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 -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4:41
民國軍閥是指在20世紀初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義上歸屬「中央政府」領導,但他們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勢力併為擴大自己的勢力採用各種手段,以軍隊作為主要政治資本的勢力,在其勢力強大時即成為當時中國的正式主導政府。在實質上依然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割據勢力。中國共產黨認為民國軍閥的出現則是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利益表現。主要勢力早期為北洋軍閥、滇系軍閥、粵系軍閥等。後期則由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桂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取代。
背景
民國軍閥的地域性最早來自於清朝末年,其中央軍隊八旗和綠營戰鬥力低下,在征討太平天國等勢力時,不得不依靠地方團練,比較著名的有湘軍和淮軍。隨着清廷日益腐敗,地方團練的勢力也日趨擴大,已經可以影響到中央的政策決定。民國軍閥無不于這些地方團練有千絲萬縷的瓜葛。
清朝末年,由於義和團事件清廷受到嚴重打擊,慈禧太后體認到面對西方勢力的衝擊訴諸傳統武力乃毫無作用,因此開始主導新政執行。其中一環乃新軍建立,此新軍之核心部隊由袁世凱建立,乃日後的北洋六鎮。此新軍計劃原先預定擴展至全國建立36鎮約五十萬正規軍,並成為全國主要武力核心。
新軍的計劃本身就有極大的問題。由於當時中央為了庚子賠款之財源籌措已經阮囊羞澀,除了北洋六鎮之新軍之外清廷根本拿不出經費來建設各地新軍,因此各地新軍之經費籌措基本上是各省自行辦理;這種方式雖然可以減少中央財政負擔,但顯而立見的負面影響就是這些新軍基本上都是地方自籌自招自練,中央根本無法掌握其控制權,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註定了各地軍閥出現之必然定局。
除了各地自籌之新軍以外,位於中央的北洋六鎮在忠誠性問題上對於清廷也是極大的隱憂,北洋新軍在核心架構上是以袁世凱於小站練兵時所訓練的軍官做為軍隊骨幹,對於袁世凱的效忠性還比清廷來的大;此點清廷並非不知情,因此袁世凱在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繼去世後失勢,基本上就是為了削弱袁世凱對新軍之影響力,不過此作法完全失敗,辛亥革命發生時,北洋六鎮雖接獲清廷的討伐命令,但是卻抗命沒有進行任何動作,清廷不得已重新重用袁世凱亦求抵抗革命的力量,這些原來效忠清廷的北洋新軍就成了後來的北洋軍閥。而地方新軍則成為各地軍閥之骨幹。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推派各省都督進行治理,都督在各省掌握了政經大權之地位,成為了軍閥養成之溫床。護國戰爭之後,各地軍閥正式成型。
內在原因
袁世凱死後無人有足夠力量支配整個中國,加上北洋軍內部存在明顯的派系爭鬥,各省有實力的人物為保存自己的政治利益紛紛組建軍隊劃分勢力範圍。北洋軍閥
中國經過二千余年的封建時期,建立了完善且實力強大自然經濟,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土地為最主要的生產資料、產品自給自足的經濟方式使得自然經濟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就能夠形成完備的體系並獨立發展,成為民國軍閥能夠依省割據的經濟因素。
中國在當時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形成了大批具有濃厚自然經濟特色的地主與紳商,他們的發展一般也在一個很小的地域範圍內,對全國性的市場沒有足夠的興趣,並在勢力範圍內利用工會、商會抵制外來經濟。辛亥革命時他們担心自己的既有利益受到侵害,害怕民國政府的土地改革與限制私人資本發展,採用支持當地實力派人物尋求保護。對全國市場統一的淡漠與渴求安定生產環境與一定政治特權的願望使他們成為當地軍閥有力的統治支持者與經濟來源之一。
外部原因
影響中國政治的主要勢力——帝國主義在華勢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由英、法做大成為美日相爭,辛亥革命後各帝國主義沒有了在華有力的統治代言人,担心中國取得獨立地位,使得各國在華利益遭到損失,轉而尋求建立地方上的統治代言人,向軍閥提供經濟、技術上的支持。帝國主義與封建軍閥相互利用,形成「分而治之」的政治格局。
華盛頓會議後帝國主義在華勢力重新洗牌,美國勢力上升,這加劇了民國軍閥的勢力膨脹。帝國主義在華分贓不均直接表現為不同軍閥的戰爭,導致中國內亂不斷。
北洋系
皖系:段祺瑞、倪嗣沖、張敬堯、陳樹藩、盧永祥
直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齊燮元、孫傳芳
奉系:張作霖、張學良、張宗昌
晉系:閻錫山
馮系:馮玉祥
山東:韓復榘
河南:趙倜
西南
滇系:唐繼堯、龍雲
桂系:(前)陸榮廷、(後)李宗仁、白崇禧
粵系:(前)陳炯明、(後)陳濟棠
黔系:劉顯世
湘系:譚延闓
四川四傑川軍:東—劉湘、北—鄧錫侯、西—楊森、南—劉文輝 西北
西北馬家軍:馬鴻賓、馬鴻逵、馬步芳
新疆:楊增新、盛世才
陝西:劉鎮華、楊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