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叛国案」的神话与事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38:28
「列宁叛国案」的神话与事实 

作者:李星


   苏东阵营覆灭后,新统治者忙于拼凑自身合法性。扯地连天的文宣攻势、教授文痞的干嚎「我知道事情真相啦!」、校园内泛滥的神权「关爱」见怪不怪。「历史还原」的一出重头戏,是「列宁叛国案」。2004年1月25日,原苏共头牌理论家、九十年代反共炮手阿·雅科夫列夫(已死)出席中央一台政论节目《时代》并嗷嗷乱叫「众所周知,解密文件证实(十月革命)是德国总参谋部的策划结果」。2004年12月22日,国家电视台播出官制记录片《世纪之谜:谁是列宁的金主?》1,重复了上述观点。复辟道路的东方同行者——中国也经历着相近的思想改造,后进的有产文化一面借鉴北邻同道的招数,更从老民国及列强「真理部」贩来陈年库存2,炒得刀勺乱响。

   独联体泛左翼怎样应对汹涌的洗脑潮?原苏共「老左」遗少虽未摘下墙上的列宁像,却攥着拳头高喊「俄罗斯强大政权的悠久传统,无非是对外敌不断入寇的唯一有效回答」3(俄共主席久甘诺夫);主流左翼「去马列化」背景下,那位1917年入京疾呼「对护国派主张就容不得丝毫退让!」4的革命者着实有一股通敌味道。自诩马克思主义传人的各类红色小组投入工运维权领域后,实用主义倾向已难遏止,私下常嚷嚷什么「列宁也拿过德国人的钱,这叫变通思维!」替自己遮羞5。
  
   实践中,工人先锋组织如何解决经费(物质保障)来源?何种筹款方式可能冲击、腐蚀本阶级的原则立场?反剥削斗争与金钱资助存在哪些互动?首先,向读者简要介绍「列宁案」的来龙去脉。
  
  
   「帕尔乌斯的密谋」
  
  
   帕尔乌斯本名阿·吉尔方特,曾积极参与20世纪初的国际共运。俄国一九零五革命失败后,他脱离第二国际转向经商。1915年3月,帕尔乌斯与德国总理府某特使在柏林密谈,向后者递交建议书《在俄进行大规模政治罢工的准备》(又称《吉尔方特博士备忘录》)6。文件中,他建议拉拢诸多持反战立场的俄国民族独立团体和激进的社会主义组织(含列宁派),从内部摧毁敌国。他确与自家企业某些社民党身份的雇员(比如亚·甘涅茨基)保持商务联系;同时,甘涅茨基确与流亡中的列宁有过联系;十月革命后,帕先生声称1915年在瑞士见过列宁,却又说列宁拒绝了他的「合作」主张7。
  
   欧战期间,帕先生试图在1916年1月「运作」一场俄国起义,但全无下文。时任彼得格勒保卫局首脑的格洛巴乔夫——洞悉异端内情的行家——轻蔑批驳了类似传言的无稽:「(帕尔乌斯领导的起义)是注定破灭的梦想。建立一个庞大运动不仅需要钱,也需要威信。他(在俄国工运)已无威信可言」8。也许,帕先生打着幕后指导曲线暴动的主意?那么至少他得向有威望的左翼干部圈注入资金。对此,格局长的证言可供参考:「(社民党地下网络)穷得要死,无法相信存在德方的大力援助」9。欧战时期,德国情报机关的确不吝银两,雇佣各类自吹神通广大的对俄行动联络人10(帕先生一次即收到一百万卢布);然而,俄国社民党各派的海外机构一直挣扎于赤贫中11。假设存在情报部门与革命者的合作,天文数字的「颜色革命专款」去向何方?莫非特工们犯了冒功请赏的职业病?抑或老狐狸列宁把钱储备起来「后发制人」?转眼爆发二月革命,皇冠乱滚天地巨变。漂泊的同志们匆匆回国,流言也紧随而去。

  
   列宁回国的「密封车厢」
  
  
   协约国拒绝流亡者通过所辖区域回国后,俄国社民党海外领导层决定与德方接触。谈判的首倡者是孟派领袖马尔托夫,中间人是第二国际的反战派人士弗·普拉登12,旅费自理(列宁被迫借钱买票13)。商谈期间,帕尔乌斯曾急于约见列宁「伸出援手」,吃了闭门羹14。当然,这一切仍可解释为掩饰交易实质的烟幕弹。

