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明星当山东形象大使和马英九申遗繁体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8:43
  
 
 

韩国明星当山东形象大使和马英九申遗繁体字

 

昨晚齐鲁电视台《每日新闻》,两则都与韩国有关的我国新闻落入眼睑:

一则是:韩国人气歌手rain将参加山东卫视主办的“好客山东2010贺年会”,日前我省旅游局已向Rain发出邀请信号,Rain很有可能加盟晚会并献唱。一旦Rain出席晚会献唱,主办方可能会为他设计特别的“惊喜环节”,那就是现场特聘Rain为“山东省形象大使”。据说Rain本人也对孔孟之乡的独特旅游文化充满了兴趣,来意明确。

另一则是:马英九在26日在台北出席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致词时说,繁体字是目前保存最优美、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他已责成台行政部门推动申请繁体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半年前他参访台湾日星铸字行,强调支持繁体汉字是“一路走来、一往情深”。他说,台湾要积极推动繁体字,甚至要加速“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否则)等一下韩国人又把它申请走了”。马英九认为,如果不保存繁体汉字,会跟过去断层、出现空窗现象,大陆年轻人不认识繁体字,与过去的文化也出现脱节。(见两则消息视频链接:)

http://vod.iqilu.com/media/swf/258437/v7320.swf

http://vod.iqilu.com/media/swf/258419/v7494.swf

两则消息让我如刺鲠喉,不得不乱发一通议论了。

“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齐鲁大地,泱泱近亿人口大省,竟然找不出一个“省产”像样明星去充当自家形象大使,却要高调到曾受儒家传统文化巨大影响、人口只有我省一半多的邻国去请,简直有点滑天下之大稽太丢面子。难道我们时代就没有造就一个像样的“德、才、艺、貌”靓男美女?非得从时兴整容的外邦去选个“俊友”做我省的代言形象?这不是开玩笑吧——你“哈韩“戳尿窝窝起码也要有个度啊?!

先前张拉娜来华走南闯北如入无人之境拥抱“孔方”,一曲“圈钱门”泄露天机——尽管她道歉说“来中国学习文化”辞娓娓动听。对Rain了解不深却要聘为山东省形象大使,是不是他也有“娜拉出走”打着学习中国文化旗号来“圈钱”的味道啊?难道孔孟之道熏陶的山东大汉,真被异邦色迷小眼蒙倒种下 “人傻、钱多、速来”的印象呢?昨日黄花的巩俐加入新加坡籍不算了。可我很偏向我们青岛。我们的倪萍、唐国强老了,半个青岛人的范冰冰名声不太妙,可我市的靓妹“万人迷”陈好,和目前正红的帅小伙黄晓明总还可以吧。再不行就用我市小哥黄渤,虽然模样有点对不起观众,毕竟是刚刚坐上“影帝”的正红明星,青岛话一出口准特逗保准人缘大增。我看他们这些土造的明星都比Rain在我国有影响。旅游局广电局的大人们此等盲目“哈韩”,连一些“哈韩族”的青年人都感到难为情啦。

而台湾“总统”马英九一席积极推动繁体字使用并“申遗”的话语,却让我双手高举。因为这个问题似乎我们这边还没认识到,甚至还是繁体字的破坏者。

汉字有繁简两种。自从1950年代和1970年代中国内陆搞过两次文字改革,但后一次因糟践汉字太过分最终废弃,而50年代的简化字却保留下来。目前国际华语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和新加坡实行简化字,台港澳实行繁体字。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赞成繁简同用的。我爱好书法学过古文,自然知道繁体汉字在这些领域的重要性。遗憾的是,我们提倡简化字时却一直阻碍繁体字的使用,以致现在大多年轻人不识繁体字,即便认识几个还是台港澳影视MTV和卡拉OK字幕的潜移默化功劳。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几年前,繁体字被作为“不良文化”受到整肃。我退休前在市工商局工作,当年以“整治不良文化”为名,对广告、商标、门头使用的繁体大动干戈一律勒令撤换为简体(除历史品牌商标字样和伟人题写外)仍历历在目。公权力的淫威发飙,弄得商家业户怨声载道门头广告改成涂鸦污染。我曾提出异议认为这是糟践文化劳民伤财自毁权威,却终胳膊拧不过大腿。好在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繁荣,这种闹剧才不了了之。

由此小先生此话很有警示意义。今年5月,就受韩国主动申遗的尴尬我国也要申遗“中国端午节”的消息,我专门写了《“端午申遗”?我看申个蛋!》http://blog.bandao.cn/archive/19794/blogs-454320.aspx帖子宣泄这种“被动挨打”的不满。其实韩国早就挑战我们的文化遗产了。“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40多年前就拿出专家考证说是他们发明的,端午祭也早在4年前申遗成功……汉繁体字始终是觊觎目标。而我们不知为什么老比人家慢半拍——就像人家对待“独岛”超前我们对待“钓鱼岛”滞后。

我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者,我也尊重鲜族的民族气节和凝聚力。但通过这两则新闻所反映的民族自尊被猥亵,我还是气不打一处来的愤慨。希望在经济大潮下,我们不要急功近利利欲熏心,破坏老祖宗的东西而成败家子!

