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47:53
6分分类:人物 >文化人物
收藏分享到顶[0]编辑词条 开心001 人人网 新浪微博
目录1 个人简介2 艺术生涯3 个人作品4 相关纪念5 相关条目6 参考资料展开全部
1 个人简介2 艺术生涯3 个人作品4 相关纪念5 相关条目6 参考资料收起
摘要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吕玉郎(1919-1975)
吕玉郎(1919-1975)粤剧文武生,原名吕庭镜,鹤山县人。家贫,十三岁辍学,十四岁拜丑生王中王为师学艺,十五岁入日月星班当下层演员。十七岁随新春秋班到上海演出,任第二小生。十八岁在香港拜薛觉先为师,入觉先声剧团从第四小生做起,三年后累升至第二小生,对薛派艺术多有体会。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吕玉郎,因其嗓音圆润,行腔委婉,以擅唱温文尔雅的小生角色,而独享“玉喉”小生王之美誉!
 
呂玉郎-个人简介
   
1941年香港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原觉先声剧团正印丑生半日安、正印花旦上海妹夫妇在澳门组织大中华剧团,以吕玉郎为文武生。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四年,大中华剧团在广西和广东西江一带演出,演出多为当年觉先声剧团的剧目,吕玉郎得两位前辈提携,声誉日起。抗日战争胜利后,吕回到广州,重入觉先声剧团,当师父薛觉先的副手,任正印小生。1949年自组永光明剧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永光明、太阳升等剧团任文武生。1958年入广东粤剧院任二团团长。吕玉郎曾受薛觉先多年熏陶,是薛派传人之一。嗓音圆润,行腔委婉,擅演温文尔雅的小生角色,如《牡丹亭》的柳梦梅,《拜月记》的蒋世隆,《玉簪记》的潘必正,《附荐何文秀》的何文秀等均受观众赞赏。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在《平贵别窑》中饰薛平贵,获演员一等奖。1952年在《平贵别窑》饰薛平贵获中南区戏曲观摩演出演员奖(奖状);同年该剧再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
呂玉郎-艺术生涯
   
吕玉郎,原名吕庭镜,1917年出生于古劳镇双桥五福庙,7岁随父迁居广州,11岁那年父亲病逝,日常生活靠母亲替人车衣赚点钱来维持,因家道贫困,13岁就被迫辍学。他从小爱好粤剧并立志从艺,先后拜正旦泉,王中王为师,15岁开始在新春秋、日月星、大罗天、醒罗天等剧团学戏。由于他勤奋好学,天资聪颖,为人谦虚,所以人缘极好,甚得前辈艺人的器重与栽培,五年后擢升为正印小生。
 
呂玉郎
1937年,吕玉郎经王中王介绍加入觉先声剧团,誉满南国的粤剧艺人薛觉先对他十分器重,经常言传身教,并正式收他为徒悉心辅导。1942年香港沦陷之后,吕玉郎从日寇的铁蹄下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广州湾,先后在广西、湖南等地演出,主要剧目有借历史题材宣传抗战的《梁红玉》和《归来燕》、《暴雨残梅》等。1943年,吕玉郎和上海妹、半日安合作,演出了一批进步剧目。1949年,他和楚岫云等组成永光明粤剧团,出色地继承了薛觉先派的特长,被人们誉为“镜腔”、“玉喉”。在这之后,吕玉郎的艺术造诣更日趋炉火纯青。
 
1957年,他和林小群等组成太阳升粤剧团,演出《玉簪记》、《附荐何文秀》、《牡丹亭》、《拜月记》等优秀传统剧目,常常是座无虚席且历演不衰。一次,吕玉郎和林小群在太平戏院演出《附荐何文秀》,前来观看的多是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当他演到被配充军时,身穿黑海青,脚拖蹭鞋,手戴铁锁,举动瑟缩,悲歌一曲,令千百观众为之倾倒,从此声名轰动港澳。1959年8月,广东粤剧团由马师曾、红线女、吕玉郎、林小群、靓少佳等名演员组团,应金日成元帅的邀请参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14周年庆祝活动,先后到平壤、咸兴、兴南、元山、开城、新义州等地演出,历时44天。在此期间,金日成元帅和崔庸健委员长等领导人曾上台祝贺他们演出成功。吕玉郎不但能演,而且也能编。解放后,他自编过十多个剧目,如《刘金定斩四门》《梁山伯与祝英台》、《神水瓶》、《智取生辰纲》等。1952年,他参加了全国戏曲观摩汇演,获一等演员奖,先后任中国戏曲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和广东粤剧院三团、四团副团长,多次被评为广州市先进文艺工作者。吕玉郎眷恋故土,热爱家乡,1958年,他和林小群、王中王等演员回沙坪、古劳、鹤城等地演出,并亲自到金峡水库、石门水库工地为民工演唱。
1963年,他带领广东粤剧三团回沙坪演出,一晚,由文觉非、陆云飞等合演短剧《三件宝》、《借靴》、《盲公问米》。因南山露天剧场暴满,场外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致使演出无法进行。当晚吕玉郎本来是没有演出任务的,但他看到这情景便马上走出台前,用鹤山话对大家说:各位乡亲,现场已满座,在场外的乡亲请到人民礼堂购票,绮文等艺员为大家加演《碧桃锦帕》,场外顿时欢声雷动。
十年浩劫,吕玉郎被下放到英德茶场改造,身心受到很大的打击。1971年,他最后一次回乡,当晚在晒谷场上为乡亲们清唱一曲《沙家滨》。乡亲看到他憔悴的面容,不禁为之凄然下泪。1975年底,吕玉郎竟一病不起乃至与世长辞,终年仅58岁。艺海星沉,戏剧界无不沉痛悼念,社会人士也同声惋惜。吕玉郎有两子两女,长子吕洪广继承父业、在香港当演员,技艺正日趋成熟。
呂玉郎-个人作品
   
