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的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5:15
?  《赢》之后的新问题
2005年4月,我们出版了一本名为《赢》的书。此前,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在世界各地走访,在这三年中,我们和数十万人探讨工作、职业和生活的挑战,他们提出了很多深刻、深入,往往又是很迫切的问题。当时,我们出版《赢》的初衷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了整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希望它既能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一些基础的企业经营原则,又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实践指导。在成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将这三年来无数精彩的对话收录其中。
我们原以为《赢》已经收录了一切应该收录的内容—但事实却是这一目的远未达到!
照例,我们举行了新书出版的巡回推广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捕捉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可是,虽然电视也上了,广播里也宣传了,而且我们还走访了美国和欧洲的37所商学院,在全球许多城市的一百多个商业团体中进行了推广,但我们却很快发现,在推广活动中,很多读者拿到《赢》之后,不是对它赞不绝口(“嗯,很好,不错”),而是问题多多(“嘿,等一下,关于……”)。
透过《赢》,我们再一次看到,人们极其渴望谈论工作,他们想要更深刻地了解工作的内涵,深入探讨关于工作的细微含义,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即使在巡回推广活动结束之后,仍有大量的问题接踵而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收到了好几千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既有宏观的,如“沃尔玛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也有微观的,如“我怎么克服当众说话的恐惧”、“我升任经理后,怎么来管理先前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密歇根州的一位IT主管问我欧盟的前景如何,新泽西州的一个CEO要求我给他列出在招聘销售人员时对方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数百人问我怎样才能事业有成,数十人问我怎样与苛刻的上司和睦相处,两个人问我怎样向年长的员工直言自己的看法。还有很多在家族企业工作的人向我们抱怨掌权的姑姑、叔叔或堂兄弟的领导能力是多么低下,或者向我倾吐对任人唯亲的不满。前不久,一个痛苦不堪的南非大学毕业生给我写信,求教怎样才能获得自信。她说她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不知道该如何从零开始。英国一位因为业绩不佳被解雇的记者问我怎样才能找回自信……
一些来信读起来轻松有趣,比如,印度尼西亚的一位企业主管问我们,怎样才能让她的部下不再用“这是我的直觉”来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辩解。而另外一些信件则很严肃,比如,一位密尔沃基的工程师来信说:“孙子们不小了,我得给他们提一些有关人生目标的建议了,可是,下一步该做的重要事情是什么?”
确实,自从《赢》出版之后,我们解答了很多读者提出的问题。这让我们经常想起2002年访问阿姆斯特丹的时候,一位荷兰企业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天都有新问题。”
果然被她言中了!
一年前,我们发现,我们已经与《赢》引发的那个内容丰富的谈话缱绻难分,欲罢不能了,我们在情不自禁地延续着那个谈话。对于两个以与人接触和交谈为乐事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不只如此,我们简直对此着了迷。在世界各地,我们与人们的每一次交流,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些行业迥异的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不论他们是年轻人、老人,还是其他中间年龄段的人。我们了解到,非洲的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自己创业,人们想方设法创立自己的公司,设计自己的成功之路—他们梦想从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中走出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里,人们普遍对那些困扰人们思维的陈旧的行为方式表示困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类似于“编制预算的时候怎样才能剔除那些没有价值的因素”、“怎样才能提高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效率”。
《赢》引发的持续谈话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我们过去提出的观点,探索一些《赢》没有谈及的有关企业经营、事业发展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是一种认识上的拓展活动。最后一点,通过《赢》出版之后与全球读者的交流,我们可以不断向大家讲述一个先前没有充分阐明的观点—企业是社会的强大引擎,它们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缴纳税款、增加经济发展的机遇。在这些方面,没有任何一种组织可以与企业相比。诚然,政府扮演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文明社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服务,但是,企业能够为家庭提供收入,为个人提供发展机会,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产品,所以可以说,企业是世界繁荣的基础。
因此,2005年9月,我们接受了纽约时报集团(New York Times Syndicate)的邀请,每周为他们撰写一则栏目问答。后来,从英国到日本,从南非到墨西哥、斯里兰卡、保加利亚,全球多个国家的40家报纸都陆续转载了这一专栏。在美国,每期星期五出版的《商业周刊》杂志的封底都刊有这个栏目。
除了收录了在问答栏目里回答过的一些问题之外,您现在手里拿的这本书还收录了我们在巡回推广活动中人们提出的问题、在最近的演讲和课堂讨论中人们提出的问题。(现在我俩都是老师,杰克在麻省理工大学的斯隆管理学院代课,苏茜在巴布森学院的女性领导力中心执教。)大致来说,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问题和《赢》提出的看法相关,只是有一点改变—或者说是更深入了一层。例如,很多人告诉我们,他们同意《赢》提出的这一观点:坦率直言对企业经营(和日常生活)益处多多,可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在各种具体环境里做到直言不讳,尤其是在崇尚礼节的亚洲文化氛围里。无独有偶的是,数百位读者给我们写信,谈论他们对《赢》里有关员工差别管理的看法。在《赢》里,我们根据员工之间的差异性,将员工分为20%的优秀员工、70%的普通员工、10%的较差员工。来信的读者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一划分原则应用于小公司、增长型企业、正在衰落的公司、家族企业、瑞典公司以及任何读者所在的公司。(各种企业都可能适用,在下面你就可以看到。)
第二类问题涉及的主题是《赢》所不曾提到的。这些问题主要围绕着自主创业精神和家族企业的经营。有些关于工作和事业的问题因为太特殊,所以没有收录在内。我们很喜欢的一个问题是一位秘书提出来的。她获得MBA学位的当晚发现公司仍旧没有调整她的职位。这种非常普遍的“刻板印象”问题,《赢》却将它遗漏了。我们在这本书里将它收录进来。正是全球读者的积极提问,我们才有幸把一些重要话题涵盖在内,比如,什么能够真正激励人们?突然被提升为先前同事的主管会面临什么挑战?此外,我们还收录了评估总经理绩效最有效的三个标准。
本书收录的最后一类问题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因为书稿的交付时间较长,所以书籍一般不对重大新闻进行剖析,《赢》也不例外。但专栏允许我们评论时事,而且我们的作品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本书中引起争论最多的问题(其实,说“解答”更为准确)是这样的:为什么当前的女CEO数量寥寥、沃尔玛在社会上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对安然事件的看法如何。有关第一个问题,我们收到了不计其数的e-mail。大多数读者的看法都很有见地。他们赞同我们的看法,认为女性的职业发展并不一定因为性别原因(即,要生孩子)受到了负面影响。但是,当看到我们认为沃尔玛会对世界起到积极作用的观点之后,读者的反应就不那么客气了。一点不假,在这些如雪片般的来信中,65%的读者支持这位零售业巨头,为其经常受到媒体打压而鸣不平。而在其他来信中,读者对我们的观点大加谴责,认为沃尔玛纯粹是社会的破坏者。最后一个问题尤其让我们懊恼,我们在安然问题上的观点(我们认为安然公司是法人渎职的一个罕见案例)遭遇了一片声讨声。世界各地的数十位读者发来e-mail,反对我们的这一看法。
这里,顺便提一句这本书的结构。它可不是根据以上的三类问题来编排的!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最感兴趣的问题,我们按照探讨的主题进行结构安排。虽然大家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各具特点,但是,它们在主题方面也存在相同之处。所以,我们将收到的有关全球竞争的最好、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放在一起,将针对怎样在家族企业工作的问题放在一起,将领导力的问题放在一起。用这种方法,我们将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涵盖的范围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赢的答案》精心选择了读者提出的74个问题。本来还可以收录更多问题,但是,过去的事实告诉我们,竭力在一本书内将所有关于工作的问题都囊括在内是不明智的。接下来的这些问题涉及几十个重要话题,也许每个话题你都会感兴趣。
但是,这些问题及其解答并不能解决你所有的疑惑。
生活在无限地延续着,关于工作的对话也将不断地继续下去。事实确实如此。国家的经济浮浮沉沉,竞争的加剧势不可当,创业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各种新问题会不断涌现。
我们希望能听到所有的这些问题。
关于领导力
当一个好上司
听说过那种自以为是、专横跋扈、对待下属颐指气使的上司吗?在现实中,这种上司确实存在,很多公司里都有这样的上司。看过人们通过e-mail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自己的看法,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人们是多么热切地渴望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他们想深入下属的内心深处,帮助他们成长,盼望他们获得成功。他们希望建立诚信,赢得尊重,激发团队积极拼搏的斗志。这份热情可以淋漓尽致地用一句话来表达,这句话是南非的一名工程师在第一次被提升为经理的当天通过e-mail告诉我的。他是这样说的:“我的目标是成为这些下属所能遇见的最好的上司。”
在这一部分,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和解答都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被培养成高效的领导者—或者说,你觉得那些最有才干的领导者是天生的吗?
—巴西巴西利亚读者
对于一些人来说,优秀的领导者是天降英才,还是靠后天培养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所以,它往往成为了课堂或者宴会上热烈讨论的重要话题。对于直接负责招聘、提升和解雇员工的你来说,回答“谁有领导才能”这个问题更是刻不容缓。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将一个组织的文化和绩效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否则,就会导致组织文化和绩效的退步。
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当然,因为我们这里谈论的是现实问题,所以要全面地考虑到各种情况。事实是,一些领导素质确实是天生的,而且这些素质极其重要,对具备这些领导素质的人日后成为领导起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其他的领导素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经验积累获得,而且也只能通过后天培养和经验积累获得。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先讲一讲我们对领导者的定义。领导者具有五种必不可少的重要特征。顺便说一句,这些素质不包括诚实和才智。因为诚实是对所有领导的要求,才智是当前复杂的全球市场背景下参与竞争的敲门砖。同时,这五种特征中也不包括心理成熟,因为这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必备素质。这三个特征是基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我们说的是这三个特征之外的素质。从我们的经验来看,领导者第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特征是极其旺盛的精力—在连续工作很长时间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充沛的精力,不论面临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第二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激励其他人,能够把他们的旺盛精力释放出来。第三个重要特征是敏锐、深刻的洞察力—能迅速地对情况做出准确判断,说“是”或“不是”,而不是模棱两可的“也许”。第四个重要特征是执行能力—很简单,就是干实事的能力。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重要特征,领导者必须有激情。他们热情如火,他们执著、坚定。
可能你会认为,旺盛的精力和激励他人释放精力二者是密切相关的。这主要是基于人的个性。与此相类似,激情也好像和遗传有关。一些人生来就很热情,具有好奇心;自然而然,他们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他们天生如此,个性使然。
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和执行能力与其他领导特征有所不同。新员工很少能够完全具备这两种特征,即使中层管理人员也会从这两种特征的培训中受益。但是,培养这两种特征的最好老师是长期磨炼。这是因为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和执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当你身经百战,或者了解了果断决策有多么重要时,你就能够果断地做出“是”或“不是”的回答。同样,只有面对现实世界里的真实挑战,经理们才能体会到迅速行动、恪尽职守和达成目标的重要性。他们也会亲身体会到,拖延执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这种错误绝大多数高效的领导者只会犯一次。
现在,我们说一说,领导者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也许你并不感到意外—答案是二者皆有。所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招聘管理人员的时候,注意挑选那些精力旺盛、能够激励别人释放其精力、有激情的人。然后,想方设法培养和开发其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和执行能力。在提升下属的时候,要提升那些这五个特征都很明显的人。
你要牢牢记住,虽然不是必须把每个人都培养成领导者,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你就有责任物色和培养那些将来可以成为领导的下属。
首先,感谢在我被任命为领导之初,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和给予的热情帮助。这个职位很高,工作也很有挑战性,我不知道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的哪些方面,怎样做好我的工作。
—南非兰德博格读者
首先要祝贺你,不是因为你被提升了(虽然这也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而是因为你似乎已经知道,担任领导职务就意味着必须改变过去的行为方
式。但很多人疏忽了这一点,他们往往正是由于这一失误,断送了自己的事业。
现实情况是,担任领导之后,你的各个方面都要随之发生改变。
在成为领导之前,成功的全部内涵就是提升你自己,也就是说,你只需考虑你的个人成就,你的个人表现,对组织的个人贡献。你的职责是:举起手,叫到你的名字时,站起来说出正确答案。
当成为领导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成功的内涵是提升别人,也就是说,让你的下属更机敏,更成熟,更大胆。除了注意培养和支持你的团队,还要帮助其中的每个成员增加自信。作为一个个体,你的行为已不再重要。诚然,和团队其他成员一样,你也会得到别人的注意—但是,你被注意的原因只是因为你的团队获得了成功。换句话说,作为领导,你的成功并不在于你每天在做什么,而在于团队的出色表现“反射”给你的荣耀。
现在,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担任领导之后,你需要彻底转变你的思维方式,你不能再总想着“我怎样才能与众不同”,而应想着“怎样才能让下属把工作做得更好”。有时候,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你放弃你二三十年来拼搏进取的精神支柱!毕竟,在你的前半生—从小学一直到你的前一个职位,你一直是在为自己竞争,你举起手说出正确答案的时候,就算是赢了。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你之所以被提升到领导位置上,很可能是因为上面的某位领导看中了你的组织才能,使你可以实现从明星队员到称职教练的成功跨越。
怎样才能成功地实现这个跨越?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积极指导你的下属。利用一切机会向他们反馈你的看法—不仅仅是在年度或半年度的绩效考核到来之际。在会议、演讲或拜访客户之后,也要与下属探讨进一步改进的办法。让每一个重大活动都成为帮助他们的机会,与他们进行探讨,告诉他们你对他们当前表现的看法,告诉他们该如何提高。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你要旗帜鲜明地亮出你的观点!一定要直言不讳,这是高效领导者性格特点的一部分。
提升下属能力的另一个办法是深入地关心他们。满怀激情地面对生活、面对你们共同进行的工作,向下属展示你对未来的乐观倾向。此外,要积极关心每个人的绩效和进步情况,并用你的旺盛精力影响周围的每一个人。
总而言之,千万不要忘记—你现在是一个领导。你不能再只想自己,你要想到他们。
苛刻的上司是不是能从下属身上获得更多的价值?当然,在短期内,他们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是否有助于公司赢得竞争?
—意大利米兰读者
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个问题话中有话!
说它“话中有话”是因为对“苛刻”的含义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你怎样理解“苛刻”这个词对于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同时还因为一位上司是否“苛刻”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注意,“苛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与那些很费劲才能达到上司要求的员工相比,那些表现最为优秀的员工很少抱怨老板的“苛刻”。虽然这听起来也有些“苛刻”,但事实确实如此。
我们先来谈谈“苛刻”这个词的含义。
毫无疑问,确实有一些苛刻的上司自以为是,横行霸道,对员工粗暴无礼。他们无情地给员工施加重重压力,如果事情办得符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就表扬你,否则,他们就会对你破口大骂。这种上司往往很吝啬自己的赞扬和奖励。而且,他们喜怒无常,玩弄手段,遮遮掩掩,或卑鄙下流,或兼而有之。当前,正如你所说,这些上司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但是,这种情况很少会长久。在任何一个正派的公司里,这些人不是被炒鱿鱼,就是自我毁灭。
但是,上司有各种各样的。我们上面描述的苛刻的、自我破坏型的老板是一种极端的例子。另一种极端对企业也具有同样的危害性,就是那种“大家都满意吗”型的上司。在这样的上司手下工作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薪水来得真是容易!—但是,这种与软弱相伴的很可能是低下的业绩。为什么?这至少存在三个隐患:这种颇受“欢迎”的上司对谁都是同样的宽大、和蔼、懦弱;他们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不认真考虑事情的后果;他们往往根据办公室里最后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改变自己的方向。换句话说,他们没有任何敏锐、深刻的洞察力!
