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费超过培养成本25% 教育部“学费未涨过”说法遭质疑(南方都市报 2007-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8:07
高校学费超过培养成本25% 教育部“学费未涨过”说法遭质疑
2007-01-09 09:01:4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宋金绪

图:高校学费不菲,大学还是要上
最近,关于高校学费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论。2006年底,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指出,现行的高校收费标准是2000年制定的。6年过去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是没有提高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国家、学校和学生本人各负担一部分费用。教育成本中,学生应该负担多少,是按照这个估算出来的标准收取费用的。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高校学费已经处于高水平,学费标准不宜再提高了,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应当成为当前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途径。
2007年1月初,教育部公布2007年的工作要点,其中提到要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继续强化高校服务性收费管理,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接受采访时表示:“说重新核定大学学费就要涨价,这是误解。”据介绍,教育部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是想让教育成本分担更趋合理。
六年以来,中国高校的学费到底有没有增加,为什么社会公众一致指责高校学费过高,核算大学生培养成本对高校学费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
2007年1月初,教育部公布2007年的工作要点,其中提到要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继续强化高校服务性收费管理,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接受采访时表示:“说重新核定大学学费就要涨价,这是误解。”据介绍,教育部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是想让教育成本分担更趋合理。
■话题阐述
高校学费成众矢之的
最近,关于高校学费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论。2006年底,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指出,现行的高校收费标准是2000年制定的。6年过去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是没有提高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国家、学校和学生本人各负担一部分费用。教育成本中,学生应该负担多少,是按照这个估算出来的标准收取费用的。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高校学费已经处于高水平,学费标准不宜再提高了,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应当成为当前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途径。
2007年1月初,教育部公布2007年的工作要点,其中提到要制定《高等学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继续强化高校服务性收费管理,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六年以来,中国高校的学费到底有没有增加,为什么社会公众一致指责高校学费过高,核算大学生培养成本对高校学费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报记者调查了这些问题。
■调查报告
七成网友认为学费涨过
对于高校学费的问题,本报联合腾讯教育频道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网友认为六年来高校学费涨过,七成的网友认为学费太高,家庭难以承受,六成网友表示,每年学费支出已经占到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2007年,教育部提出制定生均成本核定办法,该办法出台后对学费有何作用?有43.16%的网友认为这是走形式,对学费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认为学费可能上涨的占37.63%;认为学费可能下降的占19.21%。在回答如何看待现在高校的学费时,有77.89%的网友认为学费太高,家庭难以承受;有13.42%的网友认为家庭可以承受;家中对学费没有意见的占8.68%。
大学的学费如何筹措,有58.68%的网友是父母给的钱;有25%的网友回答一半是父母出的,一般是向亲戚借的;选择自己靠贷款和勤工助学的占8.95%;选择小部分靠父母,其余靠贷款的占7.37%。
在回答大学的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时,有42.89%的网友选择70%以上;有25.79%的网友选择50%-70%之间;认为学费占到家庭年收入30%-50%的有20.26%;认为学费占到家庭年收入30%的仅有11.05%。实际上,大学生每年的花费(包括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至少要1万元,如果读热门专业,光学费就可能上万元。
■事件追踪
学费不得超过培养成本25%
1996年,国家出台《高等学校收费暂行管理办法》,“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具体比例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分步调整到位。”该办法同时规定,国家规定范围之内的学费标准审批权限在省级人民政府,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的学费收费标准可以有所区别。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调整高校学费收费标准,各省市相应调整各地高校的学费。这次大幅度调高学费引起广泛关注,各省高校学费不完全相同,不同级别的高校、不同的专业由此拉开了收费的差距。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在2005年曾介绍当时制定标准的由来:“我们对高校生年均日常的运行经费进行过充分调研,高的超过1.4万元,低的在1万元左右,综合一下,按25%提取,每个学生每学年的学费定在3500元,现行的学费标准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很明显,3500元就是当年高的培养成本的25%。同时当年的政策规定,热门专业和重点院校可以上浮。3500元也就是2000年部分高校一般专业的学费标准。
