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决定了WEB2.0的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38:42
Digg即将被收购的传闻最近在互联网上盛传,如果把时间往前回退几个月,这条看似简单的传言一定能使众多国内互联网人亢奋。但现在,无论如何也兴奋不起来了。Digg是国外一个知名的IT新闻社区,从创立以来一直以用户选择为中心的新闻模式,是一个被标榜为Web2.0旗帜的网站。
就在这个月初,Google以16.5亿美金完成了对YouTube的收购,一桩发生在国外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的收购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YouTube是一个美国流行的视频分享网站,也同样贴过Web2.0的标签。
国内这两年出现了一大批做这种Web2.0的网站,但他们的日子似乎与美国相去甚远。此前受风险投资追捧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一系列的裁员换人,已经让中国的Web2.0前景黯然,几乎可以宣告中国的Web2.0即将死亡,毕竟16.5亿美金这种数字离他们太远了。
刺激国内Web2.0主要有两个信号,一个是资本市场开始逐渐远去,另一个是国内的互联网大鳄不对Web2.0作任何的收购,当然这两个信号也是互为联系的。为什么在中国和美国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追溯根源,就是在于Web2.0最值得骄傲的用户所造成的,成败都是用户。
美国和中国网民数量居世界排名前两名,都有着超过一亿人数的网民,但这两个国家的亿万网民有着很大的不同,也正是这个不同导致了Web2.0不同结果。
互联网实际上就是围绕需求、技术、产品三条线进行发展的。美国网民的互联网需求和技术与互联网产品几乎是同步的,而中国网民的需求、技术和互联网产品这三者往往没能同步,有的甚至相差非常大。互联网产品从美国照搬到国内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与美国几乎是同步发展的,但国内网民对某项互联网产品工具的使用需求并没有达到相对的高度,少数网民有了需求但技术水平跟不上,这三者的脱节给了大网站充足的时间,掌握了机会,这也是之所以国内的互联网大鳄不对Web2.0做任何收购的原因。
举例来说,一个Web2.0新产品网站在美国推出,迎合了一大批网民的需求,同时网民又能很快地使用这个工具,这三者的同步,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网站就会拥有一大批用户,或许一半网民会去使用它,而当其它互联网大鳄发现这个市场的时候,已经很难去赢得市场,难道去努力征服剩下的所有不到一半的用户?于是,收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在中国,前面两年的时间里有100万的人写了博客,等普遍用户用了这个需求之后,大网站是去花钱收购那100万用户还是开发产品去争取1亿网民中的9900万,2年的时间是需求、技术和产品不同步而给出的。
Web2.0的失败并不意味当初不应该走这条路,当中国互联网出现以门户网站,SP,网络游戏概念的三次重要发展阶段之后,似乎一下子安静了,大家都寻找第四条通向纳斯达克的路,于是Web2.0很快被带到了中国。
最近搞酒店连锁的如家在纳斯达克上市似乎表明第四条的存在,一个以西方现代运营模式解决中国传统行业的思路被风险投资商看在眼里,也许国内Web2.0可以歇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