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略,司马第一 - 雨润斋日志 - 中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37:13

三国谋略,司马第一

 

按《三国演义》说法,最上乘的谋略家应是诸葛亮无疑了。在他的一生中,主要对手无非曹操和司马懿。

在这场力量对比中,毫无疑义,魏强蜀弱,然在才智上,两军统帅却也旗鼓相当,但曹操和司马懿要比诸葛亮多了一份奸枭之心,加之诸葛亮自身又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于是,在吴蜀联盟时,能战胜曹操,而当他独当一面之时,就不得不败阵了。

诸葛亮从公元207年出南阳,到公元220年曹操死,他和这位枭雄较量的军事行动不多,除荆州江陵大撤退和赤壁之战外,便是汉中的交手了。关羽樊城大捷而后败亡的战役,他在蜀中,鞭长莫及,实际并未参与。而赤壁之战,那功劳是要记在周瑜账上的,所以,诸葛亮和曹操打的仗也仅此而已。而和司马懿,从公元227年出师汉中,司马懿发兵攻孟达起,两人便旗鼓相当地角力,直到公元234年第六次伐魏,七年间,诸葛亮未能拓展一寸土地,最后,不战而败,死在五丈原。这就是杜甫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诸葛先生六出祁山,所以劳而无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司马懿这个强有力的对手。但司马懿不但有谋有略,而且是个精通权术的大家。否则,司马氏就不可能在曹魏三代君王的统治下,在那些重臣雄将的虎视眈眈下,最后结束三国,实现一统的局面。

曹操是个枭雄,他并不信任司马懿,甚至预言过他是一个对曹魏有威胁的人物。但司马懿察时知世,审势慎行,进退有度,应对机变,获得了曹丕的信任,也改变了曹操对他的看法。

所以,曹操临终时,他和曹洪、陈群、贾诩在场受命,当时他排位最末。等到曹丕临终时,他和曹真、陈群、曹休在场,这时位排第三。曹睿临终时,他和曹爽、刘放、孙资在场,他已位排首位。在中国这种最具危险性的继承接班的政治游戏中,他历仕三朝,而且身居高位,始终处于权力的顶巅。

他在政治上见解成熟,在军事上指挥若定,在皇室国戚、元勋大老间的周旋应付。在权术斗争中表演高超,他始终掌握着兵权,踞守重镇,诛孟达,杀公孙渊,在与诸葛亮交手中战功卓著。他对于敌手有斩草除根式的狠毒,他虽身受曹魏三朝顾命,但也实际篡夺了曹魏政权。

不过,在他一生中最难对付的,恐怕就是诸葛亮了。

公元234年,是司马懿最后一次和诸葛亮交手,他不再诉诸武力了,他知道诸葛亮活不多久了,所以宁受孔明巾帼妇人素衣之辱,佯笑受之,也不应战。面对众将义愤,他假装要打,又弄出一个辛毗奉帝命,不让他打。“亮曰:‘彼本无战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诸葛亮知道这是假幌子,都是司马懿的权术。

“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作为敌手,军事上的较量,或许不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作战的结果,无非胜负之别。而他如此关切诸葛亮的个人状况,只字不谈战事,第一问他的寝食,第二问他的公务繁简,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则是尤其令人生畏的。

孔明所以叹曰:“彼深知我也!”这个“知”,既有棋逢对手的“知己”、“知心”的“知”,也有对其生死大限,一目了然的“知”在内。司马懿不惮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他最盼望的对方主帅身亡的结局。诸葛亮一死,则兵败,而兵败,则蜀亡。虽然,谁也逃脱不了死神的魔掌,但诸葛亮却在加速自己的这个死亡进程,这正是司马懿求之不得的。

司马懿说过:“亮志大则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变),虽提兵百万,已堕我 中,破之必矣!”他在军事上并不忌畏至此已呈衰势的诸葛亮,加之对手可以不战而亡,当然要踌躇满志地说这番话了。

当使者回蜀营后,向诸葛亮汇报此行情况时,提到司马懿讲过的话,“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他不能不感慨系之了。因为在一双盼着你死,可你又没法不死的眼睛下,在倒数计时度过生命的最后日子,那种内心悲痛,是不言而喻的。

诸葛亮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却偏要这样劳累下去的根本原因,就是他说出来的“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的这句话。正是这种对人的极端不信任,才导致他操劳过度,心力交瘁,再也回不去成都了。

因此,司马懿能玩转曹氏三代,能于帷幄之中征服诸葛亮,他不是第一,谁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