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文学热,诺贝尔奖对人性的绝对叩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2:17:01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都会让全世界文坛乃至新闻界着实热闹一把。虽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结果往往会引发一些争议,但从1901年开始至今的这项活动,却无可非议地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一个文学事件。
在人们的眼中,诺贝尔文学奖正将文学更大化地推向社会,好让这一切已不仅仅囿于文学。面对这一主题,茫然、困惑和惊讶自不必有。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往往热衷于揣测瑞典学院的颁奖原因,揣摸其在文学观和价值观上的某种转变。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将在12日揭晓,于是,近期就有消息说,目击文学作家被看好。
目击文学近年来的确够热。例如,匈牙利的克特兹、南非的库切都曾凭借“目击风格”的作品获得2002、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给库切授奖理由就是:“他以多部作品描绘了失败者令人惊叹的挣扎。”在这简明的评述中,如果非要说出个因为所以来,恐怕还得回归到库切关注的人性。
库切的作品没有哪两部小说用同样的手法写成,但所有的作品都表现出一个相同的主题:如何在逆境中获得拯救。其作品展现的人性光辉与诺贝尔文学奖所关注的社会历史变革非常契合,作家不再只属于理论界,转而扩展为一种反思,成为一个实践者。
1993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妮森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在她的作品里,有很多关乎美国黑人的命运的描述,如果抹去皮肤色彩差别,你仍然可从她的作品里找到相通的人性,相通的困惑、矛盾、冲突、对峙。不管是在北美、在亚洲或者欧洲,黑皮肤、黄皮肤、白皮肤,都同样能够被触动。那不是以猎奇的眼光,不是以同情的体恤,而是感同身受,真真切切,这些都密布在书中的细节里,随时惊动你的心。身为一名黑人,莫妮森只是选择了她最敏感、最刻骨体会的黑人题材,作为她对生命体验的宽阔表达。
莫里森说,她的写作目的就是“要阐明我们是如何生活在世界上的,在这个世界里,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们都是某些东西的牺牲品”。从小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开始,她的作品很大程度都是在探索“失去的天真”这个主题,但哪怕是表现残酷,莫里森也有温厚镇定的能力令人对残酷不感觉恐惧。
以上这些文章谈的虽然是文学,但却涉及当代世界的重大主题。回顾二十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前瞻成了时尚。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从而让文学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都无疑成为瑞典学院对诺贝尔文学奖和人性的解悟和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