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时代周刊:中国主导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17:46
时代周刊:中国主导世界
作者:陈琛 提交日期:2007-1-18 11:51:00

早上起来翻译了一篇《时代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文章China Takes on the World
中国主导世界
安哥拉的Dondo市火车站已经多年看不到火车了,火车站窗口早就被木板挡了起来,连木板上的漆都脱落得差不多了。葡萄牙殖民者以前创立的咖啡业,已经销声匿迹。这就是持续27年内战付出的代价。不过,Dondo市很快就要时来运转。这个月,通往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线路即将启动,这项工程由中国建筑公司承办。当两名中国员工在测量铁轨时,一名安哥拉警卫这样表达他的心情:“感谢上帝让中国人来了。”在非洲,最近一直能听到类似的心声。中国在非洲投建公路铁路、纺织工厂和油井。众所周知,中国对巴西大豆和牛肉的胃口曾有力地拉动了当地外贸。在泰国湄公河畔的清盛,同样能看到这样的情形。过去,当地人仅仅依靠庄稼维持生活,直到中国人清除湄公河上游的暗礁,把中国食品带到东南亚市场。缅甸侨民巴(Ba)对记者说道:“在中国人来之前,你找不到任何工作。” 他拿着烟和红牛,刚把几袋葵花籽拉到驶往曼谷的货车上。“现在我可以给家里寄点钱了。”
你可能知道整个世界都在涌向中国,国外企业家纷纷在上海、深圳投建公司、商店乃至展位。但你恐怕还不知道,中国已经走向世界。通过国外投资和原料需求,这个最受欢迎的国家已经把贸易对象从安哥拉转向澳大利亚。现在,中国正在将贸易力量转向现实的政治博弈,大步跨入国际舞台,以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过去几年,中国已经把自己树立成朝核谈判的主导力量,与俄罗斯联合制定未来的中亚蓝图,加强与欧盟、拉美的合作,派兵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黎巴嫩。在美国陷入与伊斯兰恐怖主义和伊拉克战争的泥潭时,中国准备——很可能已经开始——挑战和破坏美国在其他地区的战略目标(例如制裁苏丹和伊朗)。中国的国际影响已经引起美国国会的高度注意。众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权报告批评家汤姆•兰多斯,(Tom Lantos)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他打算保留早先关于中国的所有意见,包括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审查制度和西藏政策等各方面问题。曾经做过克林顿总统国家安全局亚洲事务助理的密歇根大学教授肯尼斯•利巴瑟(Kenneth Lieberthal)说:“中国正准备在战略方面采取积极行动。不仅是过去那种局部战略,而是全球战略。我们能看到中国的魄力会发生很大变化。”
一眨眼你就能看到——就像很多中国人告诉你的——经过近两百年受侵略、内战、屠杀的屈辱,中国已经崛起。“中国人虽然不认为自己已经崛起,”利巴瑟说,“但他们的确相信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这有点令人惊讶吗?或者说现在才是世纪初,这种预言会成为现实吗?如果成为现实,那会发生什么?中国的发展对西方有什么影响?中国真的能在国际秩序中和平崛起吗?会不会像19世纪末的德国或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那样威胁到其他大国的利益?这些问题让人头痛,但中国和西方未来的和平与繁荣,却要靠现在就去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想要什么,担心什么
如果你曾经被陈词滥调施过催眠术,那么肯定听过对中国的这种描述(就是这个拥有世界20%人口、无数充满才智的工程师、庞大的军队、永远是每年10%的经济增长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国家(2005年人均GDP是1700美元,而美国是42000美元),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怎么能睡得着?城市劳动力市场最近超过工作需求的20%。养老保险体制目前还没有。中国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城市空气污染严重超标,清洁淡水资源匮乏。腐败还比较普遍,并且日趋严重。群众上访乃至冲突、暴动每年有上万次。中国领导阶层如何保持社会在转型期平稳过渡,避免动荡,比外交工作更为关键和重要。
