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人属于“负福利收入阶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28:33
中国有多少人是“负福利收入”?
——中国最穷的20%人口不但没有福利,还要负担获得“平等公民权利”的额外代价

在中国的初次分配中有:超高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

在中国的再分配中有:超高福利阶层、高福利阶层、一般福利阶层、零福利阶层、负福利阶层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一般而言包括各种福利与救济都属于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进行相应的分配,谁贡献大谁得到的多,一般坚持机会平等、效率优先原则。而“再分配”的则更注重公平:从整个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地有尊严地生存”的角度来考虑,并保证公民个体尽量少受到社会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系统性压迫”,如:避免财富积累的“马太效应”对弱势群体的压迫。从全体公民的角度来讲,再分配应该是最低收入阶层优先,再依次向高收入阶层逐渐递减地分配。

    然而本人最近几天研究了一下中国的再分配情况,发现情况完全相反,中国的再分配比初次分配更不公平。为了利于大家对中国再分配问题的理解,本文仅对全中国最高收入的20%人口与全中国最低收入的20%人口来进行对比分析,一对比大家肯定会大吃一惊。

    我国的最高收入的20%人口,其构成一般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国企职工、公办教师,这些人本身就收入固定而且远远高于普通百姓,在社会再分配的过程中还能享受到共产主义阶段的福利,其中公务员与国有垄断行业职工福利最好,不仅平时不用缴纳各种公积金中的个人承担部分,还可以享受全免费的医疗、高额的退休金、免费旅游、子女入学的优待,还能免费分房或者低价购房(如,中石油团购门、温州京都门……)。

    但是由于中国福利分配制度是搞等级制的,是一种按照政治权力地位至上而下依次递减的分配体系。中国的福利财政支出在最高福利阶层与高福利阶层那里就用得着不多了,轮到下面基本上己经没有了。福利分配作为社会再分配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本应从弱势群体开始,但在中国是本末倒置的。最低收入的20%人口在中国也基本上是最无权力的农民,他们没有养老金、免费医疗等其他一切来自国家的福利,更有甚者,如果这些人在城市里打工的话,小孩子想接受城里小孩同样的教育还要额外承担各种各样的赞助费借读费。也就是说,这些人并不是在中国的福利分配(再分配)体系中属于那种无福利的人群(零福利收入),而是属于要负担额外福利成本的人(负福利收入)。真是神奇啊!中国不仅有一批人是没有福利的,还要为获得平等公民权利而承担额外的代价。本人将这批人定义为:负福利收入者。

    负福利收入者为了获是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机会,还必须向各种关卡缴纳不菲的“门坎费”。如上面所说的民工了女为获得与城市小孩相等教育条件的“借读费”。

    研究到这里我己经无法再想下去了,如果说在初次分配中,中国的最高收入20%人口和最低收入20%人口收入比为18:1(2007《社会蓝皮书》),不论怎么说低收入人口的收入还有个“1”可以被比。而在中国的再分配中,在福利分配中,那些零福利阶层与负福利阶层如何与高福利阶层比,0和负数可以做分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