                    2009年12月28日

 附我的旧文:

 

 



  

“端午申遗”?我看申个蛋!

 

今早读报得知: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据说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汩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申报材料由三省四地联合“打包”。按文化部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一安排,并获得有关地区授权,湖北承担了代表中国为端午节申遗的具体任务。

呵呵~~~我们又与韩国膘上劲了。

端午节正宗起源于我国已有2500年历史,各本其源说法众多。最早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成后来各地表现不同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但多数认为端午节是民间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不甘亡国耻辱自投汨罗江的祭日。据说当年楚国百姓怕蛟龙吞噬水下屈原,包五色丝粽子投于江中以驱蚊龙;当地百姓为救屈原划船捞救,争相追至洞庭湖而不舍。这些描述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均有记载。既反映了民间对爱国、直言的屈大夫的深切爱戴,也反应我国人民对他感人诗辞中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崇尚。所以国人“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应该说是中华民族之魂的源泉之一。

如今国人的端午节,传统文化民族之魂早已荡然无存,完全演化成纯粹的“粽子节”,以及充满商机敛财的狂欢节日。此刻,绝大多数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吃花样众多的粽子;商家最先下手的是如何从消费者嘴里玩里大古塞的淘宝。此刻我敢打赌,屈原与端午节的联系,恐怕多数年轻人浑然不知。更可笑可悲的是,我今早问邻居一个“80后”端午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竟然闷吃半天说,“他是发明粽子的人”,让我几乎休克。如此痛苦回答,热衷申遗对一些国人还有什么意义?即便在眼下热热闹闹的湖北,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非遗”,更多的趋势也是“公仆”们与人家韩国对抗“叫板”的闹剧。更像是在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去年端午节成了法定节日,也给人的感觉是又多了一天休息日。其他么?不知道! 
  诚然,如今国人高唱《好日子》传统观念淡薄了。这是客观事实。端午节逐渐淡化变成一个粽子的概念,实在是一个文化的失落悲剧。国人有“恋节情结”堪称世界老大。许多特定节日没了精神寄托和深切缅怀,真真成了“一吃二休三送四赚”的相同机械老套路,也就多了工作慵懒的惰性;也就多了人情走动的通融机会;也就多了贪官灰色收入的发财机会;……此刻屈原的《离骚》远水解不了近渴,还不如赚钱来的实惠实在更有诱惑力。如果真不要传统文化精华继承而放纵趋势赴利的风气的话,我看这个端午节不要也罢,也更没有去“申遗”的必要了。因为再多几个申遗成功,丝毫不能说明你这个国度如今多么博大精深和继承发展的大气,相反,只能说明仍抱着破了相的老祖宗那点家底的无聊炫耀和孤芳自赏的小度。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是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句。我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端午节是因谁而来的呢?千年来民间传说是缅怀屈原。可笑你楚江尽管烟波浩淼,却不能给敢于说真话的大臣洗去冤屈。不是我不爱国不敢直言不爱民族文化,而是感受这些东西被某些国人糟践成怪胎和空壳,早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理由。记得40多年前,人家韩国考证活字印刷是他们发明的文化遗产。可我们却在搞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几乎无人理会去科学论证。2005年韩国抢先将端午的名字申报成国际“非遗代表作”,我们却在自慰“不能抢走中国人的精神”中愤愤不已。“中国人的精神”?笑话!如今某些国人还懂得有廉耻精神么?人家韩国总统知道家属受贿倍感羞耻自杀了,我们的大小官贪们还有这点廉耻心么?忧国忧民和敢言慎独气节大约早就叫狗吃了。依我看,端午节申遗对我们没多大意义,正统汉文化和正宗儒学,早都跑到了我们邻居的韩、日等国去了,我等如今只是专门制造“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败家输出员,只能叫这些曾是我们的“学生”耻笑了。

此时,再看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于不顾的人力财力投入“端午申遗”,即便喊的价天响,终究没有什么吸引力去给与盛赞的理由。我看,这种申遗还是歇歇罢——申个蛋!

                                                      2009年5月28日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