;第三大愿,拟以无限量时间完成之。文革初,陈撄宁即示愚病之柔弱为他人避祸,并于西元1967年写下遗嘱,言明西元1969年离去,西元1969年陈撄宁示疾而终,盖因陈撄宁之第一大愿完成矣。

       陈撄宁为何示疾而终?因凶劫之世道,示现神奇不妥;亦因大道有使人沉沦与使人超脱的造化二力,仙学乃夺造化之权的学术,让缘分未到者生疑而退乎?!陈撄宁之第二大愿,拟以三百年完成之……】

【文章来源:《陈撄宁仙学文选》,水帝子周武、阳帝子梁彝珠、阴帝子刘碧城编注,澳门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