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重新布局:左手重组,右手上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08:05
 
 
重整日渐庞大的业务群与重建新的融资渠道,是中粮集团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
中粮国际(0506.HK)日前的一纸通告正式揭开了其整合重组的大幕。
按照中粮国际出台的整合方案,中粮国际将把旗下从事农业生产业务的中国粮油分拆出去,并将分拆出去的公司在香港主板独立上市;其本身将主攻食品与饮料业务,公司名称也将从“中国粮油国际有限公司”改为“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作为中粮集团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中粮国际已在香港资本市场混迹多年,一直是中粮集团的重要融资渠道。了解中粮集团的人士评价,中粮国际此次动作是宁高宁到中粮近两年时间里进行了大量并购之后,进行的最大一次整合重组。
主业分拆
作为中粮集团最核心的上市公司,中粮国际涵盖食品、饮料、农产品等几大业务板块。然而,随着中粮集团近两年不断的兼并、重组,中粮国际的业务日显臃肿。这种趋势在中粮集团大举进军生化能源领域后变得更加明显。
据中粮集团一位高层透露,早在2005年中粮集团已对发展战略进行了一定调整,将生化能源打造成核心产业之一。目前,主管生化能源业务的玉米事业部已更名为生化能源事业部。而玉米事业部正是中粮国际的业务部门之一。
“中粮国际分拆前主业不够清晰,现在资本市场更欢迎主业清晰的企业。”联合证券分析师刘树坤如此解释中粮国际分拆的原因。
事实上,主业清晰一直是中粮集团高管追逐的目标。早在宁高宁的前任周明臣时期,周明臣就明确提出过“四大板块”目标:即粮油、食品的贸易;粮油食品的生产加工;房地产、酒店业务以及金融板块。
宁高宁执掌中粮后延续了这个思想。据了解,宁高宁在中粮内部会议上表示,要在两到三年以后,将中粮核心业务调整为五到六个业务单元或业务群。不仅如此,中粮集团2006年第4号文件更明确提出,目前43个业务单元不可能全部保留,要根据业务单元的表现以及增长,每年调整掉两到三个。
按照中粮国际的分拆方案,分拆完成后,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可口可乐饮料业务;生产和销售“长城”、“华夏”等品牌的红酒业务以及部分白酒业务;“福临门”等小包装食用油业务;以“金帝”为主的巧克力和其他糖果产品业务等方面。
同时,分拆出来的中国粮油则主要从事生物燃料、生物化学、油籽加工、大米贸易及加工、啤酒原料、小麦加工业务等农产品加工业务。
不可忽略的是,在中粮国际斥资53.337亿元收购中粮集团旗下Jumbo Team及Full Extent两公司股权时,除了将以发行约8.8亿新股支付收购代价中的46亿元外,剩余7.15亿元将以出售非核心资产的方式予以支付。
据记者了解的情况,中粮国际预计出售的非核心资产包括商务顾问及热能发电服务;在新加坡、首尔及伦敦办事处向中粮集团提供有关贸易和物流的顾问服务;谷物、蔬果及海鲜贸易业务等。上述非核心资产的出售无疑令中粮国际主业更加清晰。
上市融资
中粮国际重组方案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分拆出来的中国粮油在香港主板上市。
作为重组的一部分,中粮国际已在今年8月注册成立了中国粮油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中粮国际方面表示,中国粮油已于10月6日递交排期申请表格,寻求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将寻求通过全球发售方式发行新中国粮油股份。
此前曾有分析人士认为,宁高宁一直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在执掌华润期间曾一度使旗下每块业务都对应一家上市公司。按照这个思路,主攻农产品业务的中粮油上市后,不排除其成为中粮集团燃料乙醇业务融资渠道的可能性。
事实上,分拆中粮国际业务单独上市,除了中粮油外,呼声最高的尚属中粮酒业。中粮酒业在中粮国际各业务中一直表现不俗,尤其是其中的红酒业务。据中粮国际2005年年报显示,中粮红酒业务营业额为15.27亿港元,比去年大幅上升31.2%,占集团总营业额8.7%。
一直以来,沙城、华夏、烟台三个酒厂管理者和营销团队的预算和考核都相对独立,长期处于三足鼎立局面。然而,从2003年开始,中粮酒业逐步收权,先后将三家酒厂的品牌管理权和营销权统一到中央。据中粮酒业新闻发言人王红透露,整合后,三家酒厂年产量将达6万吨。
中粮酒业此举被看作是将分拆上市的信号。中粮酒业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过相关可能性。
中粮酒业的动作并不止于此。据了解,中粮集团一直有做大红酒业务的预期。在整合三大酒厂的同时,中粮酒业近日宣布再建一家葡萄酒厂,力图打造中国葡萄酒行业最豪华的生产阵容。
另外,中粮集团作为世界500强之一,资产规模庞大,但旗下只有中粮国际、新疆屯河、深宝恒三家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再建新的融资渠道。有分析师认为,这将成为中粮酒业分拆上市的推动力之一。
对此,中粮集团总部有关负责人拒绝予以评价。不过,联合证券分析师刘树坤认为,已经将农产品加工业务分拆上市的中粮国际再将中粮酒业分拆上市的可能性不大。“再把中粮酒业分出去,剩下的盘子可能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