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十大科技骗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2:05

2009中国十大科技骗局

2010/01/04 23:59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科技报    

  □文/本报记者 童岱 李金金 唐逸 马佳 吴洣麓 陈永杰 谭娜 李鹏 王夕

  今年评选出的“中国十大科技骗局”,反映出了中国社会日益复杂化的“魔”“道”较量。假的东西穿上了更加“权威”的外套、陪伴着更难让人生疑的“真诚”的朋友,纵使火眼金睛也难不被迷惑。我们只好筛选道行更加深厚的科学战士来扫除它们。

  1央视推出的“神医”

  事件概述:

  6月13日,在央视《面对面》节目中,主持人介绍了一位“治瘫神医”——李培刚。在节目中,李培刚对一位自称双膝有毛病,长期蹲不下去的患者进行现场治疗。经X光片为患者“确诊”之后,李培刚通过一个小时的腿部按摩,让原本蹲不下去的患者,在节目现场又蹦又跳。李培刚表示,他还能用简单的方式治疗因外伤导致的偏瘫,使瘫痪的病人重新站起来;让长期饱受颈椎病和腰腿痛的病人,摆脱病痛。

  科学揭假:

  准确判断骨头的病症,最科学的方式就是拍CT和核磁共振。仅看X光片,只能判断骨头的部分症状,并不准确。例如,炎症导致髌骨坏死,从X光片上就看不出来的。

  按摩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如果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器质损伤,推拿、按摩就不能发挥作用。有的患者在经过按摩后感觉好转,其实是膝盖周围的肌肉组织产生麻痹的结果。

  人类的高级神经系统一旦断了是不可逆的。为瘫痪患者做康复,是开发他残存的功能,用肌肉的力量重新带动关节活动度,代偿一部分脊髓缺失的神经功能,但是要脊髓完全恢复功能是不可能的。

  权威点评:

  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从职业规范的角度,传媒对科学的许多误读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采访不到位、满足于一知半解而不核对事实是出错的原因。目前,国家有对医疗方面进行监管的《广告法》,但是《广告法》不可能管到新闻。至今,在科学新闻的采访和写作(制作)中,各传媒大多没有形成一套保障科学新闻真实的制度。这就极可能被某些人钻空子,导致类似李培刚事件的屡次发生,欺骗消费者。

  在科学新闻的采写上,如果具体的制度一时难以完善,那么应把邀请当事和权威专家审阅作为惯例,这是比较容易实行的。

  (参见本报6月29日《李培刚事件调查》)

  李培刚参加电视节目的画面

  2检测过的“抗甲流口罩”

  事件概述:

  11月9日,一条占据各大媒体重要版面的新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产抗甲流口罩面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杀灭率达92%”。

  据报道,这种抗病毒防流感的新型口罩,由天津市明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科技人员运用分子链接抗微生物技术和远红外技术研制而成,利用材料表面的有效功能团去抑制或杀灭微生物。

  报道中还称,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抗菌材料检测中心对这种口罩针织材料所做的检测报告称,该材料可杀死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尤其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高达99%以上。

  科学揭假:

  其实,远红外技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各行各业都有应用。它的功能并非针对杀菌,而是增加材料的保暖性。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抗菌材料检测中心曾对明大公司生产的成品抗菌内衣进行过细菌检测,分别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但从未对该公司生产的口罩进行过检测。

  口罩的性能是否优秀,看的是口罩隔离、过滤病原微生物,防止其进入呼吸道的能力,而不是口罩表面灭菌的能力,而这款口罩宣称有灭菌能力属于概念混淆,非常不科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该生产企业非法生产,抗甲流口罩已被查封。

  权威点评:

  王月丹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教授)

