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改新策:122家二级医院两年限期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07:17
 
 
由于二级医院人才、设备、场地、专业等因素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难“兼容”,如果下沉,就意味着二级医院必然要在诸多因素中做出取舍。
122家北京二级医院命运正面临抉择。
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至2008年6月底前———北京市要求二级医院在两年内完成转型。
这项新政出台,直接呼应8月上旬北京市委常委会顺利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
根据该项《意见》,北京将把现有二级医院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专科医院及以老年病、慢性病康复治疗为主的医院转型,部分综合实力较强者可发展为区域医疗中心。
但这项改革的推行还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医护人员分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实现收支平衡等等。
新医改方案
北京市已经确定了新就医模式,未来北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由社区卫生机构、区域医疗中心和预防保健机构组成。
在功能分割上,社区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区域医疗中心是以治疗为中心,开展疑难重症的诊疗和急诊急救服务,为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预防保健机构则面向群体,对辖区内预防保健进行业务管理、指导、监测与评价。
“区域医疗中心”仅指城市大型医院、专科医院和农村地区的区县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也只限于市区县疾控、妇幼保健和精神卫生机构。如此,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二级医院在未来布局中,已经没有了坐标。
这恰好迎合了卫生部提出的“建立两级双向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医疗保健机构分工合作”的总体思路。
“我们改革的核心就是运行机制,而运行机制的核心是收支两条线。”北京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梁万年称,现阶段北京市先对市、区两级卫生部门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使用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将在政府集中采购后,执行零差率销售。
此举的基本初衷有二:一是彻底切断社区卫生机构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的联系;二是通过压低社区卫生服务的费用发生额,扩大社区卫生机构与大中型医院的市场比较优势。
“届时,老百姓看同一个常见病,如果到社区去拿药,最少要便宜30%,最多可能要便宜40%—50%。”作为对此的补偿,北京会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对社区卫生机构的药品零差率、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予以补助,其员工待遇也将由财政给予必要保障。
梁万年透露,北京今后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的财政拨款额度是每人每年4.1万元,其中,3.5万元为工资福利,6000元为奖励。
他坦陈,“今后,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会放在社区和农村,再投向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概率非常小,几乎不可能。”
两年淘汰赛
二级医院院长们似乎从来没这么紧张过。最近,40多位城八区医院院长们自发地围聚在北京郊区,足足商议了一下午,预定的沙龙晚宴也一推再推。
在此前一内部会议上,梁万年透露的信息让城区二级医院忐忑不已:10个远郊区县的二级医院肯定要保,而且要努力地把它打造成区域医疗中心;而“城八区的二级医院的出路绝对不是现状的管理”。
据统计,北京市纳入医保定点的二级医院共有122家,其中有56家分布在城八区内。北京垂杨柳医院院长何兴国预测,除朝阳、海淀等跨度较大的区域外,每区恐怕只能保一家实力较强的二级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
并非危言耸听。系列新政直指二级医院:首先,政府通过资源调整挤掉二级医院,让社区卫生机构和区域医疗中心直接对接;其次,原本就不充沛的财政拨款再度被削薄;第三,“吃皇粮”、“零差率”,将社区卫生机构推动发展成“主流势力”,政府的政策倾斜,又将使得各区域的医疗中心强者弥强。
来自农工民主党西城区委的调研显示,目前,该区区属医院(绝大多数为二级医院)所占份额已处于从属地位,门诊量为市级医院的1/3强,住院量为市级医院的1/7,且多数陷入亏损。
下面的两年里,这些二级医院可供选择的出路有4种:(1)下沉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有条件的可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需要,向区域医疗中心转化;(3)有专科特色的,也可以转成专科医院;(4)既不能转成医疗中心,又不方便下沉到社区的,“就剥离出一部分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剩余部分则考虑从事康复护理和老年病业务”。
“除这四种外,还有一些途径,比如被三级医院托管、兼并,乃至走市场化道路。但是从政府层面来说,还是鼓励二级医院进入社区。”梁万年说。
改制难题
目前,北京市二级医院尚没有一家沉入社区。而原定下发的《意见》也还摆在市卫生局的案头上,至于区县一级的具体改革方案,还要等待各方论证的最后结论。
由于二级医院人才、设备、场地、专业等因素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难“兼容”,如果下沉,就意味着二级医院必然要在诸多因素中做出取舍。
“我们现在有470多位在岗职工,如果转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需80人就足够了。那剩下的400位职工将如何安置?另外,多余的床位、设备设施又该如何处理?”北京朝阳区第二医院院长王洪斌一脸茫然。
另一个让二级医院不能释怀的担忧是“下沉之后的财务持平能力”。
北京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窘境可以证明这一点。来自该中心提供的概算显示:目前中心职工工资保险加上硬件设备,一年的总支出将近2000万元,但是每年财政拨款仅仅400万元左右。而在“零差率销售”和“收支两条线”的双重约束下,中心不假外力独自弥补财务亏空显然已经不现实。
之前,卫生部在新出台的《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中也传达出明确的信号:补助经费与服务效果挂钩。
可见,“收支两条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吃皇粮”,这让原本就对“下沉”心存顾虑的二级医院更加畏首畏尾。
对比之下,多数二级医院院长们似乎更青睐于“向上走”和向特色专科转型。但这一愿望实现的前提是“必须获得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