但面对国内的各种挑战,中国人似乎更想在国际上发挥力量。2006年,芝加哥全球事务和亚洲社会所的一个调查显示,8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力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十年内将赶上美国。
令人惊讶的是,对于那些自认为理解他的人来说,胡已经站在展现中国新兴魄力的最前沿。胡今年64岁,没有留过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大学时代的胡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做贵州省委书记和西藏自治区委书记之前,他在西部的甘肃领导共青团。尽管在国外的公开场合显得比较僵硬,胡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使者。例如2004年,胡在南美呆了两周(比曾经在南美工作四年的小布什呆得更久),而且承诺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古巴投资数十亿美元。就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去年访问十五国的时候,胡正在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进行访问。在2006年的最后三周,胡先后在北京接待非洲48国领导人,赴越南参加每年一度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随后在老挝度过一天,接着用六天时间访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对那些习惯处理国内事务的领导来说,这样的进度非同寻常。德国对外关系委员会 (Germ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负责人艾伯哈德•桑德史耐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说:“看看非洲,看看中美,再看看亚洲很多地方,就知道他们(中国)正在玩全球游戏。”
在胡的领导下,中国加快融入世界。那么中国的优势是什么?中国想得到什么,担心什么?议程的第一条是直截了当的:只要留下我一个(it is to be left alone)。中国不容干涉内政,但关于内政的定义却是有争议的。例如,西藏问题是内政问题,达赖喇嘛并不是精神领袖,而是“分裂主义者”,他的实质目的是要分裂中国。对台湾,中国已准备承受各种暂时的不确定,但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超出这条原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维护内政不受干涉的原则由来已久。中国历来对列强的干涉深恶痛绝。法国总统希拉克的一名助理这样描述中国对待美国攻打伊拉克方面表现的魄力:“他们认为不应该多管闲事,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早在伊拉克战争很久以前,中国对干涉内政行为就相当排斥。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我到了北京,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臭名昭著的轰炸之前,中国就对北约干涉南斯拉夫内政持反对态度。反对有什么好结果?没有。但这无关紧要。
中国承诺的不干涉主义意味着,中国并不想对他国事务指手画脚。当那些非洲国家领袖齐聚北京的时候,胡承诺截至2009年,为非洲培养15000名专家,并提供4000名非洲留学生奖学金,支援非洲卫生保健和农业发展。但根据2005年中国外事委备忘录,“中国支援和投资之所以对非洲有很大的吸引力,是由于中国不要西方国家那样的条件和制约。”2004年,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给安哥拉的贷款因涉嫌贪污被冻结,中国贷给安哥拉20亿美元。中国还运输武器和资金给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布,但该政府被指控有大量的人权问题。
中国并不是为这些令人厌恶的政权本身而支持他们,只不过是为了保证稳定的自然资源供应,这样能够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使国内矛盾得到缓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选择澳大利亚、巴西这样能源发达民主国家,同时也选择了苏丹和缅甸的原因,苏丹和缅甸都拥有大量未开发的烃能源。没什么值得特别惊讶的,所有国家在初级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都会这样做。(那些批评中国的西方评论家回想一下自己国家在非洲大陆的历史吧!)不过中国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这样需要资源,所以它也从没像现在这样要学会既取得资源,又同时不像独裁者的朋友。
