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三帝并立的小国政权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24:46

就像突然蹿红的某位影视歌星,北魏也似乎也是在一夜间崛起,如狂啸漫卷的沙尘暴,以迅猛之势狂扫中原。五胡逐鹿,尽归拓跋,北方结束了长达130多年的乱世纷争。北魏的建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后来的一系列汉化措施,加速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其实,这也正像每位明星成功的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一段艰辛一样,拓跋氏建魏继而称雄,也绝非偶然和幸运,它也是饱经沧桑历经坎坷,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建魏之前,拓跋氏曾有过一次建国又惨遭灭国的苦痛经历。在路卫兵看来,也正是这段不寻常的磨砺,为后来北魏的最终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地处偏僻的北疆,加上人口稀少、土地贫瘠,拓跋氏最初建立的代国,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即使是在狼烟四起的十六国时期,它也没能引起人们太多关注。它所有的征战,似乎都是在北疆与匈奴铁弗氏之间展开的,这与战乱频仍的中原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代国政权也没有被史学家崔鸿列入十六国里,也许是因为它的小,也许因为它曾受过晋室的册封。但册封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就像辽东的慕容氏,晋室对它来说,无异于名誉主任或主席,并没有实质上的隶属关系。

 

拓跋氏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部族。匈奴离开蒙古高原后,鲜卑便据有其地,拓跋氏也于此时,从漠北苦寒地带迁徙至中国北疆,开始和中原有了接触。根据后来北魏的官方说法,拓跋氏先祖出于黄帝,“黄帝以土德王”,而“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魏书》),该族便以拓跋为姓氏。这当然是拓跋氏统治中原后,以正视听的舆论手段。中原文化是正统,所以谁都想挂上点关系,就像匈奴刘渊自称汉人的外甥一样。其实拓跋氏也和匈奴一样,是个典型的马背上的民族,部众“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四处游牧,民风淳朴。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通过“刻木结绳”记录日期或是大事,“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北史》),凡事口头相传,处于典型的原始氏族时期。

 

拓跋氏和中原的交往,始于圣武皇帝拓跋诘汾时。拓跋氏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始居匈奴之故地”(《魏书》),和中原成为近邻。吕思勉先生考证拓跋氏源出于今天的西伯利亚一带,从其南迁的情况看,是很有道理的。圣武皇帝,是后来拓跋珪追尊的谥号,当时并没有这个称谓。不光是拓跋诘汾,拓跋珪称帝后,曾“追尊远祖毛以下二十七人皆为皇帝”(《通鉴》),从远祖拓跋毛开始,一气把二十七位先祖全都追尊为帝,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历史之最了。

 

到了拓跋诘汾的儿子拓跋力微时,便将周边部落统一起来,“诸部大人悉服,控弦之士二十余万”(《北史》),已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部落。此时的中原正值曹魏时代,到魏元帝曹奂时,拓跋氏和曹魏开始有了外交关系,景元二年,也就是公元261年,拓跋力微“遣子如魏,且观风土”(《北史》),算是派出了第一批中原留学生,也就在这个时侯,拓跋氏开始接受中土文化。民间来往就更频繁了,“聘问交市,往来不绝”(《魏书》),很是红火热闹。一直到司马氏建晋,双方关系相处的一直很好,所谓“魏晋禅代,和好仍密”(《魏书》)。并且拓跋氏还“夹道立碣,与晋分界”(《北史》),划定了双方的国界分界线,煞有介事。

 

也就在这一时期,拓跋氏达到鼎盛,开始不断扩张势力,在向西拓展中,“诸部降附者三十余国”,三十余国其实也都是氏族部落,但由此拓跋氏的实力骤增。到了力微的儿子禄官时,便“分国为三部”(《北史》),濡源(今滦河)以西,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境内)以北为一部,由他自己亲自统领(亲自一词最近好像颇有争议,咱先搁置争议,姑且按既定方针办吧);他的两个侄子,猗厓居参合陂(今山西阳高县)一地;猗卢局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此三人后来分别被拓跋珪追谥为昭帝、桓帝和穆帝,故此,人们习惯上将拓跋氏的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称之为“三帝”并立时期。

 