 
呂玉郎
珠海丹心--吕玉郎
 
(粤讴)珠江水,一片苍茫浩荡,彩虹平地起,环抱珠江,海珠桥横跨南北两岸,阳光普照,好个海珠广场。
(平湖秋月)楼房高耸屹立两旁,芳草似地毯绿茸茸,叶浓花香,好一片艳阳。气笛呜唱人来往,劳动歌声响。看那英雄石象,执枪抱花雄踞广场,气昂昂,目朗朗,解放军战士好威壮。丹心,丹心一颗跳荡,为全国解放,转战地北天南,把红旗插遍在大兴安岭、从秦岭到珠江,扫荡妖氛,鲜花遍地红。
(反线中板)呢个海珠广场,夜幕降临,亦有一番景象。明月夜,珠江如银链,地下明灯天上明月,一片银光。那游人,好似彩蝶穿花,来来往往。举头望,华侨大厦灯火辉煌。海外归侨,站立楼头,望着那英雄石象,想今时,回忆过去,不禁热泪盈眶,海外半生,受尽欺凌,流漓浪荡,今日红旗下,欢欣鼓舞,祖国富强。
(二王)走上海珠铁桥,举头向前看,眼见一条大道广阔康庄。战士在桥头拿枪守望,守望着烟通林立,守望那美丽田庄,守望那队队铁牛,守望那猪肥蔗壮,守望那盐山雪白,守望那稻海金黄。
(滚花)望着那南海波涛,还有阴云险浪,丹心一片在珠海,坚守祖国的南方。
呂玉郎-相关纪念
   
 
与吕玉郎的《雪影寒梅》剧照。
中山市粤剧团在南方剧院举办名为“纪念一代粤剧小生王——吕玉郎名剧专场”的演出,连演两晚吕玉郎的名戏。晚会由“翻生吕玉郎”张少华领衔,曾慧、梁淑卿、李池湘、危佩仪、李秋雯五位花旦助阵。吕玉郎的长子吕洪广也在戏中担任重要角色。
 
吕玉郎原名吕庭镜,是粤剧大师薛觉先的弟子,他创立了“镜腔”,被行内人誉为“玉喉”。1975年,吕玉郎因病去世。中山市粤剧团团长张少华并非吕玉郎的徒弟,但外形却与之酷似,且自小学唱吕玉郎唱腔,被行内人尊称为“翻生吕玉郎”。张少华透露,吕玉郎去世后,他一直想举行纪念演出,但因自己与吕玉郎并无师徒名分,故拖延至今。后来,张玉华联系到吕玉郎的长子吕洪广,对方认可他的外形和唱腔,最终双方决定联手举办这次演出。张少华演出吕玉郎的名作《碧容探监》和《拜月记》,都是吕玉郎艺术生涯中最成熟的作品。《拜月记》中的“抢伞”一段最为经典。张少华透露,这段戏很考唱腔和做工,很多青少年粤剧演员参加比赛时都会选择这个曲目。
呂玉郎-相关条目
   
卫仲乐刘明源罗家宝陈笑风罗品超林家声徐柳仙
王沂甫马师曾谭兰卿薛觉先楚岫云郎筠玉李敏华
彭修文胡天泉谢雪心黎骏声李丹红苏春梅潘楚华
陆春龄曹秀琴桂名扬呂玉郎邓碧云何华栈龙贯天
林锦屏梁淑卿何非凡白驹荣麦玉清严佩贞陈玲玉
呂玉郎-参考资料
   
(1)http://www.shineblog.com/user1/570/archives/2004/2425.shtml
(2)http://www.009y.com/html/49/t-4049.html
(3)http://www.ycwb.com/ycwb/2007-07/08/content_1542210.htm
收藏 分享到:顶[0]编辑词条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hudong.com。
附图
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http://www.009y.com/html/49/t-4049.html
被引用: 呂玉郎已被如下媒体引用我来补充
媒体:
标题:
URL:
作者:
日期:
保存取消
开放分类:我来补充
名家
戏曲曲艺明星
演员
粤剧
开放分类: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同义词:
同义词:
讨论区
更多>> 标题 作者 时间 最后回复
标题: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