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位置—也许更靠近暴戾的那一端,而不是过于温和的那一端,就是对“苛刻”上司的正确理解,因为这种上司能正确地管理员工,让员工创造出优秀的长期业绩。说这种上司是企业的英雄而不是破坏者一定不过分。这个结论可能会让有些人感到“寒意”,但是,这种上司确实能够创造一个健康、公正的工作环境。在这里,员工和公司可以共同成长,为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稳定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为股东创造价值。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
对于这种上司来说,“苛刻”的含义就是意志坚定。他们设定明确、带有挑战性的目标。他们将这些目标落实到具体的绩效预期之中。他们频繁地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并对优秀者进行相应的奖励。对绩效最佳的员工给予高度赞扬,并提供最丰厚的奖金予以激励,对于其他绩效水平的员工也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金激励,但对于表现最差的员工,则不提供任何奖励。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绩效情况,让所有人都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每一天,这些“苛刻”的优秀上司都在着力提高下属的能力。他们为员工提出很高的要求,希望员工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
为这样的上司工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吗?当然不是!这正是你的个人能力得以施展的时候。如果你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正视这一挑战,在这种上司手下工作,你会发现自己的精力出奇的旺盛,因为你可以做到你以前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如果“苛刻”的上司把要求再抬高到一个你达不到的水平,那么感受就会走向反面。由于人的天性,你不会责怪自己,而只会责怪那个“苛刻”的上司。
家得宝(Home Depot)公司的CEO鲍勃·纳德利(Bob Nardelli)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问题。鲍勃·纳德利是一个“苛刻”的优秀上司—对下属要求很高,但同时,他办事公正,为人坦率,注重结果。
最近,《商业周刊》发表文章,高度评价鲍勃·纳德利在家得宝任职的五年期间该公司发生的巨大变化。文章发表之后,该公司先前的一些管理人员纷纷指出“事情的另一面”,他们对鲍勃·纳德利非常不满,认为鲍勃有意在公司里营造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恐怖文化”。请注意,这些管理人员(不愿透露姓名)都相继离开了这家公司。好好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辞职。
是因为鲍勃太“苛刻”了吗?
还是因为这些管理人员没有能够达到这位意志坚定的上司制定的严格绩效标准?
我们相信原因是后者。这里想说的是:苛刻的上司也有优劣之分,孰优孰劣往往旁观者更清楚。
另外,我们这里显然不是在谈论那些严厉指责、贬低,动辄对下属施以拳脚的极端恶劣的上司。没有人会欢迎他们,他们理应遭到全社会的唾弃。
我们谈论的是那些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上司—就是那些苛刻却公正,严格却不吝啬,能够对你的不足直言不讳、坦诚相告的上司。
绩效低下的人往往希望这些上司尽快走开,而渴望成长的人却在到处寻找他们。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一直是查尔斯的上司。一方面,他总能达到公司的绩效要求。另一方面,他阿谀奉承、自以为是、阳奉阴违、挑拨离间。有时候,我真想把他打发走,可是又一想,如果他走了,这里的工作简直无法想象。
—纽约读者
直接找他谈话,如果他不愿意改正,就让他走人。如果你一直在公司反复强调正直、坦诚和互相交流的工作理念,那么,你就必须让他走人。如果让这样的人继续待在公司里,无异于告诉其他员工,你反复强调的一切都是口是心非的空话。
注意,如果你希望下属做出某种行为,并且将成功地提倡这种行为作为你在事业和生活上取得成功的一部分,那么,你就必须对实施这种行为的员工给予奖励。
同样重要的是,你必须让那些拒绝实施这种行为的人离开。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开掉这种违背公司价值标准的人不要在私下里进行,也不要用这样的借口,如“查尔斯是因为个人原因才离开的,他是想多陪一陪家人”。你应该站起来,向大家公开宣布,公司辞退查尔斯是因为他不能遵守公司的某些价值标准。
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可以确信的是,接替查尔斯的人肯定会吸取他的前车之鉴,另外,如果你能够这样做,就没有人会再怀疑你推行这些价值标准的决心了。
现在,显而易见的是,所有的公司都青睐那些工作能力极强的员工,就像查尔斯这样的人。但你的目标是确保员工通过正当的方式完成公司的绩效指标—谁也不应该踩着别人往上爬。如果你继续将这种人留在公司里,你只能营造一种相互嫉恨和恐惧的氛围。虽然,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你也可以取得一些成绩,但这种日子不会长久。
所以,下定决心,把查尔斯打发走。虽然这暂时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意外的收获—正是由于你旗帜鲜明地维护了你的价值标准,团队中其他成员的绩效将大为改观。
我没有多少管理经验。八个月之前,我被提升为一个学习和开发部门的领导。这个部门里一共有七个人,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大,在这个公司的工作年限都比我长。对了,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自然资源公司。他们的责任心很差,经常因为一些个人的小事请假,工作效率很低。但公司里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拒绝他们没完没了的请假?
—南非开普敦读者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有多大勇气?因为你必须在部门里进行一场艰难的变革活动。之所以艰难,是因为你必须对部门进行彻底改造,并且,即使部门完成了改造工作,也必须让个别人离开。
虽然你没有提到,但是我能想得到,你的组织里缺少三个极其重要的组织要素:一个能够激励士气的使命、一套鲜明的价值观、一套严格的评估体系。
使命是为了清楚地阐明之所以成立这个部门的首要目的,可以让你的下属有一种自豪感和紧迫感;价值观描述的是人们必须怎样做才能实现上述使命。(顺便说一句,价值观的另外一个表述方式就是“行为”。)比如,在你所在的学习和开发部门,部门的价值观就应该包括“将所有的日常工作与市场的变化联系起来”,或“向公司的每一个角落传播最佳实践的方法”。不管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它都必须具体、真实。最后,公正、严格的评估体系(开始的时候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估)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的绩效情况和价值观的遵循情况。顺便说一句,评估体系必须能够把评估对象的绩效拉开档次,否则没有任何意义。换句话说,它必须能够作为一个依据,以此对那些落实新的使命和价值观的员工进行表扬、加薪和提升,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员工,则采取相反的措施。
我们上面描述的变革活动可以给一个组织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它需要时间和钢铁般的意志才能获得成功,对于像你们那么小的部门也是如此。但是,一旦你确定了使命、价值观和评估体系并不懈地进行宣传,下属就会清楚怎样才能获得成功。这样,下属就不会因为自己的私事频繁地向你请假了。为什么?只要让他们清楚,请假是可以的—只要你的绩效和价值观为你“做主”。最后,你就会看到,责任心和工作效率将大幅提高。但是,往往有个别人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行事方法,即使你百般鼓励、悉心指导也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下属,不要再做无谓的等待,告诉他们,让他们离开这个组织,去找一个能够接受他们的价值观的地方。他们不属于你这个组织。
现在,我们明白了,你所供职的组织是一个拥有自己的文化和惯例的大公司。我们经常收到人们的来信,向我们描述同样的苦恼—“我什么也改变不了,因为这里不欢迎新事物”,或者说,“上司不支持我”。
我们同情他们—但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是的,你可能是受到了众人的排挤,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一个组织,尤其是对于这个组织的老板来说,他们很少会拒绝一个能够提高绩效和工作效率的方案。很少有人会开除一个公司指标完成得很好的团队成员,他们可能会忌妒,但是,他们并不傻。
不过,即使公司认为你的方案“不合常规”,也不要放弃。要审时度势地处理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清楚实施这一变革方案的利害关系。让上司知道你的想法,同时,更要让你的下属清楚你的想法。最后,一定要坚持不懈。总有个别人要抵制变革,这很正常—他们经常如此。但是,随着变革的成效逐步显现,新方案的科学性将不言自明。要知道,事实胜于雄辩。
有没有一个在组织里营造诚信氛围的简单方法?
—南非约翰内斯堡读者
有的,很简单:直言相告,言出必行!
诚信的逐渐破坏和消失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人们彼此之间不说真话。他们总是粉饰那些“坏”消息。他们想办法用各种难懂的术语故意淡化存在的问题,推脱自己的责任。在组织里打造诚信的唯一办法是,公司的高层领导将诚信确定为该组织的最高价值标准,始终实践这一标准,并且对追随者进行奖励。
扼杀信任的第二种情况是言行不一。同样,公司的高层领导是主要的责任者。他们要下属敢于冒险,但是在下属冒险失败之后却又暴跳如雷。他们同意减少营销开支,鼓励人们进行创新,可是,年终销售额稍有下降,他们就对员工进行处罚,即使实际销售额相当不错时也是如此。他们口头上大力提倡重视客户服务,但是为了完成月度销售指标,却将带有瑕疵的产品交给客户。最糟糕的是,他们一边信誓旦旦地强调着公司的价值观,一边又留着和奖励那些虽然完成公司任务却公然破坏这些价值观的员工。这些行为都告诉人们:我说的都不算数,换句话说—不要相信我。
其实,打造诚信并不困难,你手中的工具就是语言和行动—还有二者的统一。
以前,我有四年时间在管理着一个大型的全国性连锁店的一个分店,最近,我获得了提升,负责监督这个连锁集团分布在两个国家的所有连锁店。但是,我发现,真是积习难改—与所有连锁店的总体经营状况相比,我总是特别不放心我从前管理的那家分店的经营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纽约亨廷顿区读者
你说出了问题的实质,好极了。大多数遇到这个问题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一点,即,他们陷入了一个极其常见的升迁陷阱里—他们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升任新职位的同时,心思还没有完全离开原来的职位。
现实情况是,随着你的提升,两个人获得了新的工作:你和接替你工作的那个人。作为领导,你的任务是尽情释放你们两个人的聪明才智。但是,如果你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回家看看”上,你—还有你的接任者就都没法做到这一点。
你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设法了解你面对的这一更为宽广的新领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调整你的思维角度,将你负责的所有分店都看做实验室。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每家分店的业务大同小异,但是其中一些分店肯定有一些更为有效的独特方法或流程。你的工作是发现这些最佳方法,并在所有分店中把它们作为像氧气和氢气一样重要的东西进行推广。在新的职位上,你担负着新的职责。这就是,要求你负责的所有分店互相交流彼此的最佳创意,然后推广和继续完善这些创意。这比你不放心地监视某个人更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透明是提高自我要求的第二个工具。你已经知道哪些衡量标准有助于提高这一行业的绩效—存货周转率、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有关客户满意度的一些关键指标。如果以前你没有定期公布这些衡量标准,那么现在马上改过来。保证让每家分店—不论是绩效最好的分店,还是最差的分店都能看到他们在所有分店中的排名情况。这种透明的做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方式既可以公开表扬和激励绩效最理想的分店,同时,对于绩效较差的分店来说,又可以起到敲警钟的作用,提醒他们必须探索更有效的新方法来提高绩效。换句话说,这种方法又可以支持和促进整个组织的持续学习和进步。
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避免自己的心思还留在原来职位上的最后一个办法是,迅速行动,定期对手下所有经理人的绩效进行严格的评估。绩效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个方面。定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人们遵循既定的优秀价值观(即,行为)的情况如何—比如,向其他分店传授和吸收其他分店新点子的情况如何。定量评估在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础之上进行。两种评估方式相结合,可以为你提供很多重要依据,你可以据此重奖那些优秀的下属,帮助和指导那些表现普通的员工,将那些表现最差的员工清理出你的组织。最终结果是—提高每个人的绩效水平。
现在,你的职位比以前更高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职责与以往已大不相同。你现在的工作很多,但是不包括你过去的工作职责。把过去的那份工作交给你的继任者吧,让他想办法以自己的方式打造“新的辉煌”。
在我们公司里,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样激励下属。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理想的办法?
—博茨瓦纳哈博罗内读者
你是说,除了金钱以外?
我们假设除了金钱之外,确实存在其他的激励方法。因为作为一位上司,你肯定目睹过金钱在点燃热情之火方面是多么有效—即使对于那些自称根本不在乎金钱的人来说,亦是如此!在激励员工方面,金钱的作用的确不可小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我们也不打算详细介绍另外两个大家早已熟知的激励因素:有趣的工作内容和融洽的同事关系。你也肯定清楚,这些条件对于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多么重要。和金钱一样,这两个方面在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方面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这三个人人都可以想到的方面就是员工激励的全部内涵,那么你也不会感到面临的挑战如此严峻。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庆幸的是,这里还有四个激励工具,每个都和金钱没有关系,而每个都非常有效。
第一个工具很简单:赞扬。当一个员工或团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时,你要立刻给予热情的表扬。除了当众进行表扬之外,还要将这件事挂在嘴边,一有机会就提起它。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所有员工进行奖励。
这些日子,当我们向一些企业团体提出这个建议时,对方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那些没有受到表扬的人怎么办?他们说这样做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打击他们的工作热情。这是毫无根据的,这等于在迁就不思进取的人!如果公司的员工队伍很理想—个个能力不凡,乐观向上,那么当众赞扬只会激励大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我们再谈一谈赞扬这种方式,尤其是通过赠送一些小玩意进行的赞扬。这类小东西当然不错,但是记住,这些东西不能代替金钱,它们只是金钱激励的补充。漂亮的礼物只会积累灰尘,但是支票却很快可以兑成现金。
第二个工具也应该很简单,但表面上看似很难。这个工具就是庆祝。我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我们去过的所有地方,我们都向当地读者提过这个问题,我们问,员工取得成绩之后,公司是否像样地庆祝过?结果呢,回答“是”的往往仅占被问者的1/10。多可惜啊!取得了成绩之后就马上庆祝,这是一种激励员工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策略。在这里,我们讲的庆祝不仅仅是针对重大成就,也可以是获得了一个大订单,或是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效率或客户满意度的新方法等里程碑似的成就。庆祝的机会几乎俯拾皆是,所有这些小的成绩都是激励团队迎接新挑战的好机会。
庆祝活动不需要搞得太过花哨,也不必投入太多金钱。毕竟,庆祝只是赞扬员工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是加入了更多的娱乐成分而已。你可以给优秀员工一个惊喜,安排他们下午去吃烧烤,也可以赠送他们棒球比赛的球票或电影票。如果获得祝贺的员工人数不多,可以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带着家人去迪斯尼乐园、圣迭哥动物园游玩,或观看玫瑰花车大*。
现在,我们来看看庆祝活动要注意哪些问题。不能为了庆祝而请员工出去吃饭。没有比听到上司说“干得好,今晚我请大家去大饭店吃饭”更让员工感觉不好了。注意,员工与你待了一整天,也许他们很喜欢你,但是,对员工的激励不能体现为在工作结束之后还“强迫”员工与你在一起,即使饭菜非常高档也是如此。
接下来的这个激励工具非常有效,但是它只能在你非常清楚自己使命的前提下使用。你可能会问“难道还有不清楚自己使命的上司吗”,但其实,这样的上司并不鲜见。在过去长达数年的旅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领导者疲于应付各种日常繁杂的事务,而将自己的重要使命抛在了脑后。
当然,这也在所难免,因为有时候,眼前急需处理的各种紧急事情确实能分散人的注意力。但是,要想往前走,一个团队必须理解并高度认同和接受自己的前进方向。团队需要一个一致的目的,需要集体目标意识,而这正是一个重要使命能够提供的:一个能够充实下属身心的内容鲜明的、令人振奋的信条。一个有使命的组织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上司会说:“让我们一起翻越高山!”—上司可以用这句话来召集下属,鼓舞团队的士气。
最后一个激励工具可能是最难以运用的。确实,很多高明的领导就具有这方面的才能,他们运用这种激励工具就像是运用他们的“触觉”一样,但是,对于那些经验不够丰富的领导来说,他们很难运用这个工具。
我们指的是创造一种成绩和挑战相平衡的工作环境。一方面,人们需要一种由工作唤起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没有一种在接受测试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现在不再学习和成长,他们就会腻烦。换句话说,当人们感觉到他们在山顶但似乎仍在向上攀爬的时候,人们就会有一种激励感。
简单地说,如果上司能够为员工提供这种具有内在“推力和拉力”的工作,那么这种上司就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下属的潜力就会得到超常的发掘,这可以明显地从他们的绩效里体现出来。
现在,我们回到金钱激励的话题。
当然,确实有一些人不为金钱鼓励所动,但是应该看到,这些人一般在事业发展上的进取心不强。所以说,在想到员工激励的时候,首先还是应该考虑金钱激励。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有时候,金钱激励并不是说你奖励了下属多少钱,而是,相对于他们的同事或同行来说,他们得到了多少。最近,我们与一个熟识的投资银行家谈话时,我们问他今年的业务情况如何,他表示对今年收到的奖金非常满意,同样让他兴奋不已的是,经过他的努力,他现在的业务能力可以和公司里那些最优秀的同事相媲美。金钱奖励是一种保留方法,但是,做出“谁的表现更好或最好”的评判却往往能让人们再接再厉。
也就是说,即使是投资银行家(至少,一些投资银行家)关心的也不仅仅是金钱。其实,优秀的人才很少只是为了金钱而长期从事某个工作。他们追求的是金钱再加上某些感觉—他们很看重的某些感觉。首先,人们想知道,他们每天需要在八小时之内做什么,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这个工作对于他(她)意味着什么。庆幸的是,你可以利用公开赞扬、工作中的乐趣、激励人心的目标和勇于面对挑战的成就感等工具向他们传递工作的意义。
除了金钱之外,上司还可以给员工很多东西,虽然这些东西是免费的,但是,员工的回报却是无价的。
我经营着一家14个人的公司,我们对公司员工非常好—为他们的生日、孩子出生、结婚举办派对。无论在个人事务上,还是在专业技能上,我们都非常关心他们。可是,人们还是不停地抱怨,说我们在做样子,不是发自内心的感谢,等等。我简直快要疯了,好像我怎么做都不能让他们满意。
—南非开普敦读者
不要做这种无谓的尝试了。你用最良好的意愿,营造了一个典型的权利文化。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你的那些员工把发牌的顺序弄反了—他们认为你在为他们工作。
这个现象并不罕见。这种趋势在小企业里更为普遍。在小企业里,员工更容易与上司建立比较随便的、类似一个大家庭的关系。而且这些上司本人也往往有意无意地模糊了上下级的界线。
最后,这种亲密关系终于结出苦果。员工对你怨声载道,牢骚满腹。
你当初是怎么一步步地走入现在的这种困境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迅速地从这个困境中走出去。你需要认真面对的第一个人就是你自己。你经营的是一个企业,不是社交俱乐部或心理咨询机构。你最重要的职责是抢占市场,不断地发掘员工的工作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当然,你希望员工满意,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员工满意应该以公司发展为前提,而不能用百依百顺、低三下四的办法来换取。只有公司在他们的努力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他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实惠,不管是在个人生活方面,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
按这种思路想一个好的办法。
把你的所有员工叫到一起,把自己转变看法的经过告诉他们,希望他们也能够转变自己的看法。然后,你和员工一起列出有助于促进公司发展的所有行为。将这些行为作为公司新的价值标准—公司的方针,并认真执行。例如,其中的一个价值标准可以是,对于客户的要求,要立刻做出反应。或是,必须向客户提供零缺陷产品。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让你的员工知道工作就是……哦,工作就是工作。
可以想象,在终止目前的权利文化的过程中,你肯定会听到一些不满的声音。甚至,一些你一直很看重的人还会拂袖而去。坦然面对他们的不满,祝愿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
那些不满的员工很快就会发现其他公司的情况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理想,你会发现,当他们不再抱怨,全力投入市场竞争的时候,公司的运营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刚受雇于一家新公司,在那里担任领导职务。我真想把我以前部门里的一些人带过来,我们在一起肯定合作得很好,并且他们懂技术。您觉得呢?