   对共产主义者来说,以上谈判最值得注意之处,在于流亡者未向德方作出任何政治担保,仅承诺劝说临时政府放归同等数量的德籍滞留公民15。
  
   1917年4月4日,列宁向彼得格勒工代会执委会汇报了谈判及回国的全过程(汇报全文次日见报),并得到执委会的肯定16。
  
  
   「帕尔乌斯的密谋」II
  
  
   1917年夏,临时政府身陷空前危机:资产阶级要战争和利润,工农大众要和平、土地和面包。有产盟友来帮忙了。法国国防部长(社会党人)阿尔伯特·托姆指示「必须使克伦斯基政府逮捕列宁,并在社会舆论面前搞臭他及其追随者」17。法军总参谋部旋即有所动作。「七四事件」后,临时政府正式启动「列宁叛国案」的调查与公诉。调查的基础,建筑在某陆军准尉的供词和帕尔乌斯手下雇员甘涅茨基的商业汇款文件。调查不可谓不卖力,爱国舆论不可谓不支持,结果如何?某准尉的供词太过荒唐18,被迅速取消了证人资格19。至于甘涅茨基的跨国汇款单据,也很搞笑。俄军总参反谍报局对截获的66份商业电报予以分析,发现了一个哭笑不得的事实:汇款一直从俄国流向境外20。不过,临时政府倒也小有斩获。它确实破获了一条境外资助俄国政界的输血线:协约国假手美国红十字会资助右翼社会革命党的渠道21。
  
   复辟后,原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瓦卡冈诺夫(军衔上将)成了揭批共产邪恶的明星专家。撰写《红朝三魔头》(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系列时,他仔细研究了临时政府编制的十一卷「列宁案」调查审讯记录,悻悻摇头道:「调查试图建立德方情报部门直接收买列宁及战友的假说。从已知材料来看,这一指控缺根少据」22。

   那么,列宁派的宣传经费从何而来?1917年7月5日,当局突袭《真理报》编辑部并缴获全部财政文件。《真理报》首席财务主管被捕,五次审讯澄清了报纸资金的主要来源:工业区工人和警备区士兵的定期小额捐款。
  
   或许,装穷的列宁分子把巨额黑钱投入了决定性一击——瓦解前线的活动?「国军在前线打得很好,本来我们会是战胜国。共党俄奸背后捅刀子」的愤激言论,十月革命前后广泛流传于有产阶层及知识界,更在复辟后的世纪末发扬光大,成了不容辩驳的「真相」。不过,帝俄老军人另有看法。原西线战区司令、白军运动的一位领袖邓尼金将军否认了战斗力下降纯属赤匪蛊惑军心的流行看法:「恕我直言,布尔什维主义不是军队崩溃的决定因素。它仅在土崩瓦解的肌体找到了泛滥的良好环境」23。一九一七年三月至十月,前线共出版了170种报纸,其中20种宣传列宁派的阶级立场,100种宣传社会革命党或孟派的爱国立场24。邓尼金作证说,布尔什维克的办报经费来自各部队的军款25,甚至得到少数高级长官的有条件支持:「最能打的水兵都是热烈的列宁分子。最近的战斗中他们表现了无穷的英雄主义」26(北方战线司令切列米索夫)。不久的将来,「最能打的」战士将构成苏俄红军的核心,为自己的阶级解放冲锋陷阵。
  
   但列宁的「德国尾巴」远未消失。太多热心的政治画家趴在地上,替阳光下的革命者形象勾描暗影。「西逊文件」登场了……

  
   「西逊文件」
  
  
   1918年,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官员艾德加·西逊在彼得格勒购得一批文件,同年在北美部分出版。文件内容丰富——从德军情报部门给列宁的指示,到布尔什维克「拿钱干活」的具体过程。文集「整理者」是两位首都的爱国记者,「七四事件」后一度是痛打革命工人的舆论主将。他们试图把忙活的成果卖给协约集团各使馆,却遭冷遇。回忆录中,英国驻俄情报官员罗·拉卡尔特做了简短解释:「它们纯属露骨伪造的劣质赝品」27。稍后,文集终于引起美国使馆与西逊先生的兴趣,买卖成交了28。

   首批问世的文件漏洞多多引起质疑:所谓的德方文件竟采用俄式——而非德式——日历写法。或许,少数文件确属特工邀赏动机的产物,但多数仍是真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文中诸多事件的陈述有背史实29,更臆造了不少子虚乌有的机构,某些俄德文件出自同一台打字机30!种种迹象指向「文集整理者」——爱国记者费·奥新多夫茨基。看来,自1917年1月至1918年4月,这位忧愤国事的青年文人前后炮制了大约150份「揭发赤色国贼」的假文件31。闹剧似乎该收场了,但它不肯谢幕,耐心猫在阶级复仇的白俄文化乱麻堆内等待时机。世纪末的俄国,「揭密」大戏重上舞台,赢得不错的票房与掌声。
  