与中国合作
考虑到更大的全球性存在,迫使中国学会国际外交艺术。直到最近,中国对外政策才没有对霸权帝国主义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谴责。美国前副国务卿左利克(Robert Zoellick)说:“这是三十年前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此消彼长的国家,凡是对美国和西方有益的,对中国则是有害的,反之亦然。”那样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认为,2006年最重要的一个发展就是,在外交事务方面,重大会议之后中国高级官员所发布的公报不需要再套用过去一直作为标准的外交辞令。
华盛顿希望北京方面还能更进一步。2005年,美国副国务卿左利克在讲演中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stakeholder)。左利克认为,中国不应过分强调国家利益,而是“与我们一起更好地合作,筑就未来的国际体系”,包括从知识产权到防止核扩散等各个方面。左利克说:“虽然我不确定哪一方曾经投入地扮演这样的角色,但这会有令人鼓舞的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最近中国的举动已经发生变化?美国一名决策者告诫说:“‘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这个概念对于认识未来中国是非常重要的。”这位官员还认为:实际上,“在一些领域,他们(中国人)比其他人更有帮助。”当大国结盟(当中国认为其国家利益与美国一致,并愿意与其他大国携手)的时候,这种帮助就尤为重要。首先就是中国的盟友朝鲜,中国曾和朝鲜并肩与美国作战。20世纪90年代,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提出研制出核武器,中国不得不作出抉择,要么与美国为敌(这等于放任朝鲜),要么与盟友闹僵。
胡的个人倾向有助于这种选择。他在与美国官员会晤时曾因批评金正日而语惊四座。美国前国家安全局亚洲事务部部长马歇尔•格林(Michael Green)认为,胡早就对到访的美国官员表露过对金正日的怀疑。当朝鲜最终制造出核武器之后,中国站在美国及其他大国一边,谴责金正日,支持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美国某官员这样说道:“假如是几年前,你能想象中国会和美国、日本站在一起,对老盟国做出这样的举措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
但并没有人在华盛顿高兴得神魂颠倒。因为北京方面在朝鲜问题上所提供的帮助,只是因为对中国来说,朝鲜不引发核竞赛比反对美国外交支持更加重要。比较一下中国在伊朗问题上表现的行为,去年12月,中国与伊朗签订了160亿美元贸易协议,购买其天然气和开发油田;长期与俄罗斯联合,阻止美、欧对德黑兰的制裁。美国某高级官员说:“很难说中国是在帮助伊朗。” 目前,这种舆论暂时不会改变。
对待邻国方面,中国外交行动也越来越富有建设性。在1962年和1979年,中国曾先后与印度、越南作战。多年来,中国一直支持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试图颠覆当地政府。但如今,中国与这些邻邦的关系越来越健康、亲密。在美国陷入中东的泥潭时,美国在东南亚的身影已经若隐若现,中国代替美国在那里发挥着巨大影响。
在过去五年,美国出口东南亚贸易处于停滞,而中国出口量却迅速飙升。往北到泰国、老挝,会发现那里汉语已经普及,人民币广泛流通。在泰国清盛,往中国打电话只需要12泰铢每分钟。在豪华的 Lotus旅馆外面,是干净、廉价房间的中文广告。这说明他们是在跟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做生意。从云南昆明到河内、曼德勒和曼谷的高速公路已经开通,沿着湄公河两岸到处都能看到中国货。
中国人不仅进入了东南亚,还包括其他地区。在去年,胡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印度是中国的古老邻邦,直到最近他们还没有彻底解决边界争端。但两国元首承诺到2010年,中印贸易要翻一番,并为以前相互竞争的石油签署共同的全球石油规划。胡还改善了中日关系,去年日本安培首相上任后对中国访问,被胡称为一个破冰之旅“转折点”。温家宝总理称之为开启“希望的窗口”。
究竟是谁的世纪?
因此,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试图冰释过去的对抗状态。对此,有什么需要担忧呢?