—印度班加罗尔读者
这个想法听起来不错,但你要慎重行事,也就是说,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你现在管理的这家公司面临严重困境,需要迅速扭转局势,而员工又囿于过去的公司文化而拒绝变革,这时候,如果你把过去那些工作能力强而又可靠的同事带过来与你并肩作战,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有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你的变革工作可以更加迅速、更加顺利地进行。基于你们在过去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达成的默契,你未来的工作也会轻松很多。
但是,如果你受雇管理的是一家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好,只是需要对员工稍加激励就可以产生明显起色的企业,这时候,把过去的几个老同事带过来很可能适得其反。对一个运作正常的组织来说,最容易破坏员工工作热情的事情就是领导经常借助外面的心腹来密谋对付公司内部的员工。“在以前的那个公司里,我们就是这样做的。”这是最糟糕的办法,这种做*在公司内部造成“两级社会”,一边是上司的心腹,一边是不受上司信任的先前那个公司的员工。
归根到底一句话,先调查“地形”。如果你需要迅速扭转公司的状况却受到一些人的强烈抵制,你就可以将过去的同事吸收进来。但是,如果你面临的形势并不严峻,你最好从现有的员工中物色最为优秀的成员,赋予他们新的目标感。你可能会想念你以前的同事,但你肯定不会想念他们可能给你带来的麻烦。
我很想听一听您的建议—这种情况您也可能经历过:怎样管理能力出众的员工。您又不能把自己解雇,所以,有什么好办法吗?您会隐瞒这个员工的绩效吗?或者说,希望组织不知道您的下属比您能干?
—加利福尼亚州奥伦奇读者
或者,你应该祝贺一下。
对于上司来说,最理想的事情就是(你说的对,我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拥有比你反应更快、点子更多,或者说在某些方面比你更能干的下属。这就像买奖券一样,你突然发现团队里冒出一个可能会提高所有团队成员的绩效和影响的队员。
其中包括你。
是的,你的这种感觉也很自然—你担心这个“能力出众”的员工会让你相形见绌,也许你还担心他会影响你的发展。但实际情况往往恰恰相反。
原因是,一般来说,评判领导的成绩不是看他个人的贡献。像评估普通员工一样评估领导个人的贡献有什么意义呢?在评判大多数领导的业绩时,我们一般看他们在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雇用、培养和激励员工的效果如何—所有这些都会从最后的结果中体现出来。所以说,在你雇用了优秀员工,释放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时,你不应该有失落感,因为你就像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鹅。
你大可继续下“金蛋”。没有一个公司不欢迎能够为他们挖掘出优秀的员工并为这些员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领导。你可能不是最擅长此道的领导,但是如果你能不懈地展示这些领导技巧,人们会认为你是公司里善于发掘和培养人才的人,那么你的事业成功之日就指日可待了。
我们不是说,管理“出众”的员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事实上,你的问题让我想起几年前芝加哥的一位读者提出的问题。他说他的七个直接下属中,有两个下属的能力要比他强,他问我他该怎样评估他们的绩效。
“其他五个人怎么样?”我们从这个问题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来考虑考虑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到底怎样来评估那些你感觉比你有能力的员工?
不用这样。我的意思是,你不要评判他们的才智和独到的技术。当然,你可以谈论他们的成绩,但同样重要的是,你必须关注他们还有提升空间的地方。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即使是一些能力很强的人也可能有欠缺的地方,比如,难以与同事相处、听不进其他人的建议。另外,他们中的个别人想成为领导,而这正是展示你的经验和自信的地方,你的指导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帮助。
这样,管理能力出众的员工和管理普通员工没什么两样。在庆祝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你也会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关于管理的原则与实践
怎样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我们知道,当老板是一回事,管理企业是另一回事。要想让企业获得发展,我们就不得不遵循一些原则和惯例。
没错—这些原则和标准惯例有哪些?这就是这一部分要尽量解决的基本问题。这里用了“尽量解决”,因为坦率直言和分级化管理等原则和战略、预算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惯例都是有争议的。拿“坦率”来说,在我们去过的所有国家(包括美国)里,都有人质疑它的“合理性”,更不要说它的实用性。但是,我们可以就管理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也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做,企业管理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讨论其中的一些问题。
根据您的经验,将一个企业发展成为众多求职者心目中的“首选企业”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还有,这个过程具体需要多长时间?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读者
你问的是三个因素,但是,很多“明星企业”之所以能获得众多求职者心目中的首选企业这一“大奖”,依靠的重要成功因素却是六个。说它是一项“大奖”,是因为如果人们都渴望在你的公司工作,那你就获得了赢得比赛所需要的最强大的竞争优势—招募和派出最佳球队的能力。
在告诉你到达那个幸运之地的六条道路之前,我们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成为首选企业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很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10年或更长时间。这和公司树立自己的声誉一样—公司需要公布一个又一个年度报告,发表一个又一个创业事迹,经历一次又一次危机(因为每个公司都要至少经历一到两次的危机),一次又一次从低谷中走出。IBM公司可能用了大约30年,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拥有了所在行业的“黄金标准”,但公司在遭遇挫折的10年里又失去了这一标准,又过了10年之后,该公司才得以重建今日的“黄金标准”。
但是,在今天的媒体无孔不入的年代,这种一般来说非常缓慢的名誉树立过程也会被更有爆发性的例外情况所打破。依托“口碑”因素(buzz factor),公司几乎可以一夜成名。口碑因素可以极为迅速地达到效果。在一些技术公司,口碑宣传的巨大效力往往伴随着令人振奋的突破性成果,或对新产品或服务的范例革新而显现出来。Google、eBay和苹果公司都是极好的例子。口碑的力量还可以来自某个极具吸引力或享有极高声望的知名品牌,比如香奈儿或法拉利。
但是,口碑因素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适用,同时,它的效果也不稳定。苹果公司利用Mac火了一把,当其他PC生产厂商另辟蹊径,超过了他们的时候,苹果公司就失去了这个优势,后来它开发出了iPod之后,才重新夺回这一优势。这个大家熟知的经过,说明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必须通过传统的方式,经过长时间的锤炼,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求职者的首选企业。
这里有一个对照清单,你可以用它来评估你所在企业成为首选企业的进度。
第一,首选企业真正重视持续的学习,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些企业舍得为提升员工能力投资,他们利用课堂、培训计划、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来开发员工的潜能。这些活动给员工传递了一个信息:公司非常愿意帮助他们不断成长。
第二,首选企业奉行实力主义。薪水和提升机会与个人绩效密切相关,严格的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将每个人的绩效情况公之于众。在每一家企业,你的人脉和学历可能会使你被纳入精英阶层,剩下的,就看你的能力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些方面有助于打造一个首选企业。很简单,高素质、自信、积极上进的人往往青睐这种企业环境。
第三,首选企业不仅允许人们冒险,而且还鼓励人们冒险,他们不会去惩罚那些冒险失败的人。就实力主义来说,鼓励冒险的文化正好能吸引那些有创造性的、敢作敢为的优秀员工,这些员工是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时所需要的,这种竞争的特点是创新而不是大幅削减成本。
第四,首选企业知道,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也对企业有益。性别、种族和国籍都不重要,但每个人的想法都很重要。首选企业的观点既是多样化的,又是全球化的,他们的最佳实践方法因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那些绩效突出的员工,公司允许他们适当地灵活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总之,首选企业更加开明,更有胸襟。
第五,首选企业选择员工的标准很高。他们要求应聘者踏实肯干,应聘者必须通过重重严格的面试筛选,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先前的工作经验必须通过全面、严格的考察。不可否认,这个因素有点不合逻辑,因为在你还没有成为求职者的首选企业之前,你是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的,因此也是没有资格挑剔的!但是,你应该这么做,因为人才吸引人才的方式往往是比较离奇的,正因为你的标准高,才会吸引高标准的人才。
第六,也是最后一点,首选企业在不断创造利润的同时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持续攀升的股价对于求职者来说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除此之外,只有极其成功的公司才能许诺你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你提供升迁和加薪的机会。其实,公司最让潜在员工神往的一句话是:“来吧,让我们同舟共济,一起努力吧。”
我们在开始时说到,成为求职者首选企业的最大好处是你可以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继而引发一个良性循环。一个优秀团队可以吸引另一个优秀团队的加入,一次成功往往能够引发更多次的成功。
这是一条你和你的员工永远都不想离开的“船”。
MBA毕业之后,我有幸担任经理职务。我相信坦率直言的原则是对的,可是,我却不敢这么做,因为大多数直接下属的年龄比我大一倍。
—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读者
你可能是感觉和岁数与你父母一样大的人直来直去有些拘谨,这你放心好了,与你相比,“老年人”更不喜欢听空话、套话和模棱两可的话。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他们已经饱受空话、套话之苦,所以,很可能会从心底赞赏你的直率,尤其是当震惊逐渐消退的时候。
在这里,我们说“震惊”,因为你在刚开始和他们开门见山、实事求是地交流有关绩效问题的时候,他们肯定要有一个适应阶段。大多数人—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岁数稍长一些的人都不会马上适应。
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最终,坦率直言肯定会产生理想的效果,它能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不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不再进行流于形式的绩效考核,你的团队效率会更高,更有创造性,工作更积极。
进一步说,营造坦率直言的氛围是你的一项职责。事实上,从你担任经理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让每一个下属清楚地了解他们每个人的绩效情况,这是你打造最优团队、赢得竞争的必要步骤之一。
顺便说一句,你遇到的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鲜见。人们为拒绝坦率直言编织了各种各样的借口,例如,在日本,人们会说它违反了日本的谦恭有礼的为人方式;在瑞典,人们会说它违反了那里的平等主义。但到目前为止,你说的年龄问题是人们提得最多的理由。
不要管它。个别“老年人”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反对,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在盼望坦率直言的领导者了。
您很早就开始倡导一种叫做“差别化管理“的管理方式—提升公司里20%表现最为优秀的员工,培养70%的中间员工,辞退剩下10%的垫底的员工。可是,怎么把您这个方法用在瑞典呢?要知道,在瑞典,要开除一个表现很差的员工简直太困难了。
—瑞典哥德堡读者
你说的是瑞典,不过在其他的几十个国家,也有人问我们这个问题。这些国家包括德国、日本和墨西哥,等等。甚至在劳动法相对比较宽松的美国,也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美国读者提出的问题是:“我怎么在我的公司里实行差别化管理?我们从来没有辞退过一个人—我们不能辞退员工。”
这根本不是事实。在哪里都可以实行差别化管理,只要方法正确。在开始的时候,总会有人反映这种制度不适合他们的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意识到差别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它不但能帮助员工发展他们的事业,还可以改变这场竞争本身,同时,他们还会明白,差别化管理和任何民族性格以及与劳动相关的法律并不矛盾。实际上,恰恰相反。
注意,就像你说的,差别化管理确实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因为它要求辞退表现较差的员工。可事情往往是,一旦这个制度被严格实施之后,经理很少开除任何人。这是因为差别化管理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坦诚、公正的绩效评估来绘制“20%—70%—10%”的绩效曲线图。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当人们得知自己的绩效得分在最后的10%之列时,他们就会主动付出努力,且往往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没有人愿意给一个组织垫底。
同时,差别化管理对其他两个层次的员工也会带来重要影响。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他们在精神和钱包两个方面都得到“充实”之后,会更加渴望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中间的员工来说,公司将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尽可能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别化管理确实是一个让个人和企业都能获得进步的好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差别化管理在一些国家比较容易推行,而在另一些国家则比较难。你提到了瑞典法律对辞退员工的限制,很多经理马上可以搬出这个事实作为不实行差别化管理的理由。最近,在斯德哥尔摩逗留的时候,我们听说了很多建立在平等主义基础之上的文化价值标准,而不完全是“20%—70%—10%”的概念。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现差别化管理很可能要经历一个比较困难的文化融合过程的时候,经理们也不要停滞不前。你可以放慢节奏,加大说服力度,对于那些因为与你意见相左而要与你分道扬镳的人,可以多支付他们一些离职金。这样做的好处远远超过付出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你要认真进行绩效评估,坚持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绩效评估。让人们知道他们的绩效排名情况—不要闪烁其辞,不要怕得罪人。让坦率直言成为组织的一个真正的价值标准。其次,反复强调严格的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差别化管理的核心。最后,将所有团队成员都打造成优秀队员,众所周知,拥有优秀队员的球队肯定会赢得比赛。
谁不想取得这样的成果—即使在瑞典?
您认为,对于100人以下的企业来说,竞争战略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学术界和咨询界提出的方案绝大多数只适用于大企业。我们感觉,他们提出的一大堆建议方案根本不适用于资源有限的小企业。
—堪萨斯州匹兹堡读者
这对你来说也许是个坏消息—战略就是战略,它适用于任何公司,与公司大小没有关系。只有那种“超级创意”(big aha),才能给你持续的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战略仅仅是帮助你赢得竞争的价值主张,即,打造鲜明的竞争优势,让产品或服务令顾客为之心动。此外,战略的重要性都体现在执行上—在这方面,小公司实际上还有某些优势。
你感觉好像你听到的绝大多数有关战略的建议主要适用于大公司,这不都是你的错。人们把战略理解得过于复杂了,好像战略是一系列高深的科研方法。实际上,因为要对数字进行认真、细致、科学的处理,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实只有大公司才拥有胆敢尝试这一切的人力、时间和金钱。
但是,不要紧张。你考虑得越复杂、越全面,你就越来越走向了死胡同。注意,一旦你有了“超级创意”,战略就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一个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你只需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条件对这个方向或基本过程稍加调整即可。战略必须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它是活的!
小公司和大公司都可以通过回答五个关键问题来明确他们的战略。我们与竞争对手一决高下的赛场是什么情况?我们的竞争对手最近在做什么?我们最近做了什么?你最担心将来发生什么事件或变化?基于上面的情况,我们该采取什么对策?
