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长袖善舞,ST北亚浴火重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45:53
<本报记者:李一?> 2007年1月2日下午,北京。 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与临时受命的ST北亚(600705.SH)董事长王刚的一纸协议,掀开了200 7中国资本市场大并购的序幕。
此份协议中,高盛将受让哈尔滨铁路局、黑龙江虹通运输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金融科技实验银行、大庆石油管理局、中国石化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分别的持有的ST 北亚9363.28万股、5475.60万股、2038.91万股、1960.26万股、 1158.09 万股、1149.88万股股份,以共持有21146.02万股占总股本21.58%一跃成为ST北亚第一大 股东,收购价为1.4元/股,此价格略高于净资产的1.296元,总收购价近3亿元。
资本天生逐利的特 性以及中国资本市场自2005年以来发生的重大制度变革,正以强大的磁场效应加快了包括高盛在内的国际投行 在中国市场跑马圈地的步伐,高盛更是以投资行业无可匹敌的气势及大手笔,将中国资本市场搅得天翻天覆,20 亿元收购双汇发展,18亿元入股美的电器、阳之光、福耀玻璃,同时积极参与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的投资,投 资手笔之大、涉及行业之多令业内纷纷侧目。这只资本巨鳄正在利用中国不断放开的市场规则纵横捭阖,日益显示 出其胃口及实力。
作为一家国际上最为著名的投行,投资方向往往是一些行业领袖企业或者大型蓝筹的上市公 司,为何会将触角伸向一个濒临退市、千疮百孔的ST公司呢?高盛公司对此毫不讳言,事实上,ST北亚虽然遭 遇大量诉讼官司,但其本身的质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一些股权投资方面,包括对新华人寿以及两家大型铁路车辆 制造企业的投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另外,近几年公司投入大量财力的房地产业务,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处理完毕 ,但其增值空间非常巨大,相比起许多ST公司而言,资产质地还算比较优异,更能吸引高盛公司的是,在股权分 置的大背景下,1元多的股权面值本身就是一块升值空间较大的资产,未来全流通收益将是无法衡量的。
其实 ,高盛觊觑ST北亚也并非一时冲动,早于2005年12月29日两家公司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准 备在铁路运输、纸浆生产和贸易、乳业、金融、物流和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后因ST北亚原董事长刘贵亭 东窗事发,合作一度搁浅。后在哈尔滨铁路警方的强力介入下,原ST北亚的资产谜局被一一解开,侵吞上市公司 资产的利益通道被堵死,刘贵亭及一批人的相继落网使ST北亚的问题得以完全暴露,此时出手,ST北亚的资产 脉络已逐渐清晰,避免了盲目入主的风险,同时与黑龙江省国资委及大股东哈尔滨铁路局的积极斡旋不无关系,希 望借助国际资本大鳄的专业化经验,盘活ST北亚大量呆滞资产,化解危机,实现哈尔滨市政府、非流通股东、流 通股东、债权方、企业职工等多方共赢,这也与政府关于国有资本逐渐淡出一些非重要领域的政策相符。
至于 ST北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摆脱目前危局,高盛公司负责人胸有成竹,当前主要工作是处理不良资产,盘活 优质资产,并在未来适当的时机注入其旗下高华证券的业务,使其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类上市公司。
由此对二级市场ST北亚的股价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