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9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13:25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的名医。在医治好无数病人后,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古人的临床经验和医家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的武当山、青城山、白云观等道观里供奉的药王就是孙思邈,人们在对他顶礼膜拜的同时,也对他的年龄和养生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有人说他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享年101岁。但根据唐朝正史书《旧唐书》、《新唐书》等佐证分析,孙思邈大约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141岁。不管是哪个说法,药王孙思邈的岁数都超过了100岁。
这位长寿名医,自己也是运动养生的实践家,通过长年的实践,孙思邈总结出9大简便易行、功效卓著的养生法,主要内容如下:
1.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扫上去,经后脑归回颈部。早晚做10次,可以健脑、防治老年痴呆症,明目祛风,防治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转;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各转5-6圈。可以强化眼部供血,纠正近视和老花眼,防治鱼尾纹。
3.齿常叩 口微合,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慢慢做36下。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防止面部塌陷。
4.耳常鼓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的一声。重复做10下;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别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噗噗有声。每天临睡前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活化脑细胞,提高工作效率,推迟老年痴呆症。
5.头常摇 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然后反方向重复。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病;不过,动作要慢,否则头会晕。
6.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左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助治消化不良,预防和减轻腰痛,减肥瘦腰。
7.腹常揉 搓手36下,掌心发热后两手交叠,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再逆时针转36下。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治疗便秘和失眠。
8.脚常搓 两手大拇指轮流按压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常常做这个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各种头痛。此外,脚底集中了人体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按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9.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胃下垂者不宜饭后马上散步,应过一个小时再散步为宜。
总结语句9个常: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耳常鼓、头常摇、
腰常摆、腹常揉、脚常搓、常散步
相关文章请直接点击阅读,总有一篇适合你:
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  常揉足三里,魅力跟定你  关于五行养生油的几点说明
要想孩子学习好、长得快、吃饭香,捏接是良方(有视频教学)
各种类型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和所吃的中成药
虚火(口腔溃疡),实火(牙龈肿痛),是怎么回事?
虚火实火都有(阴阳两虚)怎么办? 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
落枕当场治愈方法            实火的应对治疗方法
看恐怖片时,全身感觉嗖嗖冒凉气,跟肾的关系
武则天的面首(男宠)与肾之其华在发    肾保养的好处       眼干涩、耳鸣与肝阳上亢
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过度“节食”减肥,易导致脂肪肝
变魔鬼身材,不花钱的7个秘诀
肌肤补水,不花钱    网虫护眼妙招     张大夫教你“挤”乳沟
飘逸秀发10分钟搞定    让双手细腻水嫩的妙招     速效美白处方牛奶美容的五种妙方
宋美龄的美容秘诀之关键     散发醉人体香的处方       八大肌肤“防毒美容”食品
让眼睛永远带电的秘密     做到这些,包你减肥成功         懒人法宝——睡眠面膜
防电脑辐射又一招       9个小动作,甩掉皱纹
眼霜使用有玄机      牙龈经常出血是怎么回事        西红柿与美容
小心!脚气会导致阴道炎       眼袋经常浮肿人士的拯救小方法
《本草纲目》中的养颜明目菜
金形人(富有领导才能之人)的养生        木形人(满腹才学的白领)的养生
水形人(左右逢源之人)的养生              火形人(仗义豪爽之人)的养生
土形人(不爱操心之人)的养生

《不生病的纪律》新浪读书网,部分文章免费阅读,以及折扣购买
特别说明:本人博文均系原创,如要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和出处,链接上本人的博客地址和博客名字。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需要大家的传承和传播。我的师傅在教授我中医知识的时候,一直教导我要“尊重”,尊重知识,尊重他人。您对我文章的转载,是对中医文化的传播,我表示感谢。但注明来源和出处,链接上本人的博客地址和博客名字,则是对医学知识、对原创、对人性、对你自身的尊重!懂得尊重的人,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