  防止甲流的传染,最主要是避免暴露,尽量少去人员拥挤的地方,平常并不需要戴口罩。如果想要佩戴,可以选择外科口罩,若需要更高水平的防护,应购买专业的呼吸防护的口罩。

  所谓“抗流感口罩”只不过是一种可以炒作的商业元素罢了。对于口罩是否能够灭菌等功能,由于没有国家标准,也就不可能有相关部门为口罩灭菌的效果进行检测,企业是否真的采用了抗菌技术,也就无法证明。不法企业正是利用这一点,打着高科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

  (参见本报11月16日《“抗甲流口罩”骗局》)

  3网站伪装的军队“总医院”

  事件概述:

  7月初,读者周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在网上搜寻白癜风相关治疗机构的时候,发现一个名为“中国海军皮肤病总医院”的医药网站。网站称该医院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有名医坐诊,并且销售专门治疗白癜风疾病的药物,宣称可以“一次性治疗白癜风,不复发”。周先生表示,当他亲自来到了网站首页提供的医院地址——昌平区松园路85号时,却找不到“中国海军皮肤病总医院”,这个地点只有一个很小的民宅。

  随后,记者调查核实了周先生的说法,当记者致电该医院,表示希望到医院进行咨询时,对方含糊其辞并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科学揭假:

  目前,科学界对白癜风的发病机理还不是很明确,至今也没有治疗白癜风病的特效药。

   “中国海军皮肤病总医院”网站上出售的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白驳康灵”和“青雪白癜风丸”是由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曾因涉及虚假宣传,多次被有关部门查处。并且,这种白癜风丸使用的配方并不是什么独家的特效药方,而是治疗白癜风的一种常见的中医方子,如果患者患病时间比较长、病情较重、皮损比较深,是无法治愈的。

  中国海军总医院没有在昌平区下设皮肤病专科医院。而且,也从来不在网上卖包括治疗白癜风的任何药物。

  权威点评:

  杜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由于网络受众广泛,浏览量大,传播速度快,通过网上售药已经成为药品经营企业寻找利润增长点的新方式。但是在我国,网络售药正处于发展时期,由于对网络的监管不力,经常出现一些假网站以“中国”“全军”等名义冒充正规网站销售假药。

  在网络快速普及的今天,消费者在网上求医问药时应该提高识别能力,若有病症出现需要求医,建议还是去正规专科医院看病最好,以避免让“中国海军皮肤病总医院”这样的虚假医药网站骗了钱财,贻误病情。

  (参见本报7月6日《“中国海军皮肤病总医院”调查》)

  4语出惊人的“品牌研究院”

  事件概述:

  2009年4月2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对外发布了一份《联想品牌竞争力研究报告》,宣称联想品牌竞争力在经历2008北京奥运营销之后不升反跌,降幅达到36.5%。之后不久,同一个研究院发布的《刘翔商业价值评估报告》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报告预言,刘翔的商业价值将可能回落至2003年的水平,即代言价格降至几十万元。

  “中国品牌研究院”在短期内,连续发布语出惊人的报告,在网络上吸引了无数眼球。

  科学揭假:

  据调查,中国品牌研究院所发布的关于刘翔商业价值的报告是通过电话和邮件访问一些广告公司的老总和企业品牌总监后,自己做出调查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但是,要想做某一运动员的价值评估,首先要对未来几年整体的体育状况状态有所了解,其次要研究他个人的未来风险有多大,还要研究他个人的发展前景等等。因为未知数太多,资深的国际评估公司也只是从理论上知道评估方法而已。中国品牌研究院采用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联想集团公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品牌研究院”这个机构。其他企业也表示,这家机构的榜单“完全是主观臆断”,很多企业只接到了他们送来的交钱通知。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查询,没有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 ICP备案序号备案;在广州工商局出具的“香港中国品牌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代表处”鉴定中,显示“这个机构在2009年2月16日已经被注销”。

  目前,中国品牌研究院已被国家工商部门查处。

  权威点评:

  沈青

  (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

  一个品牌研究机构,不可能什么都做。每个研究结构应该有自己的侧重面,比如工业企业品牌研究,或者商贸研究、明星研究等。而国内通常把品牌用于排名,表示企业能力有多强,向市场表达某种信息,这就是一种误导。