一种观点认为,根本没有什么,中国和平崛起,既不容他人干涉内政,也不侵略他人。但一些中国观察家害怕中国有一天会在物质上面与西方产生冲突,主要有两个方面:中国国防力量逐步现代化和冒险攻打台湾。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权威年刊《Military Balance》评估,中国的军费开支十年来增加了300%,从1995年的1.08%增加到2005年1.55%(与之相比,美国军费占GDP的3.9%,而经济总量是中国的5倍)。上个月,中国发表了最新的国防白皮书,表明去年军费开支上升了15%。联想到台湾目前形势,你会感到某种不稳定因素。1949年蒋介石兵败山倒跑到台湾后,台湾一直处于独立自治状态。中国大陆也一直想统一台湾。美国虽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正式派遣驻台大使,但美国仍要保护台湾不受大陆攻击。
在某种程度上,台湾战争不可能发生。经过近二百年的痛苦历程,中国现在终于前程似锦,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只有很愚蠢很邪恶的领导班子才会冒险攻打台湾。台独分子(包括“总统”陈水扁)并没有取得布什政府的支持。华盛顿布鲁金斯资深研究院黄靖指出:“现在美国在台湾方面的立场,与中国是一致的,都不想看到台湾独立,希望的是和平与稳定。”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军事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靠人海战术,现在强调技术力量。这是所有国家都会有的一种转型,并不值得奇怪。
但另一方面,中国崛起确实有很多现实的麻烦。中国是一党专政,而不是民主国家,美国的决策者和企业家一直认为,中国必然会发生政治剧变。当中国越来越富,人民群众对民主自由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政治精英也会顺应这种趋势。但这可能吗?中国现在已经富强了,但在政治制度上并没有实质性改革,而且没有这些改革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没有多大影响。委婉一点说,至少很难看到。
中国的不民主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吗?一种观点是结合过去的冷战,苏联不是民主国家,虽然美国与苏联进行各种军备竞赛,但美国决策者仍然对苏联抱有幻想,比如国际共产运动日益衰亡,俄国政治制度越来越开放。但美国应如何对待不民主的中国?对中国的幻想又将来临,而霍普金斯国际研究所资深中国观察家詹姆斯•曼(James Mann)曾经指出,与一个富强的、不民主的中国和平共处,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并不具有像对苏联那样的影响力。中国持有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美国企业依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为沃尔马每天提供廉价商品。相反,苏联是经济侏儒,只有很少的外汇储备,非常依赖美国和欧洲的高科技。
美国对中国缺乏那种影响力,未来堪忧。曼认为,未来中国万一既不民主又很富强,就会扶植像津巴布韦、缅甸这样的独裁政权。这会使整个世界的自由民主遭受挫折。前美国安全局职员格林也认为,中国“想防止政治全球化和自由化,限制所有民主进程。”德国中国问题专家桑德史耐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指出,中国人“讲和平、合作与发展,这些对欧洲人来说非常入耳,但背后却是激烈的能源竞争、资源竞争和市场竞争。”
怎样面对与中国的这些竞争?美国及其盟友怎么确保中国不再扶植那些流氓政权?关键一点大概是让中国利益与西方的利益保持一致,中国与西方的合作能带来双赢。中国虽然尽其所能地竞争自然资源,但正如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崔大伟和毕建海在2005年《Foreign Affairs》中撰文所说,如何开发可替代的再生能源,这对美国和中国来说是同样重要的。首先,美国可以吸纳中国加入国际能源机构和八国集团,参加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美国能够让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不负责任的政策必将削弱中国的长远影响。在中国迈向全球化的进程中,会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在非洲,已经有人指出,中国的表现就像过去的白人殖民者一样。在津巴布韦Kabwe市,中国人经营着一家锰工厂,而中国制造的服装比当地的还差。在尼日利亚富含石油的三角洲,中国人缺少安全生产和雇佣制度,某民兵组织最近还告诫中方,除非中国人改变这种方式,否则会采取袭击行动。
这些批评已经对中方产生影响。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研究员库兰斯基(Joshua Kurlantzick)指出:“中国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他们在非洲的某些政策会遭到当地反对”,他们悄悄向美国、英国咨询相关外援政策。某位美国前高官指出,中国政府因支持苏丹独裁政权,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感。国会议员兰多斯也告诉记者,中国年轻的外交官甚至对政府扶植苏丹的行为都感到汗颜。所以,得慢慢来,与中国打交道,与他们领导人辩论,希望他们视野越来越广,能意识到扶植这些独裁政权对他们来说弊大于利。
与中国打交道总是充满争议。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已经开始奉承一个不民主的国家,而且不要以为它很快就会民主。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又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只能如此。我们仍然期望,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是平稳的。除此之外, 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在世界动荡的时候也许可以充当一个阀门而已。
乐观地说,世界是可以应付中国崛起的。中国崛起并不必然像当年德国和日本那样伴随着霸权,当然也不会令人很舒服。这要求中美没有战争、没有灾难、没有无节制的经济竞争。但在这个世纪,美国将会衰落,中国必将崛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原文地址:http://www.time.com/time/printout/0,8816,15768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