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美现象面面观 反美情绪从何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0:07:35
(记者冯静、魏德综合编译报导)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尼尔.哥劳斯(Neil Gross) 一月十四日在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发表文章说,委内瑞拉上周宣誓第三次连任的总统查维斯(Hugo Chavez)经常公开谴责美国为“帝国主义”,并提到布什总统在联合国前的讲话像是“恶魔”。
文章指出,的确,自从2001年9月11日以来,美国从得到世界的同情落到被称为世界的恶霸,由于单方面的军事姿态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它受到一些国家的谴责,包括委内瑞拉、德黑兰、巴黎,甚至伦敦。
但反美情绪真是如此强烈吗? 文章介绍,国际关系学者彼得.卡真斯坦(Peter Katzenstein)和罗伯特?克翰(Robert Keohane)集中了许多著名社会学家的观点,在其新编辑的书籍《世界政治中的反美风》(Anti-Americanisms in World Politics)(下为《反美风》)中分析讨论了这个问题。
反美情绪多样化 并非主流
《反美风》说,他们将英文反美这个词写成复数,即Anti-Americanisms, 强调一个核心要点:反美不是个别或单一的现象。卡真斯坦和克翰提出了四种显著的反美人群。
首先,反美风出现在象法国或英国这样的民主政治国家。他们反对美国的政策,经常表现在指责美国是伪善的,没有实现自己公开宣称的人权价值和理念。其次,反美的社团来自坚定支持社会保障的美国评论家,他们反对美国的经济政策,由于这个政策促进了自由放任,却侵蚀了福利国家的保护政策。
不过根据《反美风》的编辑所言,更危险的人群在于其余二个部分。主权民族主义(Sovereign-nationalist)反美人群,分布在拉丁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反对美国的地缘政治和文化威权。反对的理由是地缘政治和文化控制会威胁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及其战略利益,譬如北京对台湾的武力威胁就是一个例子。同时激进的反美情绪典型地出现在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相关的运动里。
另一方面,卡真斯坦和克翰的书《反美风》依据大规模社会调查,得出定量数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二个研究成果。
其一,世界各地憎恨美国的人也许比想像的少的多。政治学家裘扎(Giacomo Chiozza) 在《反美风》一个章节中说,他们在分析了2002年对44个国家的调查数据后发现,世界范围内受访者的43%表示他们“有些赞成”美国的观点,并且有21%认为他们“非常赞成”。当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反美国情绪较强,例如中东,应答者的75%对美国总体有负面看法。分析也发现,即使在法国和德国,应答者中有超过60%对美国有正面看法。这表明两点:这些国家中反美人数并不占多数;目前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反美印象有媒体炒作的意味,当然也有他们政府取向的影响。
甚至在反美情绪高的地区,人们经常表示欣赏美国社会的某些方面,比如中东应答者有70%对美国反恐怖战争持消极态度,但只有大约25%表示不赞赏美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带来的进步。类似的,埃及人中有57%表示不喜欢美国的通俗文化,33%的人表示赞赏美国做生意的方式。完全反美国,包括反感美国所有方面的人是极少数,并且一般来说,这些人更反感美国政策,而不是美国人。
其二,在大多数国家,反美国情绪更多地表现在不信任而非绝对偏见。《反美风》编辑认为这个区别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的不信任,只是人们也许怀疑美国的动机和要求,但是接受或考虑美国的观点。与此相对照,对美国持有偏见则反映在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公司所采取的政策和行动,一概被视为代表了这个国家不变的形象和特征,以致就双方的争议进行对话都被认为毫无价值。
卡真斯坦和克翰将中国人的反美情绪归咎于不信任而不是偏见。撰写《反美风》中国一章的政治学家詹斯顿(Alastair Johnston) 和斯托克曼(Daniela Stockmann)观察到,随着中国逐渐以一个潜在超级大国的姿态出现,中国人对美国的“友好”态度在削弱。不过与对待美国经济和文化的态度相反,中国人对待日本和日本人的态度则“因为仇恨”而带有偏见。
最后,《反美风》建议,目前要挽救美国在全球的声誉还不算太晚。作为关键性的第一步,需要考查世界反美情绪的所有种类,并了解其根源。若与那些激烈反美或拿起武器与美对抗的人们对话也许不太可能,但与所有其他人对话和沟通则势在必行。
担心反美情绪影响今年奥斯卡颁奖
据eMedia Wire报导,关注好莱坞授奖的人们日益担心反美和反伊拉克战争也许会影响到奥斯卡颁奖。当金球奖的提名中没有包括911题材的影片时,特别是极富争议的影片《93号航班》(United 93),这种担心更加强烈。在正常年份,像《93号航班》这样的影片很可能会竞争到奥斯卡奖。
金球奖提名组的好莱坞外国新闻协会主席博克(Philip Berk)告诉娱乐新闻杂志《今日好莱坞》说,他否认有任何反美倾向。他说,他个人认为《93号航班》可能是“年度最佳影片”,只是他协会的成员“不太想”(reluctant)看它,“这与任何偏见无关。”
洛杉矶时报在报导这个提名时,暗讽金球奖是“奥斯卡奖的傻兄弟”。该报记者阿布莫维玆(Rachel Abramowitz )的一则花边报导被列为头条新闻,标题为:“美国佬回家去...甭想得到金球奖。”这个报导说:“也许有些影片对好莱坞外国新闻社协会成员而言,有点儿太美国中心化了[而无缘得到提名]。”
该报导最后引用了金球奖提名的大赢家、《巴别塔》(Babel)的制片商高林(Steve Golin)的一段话:“那里有反美意识。人们寻找不以美国为中心的电影。”
希腊的反美情绪
据BBC报导,美国在雅典的使馆遭到火箭攻击后,许多希腊人的反应是乐见其成。希腊左派游击队组织“革命斗争”(Revolutionary Struggle)声称发射了俄制火箭。
希腊潜在的反美势力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斯大林、杜鲁门和邱吉尔在雅尔塔(Yalta)会议上划分了欧洲势力范围之后,希腊既卷入共产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内战中。在五年的冲突期间,美国支持了民族主义者。而且,在雅典和安卡拉的争执期间,美国通常支持土耳其。
美国支持的希腊右翼军事专政从1967年到1974年统治希腊。这个政权1973年11月17 日用坦克镇压雅典工艺学校的学生暴乱,据悉多达二十四名学生被杀害。每年的这个日期,成千上万个工会会员、左派和平民从工艺学校游行到严密防守的美国使馆,发泄他们的不满。
希腊新一代人反感美国,不仅是因为父母和祖父母讲述过去的故事,而且不赞同布什总统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
不过据BBC分析,在希腊轻视美国价值的现象并不普遍。在美国有一个很大的移民到此的希腊社区,这里许多人敬佩和仿效美国企业的精神。
资料来源: 波士顿环球报,eMedia Wire,BBC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