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自杀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30:25

中国高校自杀危机

2007-05-21 09:49:14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   5月8日至17日,短短数天内,北京已相继有5名高校学生坠楼身亡。大学学生究竟怎么了?

这样的频率震惊了社会,也震惊了一些专门关注大学生危机事件的人士。这些人士包括出生于加拿大、客居中国20年的费立鹏博士(Michael Phillips)和北京工商大学林永和教授。费立鹏博士长期关注自杀问题,是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负责人。林永和教授则长期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并担任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主任。他们认为,悲剧本可以避免。

《中国青年报》记者 叶铁桥 实习生 郭姗姗 郝广杰 北京报道

危机频发,有些高校并未真正重视

林永和表示,历史资料表明,四五月确实是大学生危机事件的高发期,10多年前,北京高校就曾发生过与今年相似的情况。

费立鹏也表示,根据他的研究案例,连续几天内发生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情况比较少见,明显比往年报告的密度要大得多。

但他们都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自杀率就特别高。林永和提供的数据表明,近几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率为十万分之零点四六。教育部官员日前在中山大学一次会议上说,北京高校中每80万人中仅有15人自杀,低于社会自杀案。

尽管如此,大学校园发生的多起大学生危机事件,都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与大学生群体受到整个社会关注程度较高有直接联系,更重要是,类似事件的频发确实引起了社会的警醒。有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北京高校发生类似事件导致学生死亡人数平均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而今年截至目前的数据,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总和。

林永和认为,危机事件的连续发生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波及的人群包括大学生、家长及整个社会,人们心理受到了震撼和冲击,想要不断地弄清事情真相,总结分析原因,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

费立鹏也认为,加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他表示,目前在自杀研究领域最需要的资源就是准确可靠的数据。他发现,通过媒体报道出来的数据并不是实际可用的研究数据,用符合流行病学的方法去分析数据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数据不可靠,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方案。

但目前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许多高校发生类似事件后,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加强危机干预,悲剧本可避免

费立鹏表示,自杀者在自杀前一定是有征兆的,有没有被发现并得到帮助,对最后是否发生自杀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周围人的敏感性,并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也给心理障碍者提供了易于接受的求助渠道。

林永和也认为,一个生命的主动终结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往往会留下许多痕迹,怎么遮掩也是掩饰不住的。“这种行动绝不是毫无考虑的,而是有着一个巨大的心理冲突过程,因此,这类危机事件有许多生理、心理挣扎的蛛丝马迹,就像地震前有动物慌乱的痕迹一样”。

他表示,如果这种迹象及时被同学、老师等人发现,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就可大大减少发生的几率,“北京某高校一个清洁工发现有个男生在楼顶徘徊,马上通知学校相关部门,结果一问,这个学生果真已经萌生了非常强的自杀念头”。

林永和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枪击案就更能说明问题,老师和同学很早就发现了凶手(赵承熙)存在心理问题,并进行了一些心理干预,但由于措施不到位,过程存在诸多疏忽,最终酿成了巨大的灾难。他认为,应当对那些可能存在问题的高危学生展开监控,建立了“四早体系”——早教育、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令费立鹏感到遗憾和痛心的是,有心理障碍并导致想不开的人,大多数从来没有寻求过心理帮助。“大学生们大多知道或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是不敢求医。”他接触过一些大学生,知道自己心理出现障碍后,害怕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去,因为心理咨询室会将他们的资料和状况记录在案。这样一来,有学生担心:万一学校知道我有心理问题,要我休学或退学,怎么办?学生担心造成不良的后果,就只好继续掩盖。这种“面子问题”,在男生中更为普遍。

“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后,让学生回家,这样只会让学生更悲观。”费立鹏说,这时如果你对学生说“好好休息吧”,其实在学生听来是“你不让我上学”,会受到更大的刺激。

“要增加求助率,就要减少求助可能带来的危险。”费立鹏认为。

“现在的大学心理咨询室,力量其实非常弱”

费立鹏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咨询室能否得到有效的帮助,也是很大的问题。他所调研过的高校心理咨询室,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专业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

