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曾闹过一场“柴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38:03
因土匪在北江西江剪径 五彩世相

  □朱 江

  1923至1924年间,广东孙中山革命政权联合桂军、滇军、赣军和豫军,组成“五省联军”进军东江,讨伐陈炯明叛军。最初,战场上互有胜负,势成对峙,广州成了战时大本营。

  因前线吃紧,部队不断被抽调,广州市区尚有足够兵力维持治安,但郊区及邻近的县均因兵力单薄,难敷治安之需,导致盗匪纷起,治安恶化。各地贼匪绑票劫财,攻城略地的险情报道几乎几天一次见诸报端。

  柴米油盐是城市居民生活须臾不可缺的,像木柴,当时已是上百万人口的广州,每日消耗达到近千吨。昔日并没有“北煤南运”,更没有煤气,大多数家庭和机关单位均习惯使用柴灶,只有少数家庭烧火水、松毛或禾秆草。一般来说,广州的木柴囤积够一两个月的消耗,一旦耗尽,“柴荒”便来临。

  当年,广州居民日用木柴主要来源地是粤北和广西,依赖北江和西江的舟楫之利运进省城,小部分来自增城和从化山区,靠陆路输送。

  很多行走两江的船主都乐意做这种顺路捎运木柴的生意,至少不会令船只单程空放。在北江和西江上,几乎每日都可以看到大木船满载成捆成捆的木柴下行,络绎不绝运往省城。

  蜂起的剪径匪贼,便瞄准了这些运货的大木船,他们看中的并非船上的低贱木柴,而是充当运输工具价格不菲的大木船。一旦劫夺成功,有如当今出没在印度洋和亚丁湾的索马里海盗一样,卸下货物,将船拖往秘密地点藏匿起来,发出一纸“传票”,就单等船主乖乖送赎金上门。

  而当时的大木船极为笨重,航速慢目标大,也缺乏防卫火力,通常只有三四个船工随宿,只要靠上船帮,亮出火器,十拿九稳就劫船成功了。

  开始时,仅两三艘船只遇劫,由于匪焰日炽,不到一个月就接连出现一二十宗掳船的报案。当局兵力捉襟见肘,一时无法剿灭,船主遂视两江运输为畏途,一时间江面水静河飞,难见船影。

  广州传统的三处柴源断其二,不出两三个月,全城生活用柴告急,柴栏断货,市井人心浮动,有市民开始到城外刨树根解决燃料问题。不多时,广州近郊山头处处童山濯濯,草木被砍伐一空。

  最后,讨陈大军被迫抽调滇军和桂军各一个团,紧急回师广州。在北江组织武装护航,抢运木柴救急。还在西江沿江的关键航道分兵把守监视,让木船首尾相接,结队航行,再结合陆上进剿,捣毁匪巢,广州最终渡过了一次“柴荒”难关。

朱 江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