  在英法等国家,品牌在法律上可以被认可,供买卖双方做参考。投资人通过比较自己所投资的品牌在今年和去年的品牌价值变化,可以看出自己是否投对了方向,同时考察营销活动是否有效。

  一个正规的品牌研究机构,首先具备的条件是要有科学的方法,是不是业界普遍接受认可的,研究方法要经得起推敲,这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考量。人们在查看品牌研究报告的时候也要注意品牌研究机构的权威性,否则就容易受到欺骗。

  (参见本报4月27日

  《“中国品牌研究院”

  调查》)

  5冒用批准文号的“减肥果”

  事件概述:

  5月下旬,重庆医科大学三年级女生李云菲因服用“巴沙减肥果”,导致肾功能衰竭。

  这种“减肥果”宣称是采用素有“减肥王”之称的巴沙果纤维为主要配料,按国际最新流行均衡营养标准,科学调配了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瘦素成分精制而成的全营养精品。经功能性测试证明,其有减肥、美容功效,不具有任何毒副作用。

  科学揭假: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减肥果”中含有违禁成分——盐酸西布曲明。如果每天摄入这种成分的量超过10毫克,就会引起类似毒品的反应,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在保健食品中不得添加盐酸西布曲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叫停了市场上热销的“减肥果”,并曝光了五种问题“减肥果”。卫生部查明,这些产品使用的批准文号,有的是冒用别的产品、有的是虚拟出来的。

  权威点评:

  骆诗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资深官员)

  目前,在国内的药品和保健食品领域,冒用和虚拟批准文号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很多不法厂商都在采用这样的非法手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监管不到位。

  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药品和食品有着细致的法律区分,取得准许生产和销售的批准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系统,因此不容易出现类似我国“减肥果”这样冒用和虚拟批准文号的现象。

  现在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大多是媒体在揭批。如果相关管理部门疏于查处,过了这个风头,他们就会卷土重来,或者仅仅进行一下改头换面,就又可以招摇过市了。监管部门应该对冒用和虚拟批准文号的现象予以足够重视,主动查处,以杜绝类似问题产品欺骗消费者。

  (参见本报7月6日《减肥果:打不死的白骨精》)

  6宣称治癌的“硒胶囊”

  事件概述:

  近年来,“硒”成为一些商家眼中的“灵丹妙药”。富硒大米、富硒矿泉水等等“富硒”产品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宣称硒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和防癌、抗癌作用。而“硒旺胶囊”正是在肿瘤患者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产品。

  上海四通纳米技术港有限公司——北京天天硒旺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宣传网站上介绍,“主要成分为纳米硒的‘硒旺胶囊’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抗癌效果,许多癌症患者长期服用它,纳米硒已成为有效而廉价的抑癌途径之一。”

  并且,在该网站显示,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陈君石院士是纳米硒鉴定委员会的评审专家。

  科学揭假:

  199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全研究所接受上海四通纳米技术港有限公司委托,做了 “硒旺胶囊”的动物毒性实验。但是,这个实验只证明,在动物实验方面,“硒旺胶囊”比其他两种形式硒的毒性要小一些,安全性高一些。并非其宣称的“为世界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安全、高效的独有特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硒制品”。

  此外,上海四通纳米技术港有限公司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全研究所送来实验的“硒旺胶囊”并没有说是纳米硒,而现在上海四通纳米技术港有限公司却把纳米硒的实验结果放在了“硒旺胶囊”的宣传上。

  说纳米硒能够防止肿瘤的发生和抑制肿瘤的发展,缺乏科学依据,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实验和数据能够证明纳米硒具有这种功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中国工程院网站上公开发表《关于“硒旺”广告有关情况的说明》,表示他没有担任过四通纳米技术港的总顾问,对方属于冒用他的名义。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肿瘤治疗药品广告全部是非法的。

  权威点评:

  孙燕(著名肿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国际学界,大家都基本认可了人体服用适量的硒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但是人一旦患上癌症,硒就对它无能为力了,因为硒并没有治疗癌症的作用。

  抗癌保健品市场之所以泛滥,首先是由于患者医学知识不足。“高科技”是一个很能蛊惑人心的概念,于是,很多抗癌广告就不断往“深”里说、往“玄”里说。

  另外,患者的侥幸心理也是一个原因,一些抗癌广告就是打着祖传秘方或者高科技等幌子诱惑患者。每年各级工商部门对媒体上刊登非法医疗广告的处罚中,抗癌广告已经成为“常客”。因此,患者在就医时应该遵医用药;另外,即便是医药广告,媒体也要客观真实的报道,不能丢失职业操守。

  (参见本报3月23日《硒:抗癌元素的真相》)

  7测儿童天赋的基因检测

  事件概述:

  近一段时间,很多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体检中心大都开展了一项名为“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项目,宣称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看出孩子将来是否会早恋、染上网瘾,甚至可以看出孩子将来能不能赚大钱、当官等,并表示保证达到99.99%的准确率。只要客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付2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费用,就可以带着孩子进行分门别类的基因检测。

  科学揭假:

  基因检测,首先要满足相关性的原则,要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进行实验后,才能确定某种基因与疾病或者情绪的关系。目前,和某些情绪相关的基因实验样品量不到100个,在人群中没有统计学意义,这样做出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基因技术和应用方向更侧重的是疾病与基因的关系,它们的关联是确凿的。但天赋是综合性因素决定的,后天的学习、培养环境都很重要。

  基因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还不是适合推广的技术,此时用于公众的临床检测为时尚早。并且,基因研究是个庞大的工程,人类的很多基因秘密还未被探知,目前揭示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

  权威点评:

  祁鸣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遗传与基因组教授)

  卫生部正在考虑如何把基因检测应用到临床、治疗,但还没有出台规范。而且做基因测试,除了极个别特殊癌症筛查之外,其他的项目都要保证受试者能够正确地理解,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在美国,做任何基因项目之前,都要安排非常专业的咨询师来判断受检测者是否能够接受检测结果,让他充分了解这些项目对他有什么意义,可能有什么风险,同时还会安排检测后的追踪,严密地留意受检测者的反应。

  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重要的是看后天的培养,家长要避免盲目地赶时髦。

  (参见本报8月17日《基因测天赋狂潮》)

  药店出售的“解酒药”

  事件概述:

  临近节日,朋友聚会增多,很多人都不得不去应酬繁多的酒局,为了能够缓解酒精带来的不适,于是就想到服用“解酒药”。许多解酒药宣称,可提升酒量,解酒防醉、消除酒后不适。而这些解酒药,几乎都在药店出售。

  科学揭假:

  市面上一些“解酒药”的成分多数只是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所起的也只是安慰、清醒、缓解头痛的作用。目前,没有解酒产品能对酒精进入身体产生的副作用起到预防或阻断作用。这一结论在医学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酒精摄入人体,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中的乙醇需要依靠肝脏来解毒,不可能靠服用一些解酒产品予以阻断。人体摄入过多酒精时,只能通过打点滴的方式,输入氯化钠、葡萄糖液体来稀释和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醉酒是个人基因、体质、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找到一种有效的解酒方法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靠服用解酒产品来降低体内酒精含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药店出售的解酒药虽然品牌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没有一种“解酒药”上有“国药准字”的标识,而“国药准字”是国家规定统一使用的药品批准文号,所以“解酒药”属于非药品类产品,根据我国现行法规,保健品、普通食品是不准以任何形式宣称具有疗效的,普通食品也不能宣称具有保健功能。

  权威点评:

  李志强(北京武警总医院医生)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通知》,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与药品包装相似、与药品同名或者名称相仿、宣传功能主治的非药品类产品”。不过,《通知》没有明确规定药店不能销售食品和保健品。这就让“解酒药”能够方便地出现在药店,蒙骗消费者。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身体最好的保护方法是少喝酒。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一定要先吃些食物垫垫肚子,空腹喝酒对食道、胃的刺激最大,也可以请医生开些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肠胃。

