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力量: 1132亿美元的中国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9:45
提要:华人对购物这件事充满热情,不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网下。他们因为专门店或购物中心能提供某类商品的最佳品牌而前往购物,华人喜爱购物中心的程度超过一般美国大众;华人对名牌的喜好程度,也大大超出美国一般大众。华人在价格上也确实相当敏锐,商店折扣对华人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一大购物诱因。华人对于outlet折扣商店可以说情有独锺,不惜花上几小时行程前往购物。
华人年长者在购物时,反映的是传统、中年人代表了主力、年轻人则强调彰显自我。对于华人移民而言,美国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因此购物时,口碑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广告也有很强大的说服力,而在国内的购物习性多少也会延续到美国来。口碑、广告、习惯是华人购物的三大动机。互联网改变了亚裔购物以及获取消费资讯的方式,他们可以买到家乡的土产。华人通常希望购买不论是在价格上或品质上都最爲划算的商品,同时又希望在最有效的时间内买到最理想的商品,因此网络就爲他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
近日来中国风也吹起了一股热潮,亚洲或中国开始领导一些文化潮流,这不仅是一个趋向,同时也让华人的下一代充满力量,在许多方面都将能够带动流行,比如说时尚设计、饮食文化、音乐艺术等等,中国的风味越来越明显。
上篇 商店购物
根据人口调查局的资料,美国华人人口目前已达280万人,不仅是亚裔人口中数量最庞大的族裔,自2000年至2004年期间,成长率高达22.3%,估计未来还会以更快的速度成长。
这个主要分布在洛杉矶、纽约、旧金山等美国大城市的族裔,象徵的是不可忽视的购买力。专业市场调查公司Packaged Facts针对亚裔消费者进行研究,2006年发表的“Asian Americans in the US”报告书显示,美国华人作为25岁至65岁间的购买主力者,比例高达61%,担任管理层或专业人才者则高达52%。此外经过统计,这批教育与收入水平皆超过全美平均值的人口,在美国市场中,代表的是1132亿的惊人消费力。
华人人口逐渐增加,其规模与成长速度本已不容忽视,而这拥有高收入水平以及高教育程度的群体,同时也以强大的消费实力,不断吸引主流企业的眼光,尤其在华裔聚集的大城市里,企业若想成功打入这些地区与市场,早已无法对华人视而不见。
“多文化行销的意义,从原本是企业品牌的选择之一,将变为不能不做的决定!”广告公司Kang&Lee执行副总裁吉特林(Saul Gitlin)说。事实上,美国拥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族裔,企业在行销手法上必须多元多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华人的需求究竟在哪里?现在,当华裔已是美国第二大少数族裔、中文也成为美国第二大的外国语言时,多维要从品牌忠诚、购物态度、价格要素、地点选择等角度切入,带您透视属于华人独一无二的消费心理。
Mall就是生活
“逛mall是美国华人生活的一部分。”Wade Guang说。Wade Guang目前在加州知名亚裔广告公司interTrend担任帐户主任,他们的客户包括全美第二大百货商店JCPenny等公司。
逛购物中心本来是美国人周末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而华人入境随俗,来到美国之后,在购物习惯与地点的选择上也受到影响。购物中心的特色是内部设有许多店家,商品则涵盖各种范围,这是华人喜爱前往购物中心的原因。
根据“Asian Americans in the US”报告书,若以100作为全美的平均指数,华人对于设计师品牌能够提升个人形象的说法,认同指数高达221;认为设计师品牌等同于高品质服饰的指数,达136;认为自己有足够预算可买设计师品牌的服饰者,指数也达到了176。华人对于名牌的喜好程度,大大超出了美国一般大众。
