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论文之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26:12
随着大师们的一个个飘然仙去,中国的知识界隐然面临着望大师背影而兴叹的尴尬。这其中固然有知识与思想积累的规律在,但现有的科研考评体制是否有利于大师“冒”出来,恐怕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研究生的论文之痛
记者 刘开普
中国财经报 2006-12-27 08:57:53
一篇硕士论文的“生产”过程
回顾自己一年多来的硕士生活,林雨(化名)说了两个字,“没劲。”
“三年的课程基本上压缩到一年,其中还用不少时间将本科时的内容过了一遍,现在再好的课也没心思去上了,只剩下两项任务,一是要抓紧时间找个好单位‘把自己给卖了’,二是要‘挤’篇论文出来,给学校生活画个句号。”至于这“句号”画得圆还是不圆,林雨说他心里没底。
林雨就读的是某知名大学国际关系专业,依照惯例,单是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就需阅读大量的中外文献,而后再就个人知识储备和学术兴趣提出问题与导师反复商榷,最后确定论文方向。但值此研究生扩招、学制缩短、就业紧张的“非常时期”,一切都从简了:开题报告一拍脑袋便发端,题目一般来讲大而空;写作模式呆板,文字“就是要你看不懂”;堆积别人观点,引用而不标明出处,甚至直接从网上“扒”一篇完事;原来花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完成的,现在认真的同学也不过3个月,短的只需数周便告“出炉”……在林雨和他的同学们看来,论文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负担,即使是“鸡肋”,也得干嚼一下走过场——好在导师们也都心知肚明,虽然往往经月不打照面,答辩时只要不太过分总会网开一面。
在对北京几所高校数十位研究生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林雨的看法几乎已成共识。另外,在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在一些名牌院校尚有“权宜”空间,普通的院校则将其僵化为学术能力的首要标准,于是乎造成了这样一种怪现状:在网上搜索“论文”二字,首先跳出来的就是“免费论文下载”条目。据某政法学院研究生告诉记者,掏钱发论文已成“行规”,而且明码标价,每页600-1000元不等,“学术水准不再是考虑因素,价格才是调节论文市场的惟一杠杆。”这种情况下,论文发表的三种途径即靠实力、傍导师和出“版面费”中,第三种成为最简单易行同时也是最常见的选择。一些所谓的核心期刊和各类学报也应时而动,生财有道。据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员对某专业期刊数量统计表明,相关期刊承载论文的量远低于学生要求发表的论文总数;业内人士的保守估计是,现有期刊承载量只够发表学生要求发表论文的三分之一。由于供大于求,“版面费”价格呈上涨趋势。
思想结晶还是严肃的垃圾
“量”的要求“硬”起来,“质”的要求却随之“软”了下去。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透露,迫于论文任务,一些博士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批投稿,美其名曰“批发改零售”,学术的完整性遂大打折扣。博士如此,硕士、本科生则更堪忧。书上抄一点,个人编一点,相关学科文献引用一点,已成文科学生写作论文的“诀窍”,导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或忙于“私活”干脆敷衍成为通病。在采访中一名同学将这种批量生产的文字自嘲为“知识垃圾”,另一位同学纠正道,“是严肃的垃圾。”
思想的载体一旦沦为严肃的垃圾,其意义又在何处呢?
“没有意义。”某知名大学一位有学术志向的研究生告诉记者,“知识我已经学到手了,为什么一定要成篇,除非我有功利性的目标,有这时间不如自由读书;再说硕士论文一般来讲写完就扔一边了,很少有谁写文章引用硕士论文的。总之一句话,现在研究生的学术水准还没有到从容地写一篇论文的程度。”但同时,该同学也承认,“功利性的目标”对大多数同学来讲是相当诱人的。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下,论文变铅字意味着更多的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或是更高薪酬的工作机会,况且没有论文是不能毕业的。“我本身很想摆脱这种找选题写论文的冲动,但还是扛不住。”
但知识垃圾并非“原教旨”论文的真相。王晓秋介绍说,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搞学术研究时,以论文考察学术水准的评价体系并未如此僵化,发表论文方面也没有硬性要求。以王晓秋自己的老师邵循正先生来讲,其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中法越南交涉始末”,至今被奉为该领域的经典。“论文本来是合理要求,学生也应该有完成论文的能力,但把这种体制简单化、机械化之后,就只能刺激出一些不成熟甚至是拼凑的作品。在国外,博士的主要任务是学位论文,不要求其分散精力发表半成品。”王晓秋认为,现今所谓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并不一定是一流文章。
骑虎难下还是讳疾忌医
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遭遇婉拒,理由是“并非学术问题”;一位知名教授更明言道:“这些问题已是人人尽知的痼疾,骂人管用吗?反正知道情况不容乐观便是了。”
连日来关于“中国无大师”的论辩在某种程度上为该教授的话作了注脚。随着大师们的一个个飘然仙去,中国的知识界隐然面临着望大师背影而兴叹的尴尬。这其中固然有知识与思想积累的规律在,但现有的科研考评体制是否有利于大师“冒”出来,恐怕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如大学里的“论文病”,究竟是“不得已而然”还是讳疾忌医呢?如果以论文论英雄有失偏颇的话,代替论文的又可以是什么?
一种看法是直指研究生教育本身。“坦白讲,现在的研究生都搞研究的话,还不把所有的研究所都给挤爆了?大多数只是为了混个文凭,争取一个更高的就业起点,也许干脆就是为了就业压力‘缓期执行’;当然读博有些特别,但更多的也只是体现一种职业取向。”林雨说。但两年的硕士马上完结,期待的效果却并未在就业中体现。林雨的一位同学刚参加完研究生专场招聘会,“感觉像进了‘骡马市’”,他有些无奈,“有机会就上,没得挑拣,凭的是文凭优势,干的活肯定是本科生、大专生都能胜任的活。一方面招聘的单位五花八门,另一方面多数人对于自己真正想干什么并不确定。”
研究生不研究,这或许还只是现象。一些教授认为,学术的标准应该由学术圈子来评审,其权柄不应该操在行政部门手里;除此之外,还应当提倡好的学风,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以消弥当前的浮躁习气。至于替代论文的办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硕士研究生脱口而出,“谈话就行,写论文累得够呛,实际效果不过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