2000年吉林省规定一般专业本科3500元,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3800元,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费每年就为3500元。当年广东省规定:文史、财经类专业学费为3800元,理工、外语等专业4300元,医学类专业4800元。在此基础上,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学费可以上浮20%,省属热门高校可以上浮10%。2000年中山大学历史系学费为4560元,艺术设计专业学费10000元。广州大学文史专业学费3800元。
确实,中山大学的学费标准从2000年以来一直如此。
高校学费已经超过25%
高校学费不得超过培养成本的25%的理论从何而来?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廖益教授表示,这来源于美国的理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系统前总校长布鲁斯·约翰斯通是教育成本分摊理论的提出者,他所说的培养成本实际上是教学成本(instruction cost),而不是日常的运行成本。而我国当初所认定的教育成本是指,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办学费用支出,这已经是高校日常运行成本了。
“现在高校的学费已经超过了25%这个标准,当时提出允许热门专业学费可以上浮,但是对于冷门专业学费却没有下降,实际上收费是提高了。”廖益表示。确实如此,现在还有哪个学校的学费是3500元。很多专业的学费都已经远远高于这个基准学费了。
一项调查显示,仅有7.5%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大学每年5000元以上的学杂费收费标准,71.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收费太贵。
廖益表示,现在大学收费相对比较高,一方面,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学费比较高,同时和发达国家相比也不低;另一方面从纬度上讲,目前的学费所占培养成本的比例应该超过25%,从家庭人均收入来说,学费也是偏高。
“有必要对高校培养成本进行核算,对社会对家长和学生也有一个交待,这也可以更好地统筹和规范全国高校的收费,对于遏制乱收费也有好处。”廖益强调。
■BBS
学生:支持核定培养成本
对于教育部要制定大学生人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记者采访的几位中山大学学生多数支持,一位李同学说,培养成本应该要和学费挂钩,“因为现在中国大学收费很不知所以然,想收就收,一点合理性都没有,这样做就是让我们消费者明智消费,我赞成计算成本并且由此来定学费,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让我们糊里糊涂交钱”。小毕也持积极的态度,“出台这个办法很有意义,有利于财政的教育预算的合理规划。培养成本一定会影响学费,可能会让学费下降吧,学费已经很高了,不能再涨了”。
有同学认为这样的计算没有意义,计算出来的培养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差一定会很大。多数同学都很关心培养成本的计算标准如何制定。也有同学认为,政府计算培养成本的目的如果是防治乱收费现象的话,那么可能会失望,他们担心培养成本反而可能会成为另一个乱收费的借口。
学校:分清学校性质
原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表示,大学并不是义务教育,办学当然是要成本的,教育部要制定生均成本核定,这是进步的,应该做的事情。学生分摊多少才是合理的,制定一个科学的依据。
对于为什么社会都感到高校学费过高这一问题,李延保认为,“要区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民办和公办教育,社会公众正因为没有分清这些,才感觉学费很高。现在每年很多家庭送孩子到国外念书,每年的学费同样很高。中国高校的办学成本从何而来,国家、社会、家庭都要出一些。名牌大学的办学成本要高一些,请了高水平的老师,支付的薪酬要高。另外,名牌大学学生毕业后的回报也会高一些”。
■本报立场
加大投入,更要反思政策
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主要的还是国家要保证投入。1993年,国务院就确定了教育投入要占GDP的4%,这个目标十几年来一直没有达到。自2000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最高比例为2002年的3.41%,接下来两年分别为3.28%和2.79%,2005年为2.82%,略有回升。据了解,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首先,国家应当保证教育的投入,给足经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收费过高的问题,也有利于遏制高校乱收费。
同时,教育部核定培养成本这是好事。核定培养成本是一件非常负责的事情,如何确定具体标准,需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另外应当反思自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学费的制定以及变化情况。按照当时的计算,3500元已经达到25%了,为什么还要允许热门专业、重点高校上涨?而且14000元的成本应当就是重点高校的成本。明明有了收费的上限,而高校却视而不见越过界限。
另外就如廖益教授所言,美国培养成本分摊理论不是指高校的日常运行成本,而是教学成本,对这一点教育部门当如何界定?
■记者短评
教育乱收费何时能制止
新年伊始,教育部出台了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如果光看字面上的工作内容肯定感到欢欣鼓舞,方方面面教育部都在操心安排,比如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问题。实际上,教育乱收费已经由来已久,教育部每年都在说要坚决制止乱收费,可现实中似乎愈演愈烈。
社会公众所普遍反映的教育乱收费,不外乎幼儿园和中小学中的赞助费以及高校中的各种费用。现在上幼儿园一年也要上万元,上大学每年至少也要上万元,如果上一个好的高中,说不定光择校费就好几万。如此算来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要几十万啊。巨大的教育消费已经超出了公众的承受范围,不要说农村地区或者贫困家庭了,就是城市中的中等家庭也感到压力很大。
为什么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一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监管不够。当然,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没有义务免费提供教育,需要家庭个人出钱,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教育部门也有义务发展非义务教育事业,控制收费规模,监管乱收费。其中,关键在于国家应当加大教育投入。1993年,国家就要求对教育的财政拨款要占到GDP的4%,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呼吁这个指标,可迟迟未能实现。
另外,教育收费要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管,比如择校费最后哪里去了,交费者有权利知道去向。在全社会公开声讨择校费的时候,政府部门应当明确自己的态度:谁拿去了择校费,用来干什么,应不应该拿。明确了这些,才能平息公众的怨声。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jwxy/20070109001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