根据调查公司Packaged Facts的研究,若以100作为全美的平均指数,华人因为专门店或购物中心能提供某类商品的最佳品牌、而喜爱前往购物的指数达138;华人喜欢前往专门店或购物中心、因为该地能为某类商品提供多样品牌,其指数则达136,显示华人喜爱购物中心的程度,超过了一般美国大众。
华人对于购物地点的选择,若要从年龄层作区隔,则能够再加以细分。青少年最佳的逛街场地是购物中心,因为购物中心多半设有年轻服饰专柜,比如A&F、American Eagle等品牌街深受喜爱,而电影院、美食街的设置则能符合年轻人对于吃喝玩乐的要求。
20至30岁的华人则喜欢前往专卖店购物。在纽约从事金融业的黄仲凯即指出,需要购买电子产品时,他多半会去Best Buy选购,需要购买上班或休闲服装时,Zara与club Monaco则是他最常去的专卖店。“我喜欢去多家品牌专卖店集中的地区购物,每家店的特点都很明显,选购时感觉相当方便。购物中心我反而认为品种太多,东西也杂,挑起来比较费时。”黄仲凯解释。
目前经营服装百货的Kai Yang分析,20至35岁这个族群,正好是完成学业、并踏入专业领域的阶段,普遍的心态是想要融入主流社会,并且跟着大众的方向走,因此一些具有西方或美国当地特色的商店,特别能吸引这个年龄层的华人。
随着经济实力的累积,超过35岁以上的华人则倾向去高级百货公司、名店街购物,Kai Yang形容,这可称做“金字塔”的消费者;至于有家庭的华人虽对名牌等高档商品保有兴趣,但是购物中心、大卖场等地,则更能满足家庭购物的需求。
拥有一儿一女的Ray Huang表示,他感觉名牌或精品很不错,但是却没有“非名牌不用”的想法。在折扣期间或周末没事的时候,他们全家最喜爱去购物中心购物,无论是自身需求或节日送礼,总能让他找到适合的东西。“购物中心适合带太太孩子全家前往,许多都设有儿童游乐区、美食区,对于家庭来说是很好的假日活动。此外,购物中心最大的好处是,只需去一趟就可将需要的物品购买齐全。”他说。
洗衣水也要买名牌
Ray Huang指出,他的家庭最大开销是家用品,每当有需求的时候,他会去Target、BJs、或Walmart等大卖场购买这类物品,因为大卖场的种类齐全且价格很好。他还强调,“即便是家用品,我们对特定品牌也会产生忠诚度,比如洗衣水,我太太便坚持使用Tide的某一型号,柔软精则坚持买某个牌子的某种味道,她说,其他种类闻起来就是没那么好。”
当华人对洗衣水讲求牌子时,他们对于服饰的品牌当然更加重视。根据“Asian Americans in the US”报告书,若同样以100作为全美的平均指数,华人对于设计师品牌能够提升个人形象的说法,认同指数高达221;认为设计师品牌等同于高品质服饰的指数,达136;认为自己有足够预算可买设计师品牌的服饰者,指数也达到了176。
Wade Guang对多维分析,华人绝对是相当聪明的消费者,他们也许收入不错,但并不会浪费,买东西时会展现出精明的一面,并且将钱花在刀口上。
华人对于名牌的喜好程度,大大超出了美国一般大众,而这种现象与心理,适合同时用以描述男性与女性。Ray Huang告诉多维,穿上设计师品牌的服饰,感觉自己是走在流行的尖端,并且掌握了最新的趋势,他本身所偏爱穿着是专业服装,POLO即是他相当喜爱的品牌之一,穿了之后感觉不错,因此每次逛街,他会特别注意这个品牌。
目前从事教职的蔡佩珊指出,在美立足代表经济上已有一定的能力,因此看到欣赏的东西,她会放手去买。“40多岁的人计较那些钱作什么?”她笑着说,“自己偶尔还是要享受一番,该买就要买。我现在看上的衣服,哪怕贵了点我都会买。比方前几天,我在Ann Taylor店里看上两件衣服,我以为是打折品,结帐时才发现弄错了,价格比我预估的贵上3倍,但我确实喜欢,仍然不考虑就买了,有时候品质好一点的东西,价格是比较贵。”
刚从研究所毕业的王婷则认为,一些主流中价位品牌对她来说,是相当好的选择。她表示,小东西比如手机吊饰等等,在华人社区、住家附近就买得到,但是如果要购买稍微正式一点的衣服,她喜欢去有牌子的专卖店购买,比如正式服装就选Banana Republic、J Crew,休闲服饰则选择H&M、Forever21。“虽然不见得要买得特别贵,通常也会等到折扣时段再买,但是仍以有牌子的服装为优先考量。”
对于时尚资讯颇为关心的王婷,偶尔还会参考时尚杂志作为购衣的标准,假如看到今年比较流行的东西,只要价格合理她就会买下来。针对华人追随名牌的现象,Kai Yang则指出,有能力负担名牌的人不断增加,每个社会都有这种等级,华人当然也不例外,但他建议,有时候名牌不一定等同于品味,不如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并且穿出自己的味道,才能做出最精准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