   脚前脚后的中国资产阶级,也搭建着自家的意识形态神庙,煞是辛劳。老民国的抗战史,已成了新民国财东巨富开发思想整合资源的头号矿脉:「切断民族精神的这个最好的活水源头,还能给我们留下什么?我们到哪里去找寻我们民族的荣耀、我们民族的自信和自尊?」(笑蜀)32。奴隶的造反史,则要密封深埋外贴镇妖字符。先进工人与进步青年不必对帮闲垃圾的滚滚浊流痛心疾首,嘀嘀咕咕「知识界、思想界本该主持公道」;抱怨老板的码字儿枪手不替苦力说话,是天大的笑话。

 

20/06/07

作者后记:本文参考了以下学者的作品,特此感谢。

Соболев Г.Л. Тайна <немецкого золота>.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Нева>; М.:
ОЛМА-ПРЕСС Образование, 2002.

安·卡冈诺夫(А.И.Колганов)教授《德国黄金的神话》。
   「」

1记录片的投资方包括国有「俄罗斯电视台」和俄罗斯文化基金总统项目管理局。

2中文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着日谍石明以大笔资金「发动」1905革命的「历史还原」,很受年轻职员阶层的欢迎。
3
08.12.2004 Г.А.Зюганов 「Строитель Державы. К 125-летию со дня рождения И.В.Сталина」
4 见列宁在1917年4月彼得格勒本派全国中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5 九十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同盟」的骨干阿·巴比奇以工运活动者身份接受某财团赞助,并以「列宁做得,我们为什么不能做」的说法替自己辩护。
6这份文件由西德外交部于1958年首次发表,并被下列书籍收入,介绍给广泛读者:Zeman Z.A., Scharlau W.B. Freibeuter der Revolution. Parvus-Gelphand: Eine Politische Biographic. Koln, 1964.
7Шуб Д. Ленин и Вильгельм II. Новое о германо-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ом заговоре // Новый журнал. Кн. 57. Нью-Йорк. 1959, с.238.
8Соловьев О.Ф. Парвус: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портрет // Новая и новейшая история,1991, ?1, с. 178.
9 同上
10Германия и русские революционеры в годы Перв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Документы. - Николаевский Б.И. Тайные страницы истории. Составитель Ю.Г. Фельштинский. М.: 1995, с. 257, 260-261.
11Катков Г. Революция и германское вмешательство. - Тайна октябрьского переворота. СПб.: 2001, с. 150
12латтен Ф.Проезд Ленина через Германию (предисловие К.Радека). Берлин, 1924
13Ленин В.И. Полн. Собр. Соч., т. 49, с. 425, 427
14Parvus A. Im Kampf um die Warkheit. Berlin, 1918, S. 51
15Ленин В.И. Полн. Собр. Соч., т. 49, с. 417-419
16Суханов Н.Н. Записки о революции. Т. 2, кн. 3-4. М. : 1991, с. 18.
17Попова С.С. Французская разведка ищет <германский след> // Перв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 дискуссионные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М.: Наука, 1994, с. 266.
18 他的供认大致如下:德军总参情报机关招募他做间谍,并立即告诉他列宁是间谍,然后不分配任务就打发他回俄国。
19彼得格勒军区反间谍局局长尼奇京回忆录 (Никитин Б.В. Роковые годы. М.: 2000, с. 85-86).
20Lyandres S. The Bolsheviks' "German Gold" Revisited. An Inquiry into 1917 Accusations. Pittsburgh, 1995, p. 94, 63 и др.
21Саттон Э. Уолл-Стрит и большевист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М.: 1998, с. 90-91; Вольная воля, 1917, 26 ноября.
22Волкогонов Д.А. Ленин. Кн. 1. Москва.: 1999, с. 220-221.
23Жилин А.П. К вопросу о мораль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ом состоянии русской армии в 1917 году // Перв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 дискуссионные проблемы истории. М.:Наука, 1994, с. 164.
24Журавлев В.А. Без веры, царя и отече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иодическая печать и армия в марте-октябре 1917 года. СПб.: 1999, с. 43.
25Деникин А.И. Очерки русской смуты. Т.1. Париж, 1921, с. 83.
26 同上
27Локкарт Б. Буря над Россией. Исповедь английского дипломата. Рига, 1933,с. 206.
28 Sisson E. One hundred red days. New York, 1931, P. 291-292
29 在一份自称1914年起草的德国文件中,起草者告诉下家的收件人「意大利是我们的交战敌国」,尽管意大利仅在1915年参加协约国阵营。
30 Ibid., p. 142-143
31Старцев В.И. Ненаписанный роман Фердинанда Оссендовского. Спб. 2001, с. 190.
32 笑蜀「理直气壮地捍卫抗战胜利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