  (参见本报1月12日《解酒药:药店里的“大忽悠”》 )

  9危害更甚的“无抗奶”

  事件概述:

  “所谓的‘无抗奶’就是不含抗生素的牛奶。” 早在2002年,上海光明乳业便率先打出了“无抗奶”的旗号。2006年,光明宣称其旗下所有乳品已实现“无抗”化生产,并严格执行与国际接轨的其他安全标准。随后,北京三元、完达山也陆续加入“无抗奶”的行列,在产品标签上、广告中公开宣传“无抗”的概念。

  科学揭假:

  为了达到“无抗”,很多奶牛饲养户开始使用解抗剂,这种解抗剂能在特定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分解和掩盖生鲜乳中的部分抗生素残留。但它很可能给人体带来比抗生素更严重的危害。消费者饮用了假冒的“无抗奶”,等于在食用大量抗生素的前提下又喝进去另一种有害物质。

  5月6日,卫生部等六部委发布公告,联合叫停了“无抗奶”。公告称,禁止企业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并要求各乳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应当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

  权威点评:

  王丁棉(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

  “无抗奶”事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体制和政策的缺陷。虽然根据我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规定,牛奶中“不得检出”抗生素,但是我国的另一个标准——《鲜乳卫生标准》则要求,鲜乳中的兽药残留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这就意味着允许牛奶含有抗生素。

  欧美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健康,普遍以法规形式禁止抗生素残留超限量的牛奶上市,欧美国家对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为千万分之四至千万分之十。

  真正的“无抗奶”确实可以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好处,我国对于牛奶的检测今后应该更加严格,以确保人们喝上放心的“无抗奶”。

  (参见本报5月18日《“无抗奶”叫停内幕》 )

  10宣称减肥的“塑身内衣”

  事件概述:

  拥有一副完美的身材是每个女人的梦想,塑身内衣的厂家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目前,市场上热销的塑身内衣无不宣称他们所生产的塑身内衣只要一穿到身上就能达到美体的效果,甚至不花时间做运动也能减肥塑身,这种夺人眼球的广告语立刻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前来购买。

  科学揭假:

  塑身内衣的主要作用是勒紧皮肤、压缩脂肪,从外表上看人好像瘦了,但这种效果只是暂时的,体内的脂肪并未消耗掉。相反,由于塑身内衣比较紧,穿上以后会使胸腔、腹腔的空间减小,如果长时间穿着的话就可能对内脏造成压迫,造成肌肉的损伤。

  塑身内衣大多是由强弹性纤维材料或化纤类织物制成的,这样的面料往往不透气,容易使分泌物聚集,从而滋生细菌,进而可能引发阴道炎、盆腔炎等一系列的妇科疾病。

  权威点评:

  潘海音(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系副教授)

  塑身内衣最早源于欧美,属于舶来品。目前,我国在内衣行业中使用的标准是200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该标准涉及了针织塑身内衣。

  但这只是从成衣质量方面对塑身内衣作出的要求,而对塑身内衣所宣传的减肥、保健作用,国家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检验标准。厂家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欺骗消费者。

  人体处于自然状态才是最理想的,想通过塑身内衣达到美体目的是不现实的,正确的锻炼健身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参见本报4月13日《塑身内衣:自欺欺人的“皇帝新装》)

  李培刚参加电视节目的画面

  漫画:抗甲流口罩难杀病毒

  目前,网络售药已经成为药品经营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方式

  中国品牌研究院关于刘翔商业价值的评估报告并不科学

  ←目前,减肥产品已经成为冒用和虚拟批准文号违法现象重灾区

  市场上不少产品都在打“富硒”招牌

  基因技术和应用方向更侧重的是疾病与基因的关系

  市场上销售的“无抗”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