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 - 气候变暖是忽悠吗? - 腾讯博客 - Qzon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02:35

气候变暖是忽悠吗?

阅读(505) 评论(7)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22日 17:49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622006054-1261475367

相关搜索词: 气候能源大国政府革命 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防止气候变暖大会落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争得不意乐乎。对于我们很多的老百姓来说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气候变暖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吗?这会不会又是西方国家的忽悠?节能减排一定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应该付吗?付得起吗?对我们中国来说,对企业来说,对我个人来说,防止气候变暖是“危”大还是“机”大?这些问题恐怕是这段时间我们面对哥本哈根电视画面时,都在反复地问自己的问题。

气候变暖问题有那么严重吗?

从媒体上我们也不时地见到一些不同的意见。气候是否变暖问题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问题。有一些科学家不断地对此提出质疑。 但是任何一个科学问题总是有不同意见出现的。 不能因为有不同的意见,在那些重大问题上贻误战机。 况且,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 90%以上的有关科学家都认为气候变暖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威胁。
有人说,自古以来气候就一直是在变化中。 事实上, 人类的整个进化史就是气候变化史。北宋时期开封一带的黄河还结冰呢。 当年的金兵能从冰上过黄河攻占了汴梁。而今天很难想象黄河还能结出能让大队骑兵跨越的冰了。 因此,沧海桑田,这本是自然的规律,让它去吧。 气候变暖问题实属杞人忧天。
是的,人类早就生活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中。但是那时候的气候变化是以百万年,至少是以千年为单位的变化过程的。人类可以慢慢地适应。而现在的全球变暖是以十年为单位。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气候就要变得难以忍受。人类能承担如此迅速的变化吗?这
况且,由于现代工商业,运输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变得格外地脆弱。去年的冰雪天气,不说是放在南宋,就是放在八十年前,无非也就是大家躲在家里少出来活动几天。 而放在今天,一个小小的冰雪天气,就会造成十几个省经济运行几近瘫痪,上亿人有家不能回。
换个角度看, 是如果现在的各国政府,各个企业,全体老百姓能通过一些努力,把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改变得更合理一些。  这不但使我们的后代不用冒这么大的风险,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也会变得好一些,水更绿、天更蓝,气候更适宜,我们也能活得更长一些,那又何乐不为呢?

对中国来说, 是“危”大还是“机”大

防止气候变暖当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我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工业化国家,碳排放量正处于上升期。我国又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其碳排放又特别地大。因此,在中国崛起的这个节骨眼上,节能减排确实对我们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哥本哈根以及其它一切的减排分配场合中据理力争,尽可能地给自己留下一个更宽松一点的环境。
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具有大国的气度与负起大国的责任,要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 人类历史上从来还没有一个13亿人的大国经济快速起飞。加上印度等国就等于是同时有10个早期的美国同时在高速发展。这对资源、对能源的需求是史无前例的。 没有新的能源出现,没有新的材料出现,这肯定会比气候变暖,更快、更强地制约着我们的发展。而因气候变暖问题的出现,全世界都在大量投资新能源的研发与推广,如此大量的投入,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能,潮汐能,电动汽车等等,很快就可能会有所突破。 仅从这一条来看, 防止气候变暖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来说都特别极其有利。
经过了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经聚集了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不管是什么新能源,新产品的出现,最终都要迅速地大规模制造。只有到中国来,才能在短期内有如此大的制造规模,有如此低的价格,有能运得进来,送得出去的基础设施。科幻电影“2012”中的新“诺亚方舟”也要made in china,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 有了金刚钻,不怕揽瓷器活。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防止气候变暖又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会!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始时,我们在闭关锁国,失去了机会。 以电气化,铁路等为代表的近代工业发展,我们正在闹革命,也没顾及得上。 近几十年的电子革命,我们算是在改革开放后赶上了一个尾巴。但总体上来说, 还是跟在别人后面追。 而对这个刚刚开始的低碳革命来说,我们却是羽翼已丰。 不管是新能源,还是低碳技术,我们与别的国家都相去不远。 更加上我们有大市场、大制造的优势, 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动员能力。 在这个充满了机会的新领域里, 我们能与先进国家站在同一条,至少是近乎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这里面的新技术、新市场、新机遇应该都少不了中国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防止气候变暖、低碳革命是天赐中华民族崛起的良机。  
因此,对防止气候变暖,对低碳革命,我们的政府,企业家以及国民要有敏感度,要持有积极的态度,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关键的时候,彷徨、怀疑、抱怨、愤懑、不作为都是没有用的。套用当前时髦的一句话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这才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一个充满着自信的民族面对气候变化时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