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是怎样成为失败国家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45:25

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海地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国家的:拉丁美洲的“延安”、“太平天国式”的独立以及“大清朝式”的赔款。

拉美的“延安”。在整个拉丁美洲,海地可以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面积大约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加上天津市,人口不过区区900万,比起巴西、墨西哥这样的大块头,海地可以说是毫不起眼。但是在拉丁美洲的历史上,海地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哥伦布在美洲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同时又是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1804年)。海地独立后又资助了“解放者”玻利瓦尔,从而掀起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建立了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等一连串独立国家。可以说,海地是拉丁美洲的“延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辉煌”的国家,200年后,成为世界上“最失败的国家”。

海地和多米尼加的对比可以很好地说明海地有多么失败。两国同处一岛,从海地首都太子港到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哥不过500公里。自然气候资源条件相似,独立时间海地稍早(海地1804年,多米尼加1844年)。但是200年后,多米尼加已经成为加勒比海较为发达的国家(人均 GDP5000美圆,相当于浙江的水平),而海地人均GDP却只有550美圆,仅相当于前者的十分之一。在这么近的距离内,贫富差距如此之大,在全世界,也仅次于韩国和朝鲜。

海地的独立,源于1791年的黑人奴隶大起义。尽管和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一个发生在西半球,一个发生在东半球,相隔半个多世纪,但是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革命者的素质普遍不高:海地独立运动的主要力量是种植园奴隶,这些奴隶普遍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除了最高领导者杜桑·卢维图尔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外,其他绝大部分革命领袖也几乎是文盲。譬如在杜桑·卢维图尔被法国军队诱捕之后,继任的让-雅克·德萨林将军,也就是后来的海地第一个统治者、国王,一直到30岁之前,一直甘蔗种植园的大田奴隶。

因此尽管海地的独立,主要是受到了近邻美国独立战争(1775- 1783年)和法国大革命(1789-1799年)的鼓舞。海地的独立运动不仅得到了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力支持,而且其独立后制定的海地宪法几乎是完全照抄美国宪法。而法国大革命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也在独立后的海地共和国的宪法中有所体现——海地是世界上第一个明文在宪法中规定废除奴隶制度的国家。

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 海地独立运动的主要力量是种植园奴隶,在法国殖民者残酷的统治下,这些奴隶基本上全是文盲,既无法理解什么是美国式的自由,也无法理解理解什么是法国式的平等、博爱。

因此正如太平天国有《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推行过一样。尽管海地拥有非常近代化的宪法,却从来没有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真正实现过。

精神内核却是“邪教”。对于海地的黑人奴隶来说,更熟悉的是一种源自西非的宗教——伏都教。伏都教糅合祖先崇拜、拜物教、通灵术,数百年来这种信仰通过运输奴隶的船只传到了海地,称为种植园奴隶的普遍信仰。

伏都教主要教义是:现存的天下万物,都不过是一种表象,其背后还有更重要的灵魂力量在活动。这个灵魂世界有一位主神以及其他神灵。神灵通过附灵的活人,也就巫师和术士与民众沟通。如果民众不服从巫师和术士,后者便会通过诅咒、下蛊等方式降恶于民众。

这其实是很多原始宗教的特点,但是问题在于在海地独立过程中,很多巫师和术士成为革命领袖,并且利用宗教来控制普通的起义者。

应当说,伏都教在海地革命过程中作用巨大:种植园的奴隶们正是利用伏都教秘密集会来准备起义。在独立战争中,起义者曾经几度陷入绝境,而伏都教成功地帮助凝聚了人心。因此在独立之后,伏都教成为海地的国教。

是这就造成了另一个问题:在海地独立之后的近现代化过程中,许多统治者利用伏都教进行独裁统治。譬如海地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独裁者杜瓦利埃父子,生前就自称“大祭司”,又封属下的秘密警察为“巡回巫术师”,实行恐怖统治。

官方的宣传机构声称,杜瓦利艾是巫毒教众神之一的化身,掌管生死,杜瓦利艾还是上帝和耶稣基督所选定的救世主——这被画在宣传画中在全国广泛张贴,其中最广为传播的一张是站着的耶稣拍着坐着的杜瓦利艾的肩膀说:我选择了他。