很显然,这一短暂的、没有任何高深理论的过程不需要任何理论书籍或咨询师来指导。实际上,它只需要一个能够把握最新信息、胸怀远大、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积极敬业的团队就可以做到,最终,他们可以为你酝酿出一个高效的竞争方案。
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这一步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如果公司只有100名员工,甚至是1 000名员工,那么,你就很容易向你的每一名员工传达你的战略,激励大家,让所有员工都对这一战略寄予厚望,跃跃欲试。在战略启动之后,小公司,就像是小型机动船一样,可以比那些大型远洋渡轮更加迅速地调整方向,而且他们在招聘人才方面的效率更高,决策中的官僚障碍也相对少一些,另外,他们比那些庞大的竞争对手更容易看到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虽然如此,在竞争战略方面,也并不是说,小企业就可以占尽优势。你们的难处是:囿于资源紧张,你们必须尽量避免走弯路。大公司可以经受很多重大的打击,他们投入巨资的一个、两个、三个“超级创意”即使效益不理想也不会让公司伤筋动骨。相比之下,一个大的战略失误很可能将一个小企业送进坟墓。
对于小企业来说,最迫切的事情是将自己的价值主张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标准。他们必须拥有某些特别出众的东西—获得专利的新创意、突破性技术、极大的成本优势、独特的服务内容。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小公司必须能够吸引并牢牢地保持住顾客。
当小公司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庆祝他们的制胜战略。在设计这一战略的时候,他们不必使用那些没什么意义,甚至连那些大公司都不用的图表、报告、研究方案、成堆的PowerPoint幻灯片。
五年之前,我们创立了一家公司,跻身当时刚刚出现的光纤通信行业。通过努力经营,虽然暂时没有生存之忧,但是很明显,与我们过去的预期相比,“增长空间”非常有限。我们是不是应该就此放弃,在一个新领域里重新开始,还是继续待在这个行业里继续这场生存游戏?
—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读者
既然你来自硅谷,大概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生存游戏非常艰苦,也许除了技术行业外,其他行业都没有生存空间。实际上,如果死守一个低增长的技术行业,你的产品会很快走向货品化的境地,到时候,你不得不无休无止地与海外竞争对手进行惨烈的价格战。千万不要走这条路。
所以,很明显,你最好寻找一个你和你的团队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取得重大成就的新领域。看来,在你们公司的业务模型里,是否能够生存—至少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之内生存下去,是你们考虑的一个因素。这是件好事。这意味着,你眼前的挑战是在保持现金流规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同时,你还可以研究将来的策略,是决定收购一家企业还是自己重建一家新企业,以及怎样向未来的新企业分配资源。
现在,上述各方面都不会让你有轻松、愉快的感觉—关闭自己的公司一般都是这样,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面临的问题很普遍,你也许就会感到放松了些。形势的变化从你的脚下开始,某一天,你会突然感觉自己的业务已经大不如从前。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各个领域都是如此,不仅仅发生在初创企业领域。实际上,这种现象在一些建立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企业里尤其常见。在那里,新的竞争动力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挑战现状。不幸的是,在这些大公司里,一些业务已经在经理们心里根深蒂固,他们不会像你一样具有如此清醒的认识。
注意,事情的变化要求领导者克服一切纯粹的人为因素,如,惰性、对传统业务的留恋、对未来心存侥幸。但是,在战略选择的重要时刻,我们必须勇于面对,至少不能感情用事,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面对这种时刻,杰出的领导者会自我反省,问自己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就是已故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大约50年前提出的那个问题:“假如你过去没有创办这家企业,你现在还会创办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德鲁克要求你再回答第二个问题:“现在,你打算把它怎么样?”当今的所有领导者都应该听从他的建议。如果必要的话,追根究底,找到问题的结论,不管是该调整、出售,还是关闭你现在的公司。
祝贺你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虽然这是个痛苦的决策,但是你可以将你的员工从日渐渺茫的工作前景中解脱出来,给他们一个充满机遇的未来,也许这种机遇就在你新创办的企业里。
如果要您选择的话,哪三个衡量标准最能反映公司经营的稳健性?
—佛罗里达州奥兰多读者
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个行业的经理人,各自都有一套能够说明问题的统计数字。对于制造行业的管理人员来说,这些数字可能是存货周转率、按时交货的比例和单位成本。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可能是完成的交易量、市场份额、销售额的增长率。对于呼叫中心的经理来说,可能是应答顾客电话的时间、顾客不满地挂上电话的次数、员工保持率。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企业主管—不管你管理的是住宅区附近的商店,还是拥有众多产品的跨国企业,都可以运用这三个关键指标来衡量公司的稳健性:员工敬业度、顾客满意度和现金流。
这些衡量标准虽然不能展示你想知道的一切,但是也差不多。它们能反映出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的核心内容,不但包括现在的情况,也包括将来的情况。
第一个指标是员工敬业度。不用说,一个企业,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如果员工工作不积极主动,不认同公司使命,不知道该怎样实现公司使命,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的发展。所以,你至少要每年一次以匿名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敬业度调查。之所以要以匿名方式进行,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但是,切记,在进行敬业度调查的时候,要避免走入一些常见的误区,比如,将提出的问题局限在一些没什么意义、琐碎的事情上,比如公司餐厅饭菜的质量怎么样,是否能够顺利地在公司的停车场找到停车位。最有效、最能说明问题的员工敬业度调查完全不是这样。高效的敬业度调查应该调查员工对公司的战略方向、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机会的看法。公司应该问:“你是否认为,公司有一系列人们理解、认同和全力支持的目标?”“你认为公司关心你吗?公司给你成长的机会了吗?”还有“你的日常工作是否与公司领导在口头上和年度报告中所说的内容相一致?”
基本上,最有成效的员工敬业度调查都针对一个问题:“我们都是同一个团队的一分子吗?”
当然,增长是企业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关键,所以,我们将顾客满意度列为大多数经理人衡量公司经营状况的第二个指标。虽然与员工敬业度一样,顾客满意度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来衡量,但是问卷调查很难获得足够的能够帮助你详细解读企业真实情况的核心数据。所以,你还要拜访一些顾客—不仅和那些“好说话”的顾客聊天,还要和那些难缠的顾客、订单时断时续的顾客、订单数量持续下降的顾客聊天。此外,还要去拜访你的销售人员不愿意与其打交道的那些顾客。
拜访上述顾客的过程中要注意了解相关信息。围绕“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一些”提出各种问题。在没有了解到该顾客是否愿意向其他人推荐你的产品或服务之前,绝不离开顾客的办公室。这一个办法虽然有些离谱,但是它最能检验出你的顾客满意度。
最后一个衡量指标是现金流。这个指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会欺骗我们。损益表上的所有其他数字,包括净收入在内,都有一定的“水分”。它们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经过调整,存在很多假设的成分—比如,你是否可以给股东发放现金红利,偿还债务,为加速企业发展速度而继续融资或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一般来说,现金流可以帮助你了解和控制企业的命运。
毫无疑问,还有很多衡量标准可以帮助你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如果你的企业在员工敬业度、顾客满意度和现金流三个方面没有问题的话,你可以放心,你的企业处在良性发展时期,成功近在咫尺。
你经常说到,人力资源部是一个组织中最有影响的部门,但为什么人们对它们的印象很不好?
—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读者
很可惜,因为相当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运作存在问题—它们或像个神秘的特务组织,或像个没什么实际作用的摆设。当然,这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是,如果说我们在过去五年的游历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我们发现,人力资源部极少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已经够严重了,但是更让人痛心的是,大多数领导者并没有采取紧急措施,想办法立刻纠正这个问题。
直率地说,人力资源部应该是每个公司的撒手锏。你想想,在员工激励方面,还有什么工作比决定雇用谁、培训谁、提升谁或辞退谁更重要?做生意就像是一场比赛,对于所有比赛来说,只有那些将最优秀的队员派上场,并且让他们相互团结、密切配合的球队才能获胜。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你很难理解,目前,在一些公司里,CFO(首席财务官)主宰了一切,人力资源部被排挤到幕后。这根本不合理。举例来说,如果你是波士顿红袜队的老板,你是更愿意多花时间和球队的会计在一起,还是更愿意和领队待在一起?诚然,球队会计会告诉你财务上的事情,但是领队却知道球队怎么才能赢得比赛:他知道每个球员的水平如何,也知道从哪里能找到球队需要的优秀球员。
这就是人力资源部的真正职责。
可是,在你提的问题中,人力资源部往往没有履行该履行的职责。
我们从来没有痛切地意识到这一点—直到七年前我在墨西哥城面对5 000位人力资源经理演讲的时候。在演讲的过程中,我们问台下的听众,“在座的各位所在的公司中,CEO像重视CFO一样重视人力资源部的公司有多少?”一阵局促不安的沉默之后,举手的人不到50个。太糟了!
从那时起,我们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什么人力资源部被边缘化到这种程度?我们在前面提到,它们至少存在两种不可取的极端行为。产生“特务型”的人力资源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管理人员在某种程度上悄悄地扮演了“勤王者”的角色,把有的人推上领导职位,把有的人从领导职位上赶下来,有时候在没有得到CEO授意时竟敢自作主张,私自行事。这种人力资源部确实很有影响,但是它们带来的是负面影响,它们迫使那些优秀的人才为了远离“宫廷阴谋”而离开公司。另外,人力资源部同样也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除了为大家计划野餐活动、发布内部通知之外,就是执行各种除了增加官僚主义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意义的规章制度,公司员工往往被人力资源经理搞得苦不堪言。他们就像是一群谨小慎微的警察,张口闭口“不能这样做”,将他们的那一点点权力发挥到极限。
那么,公司领导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从管理人力资源部的那些人入手—不能任用那些“勤王者”和“警察型”负责人,而应任用有影响的经理人,即有很高声望和信誉的人。这种有影响的经理人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既像牧师,能静静地听取一切罪过和抱怨,又像负责任的父母,平时关心你,培养你,在你不走正道的时候严厉地批评你。这种既像牧师又像父母的人力资源经理很可能由于成功地管理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而进入了公司高层,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在此之前往往担任过管理职务,比如,管理过一个工厂或部门。他们深谙企业的各种情况—包括其内部运作、历史、内部矛盾、人们心里的等级划分。他们敢于坦率直言,即使面对不利的消息也是如此。他们从来不会对工作丧失信心。他们的洞察力和诚实可以赢得公司上下对他们的信任。
然而,这种既像牧师又像父母的人力资源经理不仅仅只是想办法让员工感觉公司充满人情味。他们首先想的是怎样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他们会严格监督绩效评估制度的执行,让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地了解他们当前的绩效情况,就像是重视执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① 一样重视绩效评估制度的执行。
公司领导应该确保人力资源部扮演两个角色:第一,它应该设计一个高效的机制(比如说用金钱、赞扬、培训)来激励和留住员工。第二,人力资源部还应该推动公司针对各种关系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规定,比如怎样处理它与工会的关系,怎样对待退步的员工,怎样对待出现骄傲自满等问题的明星员工。
考虑到先前的人力资源部给你带来的负面体验(有这种感受的不止你一个人),这种高端的人力资源管理简直就是遥不可及,但是,想到大多数领导一再坚决表明员工是他们“最宝贵的资产”,这应该不是难事。
也不可能是难事。如果领导们能够做到言行一致,人力资源部就能履行它们真正应该履行的职责:将员工管理水平提升到与财务管理一样专业和正规的水平。
既然人的因素是整个竞争的核心,那么,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吗?
企业在处境艰难的时候,往往会想到裁员。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很虚伪?因为绝大多数公司都说员工是他们“最宝贵的资产”,还说打算花很多钱培训他们。
—巴西库里蒂巴读者
有的时候,企业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裁员。他们错过了一个技术周期,或是总体经济走势急转直下。但是,一个糟糕的事实是,太多的公司只有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才开始做他们平时就应该做的事情—清理门户。当他们突然进行裁员的时候,确实让人们觉得他们一直反复强调的“员工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完全是虚伪的口号。你说得没错。
换个角度看,这对员工也是不公平的、残忍的。
当经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身在其位,你就要对员工负责任,也就是说,你必须经常让他们清楚自己的绩效情况。每一个公司都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绩效评估制度,再没主见的经理也能执行这个制度。员工的奖金应该与绩效评估结果密切挂钩。对于绩效最好的员工,公司应该给予最丰厚的奖金和最多的表扬,而对于绩效最差的员工,则什么也没有。
对绩效达不到要求的员工来说,这种制度能够迅速起到明显的效果。你很少需要辞退他们,他们往往自己就会离开了。实际上,许多人后来找到的工作更适合他们的专长,而最终往往会得到新公司的赏识。这对他们、他们所离开的公司、他们工作的新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问题是,很多经理人说,因为他们“太宽厚”或“太客气”,所以没有告诉员工他们具体的绩效情况—说这话的往往是名副其实的失败者。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公司会面临你提到的这个境遇。情况往往是这样的:最高管理层发现公司利润很低,于是决定迅速削减成本。部门经理们一致认为裁员是最有效的方案。在这种形势下,比如说部门Q,决定辞退两个人。可是,在这之前,这位“过于宽容”的经理一直在表扬他的下属,在每次发放奖金的时候,给所有的员工都发数量相当的奖金,甚至还派一些人参加带薪培训。当公司效益好的时期过去之后,他非常清楚应该打发谁走:乔和玛丽—好几年来,他们对工作一直没有尽力。
他轮流找他们谈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
“为什么偏偏让我走?”两个人都提出这个问题。
“哦,因为你过去的表现不够好。”他含糊地回答。
“可是,30年来,人们都说我干得还不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得好。
如果这位经理过去认真地做好他该做的工作,可怜的乔和玛丽在面临辞退的时候就不会如此惊讶。如果他们清楚自己的绩效情况,他们早就离开公司了。然而,可惜的是,他们发现自己总是在公司不景气、需要裁员的时候首当其冲被裁掉。
这都是因为这种管理方式“太宽厚”的原因。
我们不是说,只要公司持续进行绩效评估和门户清理,就能避免裁员的冲击和痛苦。另外,在现实世界中,总有一些公司无法控制的意外事件,为了应对这些事件,公司不得不迅速降低经营成本,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裁员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但是,在严格进行绩效评估的同时,让员工明确公司的处境,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们对你开始提到的那种裁员的不满—确实如此。
工作的时间越长,我就越是感觉,即使是最优秀的领导,也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编制预算”,但是整个过程好像没有一点意义。您说呢?
—捷克布拉格读者
没有意义?没错。不过不仅如此,它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注意,进行某种形式的财务规划当然是必要的,公司必须追踪其经营业绩。但是,你的看法是对的。就大多数公司当前的情况来看,预算已经完全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它掩盖了增长机会,助长了不良行为,尤其是当市场条件中途发生变化,人们还在想办法“完成任务”时。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消耗着公司的精力,打破轻松的气氛。
为什么?简单地说,因为大多数预算与实际情况是脱节的。预算的过程之所以显得重要,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制度。比如,人们常说:“哦,大家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不一定非这样做不可!
在做预算之前—也就是说,在我们想到更好的预算办法之前,我们先来想一想这个通行的做法有什么问题。
这个过程往往在刚进入秋天之际就开始了。这时,分公司早早就开始自下而上详细地构思第二年的财务计划,其目的是,在数星期之后,向公司的头头们陈述他们的看法。分公司的目标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是,他们的意图很明确,即,他们想提出一些绝对有把握、肯定能达到的指标。因为他们的薪酬和销售指标的完成情况是密切挂钩的,所以,他们在酝酿财务计划的时候非常保守。
而同时,在总部,主管们也准备对分公司提交的预算进行审核,但是讨论内容与分公司正好相反。只有当销售额和毛利润有明显增加的时候,他们的薪酬才会有所增加。所以,他们希望最后确定的指标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销售额和投资收益。
结果怎么样,你很清楚。双方在一个秘密的会议室里进行了一整天激烈的讨价还价。分公司提出种种理由,说明竞争环境是如何恶劣,经济形势是多么不乐观,所以,毛利润最多只能(比如说)增加6%。总部领导看上去极其惊讶,也许还有一点愤怒,说根据他们的分析,分公司应该能将利润提高14%。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虽然分公司依旧不停地诉苦,预算数字最后仍确定在中间值—10%。稍后,会议结束,双方在愉悦的握手中结束了会议。转过身去,他们就会向身边的人炫耀,说他们是怎样机智地让对方就范,接受他们心里早已盘算好的那些指标的。
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在哪里?首先,你看到的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折中方案。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看不到的是一个对公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彼此满意的探索有关增长机会—尤其是高风险增长机会的谈话。
由于我们前面提到的错误的薪酬体制,这种坦诚的谈话正在逐渐消失。总公司完全根据业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支付分公司的薪酬,如果分公司达不到业务指标,就要付出不菲的代价(甚至更严重),他们怎会愿意给自己订立一个高目标呢?