当时为什么要分为三部?许是部族内部起了变故,或是首领间政见不合发生分裂。在路卫兵看来,其疆域的不断扩张应该是个主要原因,分开更便于统治和管理。所以,这个时期,应该是拓跋氏由成熟走向鼎盛的过渡时期,是拓跋氏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事实上,分为三部,也让他们各自竞相得到发展,不但经济上“百姓乂安,财畜富实”,军事上也空前壮大,“控弦骑士四十余万”(《魏书》)。公元308年,拓跋禄官死后,“天姿英峙,勇略过人”的拓跋猗卢,便“总摄三部为一统”(《北史》),将三部重新统一起来。自此,拓跋氏也进入了一个部族全盛的新的历史时期。

 

游牧民族有着坚强的体魄,个人的征战能力都很强,部族整体却相对松散。这种松散的结构,会随着部族中一个出类拔萃人物的出现而改变,走向统一是必然的趋势,这也是所有游牧民族的一个共同点。拓跋氏也一样,部族滚雪球似的壮大,分开只是暂时的。就像当年匈奴的冒顿单于一样,拓跋猗卢完成了部族的强势整合。三部的统一,让拓跋氏空前壮大,有了征战的资本,也就开始了和匈奴铁弗氏几十年的恩恩怨怨。代国最终灭于铁弗刘卫辰(刘虎之孙),北魏兴起后,又灭掉铁弗后裔赫连勃勃(刘虎曾孙)建立的大夏国,似乎也是冥冥中的天意。

 

拓跋氏也是在不经意间被卷进来的。当时,并州刺史刘琨和匈奴铁弗氏的刘虎展开征战,刘琨便向正值兵强马壮的拓跋氏借兵,拓跋氏初现锋芒,刘虎不得不“西走度河,窜居朔方”。因对铁弗征战有功,晋怀帝封猗卢为代王,统管句注陉北(句注山之北,句注山在今山西代县境内)之地,“置官属,食代、常山二郡”,这便是拓跋氏在历史上最初的国家形态---代国。之后,拓跋郁律(拓跋猗卢的侄子)“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马将有百万”(《魏书》),已是北疆一个实力雄厚的小国政权。到其子拓跋什翼犍时,又大破高车、讨没歌部,每次都“获牛马羊数百万头”(以上《魏书》),风光一时。

 

之所以说代国是一个政权,不光体现在它“置官属”的形式上,还有它的严政。部族时代,拓跋氏“国俗宽简”,有纠纷,多“以言语约束”,而“无囹圄考讯之法”,有着典型的部落特色。到了拓跋猗卢统一全境后,便“明刑峻法”、“每以军令从事”(《魏书》),严厉到什么程度呢?部族中有人犯法,“凡后期者皆举部戮之”,就是说如果不及时去接受处罚的话,整个部落的人都要杀光。所以,当时常见“有室家相携,悉赴死所”(《北史》),一家子扶老携幼的前去接受处罚,没人敢逃跑。到拓跋什翼犍时,不但在行政上,“余官杂号,多同于晋朝”,更是“法令明白,百姓晏然”(《魏书》),在法律上也更加完善。法令和严政,让代国具有了国家政权的特征,而非先前的部落联盟性质。

 

拓跋什翼犍,是后来北魏帝国的奠基人拓跋珪的爷爷,也是代国的最后一任国王。在路卫兵看来,他的威风实在是没有赶对好的时候,代国到他手里达到空前的鼎盛,却又在他的手里遭受灭亡的厄运,蒸蒸日上的代国偏偏遇到了势不可挡的前秦。当然,这一方面是前秦统一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是拓跋氏和铁弗氏征伐的矛盾继续。拓跋氏与铁弗氏之间时战时和,从未停止。到了刘虎的孙子刘卫辰时,便引前秦兵攻代,最终将其灭国。

 

幸运的是,代国被前秦灭亡后,前秦并没有将拓跋氏的部众牵离故地,或是将他们遣散,只是将他们一分为二,让刘卫辰和刘库仁(匈奴独孤部人)分而治之,这就为以后北魏的复兴,在客观上提供了机会和保障。事实上,代国的这段历史对拓跋氏的影响颇深,而拓跋氏的子孙对这段历史也是情有独钟:拓跋珪复国首先称代王,之后才以魏为号,自称魏王。在迁都洛阳之前,北魏也一直是以“大代大魏”自称的。(文/路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