熟悉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自称上帝之子、耶稣之弟,杨秀清天父降灵的读者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反精英主义。在海地独立之前,海地社会存在着四个阶层:第一个阶层包括大种植园主、高级官员和大商人,及其眷属;第二个阶层包括小土地占有者、小店主、工匠、港口工人等下层白人。第三个阶层是黑白混血人的人数大约有3.5万到5.6万之间和大约3万名自由黑人(affranchis)。第四阶层是革命的主体,大约50万的种植园奴隶。 

可以说,第二第三个阶层构是这个国家主要的专业知识阶层。但是海地黑人起义不仅革掉了大种植园主的命,而且对第二第三个阶层也是赶尽杀绝。仅杜桑·卢维图尔就屠杀了1万多名混血人妇女和儿童。而在1804年德萨林发动了灭绝全部幸存白人的战役,在法兰西角,2000名白人被海地军队屠杀;在太子港屠杀了800人,热雷姆屠杀了400人。

这一点其实和太平天国杀尽读书人有的一拼。

当一个国家的知识阶层被杀光的时候,这个国家还能剩下什么?而且在很长一段历史中,海地都禁止白人入禁,陷入了一种闭关锁国的状态。

这种反精英主义贯穿了海地的历史。杜瓦利埃父子的统治最为典型:当混血精英掌握的军队将老杜瓦利埃推上台后,后者为了平衡军队的压力,利用伏都教煽动普通黑人大众,掀起了一场针对黑白混血阶层的阶级斗争,政敌被流放,无论是亲美国人的精英阶层,还是亲苏联的共产主义者,一律受到迫害。

对海地社会毒害最大的,恐怕要是其为了消解军队的权力和而设置的“国家安全志愿者组织”、臭名昭著的Tonton Macoute。不同于现代集权国家的秘密警察组织,这个秘密警察组织直到2000年最终消亡,也从来没有领过任何工资,成员的所有收入都来自于犯罪和勒索,这是国家化的黑社会,也是现今正在太子港街头屠杀平民,抢劫救援物资的所有黑社会组织的起源。

而Tonton Macoute的根源就是来自民间的流氓无产者。

迅速堕落的统治者:海地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民众不断地通过流血推举新的统治者上台,但是新的通知者上台后反而比旧的统治者变本加厉。譬如第一任统治者让-雅克·德萨林自己终结了共和国,自封为皇帝,并且为自己建立豪华的城堡。第三任统治者亨利·克里斯多夫自称“海地总统”,并在1811年自立为王,称亨利一世。他驱使黑人为自己修建了6座宫堡、8座宫殿,并驱使20万民工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巨大的拉费里埃尔堡。亨利·克里斯多夫还创建了贵族等级制度,册封了4个亲王、8个公爵、22个伯爵、37个男爵和14个骑士。,海地的第一位统治者和第一位皇帝。

1847年,海地参议院将不识字的黑人卫队长福斯坦·苏路克(Faustin Soulouque)选为总统,福斯坦上台后即将那些试图操纵他的参议员放逐,并在1849年废除了共和国。福斯坦自称为福斯坦一世皇帝,于1852年4月在太子港举行了豪华隆重、耗资巨大的加冕典礼。

到了当代,美国出兵恢复了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被的民选总统职位,后者却很快卷入了贪腐丑闻。可以说,海地是在一个比一个糟糕的统治者手中轮换。

比“大清朝”更惨的赔款:在全球所有国家中,法国的讹诈应当为海地的失败负最大责任。海地独立之后,法国对海地提出了索赔要求,要求其赔偿独立战争期间没收的白人种植园并且派遣了一支舰队封锁了海地,没有海军的海地被迫同意支付1200万美元,在30年内支付,每年支付40万美元,外加利息。在19世纪初,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做几个同时期的比较就能看出这笔赔款的价值。美国从拿破仑手中购得路易斯安那,260万平方公里,只花了1500万美元;从西班牙手中购得佛罗里达,15万平方公里,只花了500万美元;从墨西哥那里买下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等地区共150万平方公里,只花了2500万美元;从俄罗斯手中买下15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地区,只花了500万美元。

海地有多大?2.7万平方公里。

直到1947年,海地才还完了所有赔款。一个国家,在一百多年里面,将每年国家预算的80%(1900年)用于支付赔款,社会还能够发展吗?为了支付赔款,政府只能不断搜刮民间财富,不仅造成了社会普遍的贫困,而且更加加剧了国内的动荡不安。

可以说,海地的痛苦,法国必须承担最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