他们不会的—除非彻底改革这种薪酬制度。在新的薪酬制度下,分公司的奖金不应该出自这种内部谈判,而应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评估而定:业务状况和前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和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变化。
如果公司里制定了这样的衡量标准,你会发现,突然之间,预算编制从机械的例行公事变成双方广泛的深入交流。分公司和总部会就市场的巨大潜力、可能的营销机会进行广泛的沟通。从谈话中,双方还能不断想到很多根本不能严格地称之为预算的增长方案—这就是运营计划,它是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提升销售额和毛利润的战略、战术组成,虽然并不是所有战略、战术都有充分的把握。
当然,运营计划不全是美好的愿望,它还缺少财务框架。它还应该有一个上限数字—最佳情况和假如业务不理想时的下限数字。这个运营计划的好处是,它的浮动范围是双方通过对市场情况进行充分交流之后制定的。
同时,因为运营计划的制定是通过相互交流产生的,所以它是可以变通的,可以根据需要随着一年中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实际上,这种预算制定方式唯一不能改变的就是组织必须具有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必须让分公司的人相信,即使不能完成那些“拔高目标”,总部也不会惩罚他们,不仅如此,总部的主管人员还必须表扬他们的自信。同时,这些主管人员还必须信任分公司,相信他们在实现那些高指标的时候已尽到了最大努力。另一方面,分公司也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总部的信任。
如果双方能够达成这种默契,预算编制就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生机。
所以不要对你们公司的预算编制失去信心,现在,你对他们的预算编制情况感到灰心也很正常,但是,如果考虑到将来的好处,也许双方现在就应该进行交流,看看怎么改善这个流程。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是一个生产汽车零件的企业,公司大约有两千多人。我们花了很长时间钻研技术和制造工艺,相对来说,在营销上花的时间很少。我的问题是:现在,我们的产品虽然在技术上无可挑剔,可就是打不开销路。(顾客选择了竞争对手的产品,因为他们的产品更先进。)显然,为了保持竞争力,我们必须降低价格,但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降。虽然我们的成本一直控制得很好,许多业务都外包给了中国、印度,甚至东欧,但看来这样还是不行。另外,我们还拥有最理想的制造技术,而且,我们目前的设备折旧率已经很低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捷克布拉格读者
对于一个仅仅拥有两千多人的企业来说,你提到的问题听起来像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大企业经常出现的NIH症候群(not invented here syndrome)。
NIH症候群的症状表现为(当经理们深信公司的经营水平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在公司里营造一种氛围)不愿意利用外部创意来改善公司的任何流程。具有这种症状的经理们坚信公司已经解决了所有问题。毕竟,这种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内,公司还因此取得了一些成绩。经理们的口头禅是“我们公司就这样”。要是有人提出一个新的方法,他们往往一口回绝:“我们已经试过了。”
目前,大公司普遍存在这种自以为是的倾向,这种倾向非常不好。伴随着NIH式的自我满足,大公司的自以为是还包括其他症状,比如惰性、官僚主义、厌恶风险。但是NIH症候群的症状比其他任何症状的破坏性都强,它可以让企业的竞争力从企业的血管里一点一点地流失,让一个组织逐渐走向毁灭。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现在来看看你们公司的情况。你说你们的成本已经控制得很低了,不可能再降了,即使外包也解决不了问题。另外,你还相信你们拥有最好的技术,进一步说明你们不需要从公司外部寻找任何其他方案。一句话,你们很有可能真的走入了一个误区。
你看不到出路,也许就是因为你把目光都放在了你们公司的内部。在我们看来,你们面临的问题一点都不复杂。你们的竞争者生产出了一个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并先于你们把他们的产品推向了市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为什么不打消你们什么都试过了的想法,重新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这里主要涉及一个创新的问题。你们公司必须集中力量,开发一种全新的流程、产品或服务,让它创造出一种市场迫切需要的价值主张。也许,你需要的就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另一种采购方式,或另一种顾客沟通方式。也许,你需要的是一项新技术—一项可以自己开发或者通过技术转让以及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获得的新技术。只要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你就会发现,提升自己的机会到处都是。虽然你们设备先进,折旧率很低,但是,某个国家的某个公司肯定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的半成品或成品。
现在,你们的最大优势可能就是你们的“规模”。不是开玩笑。你们的公司还小,自以为是的倾向还不至于像大公司那么严重!一个两千多人的企业可以通过试验迅速开发或推广新技术,也可以收购具有良好配套服务的公司,或者调整管理层,吸收一些有助于打破技术范式的新面孔。你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你们的心态—你们可不能像一些大公司那样闭门造车。
如果您发现您的下属总是依靠直觉,而不是根据事实和理性推理行事,您会怎么办?现在我的几个下属就是这样。我不知道怎么向公司主管解释他们的决定。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读者
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告诉你的上司,“查理的直觉非常灵,那个决定就是例子”,或者,如果查理的直觉最多也就是50%灵验的话,那么你就请他不要再老凭直觉行事。
注意,一般来说,依直觉行事不是坏事。相反,它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正常模式,你觉得呢?某种情况可能你在过去的工作或生活中经历过好多次之后,你就很清楚它是怎么回事。换句话说,直觉就是一种内心深处的,甚至是下意识的熟悉感。根据这种认知方法,你能做出很多判断—从“现在可以大胆试一试”到“不可能,永远做不到”。我们敢说,最普遍的直觉是在这二者之间—就是那种“再做考虑”的反应。这是因为你的直觉在提醒你,情况不对,你应该把事情彻底弄清楚。
当然,使用直觉的难点在于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相信直觉。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发现你的直觉总是对的,这时候,你就可以轻松地根据直觉行事。但是,这种自信的建立需要数年的反复试验才能形成。
直到这时,我们才建议你使用这个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方法:当我们进行股票交易的时候,直觉往往非常有用;在选择员工的时候,直觉的作用就要稍差一些。
不,我们不是在将二者混淆,我们是在告诉你,要充分利用直觉,但也要质疑直觉。比如,即使你看到了有关某个交易的各种数据分析和详细的预测数字,感觉人们的交易决策似乎是十拿九稳,你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投资手册里面的数字都只是预测。那些数字有时候比较合理,有时候也是凭空臆断。有人给你提出过预期投资收益率低于20%的交易吗?肯定没有!有时候,这是因为这样的交易太过诱人反而让人难以相信。而有时候,是因为向你提出这个交易的人事先已经调整了相关投资的残值,其目的是让收益率反映他们内心的希望和期冀。
所以,当你在分析股票交易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数字—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但是,在做最后决定时,也要充分利用你的直觉。假如,有人介绍你在某座城市投资建造一座新的办公大楼,但是在参观这座城市的时候,你发现市里塔吊林立,虽然他们告诉你这笔交易没有一点问题,说你不可能赔钱,但是,你的直觉却告诉你不是这么回事—一年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开工不足的问题,这笔“没有一点问题”的投资到那时可能会亏掉40%。虽然你的根据不多,但是你只能做出“再做考虑”的反应。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你应该否定这项交易,即使这样做会给那些所谓的“理性的分析师”带来不快。事实是,这些分析师很可能在后来会因为你的准确预言而折服(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对你的看法不以为然)。
相对而言,利用直觉进行员工招聘有时候却行不通。理由是:我们的直觉很容易让我们对一位求职者的能力深信不疑。声誉卓著的一流学校、令人羡慕的工作经历简直是无可挑剔,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这位求职者肯定会顺利通过面试。即使我们不愿承认这一点,我们往往也会一相情愿地认为这个人很快会在这个职位竞争中胜出,就任这个重要的高级职务。就这样,我们就一直在直觉的左右下,匆匆地确定了“合适”的人选。
当招聘单位给我们打电话求证对某个人的看法时,虽然他们开始的时候反复声明,要我们谈谈对某个求职者的真实看法,但是当我们真的说出实话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电话那一端对方的回应越来越少,语气也变得僵硬起来;他们似乎在说,“哦,不要说这些!我们已经基本确定了这个人,只想从你这里走一下形式而已!”随后迅速地挂断了电话。
所以说,在确定最后的人选时,你一定要让下属硬着头皮,反复验证他们的直觉,同时,你也应该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每位求职者的真实情况。不要仅仅局限在浏览简历上,还应该打电话求证—强迫自己认真倾听对方提供的情况,尤其是那些与你的直觉相悖的情况。
但是,总的来说,直觉对于工作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指的是好的直觉。不要觉得向上司和股东解释直觉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他们有时候也根据直觉行事。
提升销售额是我最重要的职责。我想知道,在招聘优秀销售人员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方的哪些条件?
—新泽西州韦斯特菲尔德读者
好消息—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你已经意识到,优秀的销售人员应该与你有所不同,或者说与大多数人有所不同。实际上,他们确实是
“另类”。
这并不是说,销售人员不应该具备其他应聘人员的素质—诚实、学历、旺盛的精力、果断和执行能力。我们只是说他们还需要具备其他素质—准确地说,是四个素质。
第一,超强的移情能力。优秀的销售人员能够为客户着想。他们能够理解客户的需求和压力,能够体会客户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他们可以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待每一笔交易。诚然,他们代表公司,必须为公司赚取利润,但是,他们具有平衡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的天赋,即使是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达成一致之后,双方也会对这一过程中除“公正”之外的其他方面感到满意。
第二,诚信。对于这一点,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意外。他们的言语是真挚的,他们的握手是诚恳的。他们把每一笔交易都看做是一个长期关系的一部分,而他们的客户也往往投桃报李。
第三,优秀的销售人员具有干劲、勇气和自信的完美结合。第一次给陌生的客户打电话很可能让对方一口回绝,没有人喜欢打这种电话。但是,优秀的销售人员渴望提升销售额,于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中。他们拥有极好的心理素质,遭到对方拒绝之后也毫不气馁,只是深吸一口气,接着继续战斗。
最后,优秀的销售人员痛恨“邮差式”的推销模式。我们当然不是贬低邮差,每天沿着固定的路线发送邮件是他们的工作。优秀的销售人员当然也做与此相类似的工作,向新客户推销他们的新产品,但他们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要走出这条固定路线去寻找产品和客户机会。比如,最优秀的销售人员认为,他们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经常把他们在外面发现的好点子带回来,他们会说:“如果我们生产某某产品,我们就能把客户都拉过来。”
在这一方面,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与你相类似,提升销售额也是他们最重要的职责。
在这一方面,优秀的销售人员与你和其他任何上司又都不一样,因为你们还要负责处理组织里的其他各种事情,而对于他们来说,提升销售额是他们最重要的职责,也是唯一的职责。
这就是优秀的销售人员之所以与众不同和千金难求的原因。
我经营着一家小商店,雇了五个售货员。最近,我一直在想和他们一起分享商店的利润,希望他们能认识到我们充分利用每一天、提高每小时的工作效率、减少缺勤率的迫切性。我还希望通过向他们公开商店的一些经营数据来营造团队精神、激发创新。您觉得怎么样?
—新泽西州樱桃山读者
我想你肯定知道“好心没好报”这句谚语。也许,这句谚语很快就会应验在你身上了。
不要轻视透明的作用!一般来说,你告诉员工有关成本和严峻形势的信息越多,效果越好。你想得没错—当人们知道他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这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往往会带来内部流程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明显提高。同舟共济的感觉可以极大地激发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但是—
公开账簿也存在一些隐患。重要的一点是,你很难做到适可而止。公开成本之后,为了起到说服他们的效果,你还不得不公开销售额和利润。
所以,你一定要考虑清楚,你是不是愿意让所有售货员都知道商店赚了多少钱?他们会自然地拿这个数字和你给他们的薪水相比较。最终,他们将推算出你赚了多少—还有,你比他们多赚多少。
你可能很愿意解释这中间的差距,也许这正是你骄傲的地方。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也许就能够放心地将你的财务状况详细透露给你的员工了。但是,记住,不管公司的规模如何,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薪资标准,他们根据自己付出的劳动和绩效情况来判断他(她)与其他每个同事的价值。如果你觉得你把关于商店的所有秘密信息都透露给员工之后,可能会起到与事先的设想相反的作用,那么,你还是暂时不要这样做。最好另想办法—想一个比较保险的、可以让你的员工像你一样认真工作的其他办法。
当今社会的女性CEO还是不多,在一些国家里,甚至担任高级主管的女性也很少。女性不能在公司里有所发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北卡罗来纳州新伯尔尼读者
人们很容易想到的答案是,公司里性别歧视严重—男性主管们不希望女性继任他们的职位,于是串通起来,尽量不提升女性下属,或压低工资水平,或兼而有之。女性不能在企业里崭露头角,很多人的解释是“男人都是粗人”。悲哀的是,对于一些国家和一些公司来说,这却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文化传统或根深蒂固的偏见作祟,很多男性认为女性不应该在公司担任高级职务,他们联合起来,营造一种压制女性升迁的工作环境,即使女性拼命工作也不让她们有出头之日。顺便说一句,这种联合往往是微妙而秘密的,有时候连这些男性上司都没有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疏忽大意的是男性上司,而埋单的却是女性下属。
第二个答案人们不大会想到。说不大会想到,是因为我们每次在谈话中提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听众都要不安地深吸一口气。这个答案就是“生理差异”。女性CEO很少、女性高管比例很小的原因是女性要生孩子。虽然一些善良的社会学者不承认这一点,但现实情况是,这些学者被误导了,生理差异确实存在。原因是,当职业女性决定生儿育女的时候,她们往往会减少在公司工作或出差的时间。为了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灵活支配,一些女性不得不更换工作,从事普通职员的工作。随着工作的更换,她们的提升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还有更多的女性,有了孩子之后就彻底成了家庭妇女。2002年,哈佛商学院对其1981年、1986年和1991年毕业的女大学生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62%的学生已经结束了她们的职业生涯。这很能说明问题—在那几年毕业的女大学生中,很多人一毕业就踏入了咨询、金融和企业管理等行业,但是,大约10年、15年和20年之后,只有38%的女性仍然在从事全职工作。(调查还发现,一些自称“回归家庭”的女性实际在做兼职工作或是自由职业者。)
有了孩子的女性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完全是她们个人的事情,这当然没有问题,可是,这些选择会产生很多后果。最明显的一个后果是,这些选择很可能会影响她们的职业发展。
这种选择不好吗?我们不这样看。这就是生活。每一种选择都会有得有失。作为一个要兼顾工作的母亲,如果你决定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减少在公司的时间或在外面出差的时间,你就能获得一种难以用金钱来计算的价值: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同时,你也必须有所放弃:放弃获得提升的有利机会。在企业里,你的上司拿着公司的薪水,他们必须想方设法战胜对手,赢得竞争,因为股东在不断地给他们施加压力。而那些提升的机会通常是给那些每天工作时间最长、最为投入的人。
这里,你可能要问,对于那些能力很强的女性呢?难道公司不考虑能力吗?还好,答案是肯定的。能力确实是那些想要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发展的女性的一大长处。因为,如果你的能力很强,工作也确实很出色,大多数上司会灵活处理,给你一定的机动时间,让你照顾孩子的。但是,要想拥有这份“灵活”,你必须在工作上体现出你的优秀。这需要时间,有时候,很可能要花好几年,这对很多母亲来说,确实是太长了。所以,她们及早退出了。这样,得到提升的女性就越来越少。这是女性升迁速度落后于男性的又一个原因。
也许某一天,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女性和男性可以在公司的高级职位上平分秋色,公司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女性,为她们提供培训和升迁的机会,彻底摒除公司制度上的性别偏见。当今,许多优秀的公司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比如,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女性员工可以和公司达成协议,为公司做兼职服务,借此保住她们在公司的职位。
但是,只要职业升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日的工作时间和对工作的投入,只要母亲想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女性的事业之路就总比男性多一些劣势,多一些曲折。不过,不管你信不信,很多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的母亲依然无怨无悔。
那些任职期间公司基本没有什么起色的CEO居然领到天价的离职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小股东和中层经理,我一年拼死拼活才有五位数的收入,这事真让我受不了。
—佛罗里达州迈阿密读者
对这一现象不满的不仅是你一个人,只是你要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而不应该把这笔账记在收领巨额津贴的CEO身上,他们只不过是接受了对方提出的价码。能说他们贪婪吗?或许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不过是公司混乱局面的受益者,这种混乱局面很常见,它的根源就在公司的董事会。
