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29:05
看到一个网上朋友的帖子,很有意思,推荐:
今天至温州调研,×处另赴他宴,剩下我和×所长等人,我只好代表本处,硬着头皮喝了几杯啤酒。内心很不是滋味,自己既从来不喝酒,此次仅仅因为主人客气,招架不住几番劝,就破了戒,我对自己的毅力怀疑,同时对以后自己能否守持如一,动摇了信心。戒酒和戒烟一样,就像寡妇守寡,含辛茹苦几十年,一旦出轨一次,其他心机全白费了。可是,很重要的可是,在机关,不喝酒,又怎么能行呢?毕业前夕,我痛下不喝酒的决心,看来越来越抵挡不住世俗规则的侵蚀了。今天晚宴结束后,大家说好是去喝茶的,结果到了喝茶的地方又开始劝酒,在我看来一则煞风景,二则既然大家内心里面都不愿意喝酒,何苦自己给自己难受呢?可是,温州××局的局长×××(音)给我上了“喝酒的几个好处”的课:
一是喝酒能在人格平等化前提下拉拢关系,便于工作开展。在基层,比如乡镇,干部既代表党的利益,又代表百姓的利益,但是两者利益很难协调的时候,怎么办?你对老百姓讲了很多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费尽口舌,但老百姓就是不买帐,你怎么办?记得孙立平教授曾提到华北征粮工作中的语言策略,但是这些有失效的时候。×局长讲了个例子,温州某区城市拆迁时候,遇见几个钉子户,无论怎么做工作,就是不配合。某单位分管的老总一次在和这些钉子户谈半天谈不拢的情况下,就提议,“那我们就喝酒吧,谁喝赢了就听谁的!”一般而言,政府面对居民总是强势群体,政府完全可以用暴力手段解决。但这位老总回避自己的强势地位,避免问题的激化,提出喝酒解决。结果钉子户就同意了。×局长分析了喝酒的好处,因为这个时候你拼的是自己的实力,不是你的身份,也不是地位,大家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的输赢,自然没有话说。结果老总喝赢了,拆迁问题解决。在座的温州×××也提到他在××县当常务副县长时候,为了300亩土地拆迁,和一个人喝酒,“其实他不听我的,我完全可以整他一下,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和他约好拼酒量,谁酒量大就听谁。”×说,“我这个人最大酒量是6瓶啤酒,结果我到最后不行了,我就叫了办公室秘书,叫他代替我上。”也就是说,×××处长补充说,“很多工作当你用理性的方式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你只能用酒这种非理性的方式进行。”
×局长接着举了第二个例子,“我在乡镇工作队的时候,要问老百姓收2块钱的路费,村里有一个70岁的老头,是鳏夫,就是不交,我去了好几次,就是说不动,到最后,我没有办法,就说,钱我来替您出,但是,你得承认钱是你自己交的,不要说我给你的,否则,大家都会让我出钱了,可是,这个老头就是连这点也不承认。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一次次往他家里去,结果走了半个月,人都混的很熟了,老头自己不好意思了,非但把钱交了,还把自己酿的,装在盐水瓶子里的酒,拿出拉,带着自己家的鸡,跑到公社我们住的地方,要找我们喝酒!你说这个酒能不喝吗?”有一个短信说:“村级干部是打出来的,乡镇干部是喝出来的”,看来有合理性,当政策方针在基层遇到阻碍时候,人情是推行的唯一方式。而人情的构建也有失效或者不能达到的地方,那么,喝酒,就成为构建这种人情的唯一选择了。因为你不可能和这位老乡通过谈人生、谈理想、谈文学来建立好感,大家都很忙,谁关心那些鸡巴事?
基层政府的运作逻辑需要的是体力,智慧,需要的是人情的不断润滑,科层制的运作在基层,与在上层,是完全不同的。
×局长和×所长接着谈了几点喝酒的技巧,一是把握一个度,不要喝醉,大多数时候意思一下。二是你如果不喝的话,就坚持到底,一滴酒都不沾,否则!要得罪人的。三是不要太爽快,能喝50%的喝10%,换言之,要留有余地。
喝酒的功能可能还有更多,我只记下来这么多,以后再慢慢补充。对于即将到来的下派,我最头疼的,也是喝酒。不知道处长安排我去这个地方,是不是也有训练我适应基层能力的想法,这个适应,其中也包括是否会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