林永和也承认,多起危机发生后,暴露出的问题给高校敲响了警钟。按照要求,3000名~5000名大学生就应当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目前北京大约有70万在校大学生,但2006年统计出的心理咨询教师只有108名,按5000名学生配备一位算,人数还不到位,按3000名学生配备一位算,差距更为巨大。“专职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师数量不够,是不争的事实”。

不仅如此,林永和认为,这些教师工作不稳定,素质不完全符合要求,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从经费上来说,缺口很大。

“按照规定,一个学生应该下拨10元以上的心理咨询费用,但很少有高校能到位,而危机预防的整个体系,在很多高校也没有健全,潜在的危险更大。”

让费立鹏不满意的是,不少大学让教品德课的老师去当心理咨询教师,“他们的服务太不专业”。他建议,高校心理咨询室应该有明确有效的评估措施,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当本校咨询教师不能解决某个问题时,要及时往上一级医院转。“大学的心理咨询室要改变服务态度和处理方式,太迟和太麻烦的方式都容易失效”。

据了解,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正在推行一项全北京学校的心理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面临挫折时的调整技巧。整个计划推行下来要3年~5年,并得保证所有学生都参加。费立鹏担心,如果是自愿参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会选择躲避。

费立鹏表示,这个项目需要650万元经费,可是上级部门没有批准。他介绍,在国外的学校,校长们会亲自来推行这类计划,而在中国的学校,心理咨询师们甚至没有权力去说服校长去做这些事情。

媒体的责任

林永和表示,他更愿意将大学生坠楼事件称为大学生危机事件,而不称之为自杀。“自杀需要公安机关或医疗卫生部门确认自杀,而且这类事件要有明显的迹象来推断,如留有遗书、做过善后安排等,但很多时候不能确定”。

他表示,出于保护逝者、维持校园正常秩序、避免因报道过多引发效仿等不良后果,媒体报道时应淡化细节,尤其是在报道诱因时,不能想当然,“现在直接引发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身体健康因素、贫困、交往压力等,但一个危机事件发生,往往综合了多因素的影响,才导致危机行为的产生”。

费立鹏也认为,最近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会迅速在网络上出现,信息的扩散不但不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不利于局势的控制。“过度渲染自杀,或是报道方式的不恰当,都可能引起模仿。媒体注意越多,越难阻止”。

他主持的干预中心,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媒体如何报道自杀。他建议,媒体在报道自杀时,要避免具体方法的描述,不要说具体的自杀措施,不要放在头版渲染,更不应把死者“新闻人物化”、“英雄化”。他认为,媒体的关注点不应是“又出现了一个案例”,而是放在如何预防、提供服务机构和获得服务的途径等方面。

“媒体经常会想尽办法去报道死者的死因,其实媒体所报道出来的某一死因,和自杀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只是诱发因素之一。”费立鹏说,自杀是抑郁症、遗传、自杀未遂、生活质量差、急性应激强度低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媒体应该做的是,让人了解自杀是怎么回事,提高人们对自杀问题的认识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叶铁桥

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李玫瑾

这两天上网看新闻,总有些令人叹息的消息:清华、北师大、人大,令许多学子向往与敬仰的知识传播圣地,接二连三地发生学生跳楼事件,这不仅对其家人是噩耗,对社会也是如此。

自杀,是怯懦?是不满?是抗争?还是自由意志?

记得在一次对某研究所的硕士、博士生的讲座中我曾接到一张字条,提出的问题是:“生命是自己的,我为什么不能决定了断自己的生命?”我当时的心情是悲哀!生命究竟是谁的?一个人凭什么长大?这个世界上最灿烂的现象是什么?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

许多儿童不快乐,因为他们没有自由的活动时间,他们的时间都被父母按伟大的理想作了全方位的安排;许多中小学生不快乐,他们的生命已被科学的教育体系所安排;许多大学生不快乐,他们对未来,对人生充满了畏惧。

所以,生命的意义首先需要一种告知:

我们是否告诉过孩子:生命是情意的牵连,从出生起妈妈每天的期待就是看着你一天一种变化,生命在于源源不断,生命更在于一种报恩与情意的美……

我们是否告诉过孩子:个人生命虽然有限,但有限的生命可以创造无限的奇迹,这世上最伟大的奇迹都是生命活动的痕迹,从思想名著,到令人陶醉的音乐,从让全世界受益的电的发明到深究生命起源的科学探索,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

我们是否告诉过孩子,生活也像莫测的天气,疾风暴雨后才会有绚烂的彩虹。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磨与难能使生命更有力量,而有力量的生命才有更多的生命感受与奇迹……

生命的意义,为何不留给孩子们竞相寻求答案呢?

生命的意义还在于人生中的种种体验,这些体验有父母的精心设计,也有教育工作者的精心设计,生命教育与生命体验教育是人的所有知识的地基,若缺失这种教育,那么,所有的学科知识都是没有地基的大厦。

体验,应该如何进行?

首先,在体力训练的吃苦体验中培养人的意志力。生命的意义是健康。这种健康从生理到心理。所以,生命的早期不仅仅是智力的开发与培养,更重要的是体力的培养。建议在孩子幼年时一定要让其参加某项体力训练,人只有忍受过体力之苦,才会承受生活之难。培养意志力应从体力训练开始。

其次,在付出体验中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父母要学会示弱,要让年幼的孩子分担家中部分责任。凡包办生活的父母一定得到的是个自私并不知感恩的孩子。在学校,学生也要付出,他们在接受学习的同时就要义务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使其懂得这个社会是彼此互助才可生存的社会,在互助中知道人字是相互支撑的道理。

第三,在成功与快乐体验中培养人的价值感。现代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拔尖教育,那些非智力尖子的孩子充满着压力并使其备尝失败感。教育的第一项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辨别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帮助孩子发掘其特有的才能,让其才能显露并超越他人,让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价值与骄傲!由此,活着才能有意义,生命才会有创造!

人生其实还有很多选择

刘万永

采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她的一句话让我警觉。

她说,这两周我先后去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做讲座,陪我的老师告诉我,5月被许多大学视为黑色的月份,因为这个月好像自杀现象较多……

一面是让多数人羡慕的重点高校学生,一面是频发的自杀事件,我们迷惑,他们为何选择自杀?

2003年以前,高考是在7月举行,于是社会上有“黑色的7月”之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几家欢喜几家愁,更有落榜生自感绝望而自杀。

现在,“黑色”似乎从7月提前到了5月。对毕业生来说,5月是就业的最后期限,再往后,户口要回原籍,就业高峰已过,机会更加渺茫。前途的未知,离校的迷茫,甚至是校园恋情的戛然而止,在这个时候,都被放大了,沉重地压在了他们身上。

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选择自杀的人是懦夫。正如一位网友讲的故事:一天,我的病房来了一个喝农药的病人,旁边的病人说:“我生病了都没钱治,他还没病找病,真想不明白。”我说:“每个人做事都有他的理由,也可能是一时想不开。所以,人在冲动的时候,别轻易下结论,要做的事也要等会儿再做。”

人生总有起伏和挫折,但自杀并不是解脱的途径,因为它只是回避问题,不能解决问题。而且,除了自杀,我们本来应该有很多种选择。

有人说,不要羡慕大学生,他们就业时也要东奔西跑。是的,现在,上大学不等于就有了好工作,但接受了高等教育,就比别人多了竞争的资本;也有人说,不要羡慕博士生,他们要做课题、做论文,有的还被迫给导师打工。是的,博士生也会有苦恼,但再苦恼也有期限,时间的推移会解决很多问题。

大学时的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学校刚刚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希望有问题的学生前去咨询,一位老师上课时说:“有的同学问我,我失恋了,怎么办呀?我说,你自己想明白了,就行了!”

