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四步——兼答怎么能获这么多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8:39
拍前——

  拍前,也可以说从事摄影之前,也可以说干任何事情之前,你都要想好"为了什么?"的问题。因为人生苦短,精力有限,是不是干这个,为什么干这个,干到什么程度,都要思忖再三。如果定下来要玩摄影,又是为了什么?是兴趣所至,还是一种表达方式?为了摄影交友还是为了摄影创作?为了经济效益还是间或为了健身和旅游?这一切都将决定你拍什么和怎么拍的问题。从事摄影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大多数摄影爱好者都是快乐摄影,顺其自然,享受过程,这将是愉快的。第二种,将摄影作为职业,非常敬业非常不易非常令人敬重,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悟性、忍耐性和对摄影市场的把握。第三种,是用摄影语言去思考、去创作,去表达的人,这个营生也将是痛苦的和揪心的,想有质的突破不易,要有度的把握更难,因为你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要甘于寂寞,敢于失败。

  ■摄影对于我,是一个从单纯爱好到进入创作状态的过程,我正在尝试做上面说的第三种人。我说过,相机对于我,好比纸墨好比干粮,好比戒不掉的香烟,好比独行时一个女人投来的烛光。不论谁,真的沉浸其中了,等待你的将是一次次孤独的快感和一番番舒心的折磨。

  ■再进一步,一旦你选择了摄影这种诉诸情感和理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就一定要有--想法,(这里不用"思想"二字,是因为我们还很难用摄影去触摸思想的峰颠。)不然,盲目拍下去,无疑在浪费金钱和宝贵的时间,更浪费感情,摄影本身永远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载体。要努力让大脑去按动相机的快门,让观念去决定你的拍摄。这一点,无疑是我们最欠缺的也是亟待解决的,这一点,比选购一台好相机好镜头要急迫得多。

  ■同时,在题材的选择上,要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选择自己能够把握主题,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在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上挖掘不同。二十年来,我几乎没有一次为了拍摄风光而远行,因为那里每年都有数万人在拍,我几乎没有一次为了拍美女而聘用模特,因为最生动的就是平常人的表情。我不仅不反对拍摄风光和美女,反而特别欣赏那些有特色的作品,只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着数去驾御。

  去年,我为《小说选刊》杂志策划、拍摄了一年的封面封底,我把它定位在"生存状态封面系列",以纪实摄影的形式一反以往被美图占据封面的格局,让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走上国家级文学杂志的封面封底,在文学界、期刊界引起轩然大波。尽管有90%的读者喜欢,但也有的作家不理解,有的编辑让我把民工的衣服修饰得干净一点,让人苦笑皆非。突破雷同、突破唯美应是中国摄影走向国际化的一种趋势,对于我们,则刚刚上路。


  ■再说一句,就是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社会、人文、历史、美学、科普、绘画等方面的图书和文章,对扩大知识面、培养发散思维方式、提高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摄影人需要武装的不仅仅是你的摄影包,更重要的是你的头脑。

  ■当然,拍前也有许多具体的准备,诸如专题谋划、资料查询、地点线路选择、器材用品准备等等,这里,不再赘言。

 



    拍时——

  我要说,作为一个摄影人,拍时不拍时,都要随身带着相机,把镜头作为我们的第三只眼睛, 随时捕捉擦身而过的瞬间。有时,还要开着电源,打开镜头盖,打开你的注意力,因为好瞬间总是稍纵即逝的,对于偏爱纪实和人文的摄影师更是如此。记得去年每次出差坐飞机都是把相机带在身上,由于天象不好都没有拿出来,只有最后一次我把相机托运了,偏偏遇到飞机飞抵北京长城上空,云蒸霞蔚,壮观至极,我只能双手攥拳,后悔不迭。

  ■要进入创作状态,要学会沉浸,要把拍前的思考和想法带到路上,不能看啥拍啥,又不能迟疑不决,要迅速的决定拍不拍,怎么拍。不要过多的参团拍摄或无目的的远行采风,常常得不尝失,我的拍摄大都是一个人独行时完成的,这反而有利于进入状态。

  ■要针对选好的主题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拍摄,做到人物、环境、光比、背景、画幅、氛围的变化统一。

  ■要对拍摄的人物和情景倾注感情,不要置之度外,无动于衷,要让自己置身其中,要在情感上与被拍的人物和环境拉近距离,冷漠与清高是与艺术无缘的,相信打动自己的影像才会打动别人。

    ■要尽可能走近对象拍摄,同时,尽量不惊动被摄对象,捕捉真实而自然的瞬间,被发现后要善于与人物沟通,化解彼此间的误解和疑虑。

  ■要用孩童的好奇和智者的眼光发现不同,要在事物的对比、隐喻、变化、重复、杂乱、割裂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调动自己的想象获取创作灵感。

  ■要注意捕捉瞬间中的细节,要在司空见惯的对象上捕捉细微的变化,要抓住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哪怕是一滴眼泪、一个回眸、一片落叶、一处痕迹、一次皱眉、一声叹息……。我体会:摄影就是要在时间上抓瞬间,在空间上抓细节。

  ■当然,还要灵活地地掌控摄影技巧,不要用死了,诸如光圈、速度、光影、构图等等。另外,要有意识地用好仰拍和俯拍、广角和特写,这对表达主题有奇特的作用。

  

   拍后——
  
    面对自己辛辛苦苦拍下的几十、上百个胶卷和存在电脑里的上百G的影像文件,你有必要坐下来吸只烟、喝杯茶,好好想想了,这可是你的宝贝啊。不过,这些宝贝还需要你的精心呵护才能破壳而出。

  ■一要反复观看、审视、品读你的作品,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发现问题后随时进行补拍、续拍、甚至重拍。

  ■二要注意整理分类和备份。原始文件或胶片按时间存放,准备投稿或发表作品按题材存放,做到心中有数,以免你的作品没被社会发现先被自己埋没了。

    ■三要在积累的片子中发现有关联、有价值的组照或专题线索,形成相关的主题系列。

    ■四要保持作品的神秘感。有些作品在参赛之前不要先在众多图像网站、博客、报刊媒体上发表,一是在评委和公众面前保留新鲜感,因为好多作品和创意看久了就缺少视觉冲击了。二是防止盗版、模仿甚至剽窃行为的发生。

  ■五要乐于倾听大家的意见。网上交流鼓励是好事,但听了溢美之词不要陶陶然,其实,真诚的批评、建议永远是每个人进步的最好老师。

  ■六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影像创意。说到拍后,不得不说一下电脑后期处理的话题。这是近年来摄影界争论最多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有定论的问题。我的一个观点是,除纯新闻纪实作品外,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合理运用影像创意和PS技法是无可非议的,也会大有前景的。电脑后期处理是影像创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象搞传统摄影你不懂暗房技术一样,肯定是一种的缺憾。对于电脑后期处理和创意,你可以不懂,或者你很懂不想去用,但没有必要反对别人去探求、去尝试、去创新。每个人都走自己的路,摄影界才会百花齐放。观念摄影、影像创意在国际影展中已经非常普遍,2007年全国影展通知中已经明确说明除纪实类作品以外,其他任何门类作品均可进行影像创意,便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的第二个观点是,拍好片子才是硬道理,PS技法永远为内容服务,主题不需要用一点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电脑后期处理只是手段,属于技术范畴,驾御软件的永远是人的大脑。仅仅靠PS或3DMAX等技法,你的作品永远不会成为摄影这一特有艺术形式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