这回我们就找到真正的责任者了:公司董事。他们应该为公司在离职金方面的巨额损失负责。主要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没有做好接班人计划。
没错,确实是因为没做好接班人计划,它和离职金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因为很多让你如此不满的有关“天价”离职金的协议的内容不是在解雇失职的CEO时确定的,而是在从外面招聘的新任CEO上任之前的很长时间就已经拟订好了。之所以要从外面招聘CEO,其原因就是在前任CEO任职的数年里,董事会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队伍。
虽然如今从公司内部提升上来的CEO待遇也不低,得到这一顶尖职位的领导人都将获得丰厚的工资,此外,还有与业绩相挂钩的诱人奖金、名目繁多的额外补贴、极为宽敞的办公室,但是,如果从公司外部招聘一个可以帮助公司收拾残局的“救世主”,则需要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他(她)不但要获得由内部提升的CEO获得的一切,他(她)还要你保证,即使他(她)没有获得成功,公司也要支付一大笔“安慰金”。实际上,外来者往往是看上了最后的这个安慰金,如果没有任何退路,他们是不会接手这个高风险职位的。
当然,高昂的离职金并不是外来CEO的专利。有时候,从内部委任的CEO经营失败离开公司时,拿走的津贴也远远高于他们应得的部分。这同样让人气愤。但是,这和我们这里谈论的情况不一样。事情往往是这样的:董事会要寻找一个新的CEO,他们首先在公司内部物色人选,这时候,他们才惊讶地意识到,他们过去忘记了制定CEO接班人计划。接下来,他们与猎头公司联系。猎头公司渴望物色到合适人选的强烈程度只是比董事会在处于面对混乱局面的恐慌之中时略差一些。当猎头公司最后锁定了一个各方面都很合适的人选时—往往这个人目前有着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并没有要辞职的意向—当然,如果公司也愿意出大价钱,物色人选的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发生在惠普公司的一个事例很有代表性。1999年,董事会决定更换公司的CEO,由于公司内部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董事会委托猎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为他们广泛寻找。没过多久,他们发现了成功带领朗讯公司走出困境的卡莉·菲奥莉娜。卡莉·菲奥莉娜是在鲜花和热烈的掌声中走进惠普的,不用说,能够将她从先前优越的职位上挖过来,惠普肯定开出了让她无法拒绝的条件。
然而,我们都知道,卡莉在惠普的六年任期里,董事会对她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当时的情形让你很容易想到,她的离职金应该很少吧。但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卡莉的离职金高达4 000万美元。消息一出,舆论大哗,相当多的抗议之声直指卡莉。但是,惠普的董事会不应该承担责任吗?毫无疑问,离职金方案是他们拟订的—这一方案是在卡莉在鲜花、掌声的簇拥下进入惠普的时候,而不是在她愤然离开的时候拟订的。
类似惠普的例子并不鲜见,虽然有时候最后的结局大家都比较满意。例如埃德·布林(Ed Breen)与泰科公司(Tyco)的故事。2002年,泰科遭受了会计丑闻的灾难性打击,公司解雇了当时的CEO。同样,董事会委托猎头公司寻找接班人。很快,猎头公司把目光锁定在埃德身上。当时,埃德是摩托罗拉公司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高管。
但是,埃德不愿意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待遇辞掉一家清白的公司极有前景的工作,去泰科公司收拾残局。没办法,泰科董事会不得不将布林克斯公司的运钞车往后退了退(当然,这是比喻),从上面卸下一个新的“薪酬包裹”放在他的门口。这个薪酬包裹里有一个诱人的绩效奖金方案。不难想象,这笔奖金足以弥补埃德管理高风险的泰科公司所付出的代价,此外,这个包裹里还有数额庞大的离职金,即使没有解决泰科面临的问题,埃德也会有充分的保障。幸运的是,埃德不辱使命,带领泰科走出了困境。这样,有关埃德的离职金数额的争论也不了了之。
现在,回到你开始提出的问题。你问我们对天价离职金的看法,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但是,这不仅仅是CEO的错。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只不过是受雇于人来收拾残局而已,报酬条款都是对方制定的。
这里有几点是极不可取的。第一,这笔数额庞大的离职金不应该在开始的时候就提出来。第二,董事会不应该忽视内部候选人的培养。现在,有一件事比培养内部CEO更为紧急,那就是指导和支持现任CEO把工作做得更好。
可惜的是,这个问题很可能越来越糟。原因是,屈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压力,很多公司的董事会不得不临时抱佛脚,匆忙搞起他们根本不懂的微观管理来。如今,很多董事会身陷琐碎的会计细节,无暇顾及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接班人计划。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董事会本不应该插手管理上的事情,他们应该做的只是任用正确的企业领导人来管理企业,包括管理企业的现在和将来。
所以说,在这一点上我们赞同你的看法。你想发泄自己的不满,我们也不想责怪你。公司将大笔的离职金交给那些没有把事情做成功的CEO令你开始怀疑整个资本制度,但是,如果你决定要痛骂一番的话,你就要看清楚—如果公司从外面招聘CEO的话,你就算是找到正确的抨击目标了。
关于事业
生活、自由以及对事业有成的渴望
毫无疑问,人们提出的问题,不管通过e-mail,还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绝大多数都涉及事业管理,或委婉地说,怎样获得成功。一些问题问得很直接,就是想知道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MBA学历是否很重要,怎样在面试中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大多数问题问得很细致,涉及复杂的人生选择和与上司、同事相处的敏感话题。几乎所有关于事业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高度的情感投入。这种急欲成功的动力是发自内心的,也是因人而异的。人们都想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建树(我们在下面的解答中会提到),如果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事情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我虽然还是一个学生,但我总是在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将来应该做什么工作?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看过很多指导书籍,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可是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迈出职业之旅的第一步。能帮帮我吗?
—印度尼西亚棉兰读者
我的帮助就是告诉你,遇到这种问题的不止你一个人。
很多年轻人都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样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他们看到所有的同学和朋友都找到了薪水优厚、很有发展前景的好工作—或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他们听父母说做这个工作、做那个工作,或者是让他们再继续深造。像你一样,他们也阅读相关的书籍,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急切地想找到“我将来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太多的答案往往让他们更加茫然。
说到这里你肯定很着急,你现在正面临同样的情况。没有关系,这很自然。但是,即使你迈出了职业之旅的第一步,你也未必会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
因为,你必须面对这些事实,大多数人之所以事业有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详细方案。不是这么回事,大多数人的成功是循序渐进的。他们做的第一个工作是对他们有一些吸引力的工作—也就是说,感觉很可能与自己的技能、兴趣和目标相吻合的工作。但情况往往是,后来他们发现,这个工作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理想,于是,又换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再后来又发现,这个工作也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好,于是再换。就这样,换来换去,直到某一天—往往是找到第一个工作的数年之后,你才找到自己一直苦苦寻觅可以“托付终身”的事业,也就是你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职业。这就是那个在开始之际你就渴望知道的工作—当时你无从知晓,因为当时你还没有开始工作。
但是,也许你不知道,即使是找到了一个“称心的工作”,也并不意味着你的职业生涯就可以从此一帆风顺。你在这里工作六个月之后,部门很可能会调来一位新上司。或许,你的公司被收购,你的职位要进行变动或干脆被取消。于是,你的职业之旅不得不重新开始。
我们的看法是,事业的成功之路漫长而多舛,较少有一帆风顺的。这条路曲折向前,时断时续,有时候还要经历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坎坷。在这里,汗水和能力至关重要,而运气有时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现在,关键就是做好准备工作—你要了解公司成长和新兴市场的发展趋势,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发展之道,了解新出现的文化现象;与各个行业、有各种生活经历的人进行交流;积极参加面试,大胆地提出问题。你要用头脑和心灵去思考。
接下来,行动—接受工作。记住,这不一定是那个你以身相许的工作。现在你需要的可能只是让你感觉不错,可以从此开始职业生涯的一个工作。
你一定会找到那个召唤你的事业—那个可以充分体现你的价值的事业。它将是你生命之旅的一部分。你将和其他人一样,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作为一名领导,我的业绩已经相当不错,但我还想进一步提升自己,从事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但是在面试的时候,我总是发挥不好。我觉得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每次总在面试之后才想起该怎么回答那些问题。有什么好建议吗?
—南非约翰内斯堡读者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们两个中的一个曾经参与过一个招聘流程。当轮到一位条件相当好的求职者时,他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第一句话就是:“现在是你们问我呢,还是我问你们?”结果他没有赢得任何人的认可。
你不存在狂妄的问题—正好相反。可是,好像你也没有赢得任何人的认可。我们猜测这是因为你为了打动面试官而花了太多的心思去精心设计你的答案。
你把方向搞偏了。你的简历已经把你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写得很清楚了。当然,你可以借面试的机会详细说明你的专业能力,或阐述简历上没有记载的特长。通过分析你的问题,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你应该向潜在的上司展示一个真实的你。也就是说,让他们知道你既是一个热爱工作,关心下属的优秀领导,也是一个真诚、愿意倾听、有自己的苦恼的同事,一个有爱好、有兴趣、有朋友的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成熟、了解自己,能够与同事、下属建立信任、友爱关系的人。
实际上,面对任何面试,你都可以将真实的你作为最大卖点。不用再作秀,展现你真实的一面。真正能够打动面试官的话语就在你的心里,你只需诚恳地把它说出来就行。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注意到,有MBA学历的人,不管他们的这个学历是哪个学校颁发的,即使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简历的整体情况都不如我,他们也都一个个地获得了管理职位,而且大多是高级主管和其他领导职位。我很不理解,一纸MBA文凭到底有什么了不起,能让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平步青云?
—南非德班读者
毫无疑问,MBA学历确实能给你的脸上“贴金”。人们看重各种证书,虽然持有MBA学历的毕业生在能力方面良莠不齐,但是,一纸MBA文凭确实能让它的持有者立刻增色不少。对你来说,你可能觉得很困惑,但是,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同时,你也必须知道—MBA学历的作用只能持续一年左右。它确实能帮助毕业生获得一个较高的起步薪水或层次更高的工作,或兼而有之。它能创造某种光环效果。在人们的心目中,MBA应该出类拔萃,能力非凡,所以,上司对他们寄予厚望,在很多情况下,给他们更多发挥才干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但是很快,人们就开始看重MBA的绩效了。在绝大多数组织里,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出类拔萃,还是水平一般就从这里见分晓了—不管是哪种情况,一纸文凭这时候都会被人们忘记。在企业里,最终你真正唯一管用的证书是你的绩效。
所以,当你看到身边平步青云的MBA时,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他们的文凭上。我们敢说,除了身上揣的那一纸文凭之外,他们在承担着很多重要的工作。很有可能的是,他们的业绩非常突出,全心接受并在日常行为中时时实践着公司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他们很可能还积极进取,充满干劲,以乐观而又不乏现实的态度来迎接每一个严峻挑战。最后,他们还与身边的人分享成功的荣耀,借以提升整个团队的实力,让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充满自信。换句话说,我们肯定,他们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积极地推动着公司的发展—他们是公司的新生力量。
不要误会。我们绝对不是劝大家不要考MBA。这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证书—它能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在MBA课堂上,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教授将向你阐述实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你有机会和身边与你一样优秀的同学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它确实能给你一个非常不错的起步薪水,让刚刚走入社会的你更具吸引力。但是,这种优势是有期限的,在随后的时间里,你的绩效将说明一切。
总而言之,你身边那些平步青云的人很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在毕业那天获得的一纸文凭,还因为从那时到现在的卓越表现。
我今年22岁,正踌躇满志地准备进入企业一展身手。请问,我怎样才能很快地崭露头角?
—俄勒冈州康瓦利斯读者
首先,把你在学校学到的一些“陈规陋习”忘掉。一旦你真正踏入社会—不管你是22岁,还是62岁,也不管你是找第一个工作,还是找第五个工作,想要有所成就,你只能加倍努力地工作。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向你讲述恰到好处地完成任务的种种益处。在学校里,你接受的训练告诉你,能够完整地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就可以得到满分。
那种日子已经过去了。要想在企业里得到一个满分,你必须扩展组织对你的要求,并且你的努力要超过他们对你的预期。除了必须完整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之外,你还要回答他(她)没有想到的多个问题。
换句话说,你的目标应该是充分释放你的精力、创造力、洞察力,让你的上司更加敏锐,让你的团队更加高效,让整个公司更具竞争力。
你可能认为过程会很艰辛,不必紧张。先进入公司,开始树立远大的目标。如果上司让你写一份公司的某个产品在未来几年内的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你应该相信,他内心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清晰的看法,让你写这份报告只不过是为了确认他的直觉。这是普通职员做的事情。如果上司把这件事交给你,你就要进行广泛的调查工作,设法收集各种信息,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精心的整理,让最后提交给上司的东西能够真正扩展他的思路—比如,你可以在报告中阐述整个行业在今后三年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市场上将会出现哪些新公司和新产品;哪些技术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竞争格局;是否可能有一些公司,比如说你们公司,去中国开辟市场。
换句话说,你的分析报告应该能够让上司震惊,让他对你心生敬畏。报告中的一些东西应该让他感到新颖、有趣,以便他能够将这些内容汇报给他的领导。这样,你的一些想法就能够推动公司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你的发展。
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如果你的大胆、新奇、令人激动的建议被别人认为是不着边际的夸夸其谈或者是露骨的向上爬的工具,或兼而有之,那么,这种做法很快就会让你的努力前功尽弃。
没错—个人的雄心有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注意,我们不是在打击你。实际上,你应该有自己的雄心,而且越大越好。但是,一旦你让别人知道你渴望事业成功,你就很可能被身边的人疏远,尤其是你的同事。他们很快就会怀疑你卖力工作的“企图”。他们会把你提出的所有建议,如怎样提高团队效率,看做是你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最终,他们会将你视为一个追逐名利的人,而这顶帽子无论你怎样卖力工作都很难被摘掉。
总而言之,一方面你要加倍地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你要把自己对成功的渴望藏在心里。这样,你就会迅速实现自己的梦想。
明年春天,我就要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了,我单身一人,而且基本上在外面没有贷款。现在,我有两个选择,我可以回到暑期实习的那家大公司,和我比较喜欢的那些人做我比较喜欢的工作,也可以和另外三个朋友一起创业,这虽然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赌注,但是它很可能给我一段令人兴奋的难忘经历。我该怎么办?
—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读者
21岁,没有任何外债或助学贷款需要偿还,你为什么还想和那家公司签约,去和许多人挤在一间大办公室的格子间里继续做你比较喜欢的工作?为了让你的父母高兴?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不要这样!实际上,照你的条件,你甚至根本不必担心最爱你的人对你找到的工作不满意。
如果人生可以有机会冒一冒险,碰一碰运气,下一个赌注的话,那么这个机会就是现在。你可以把谨小慎微留在以后,留在当你在市中心买了一套公寓的同时在郊区又买了一套房子,并且需要支付两个孩子的学费的时候;或者是留在你的爱人喜欢豪华旅游、名贵油画,或者更吓人的赛马的时候。
可现在,你处在人生中最为自由的时候。另外,到时候,你还将拥有一个很有分量的文凭。所以,充分利用你现在的优势:敢于尝试的心态、吃苦的能力、大多数文化对青年人进行冒险并多次失败的宽容。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这个机会吧!
我是一个年轻人,毕业时间不长。我思维活跃,雄心勃勃,想实现很多人生目标,可是有一个障碍我无法克服—害怕失败。我怎么才能让自己胆大起来?