闻听此言,我们一帮学生非常气愤。“自己想通了,还找你们老师干什么!”不过,现在想想,老师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事情,在当时看来,如果不能解决,简直就没法活了,可事后再看,天并没有塌下来,街市依旧太平,生活照样继续。

一位博士生说,自己理解那位自杀博士生的苦恼,从中学到大学,从硕士到博士,终于发现,走得越远,现实和你的预期离得越远,甚至是南辕北辙。实际上,这不能让人接受,但却也是事实。接受现实,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成熟。

专家说,防止自杀最好的办法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研究什么因素导致了自杀。这不仅仅需要社会学者总结教训,更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教师高度关注。在一些高校,教师讲完课就走人,一学期下来自己的学生都认不全,不愿意花时间和学生交流,更不用说探讨人生、理想。其实,学生不仅仅需要老师学业上的指导,更需要人生方面的帮助。当他们遇到人生难题,如果不是找熟识的老师,而是憋闷在心里时,已经是老师的失职。

我想对大学的辅导员、老师说,不管我们的工作多琐碎,工资多低,评职称多难,只要干这一行,就要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意义,说不定,就是因为你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让一个学生放弃自杀的念头。

2005年8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博士生孟懿因“厌世、精神抑郁”自杀。他在留下的文字中预测,“可以预见有人会悲痛欲绝,有人会遗憾,之后就是忘却,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此后,他的父亲公开了他的遗书,一是警醒后人珍惜生命,对社会负责;二是大学生自杀的悲剧时有发生,希望各高校从孟懿的身上吸取教训,提高应对能力。

我们希望,当一个生命逝去后,人们不要在遗憾之后便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们更希望,高校真的能够直面悲剧,提高应对和防范能力。

高校紧急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叶铁桥 实习生 郭姗姗 郝广杰)5月16日中午,中国人民大学发生一起博士研究生坠楼事件。事发后,学校紧急开展全校范围的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避免悲剧重演。

近段时间以来,北京、天津、武汉等地高校相继发生多起大学生危机事件。5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发生一起女生坠楼身亡事件,一名女生从校内科技楼11层坠下,当场身亡。5月14日凌晨,清华大学一名女生从该校一栋学生宿舍7层坠下身亡。5月14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内的一名大二男生坠楼身亡。5月8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一名大二学生从主教学楼坠下身亡。此外,有消息称还有几所学校近段时间也发生了个别危机事件。

资料显示,每年5月为大学生危机事件高发时段,因此,对于大学师生而言,这1月份也成为考验高校心理防线的重要时期。

发生学生坠楼事件的当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出《关于做好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工作的紧急通知》,称“春夏之交是精神疾患和心理问题的多发期,本周以来,北京多所高校相继发生学生自杀事件,我校也发生了个别危机事件”,要求各院系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

通知中还列出12类人,认为值得特殊关注,包括:1.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者;2.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者;3.个人感情受挫者;4.人际关系失调者;5.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社会交往很少,缺乏社会支持者;6.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者;7.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自卑感强烈者;8.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者;9.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10.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以及曾患心理疾病休学、病情好转又复学者;11.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者;12.转系、休学、降级或近期遭受处分者。

《通知》指出,很多危机事件在发生之前,当事人的语言或行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迹象,因此是可以察觉并预防的。全校要开展危机排查工作,各院(系)要做好心理危机排查表的报送工作。

该校新闻学院教师马少华在博客中撰文认为,这一措施“真是两难之境”,“‘排查’这个行为虽然是不得已的安全措施,但这个行为本身也有着明显的暗示性——它会传递消极的信息,其中包括不信任”。

专家认为,高校在紧急应对学生心理危机高峰时,分寸不易把握。有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认为过多谈论自杀事件有可能引发效仿。

一连串危机事件,暴露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有学生认为,心理素质课的内容陈旧,从小学、初中一直到大学,内容基本都一样。教师的素质也不高,甚至有心理学博导上课还灌输明显错误的观念,口头重视和付诸实际的“真正重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国人民大学发生学生坠楼事件后,有目击者表示,这两日坠楼地点悄然出现了一束鲜花,献给逝者,为了防止被风吹走,献花者还细心地用透明胶带将花束固定在了地面上。这束鲜花,无疑是对逝去生命的追忆和怀念。但鲜花的背后,却是多少颗沉痛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