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大胆预测:2010年是“最炎热的一年”(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08:46
西华盛顿大学的丹·伊斯特布鲁克(Don Easterbrook)教授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来“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说法,并认为这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伊斯特布鲁克说,“在30年的暖周期后,太平洋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在散失热量,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这位头发花白的教授声称,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之前海洋温度的上升,“而绝对不是从1945年起浓度只增加了0.008%的二氧化碳”。在他的模型中,地球在1945年至1977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这一回他确信,人类将进入持续30年的气候变冷期。还有人提出“冰川说”。一位俄罗斯的科学家预测,人类即将步入地球历史上一个新的冰川期,全球即将呈现降温趋势。更多的科学家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中国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大河表示,人类现在所处的环境和经历的历史,与数万年前完全不同,用以前的模式来推断今天的事情是不够准确的。这位中科院院士还列举了我国的气象数据:从1986年至今的24年里,我国已经经历了19个暖冬,而2006年的全国冬季平均气温更是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球变暖有扎实的科学数据支撑,”秦大河说,“它已是不争的事实,绝非随意猜测。”对于备受“变冷派”攻击的“过去10年”,英国气象办公室气象专家道格·史密斯(Doug Smith)认为,进入新世纪后,全球气候没有继续快速变暖,这完全是拜厄尔尼诺现象所赐。史密斯说,这种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的气候现象,能够在大气中释放大量热量。“1998年,正是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推动着世界气温打破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不过,在上次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海洋现象“拉尼娜”,使海洋表面气温持续降低,从而推动全球变暖的速度在21世纪有所减缓。现在,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新一轮的厄尔尼诺正在太平洋蠢蠢欲动。史密斯相信这会推动全球再一次快速变暖。“1998年的高温纪录很快就会被打破的。”史密斯对自己的论断信心十足。2010年可能是“最热的一年”现在,北半球许多城市的积雪还没有化尽,已经有科学家迫不及待地通过媒体告诉人们:尽管有了一个寒冷彻骨的开头,但刚刚到来的2010年,仍然会是炎热的一年。 史密斯的同事理查德·拜茨(Richard Betts)就提醒人们,尽管许多城市同时遭遇严寒天气,但还有另一些地区,气温高于往年平均水平,比如美国的华盛顿、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的许多城市。“我们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家后院里。”拜茨说,“全球变暖并没有改变。”这也是大多数科学家对本次寒潮的观点。一位英国科学家坚持,气候变化是根据20~40年的天气情况总结而来,“目前在英国发生的一切不过是气候大背景下的沧海一粟”。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也向记者表示:“这次北半球大范围出现寒潮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的暂时天气现象。”拜茨则把气候问题比作当地一种简单的游戏“Pooh sticks”。在这种游戏中,人们站在桥上,把一根根小木棒扔到桥下的河流中,谁的小木棒最先到达下游就是胜利者。在拜茨看来,气候变暖的趋势就像河水的流向一样不会改变:“我们知道全球正在变暖,但我们不能精确地说,哪一年会是最热的。就好像我们不知道谁会获胜,但我们确定,所有小木棒都一定会到达下游。”他甚至大胆预测,2010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尽管我们正在经历严寒,这一切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当然,气候领域的争论从未停歇,还有另一些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伊斯特布鲁克教授是个旗帜鲜明的“变冷派”。他坚持即使短期内有厄尔尼诺现象的推动,“太平洋年代际震荡”也会让我们未来几年内的气温持续降低。事实上,在“冷暖之争”之外,科学家们也在关心其他问题。秦大河表示,很多人以为,全球变暖就应该表现为气温升高,这是认识误区。“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也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波动幅度较大。”秦大河说,“类似寒潮等极端天气,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的确,第一轮寒潮的影响还没完全消散,今年的第二轮寒潮已经在影响着我国大部分地区了。不过,气象专家预计,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2月份以后天气会开始“朝暖的方向发展”。想想看,到那个时候,中国的边师傅不用再在打滑的路面上开车,环卫工人能按时上下班,美国果农可以抓紧时间抢收农作物,德国老人也能够顺利找到自己停在门口的汽车———抛开复杂的科学争论,这可能是个好消息。本文来自: 节能环保网(http://www.jnhbw.org) 原文地址: http://www.jnhbw.org/html/20/hj/201001/22-1724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