—南非约翰内斯堡读者
你真正需要的不是胆量,而是自信。没有自信,你就不会有发展,好像你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注意,到目前为止,只有你最清楚为什么自信一直躲着你。即使生来就缺少自信也没有关系,你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一些人在母亲那里获得了自信。那时候,他们第一次听到让他们开心的事情—妈妈说他们妙语连珠,将来肯定能获得诺贝尔奖;说他们个子长高了,更聪明了;或者说他们比小区里的其他孩子都漂亮。还有一些人的自信来自于他们遥遥领先的分数,或学校体育场上的表现,不管是射门得分,还是被大家选为球队的队长。
但是,自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却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认识一位27岁的斯洛文尼亚企业家。他是从他父亲办成的一件事上受到了启发,进而获得了自信。在1991年,也就是这个国家刚刚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数天之后,他父亲费尽周折办起了一家很小的机床厂。今天,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刚刚从美国获得MBA文凭,正在创办自己的全球技术公司,他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我们还认识纽约一个业绩斐然的共同基金经理人。他是在十几岁的时候第一次自信大增的。当他学会单独驾驶小船之后,他整个夏天都在波涛汹涌的科德角湾捕捞蓝鱼和条纹石鳕。“从那以后,”他后来告诉我们,“我觉得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
真的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吗?绝对不是。这位共同基金经理人告诉我们,在他后来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失败过很多次。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创办了一家通讯公司,当公司发展到几百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4 000万美元的时候,公司在他与先前的一个合作伙伴的一场费心费力、旷日持久的官司中夭亡了。数年之后,他又设法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但这家咨询公司也只维持了六个月。每当挫折来临的时候,这位企业家内心磐石般的自信都能战胜对失败的恐惧。
你也必须将自己打造成那种具有磐石般自信的人—即使你现在一点基础也没有。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制定什么宏伟的计划,幻想在一夜之间腰缠万贯、声名鹊起、永远消除对失败的恐惧,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自信的问题是不现实的。
这种事只发生在电影里。
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有效的方法恰恰与此相反。我们权且把它叫做“小胜积累法”。
首先,制定一个现实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是工作目标,也可以是家务目标。不要把这个目标定得太高,给将来的进一步提升留下空间;在制定第一个目标的时候,不要对自己期望太高。
然后,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实现之后,你就会感觉好一些。
接下来,再制定一个稍高一点的目标。制定这个目标的时候,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让这个目标对自己有一些挑战性。当你实现这个目标之后,感觉会更好。将这种方法继续下去,你会发现,你在缓慢而持续地进步着,你的自信在一点一点地增强。
这个方法很有效。我们两人中的一个(杰克)第一次当众发言大约是在40年前。那是一个容易让人紧张不安的场合,他事先演练了很多次。为了发言的时候不让听众察觉他有口吃的毛病,杰克站在镜子前练习了好几个星期。到了发言的那天,他拿着精心打印好的稿子一字一字地往下念,神情紧张得就像是穿着紧身衣。他的发言实际只持续了15分钟,可是后来,他说这15分钟是他一生中最难熬、最漫长的15分钟。
但是,在解决难题的时候,没有任何办法比这种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方法更为有效。几十年来,杰克给许许多多的听众做了很多场演讲,现在,他可以在数千人面前不用讲稿毫不紧张地回答大家的问题。现在,对他来说,当众发言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你应该振作起来,设法增加自己的信心。以前,杰克也不是每场演讲都很成功,他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充分体会到演讲的乐趣。但是,即使当小胜变成小的失败的时候,也不要回到恐惧状态,要坚信你必将拥有那种磐石般的自信。弄清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制定下一个目标,重新开始。
这个过程没有终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将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失败,但是,你将越来越少地将它和恐惧联系在一起。
到时候,你会发现,每一次失败都能告诉你一些你必须知道的新东西—所以,你应该重整旗鼓,再次向这一目标发起冲击—带着更多的胆量。
在好公司里的蹩脚上司手下工作好,还是在烂公司里的好上司手下工作好?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读者
在我们周游世界的时候,很多人向我们提出这个问题。人们在答案上的巨大分歧,也让我们惊讶不已。我们之所以感到如此意外,是因为这绝对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如果必须在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一定要选择在好公司里工作!
说一说我们的理由。如果你在一个好公司里认真工作,公司的领导迟早会发现这个不称职的上司,并把他(她)辞掉。这可能需要时间—几个月,甚至是一年或更长时间。如果是这样,你甚至有可能因为你在“艰苦”条件下的出色表现而获得提升。毕竟,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阶段遇到和忍受一些喜怒无常、卑鄙龌龊或者毫无能力可言的人。
但即使你没有因为过去的“艰苦工作”获得提升,你的境遇也会有所改善。公司也许会给你调来一位好上司,或者你也可以去其他部门寻找其他新机会。记住:在一个优秀的公司与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的经历非常重要。优秀公司的声誉将为你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极有分量的资质证明。
现在,我们来看看另外一种情况。毫无疑问,能有一个优秀的上司是人生中最好的体验之一。优秀的上司能让工作变得轻松有趣,使你更了解工作的意义,他们还能在各方面关心你。优秀的上司可以让你对工作环境产生家的感觉。有时候,他们甚至让你感觉好像是找到了一个失散多年的好友,或是获得了父母的赞赏。
但是“好上司—烂公司”这种情况就像是铺着天鹅绒的棺材。所有的上司最终都会离开—不是被提升、辞退,就是调任到其他部门。有朝一日,你的这位好上司也会离开你。实际上,在烂公司任职的好上司更可能离开,因为他们的压力更大—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他们还要“保护”他们的下属不受公司其他问题的影响。这一负担或者让他们身心疲惫,或者让他们在公司里深受排挤,或兼而有之。不管是哪种情况,一有合适的机会,他们马上就会离开。
换句话说,在一个烂公司里,好上司给你的关照只是暂时的,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离开公司。但是,你还在那里,而且你无力改变公司的现状,你将被牢牢地“套”在那里。在一个二流企业或者是声誉很差的公司里工作的人很难找到新的工作,就好像身上有了污点。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问题就是让人们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进行选择。从短期来说,在一个不称职的上司手下工作,即使这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对你来说也很可能是度日如年。但是,从长期来说,这位上司离开之后,至少你有了升迁的机会。
当然,在一个优秀的上司手下工作,从短期来看,很可能是轻松惬意的,即使这个公司处于迅速衰落的时期也是如此。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轻松快乐的经历给你留下的只有负面的影响。你的上司将离开你,给你留下的只是一个二流的职业资质和美好的回忆。
所以,为了将来的发展考虑,不要让这种回忆影响你的未来。
我所在的那家小公司最近被一家全球性的跨国企业给收购了。我看不惯他们的做法。为了把我们完全改造成像他们一样的人,公司的新老板首先就要破坏我们值得他们收购的价值。我喜欢我们原来的公司,我打算离开这里。我该走还是该留?
—佐治亚州亚特兰大读者
你提到“公司的新老板”、“我们原来的公司”时,你的语气已经说明了问题。你听起来就像是那种自从出现公司收购以来每一次公司收购活动中都会出现的老顽固。你是一个抵制变革的人。如果你不改变你的行事方式,你恐怕在这里待不了多长时间。
现在,我们一点也不想淡化收购交易的难度。当你们公司被收购或并入另一个企业的时候,即使是“平等合并”,对被合并的企业来说,给员工的感觉都好像是企业死了似的。过去的一切工作关系突然不复存在,曾经拥有的一切荣誉都将被人忘却。未来一下子让人觉得变化莫测,形势似乎骤然严峻起来。总之,对于被收购企业的员工来说,公司收购往往让人感觉非常可怕。
但是,你必须面对现实。优秀的公司(买方)在进行收购交易的时候,感觉往往非常好。他们激动、兴奋,对前景非常乐观,憧憬着可能从当前交易中获得的各种机会。(毕竟,他们为收购的顺利实现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其中的一个机会就是从被收购的公司里发现他们需要的优秀人才。事实上,精明的收购方往往总是想着,“我们又可以从一大批新员工中挑选人才了”。
在新老板设法从合并过来的团队中物色最佳人选的时候,他们看重的是两个方面:能力和专注—他们要求心目中的人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仅仅有能力是不够的。事实上,我们参与或观察过数百个并购活动,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是,公司更愿意吸纳那些认同新公司行事方式的人,而不是那些抱残守缺的人,即使后者的智商更高。没有一个收购方愿意收留那些整天张口闭口“过去的好日子”的人—他们有多强的能力都不重要。
总而言之,收购方认为,如果你不赞同这一收购,你就是反对它。即使你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新老板还是能够感觉到你的抵触情绪。如果事实是这样,那么,不用多久,是去是留就由不得你了。
注意,变革是痛苦的。但对于企业来说,这又是不可避免的。你最好和美好的回忆说再见,因为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想办法让自己欣赏你的新上司,认同新公司的价值标准和工作惯例,伸出双臂,热情地拥抱你的未来—不管在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如果你实在无法接受现在的公司就是你原来的公司这一点,那么,你还是趁早离开吧。抵制变革的人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过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如果你还对过去的日子念念不忘,那么,你就是在破坏将来的好日子。
在16岁之前,我赢得了当时我可能获得的一切:体育奖牌、奖学金,还追到了心仪的女孩。不知不觉地,这些荣誉和成功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这种自信一直保持到现在。顺便说一句,我已经32岁了。到17岁时,情况急转直下,我开始走下坡路,那些有权力、有影响的人总是跟我过不去,除了有位导师对我说过,说我让他想起“年轻时候的他”。照这样下去,我肯定不会在公司里有什么发展,而且很有可能被开除。难道大学里的明星就要就此暗淡下去吗?
—英国伦敦读者
我们对你的前途非常乐观—真正狂妄自大的人(这里实在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一缺点的。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把自己没有获得职业升迁的责任归到别人身上,看来你了解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难得的是,你已经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要我们说的话,你的主要问题在那些经历了一连串成功的年轻人中很常见。你的自信不是在增长,而是在迅速膨胀。骄傲自大的人往往会逐渐养成各种各样让人讨厌的习性。他们傲慢自大,在同事和下属面前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把全部的成绩都归功于自己,看不到别人的付出。他们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他们“打击自己人”的做法是所有团队领导都非常忌讳的,所以,难怪你说“那些有权力、有影响的人”总是跟你过不去。你可能头脑灵活,能够出色地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但是你骄傲自大的性格会损害整个组织的士气,最终破坏整个组织的绩效情况。
这样下去,你很可能失去这个工作,你已经看出了这一点。很好,这是你重塑职业形象的第一步。可惜的是,这个想法你可能无法在你当前的这家公司实现了,因为你已经毁掉太多的“桥”了。所以,我们给你提出以下建议:从今天起,将你所有的消极行为详细地列出来。告诉大家你打算改变这些不好的行为,请你的上司、同事和下属直言不讳、毫不隐瞒地给你提出反馈意见,如果面对面说不出口的话,可以用匿名或书面的形式告诉你。当人们将郁积已久的不满倾吐而出的时候,你要准备好一场痛苦的觉醒。
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析之后,你可以在当前的这家公司尝试着纠正这些行为。也许,人们很可能对你的谦恭感到高兴,从而愿意帮助你提高。所以,他们会给你第二次机会。但是,很有可能,在取得了初步成绩之后,你还需要进一步改变自己,因为你给公司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不会轻易消除。(也许,到一家不了解你的“坏名声”的新公司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当然,在另外找工作的时候,你很可能会受到那些来自以前公司的负面评价的影响。他们对你灵活的头脑给予了很高评价,但同时,你在骄傲自大方面的“得分”也很高。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百分之百地坦诚。告诉你潜在的雇主,你因为先前的成绩而骄傲自大,所以没能有所建树,但你已经深刻地吸取了教训,现在很想找一份新的工作来纠正这些错误。让对方相信,你决心和整个团队的其他成员好好合作。同时告诉他们,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你将经常请求他们给你提供反馈意见。
你过去的失败经历将给你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这是无法掩饰的。但是,最终,有眼光的企业将看重你先前取得的成绩、你的突出才干和你新具有的坦诚和成熟。好运就在不远处等着你。我们相信你。
目前,我在一家小型的组织发展公司担任咨询师,我梦想创办自己的公司。怎么才能知道我是否具备企业家的素质?一想到这个问题,我的内心就很矛盾。
—南非约翰内斯堡读者
你内心的矛盾让你犹豫不决,这种情绪也让我们犹豫不决—真的。即使你没有举棋不定,你的创业之路都将很艰难,而如果你举棋不定,这条路将更加艰难。
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看出,自己创业的想法最终还是让你难以释怀。这个问题本身说明,你清楚有关创业的一个根本情况:自己创业与在公司工作有着本质的不同。顺便说一句,这里,我们并没有对成就事业的两种方式进行价值标准上的判断。我们只是说,虽然两种生活都可以让你事业有成,但是它们之间确实存在不同之处。
这里有四个问题。如果你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丢掉内心的矛盾,大胆地行动吧。因为,你已经具备了自己创业的全部条件。
第一,你是否有一个竞争对手无法匹敌的可以增强产品或服务吸引力的超级创意?有时候,人们只是向往企业家的“生活方式”—自主经营、大权在握、富甲一方—而没有实现这一切必备的超级创意。真正的企业家不仅仅有一个针对市场情况的独特的价值主张,他们还深深地痴迷其中,执著地追求心中的理想。他们满腔热情,坚信自己找到了自从发现重力定律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他们知道目前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它推向整个市场,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
第二,你是否能够在经受一次次拒绝之后仍然保持脸上的笑容?要自己创业,你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去说服(有时候甚至是乞求)风险投资家、银行和其他投资者给你投资。碰壁和失败是家常便饭。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拒绝,但是,要想成为企业家,你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不能在挫折面前退缩。真正的企业家往往是那些在挫折中越战越勇的人,别人的拒绝越发激起他们把心中的创意推销出去的决心和斗志。
第三,你讨厌前途未卜的境况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不要再读下去了。要想自己创业,你在死胡同里徘徊的时间将比找不着家的猫还要长。因为你要寻求资金、寻求最新的技术或服务理念,更不要说创办企业还要具备其他各种条件。如果不是在死胡同里,你就像是身处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一条漏水的小船上—说得更直接一点,你经常是倾其所有,孤注一掷。如果你是企业家的话,你会觉得这充满乐趣。
第四,你的性格是否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和你一起追逐梦想?虽然,在创业的初期,你可能在一个人干。不过,要想有所发展,你必须招募一些优秀的人才和你一起干,但是,你又支付不起他们高额的薪水。怎么办?发挥你的一项专长—让对方也像你一样痴狂于你的梦想。你必须具备这个能力,让你的追随者成为你的信徒。
我们一点也不想打击大家自己创业的信心。而且自由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的努力,他们是世界各国经济良性增长的血液。但是,你必须清楚这一点:自己创业和给别人打工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这个念头让你焦虑、不安,那你就停在原地别动;如果让你兴奋、激动,那你就可以放手一搏。
我很郁闷。今天,我收到了我的年终奖。我发现,它比去年的少了10%。问题就在这儿。一年前,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只是个见习秘书。通过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我拿到了公共关系的学位,六个月之前,我被提升为公司通讯部的正式员工。在新的职位上,我完成了上司交给的任务,收到了上司的表扬信。现在,我的工作量比以前更大了,可是奖金倒少了!我该怎么办?
—南非约翰内斯堡读者
你的来信没有提到两个情况,这两个情况对了解年终奖非常关键。这就是公司今年的总体效益怎么样?你们部门的绩效如何?如果这两个问题中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如去年”,那么你的年终奖少了1/10的原因就水落石出了。
另一种可能性是公司内官僚主义导致的疏漏。你原来部门的上司和现在的上司没有交接好你的工资情况,或者人力资源部没有及时调整你的工资。
但是,也有可能是第三种情况,你要认真、全面地分析一下整个公司和部门的运营状况如何:你可能完成了你的任务,但是你的绩效只是比较好。你的绩效是上司根据对你的期望值和对部门其他同事的期望值进行评估的。你的表现不错,可以收到积极的反馈,但是距离上司对你的期望,或者说,与你的同事相比,你还有差距。
当然,弄清楚问题的唯一办法是与你的上司推心置腹地谈一谈。约定一个时间,用平和的语气请他对你说一说年终奖的事情。与他交流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情况。所以,你要多听少说。另外,尽早解决这个问题,不要让困惑引起怨恨,因为,这种怨恨很快就会变成愤怒。
最后一点,对于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了学位的人来说,还有一个更为常用的办法。根据我们的经历,一旦你利用晚上或其他业余时间提高了自己的学历,你最好是另外换一家公司。公司主管很容易对公司内部员工形成一种所谓的“刻板印象”。即使你获得了学位,并且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让获得学历的付出真正有所回报的话,你可以拿着你新获得的学历到其他地方试一试。走出现在的公司,你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会更大。
我现在处于一个道德上的两难境地。我在一家制造企业里担任咨询师,在这里,我用概念性工具帮助公司改善流程。但是我注意到,公司主管对我工作的重要性不以为然,认为我对公司没有什么贡献。可是,如果我就此离开公司的话,我又觉得对我的经理不够忠诚,而如果留下来的话,我的工作很可能永远得不到他们的正确评价。我该怎么办?
