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元以下就是下等人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0:35
现在,并不因为社会的进步人的等级观念发生变化,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现代虽然人分三六九等的封建陈旧思想有所收敛,但其看待人的价值观仍然存在不同,一般政治身份低,收入少的老百姓便自然受到歧视,客观上形成了上等人和下等人这样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至于标准除了官本位的省部级,县处级等级别外,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月收入,由于社会改革开放了,人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方式千变万化,形形色色,所以社会上人们约定俗成地往往把3000元人民币月薪作为目前中国上等人与下等人的一个模糊的界限以及参照数字。10年前面可能是1500元人民币.
物化的人的价值不仅是下等人的悲哀,也是全体人类的耻辱和对文明社会的亵渎。显然它的流行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严酷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带来了封建官僚的等级观念和作风根深蒂固,说来可笑的 是一个法官朋友竟然认为除了公务员其他人都是无业游民,也就是所谓的下等人和垃圾,在他认为公司白领也不能够算上等人,当然这只是个别人,可是足以可见封建等级观念在人们心目中的毒害如何之大!那么究竟我们怎么看待这样的社会现象呢?又如何实事求是地考察一下3000元月薪能否成为划分中国上等人和下等人的一个分水岭?
曾经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谦虚地将自己以及所有党员干部称为人民的公仆,说过: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掏粪工和国家主席一样平等。事实上,有不少革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任劳任怨,死而后已,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刘少奇同志尽管身为共和国的政府主席却不居功自傲,骑在人民头上拉屎撒尿,反而谦虚谨慎,视老百姓如朋友与亲人,大家知道的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就是掏粪工时传祥同志在成为光荣的劳动模范后,接着也成为刘少奇同志家的常客和朋友,新华社记者拍了很多两家人亲切交往的画面,然而一段时间以后如此的好传统从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那里消失了,大多数干部讲排场摆架子,离老百姓的炕头越来越远了,政府领导要见什么人都分门别类按其等级和身份来定接待规格,常常普通老百姓想见领导一面都难,这根本就是心里没有群众的傲慢表现,人民的公仆看不起人民这是什么样的仆人?呵,知道了,人民的公仆不要人民选举,都是上级安排,有些人心目中还是一个官僚思想作怪,官为贵民为贱.
在政治上的等级划分毋庸赘言,那是他们当官的事情,而经济上却能够广泛地把上等人和下等人的范围推向更加深入,无论是公务员,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以及商人都可以考量一下自己的身份地位,既然要衡量一个人的经济能力和水平无一例外只有量化才有可比性。3000元人民币在当前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据我大约平均看公司上班的3000以上为白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而3000以下大多数是普通工人农民和职员,即使是公务员如果仅仅拿3000以下的包括灰色收入,也一定是普通的低级公务员。北京上海广东的情况可能要相应提高一些档次。此外3000元人民币对于中国的当前消费水平而言真正处于一个能否经济积累的分界线,单凭个人1000到 2000元的收入的话基本能够糊口与日常开销,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储蓄能力,确实没有积累经济的条件他们只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简单的重复劳动,更加不要谈能够生活得好些,活得像个人样,生活环境工作条件恶劣不谈,民主权力又何敢奢望?占到中国80-90%的这样一群庞大的人不是下等人是什么呢?3000以上则能够开始有所结余.
确实,谁都有自尊不希望自己被社会划分到下等人的范畴之类,但中国的私有经济受到官僚资本的抑制,应该庞大的中产阶层没有培养起来,只有形成上等人和下等人比例约为1:9或1:4这样不合理的局面。随着贫富的差距加大,下等人日子越来越穷不好过,可能工资涨一点但综合工资水平购买力却在下降,而上等人由于掌握社会的更多权力与资源会越来越富有.或许3000元仅仅是一个枯燥的数字并不科学和全面,人们感受到的其他待遇比如参政议政,正常公民合法权利受不受到侵犯,外出是否被歧视,生活是否有压力压抑感和幸福满足感等,更加体会实在和感触深切。
相信大多数公民既不支持还原成30年前平均主义的“一大二公”,也不会认同穷人和富人,上等人和下等人两大阵营距离的无限扩大,仇富的情绪一旦激化开来势必引起社会的动乱,威胁国家政治的长治久安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是我们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3000元作为评判上等人与下等人的标准也许显得比较轻率,但重要的是谁来 改变社会歧视性政策?谁来改善穷人与下等人的恶性循环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