—巴西圣保罗读者
你面临的不是道德上的两难,而是一个典型的职业问题,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从现在的公司走出来。
注意,你的公司不重视你的工作价值,因此你的对错恐怕一点都不重要。你的工作可以极大地提升公司的潜在利润,但是,如果你的上司根本不这么想,那你永远只是对牛弹琴。为你自己考虑考虑吧,另找一个地方,找一个领导重视你那些概念性工具的地方。你走之后,你的经理很可能不会感觉你有什么不忠。他心里很清楚事情的原委—他乐得马上换一个与领导的想法一致的人。
顺便说一句,我们说你的问题很“典型”,是因为这个问题很普遍。事情的开始往往和你的情况一样,员工逐渐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做得那么出色,领导却视而不见。当员工沮丧、不满,上司恼火的时候,形势就开始急转直下。随着嫌隙逐渐加深,员工的绩效就会越来越差,这样用不了多久,双方的不满就会爆发。
然后,不是老板辞退了员工,就是员工愤然离开。幸运的是,你的情况还不算太晚,你还有时间避免这种结局的发生。你可以友善、平和地离开现在的公司。这对公司和你的声誉都有好处。但是,你必须及早行动—尽早离开吧!
您认定做领导应该坦诚,这我同意。但是,在有的公司里,领导会将那些尖锐的问题打入“冷宫”,很少提及,如果有人执意追问这些问题,他们就给他穿小鞋,或干脆让他走人。对于在这种领导手下工作的中层经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读者
恕我直言,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能否问一个可能让你不快的问题—这是不是你面临的问题?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层出不穷。领导们回避“尖锐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容易让他们下不了台,而其中建设性的内容又很少—提出这些问题的人也属于同一种性质。
如果这是你面临的问题,而且你觉得自己能够接受这个让人不快的事实,那么,我的建议是,把你的精力放在真正的工作上,否则用不了多久,你也该被打入“冷宫”了。
假如这个问题和你的境遇无关,这个问题就显得意味深长了,或者说是不好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处于两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中,每一种情形都不是最理想的;同时,不管属于哪种情形,你都要做出决定。
也许是你的上司有问题—也就是说,你的上司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他(她)不愿和你们进行坦诚的对话,尤其是涉及那些可能产生争议的问题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非常热爱你的这份工作,最好耐心等一等。在大多数优秀公司里,公司的高层很快就会发现这种打击员工创意的人,并将他们从公司里清除出去。
另一方面,你们的文化也有问题。也就是说,你们公司的大多数领导没有欣赏员工“建设性好奇”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现在这份工作带给你的好处是不是足够让你忍受那些不愉快的方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以我们的一个朋友为例。12年前,他受雇于一家小型咨询公司,担任公司的物流总监。从那时起,公司的经营效益稳步发展。可是公司的三位合伙人仍然固执地不和员工交流,员工根本不知道这些合伙人心中的想法,不知道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顺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还是有所调整?也不知道他们怎样看待每个员工的绩效。结果,公司的员工总是对公司的战略和资源部署焦虑不安,困惑不解。
但是,我们的朋友并没有要离开的打算。一来,他的薪水很可观,二来,这家公司离他住的地方很近。他说,他非常喜欢这个工作,也喜欢那里的绝大多数同事。但他也承认领导层缺少坦诚直言的习性确实让他受不了,他“时常”感到这种习性肯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但是,他又说:“我的工作质量获得了领导的认可,由此换来了良好的生活质量。我觉得这很值得。”
你也可以像我们的这位朋友一样,学会适应你的工作环境。如果你觉得忍受不下去的话,你现在就该另外找一份工作了。如果你采取中间路线—仍然待在这里,整天在私下里抱怨、不住地发牢骚,这家公司很快就会成为你的伤心之地—你将被上司清除出去。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往往将自己看做落魄的英雄,而上司会将他们看做不识时务、打击别人热情的蠢材。千万不要走到这一步!
只有你知道自己最终该走哪一条路。你可以选择这样,也可以选择那样,但是一定要选择。
我妻子和我经常能在我们工作的《财富》500强企业里看到无能的、容忍愚蠢决策的、缺乏职业水准的领导。为什么找一位值得你尊重、拥护和学习的经理那么难?
—伊利诺伊州巴灵顿读者
这不是一件难事。只是,这需要你具备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你可能很难获得,但这不是你一个人独有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每个星期都能收到几封提出类似问题的e-mail。虽然措辞和具体细节不尽相同,但是问题的基本内容往往大同小异:为什么公司里只有我遇到这个问题?
可以看出,你感觉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不称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公司是人组成的。既然是人,就可能犯错误,就可能有能力一般的人,就可能有玩弄手腕、暗中做各种手脚的人。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看法于你是危险的,不是因为它会扼杀你的职业发展,而是因为它根本就不正确。如果每位经理都愚不可及,那么,你怎么解释当今蓬勃发展、各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的金融服务业,还有不断延伸的生命科学领域?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公司每天的经营效率都非常高,它们每天在开发、生产、销售和配送数百万种产品,收获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如果每位经理都平庸无奇的话,这一切根本不会发生。
在此,我们建议你反思一下自己的心态,看看是什么原因让你戴着一副灰色眼镜来看待整个企业界。说得直接一点,我们怀疑你天生就对上司心存芥蒂。
人们很少认为自己在和上司过不去,而往往将自己看成是仗义执言的献身者。他们会说自己是“以真理说服权力”。不要相信这种说辞,天生就对上司心存芥蒂的人确实存在。不管是在大公司、小型家族企业、合伙企业、非营利性机构、报社,还是政府部门,都有这种人。不管在什么样的上下级关系里,他们都很难改变尖酸刻薄的习性,总是对“制度”说三道四。虽然这种态度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组织里所有级别高于自己的人的价值视而不见。
有趣的是,在一个组织里,这一类人往往喜欢扎堆儿,一旦达到一定人数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变得直言不讳。这种人的智商往往比较高,这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他们没有把高智商用在寻找提高工作效率的好点子上,而是专门盯着组织的各种不完善的方面和领导们不可理解的错误行为。
当然,他们的高智商能够让他们在短期内有所发展,但是,组织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内心的不满,之后上司就会采取相应措施,疏远他们,或者采取更严厉的对策。
也许你不是这种天生就对老板不满的人,但是,你提问时不加区别的口气在很大程度上与那些“上司憎恨者”的特点相吻合,我们建议你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感觉遇到的每一个上司都有问题?
你是不是只要使心胸更开阔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近来,经理人培训非常火暴,这种培训真的管用吗?
—苏格兰爱丁堡读者
一般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当然,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培训师的水平。这个领域没有什么专门的培训和从业证书,咨询的质量如何,你只有听了以后才知道。这个领域也确实有一些冒充内行的人,他们只给你兜售一些你爱听的东西,还有一些非常深奥、他们自己都从来没有实施过的理论。很显然,这些培训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比较而言,优秀的经理人培训师能够提供真正有意义的服务。他们会看着你的眼睛,告诉你别人不会说、不敢说的东西,尤其假如你就是他的上司的话。他们传递给你的信息是:你没有去认真倾听,或者你对董事会逢迎巴结,对下属却傲慢无礼。他们会告诉你,你可能过于听信某些不明智的建议了。他们还会告诉你种种别人需要极大勇气才能说出来的“坏消息”。
你面对的挑战就是听一听他们讲什么。因为归根结底,经理人培训的最终价值—当然是值得听的—取决于你接受这种培训的能力大小。
关于私营企业
怎样为家族企业工作
在我们开始撰写《赢》之前,人们问起有关私营企业的问题时,我们一般都借故推脱了。因为我们觉得,这种企业往往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家族关系,没有常规的“正当程序”,不是我们所擅长的。然而,《赢》出版之后,我们高兴地看到,它对于很多私营企业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于是,我们开始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私营企业的老板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确实,私营企业有独特的一面,但是,正如我们在本书中这一(简短的)部分所述,他们与其他各类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更富有激情—他们决心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为坚实的公司。
我给我父亲打工。他创立了一个家族企业,企业的效益非常好,这得益于父亲手下精干的管理班子。问题是,虽然父亲在管理方面无可挑剔,但是他却迟迟没有拟订接班人计划。为了公司的发展和我们下一代的未来,他应该拟订一个这样的计划。我该怎样跟他提这件事,还不能让他觉得我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想把公司“弄到手”?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读者
首先我们想说的是,你不一定需要接班人计划,你只是想接班而已。
在这件事情上,你的父亲—既然是个无可挑剔的领导者—很可能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只是现在不愿意告诉你。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你都有一种感觉,好像是在一家极其传统的上市公司工作。公司总是对接班人计划秘而不宣,迟迟不肯公布。但是,不管怎么样,那些公司仍旧能设法实现CEO之间的顺利交接,并且,公司的主管也会成功地规划下一代的未来。只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不想依靠他们的判断提早做决定。
确实,对你也好,对所有CEO的候选人也好,早一点知道结果,日子会更轻松。接班人计划为什么不早一些公布,我们至少能想出三个原因:
首先,人们成长的速度快慢有别。因为在一开始有着辉煌业绩的接班人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暗淡下去,而后发制人者往往能取得成功。在做最后决定之前,CEO必须至少花数年的时间来考察候选人在若干个职位以及各种经营环境下的表现。
其次,过早地公布接班人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这是因为,CEO的人选公布之后,不可避免要有其他人离开公司,这时候,如果公司没有预先想好替代人选,公司经营很容易出现混乱。所以,公司需要花时间研究替代方案。
最后一点,如果现任的CEO做得非常出色,并十分热衷于这个工作(就像你的父亲),他就不想过早地离开这个职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在弄清楚问题之前,不要冤枉了你父亲。根据你的要求,我们没有公布这封信里的细节,但我们能从中看出来,他确实了不起。你们的家族企业虽然属于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但是他的睿智和才干却让企业坚持了数十年,而且现在经营得如此红火。他既然能够一手缔造一个广受员工爱戴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在接班人的事情上,他也肯定不会糊涂。他让你等待,肯定有他的理由。这个理由到时候你就会明白的。
我最近被一个家族企业雇为经理。我的上级是营销部的副总裁,她是CEO的妻子。她没上过一天大学,也没有任何营销经验,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市场部的所有人,包括我们几个MBA,进行着“微观管理”。我刚听说,在我之前有好几个能力很强的员工就是因为她辞职了。还听说,她在公司里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谁不同意她的看法,她就打发谁。而且,她的丈夫居然还全力支持她。如果不想辞职的话,我怎么面对这种裙带关系?
—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读者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但是我不明白,你在应聘这个工作之前干什么去了?
我们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你现在才发现这个情况已经有点晚了。这本来是应聘家族企业之前进行“尽职调查”时应该做的。应聘家族企业之前,你还应该考虑:他们的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姐妹之中有几个希望你再次获得提升;与CEO的近亲唱对台戏的后果如何—是让你卷铺盖走人,还是仅仅对你示以颜色。
注意,这不是说,人们不要在家族企业里工作。家族企业是社会经济一个相当大的组成部分,能为人们创造一些非常理想的就业职位。
但是,当你决定去家族企业工作的时候,你必须明白,你将接受一笔特殊的交易,而每一笔交易都会有所付出。
这笔交易的优势很明显。家族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你提供其他公司很难提供的东西,比如,同其他领导共同决策的权力、比较随意的人际关系。比起其他企业来说,家族企业的文化氛围最为人性化,身在其中的员工可以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员工编号”。而管理人员(比如说你吧)可以直接和股东、决策者对话。你可以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在参与着企业之间的竞争。
但是,它的不利方面也很明显,这一点,你已经有所体会。当你加入一个家族企业,尤其是一个小型或中型的企业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在正规企业里“依法行事”的“判决过程”(对不起,这里找不到更恰当的说法)。这里不是说,上市公司里完全没有刚愎自用或盛气凌人的上司,或没有任人唯亲的现象,但是,大多数上市公司里的制衡制度,比如员工满意度调查、人力资源监督制度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员工一种感觉:如果他们与上司发生分歧,上面很容易听到他们的声音。
解决家族企业里缺少“判决过程”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是做好思想准备。即使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你也要时时为自己考虑一个退出战略。如果一个家族企业请你出任CEO,甚至是高级经理人,在对方答应提供离职金之前,不要轻举妄动。
你属于哪一种情况?你好像没有和他们签订协议,你还说你不想辞职。这样的话,你唯一的选择就是适应。你必须想办法与CEO的妻子合作。忘掉她的学历,不管她有没有学历—毕竟她是你的上司。所以,把想要改变现状的想法暂时放在一边不要提起,给她一个认识你、相信你的机会。
如果你能够在应聘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尽职调查”,你就能了解到这些“隐患”,从而避免你现在的被动局面。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为时已晚。这里的裙带关系是你与这个家族企业交易的一部分。
尽情享受它给你带来的好处吧。
我们是一个家族企业。在经营了61年之后,企业被卖给一个资产达亿美元的公司,但我们仍然保留着公司原来的名称,我们的经营活动也是独立的,每个人依旧在做着原来的工作。表面看起来一切如故,但是,我们清楚公司已经今非昔比。我作为公司总裁,怎样才能和员工一起用最快、最稳妥的方式实现这个过渡?
—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读者
祝贺你,祝贺你!第一要祝贺这次交易本身—看来,你和你的顶尖团队在这场交易中表现非常出色,你们应该能感受到打造一个被市场看好的企业能够带来的财务回报。
第二要祝贺你能意识到,即使企业现在表面上看起来一切如故,但是变化已经的的确确地发生了—你们被收购了。你和你的员工现在是在为新的老板工作了,即使这位新老板非常器重你,他(她)也要你按照他(她)的思路行事。人力资源部会推出一套新的业绩评估制度,财务部门会有一套新的利润计算方法,等等。公司的流程、规章、程序等都要进行调整。
所以说,最快、最稳妥的调整方法是:认同。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积极地面对这场变革,让自己的失落更具建设性。不要伤心、哀叹“我们过去……”或“还是过去好”。说句实在话,在这次收购交易达成之际,你们就没有抱怨和不满的权利了。
被收购是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最痛苦的剧变之一。对于你个人来说,金钱可能已经抚平了你的不快。如果你想让你的下属和整个企业像你一样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向他们传达一个明确而简单的信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接受眼前的事实吧。
我今年29岁,在我父亲32年前创办的一家小公司里从事生物化学方面的工作。公司业务很长时间都停滞不前,这使我担心公司前景不妙。我父亲和我都没有管理经验,怕是不能实现原来的梦想了。如果我读一个MBA或者重新深造我的专业知识,能否改变眼前的窘境?
—巴西维多利亚读者
未必。你的问题很复杂,而时间又很有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必须承认,你们现在到了许多初创企业和家族风险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凭借独特的技术或产品,再加上热情和干劲,你们只能走到现在这一步。现在,你需要帮手—从外面请高人进来。
不要惊慌。你只需走出去,找一个出色的CEO来帮你走出困境。对于作为企业所有者和企业家的你来说,你可能觉得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但是,这种痛苦只存在于初期阶段,即在你们确定新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关系的过程中,你会体味到强烈的失落感。当外来者用他们的经验和对变革的渴望,开辟出一条你一直在寻找的发展之路的时候,所有的成果都将逐渐显现。
当然,要吸引这样一个变革的推动者,你必须有所割舍。例如,你和你的父亲可能必须让出一些日常管理、招聘和战略规划的权力。你们还必须放弃一些股份。你们不可能聘请一个优秀的CEO而不让他(她)分一杯羹。事情的另一面是,如果这位新任CEO不负众望,彻底扭转了公司的业务状况,那么,随着企业的增长和兴旺,你们双方都将获得成功,不论是在经济收入上,还是在其他方面。
出让股份有时候确实让人心里发慌。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你和你父亲仍然控制着公司的绝大多数股权。只是你们行使这种权力的时候要谨慎从事。
记住,你雇用优秀的CEO不是为了听命于你—而是为了挽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