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怀化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48:30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怀化印象(2009-08-25 20:22:15)
标签:人文 怀化 印象 文化  分类:游记
火车停下的一刻,正是清晨五点,我带着朦胧的睡意走出车站,怀化,这个处于湘黔桂三角之间的城市开始映入我的眼帘。
正对着出站口,墙上挂有一幅醒目的民间广告,关于私家侦探的。画面上是一个戴墨镜扣黑帽的老大模样的人物,字样说明,代客调查婚外情,收取欠款等。这种土匪文化在此地仍有因袭,当是多年前怀化一带土匪云集民风果劲之遗证罢。
“怀化”一词,我以前从未细细思量过,乘车经过怀化的大街小巷,再来凝视它,感想便来了:此地史称“五溪” ,原是荆古蛮地,“怀化”一词或由怀柔归化之意衍化而来?后来翻阅资料,发现果真如此,宋代以“怀柔归化”之意设怀化砦,是“怀化”一名的开始。这与数百里外的士司王朝发祥地——“永顺”所蕴含的意义是相仿的,寄予了朝廷对边境之城的一种安定的期望。

古怀化或许是中央怀柔归化的对象,然而,她现在的气质则更能验应其名“怀柔归化”的寓意——这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进入城区,但见小商铺、大商场、小地摊、夜宵摊都在一个商业圈里和谐共存,行驰在马路上的有大货车、小轿车、摩托车,也有机动篷顶三轮车,甚或脚踏三轮车。这儿没有北京、深圳般的等级森严,街道干净得似乎不食烟火,也没有长沙、常德般整饬有序,过个马路也要转行良久。市容是给别人看的,便利才是自个儿享有的实在。在怀化城,人们可以随意穿行在马路上,趿一双拖鞋穿一件汗衫,如同在自家社区里一般。或许,这儿本身就是一个大社区?整个怀化城只设了一个区,即鹤城区,从城东穿行至城西,城北至城南,仍在鹤城区内。在路边,你时常能遇上一台买泉水的三轮车,或者一些担凉粉的担子,在大街上吆喝着,整个怀化就是他的大卖场,而行人亦可随时随地逢着这一份山中的清凉。城乡交接,城乡交融,自然而然。
怀化,怀而化之,包容,平等,亲民之城。
来接我们的是长沙人,他在怀化讲普通话。他告诉我们,在怀化讲普通话的居多。我感到十分诧异,这与湖南的其它地市明显不同。究其原因,大致是因为怀化这个地区聚集了四十多个民族,语言差异很大(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到了怀化城,便只能用普通话来交流了。兼收并蓄,涵化合一,这也是怀化城怀柔归化的另一验应罢。本土怀化话是极为温和的,一点儿也听不出边境之城的那种拨扈与不驯。诚实、淳朴,出生于会同的粟裕若是怀化军人的代表,则无疑还在坚韧、低调之后还有深深的厚道与慈悲。
而要理解这一厚道、慈悲与蛮横、桀骜交韧的轨道,只有走出怀化城,走入怀化的山中才知道。我们驶出怀化城没多久,便见到了怀化的山脉,一派藏青山的连绵,在壮阔的天空下里展现出它的雄伟。有坚硬的岩石做山体支撑,怀化的山有一种刚劲之骨,虽不似湘西州那边的山一样独立张扬,却自有一番伟阔在肩头。山上一般只覆盖着薄薄的灌木,更突显了山的劲脉。在普通的田园风光之后立着这样的高山屏障,为怀化乡村的牧歌情调增添了几许豪迈。或者正是这山与水、山与田的平缓与伟阔,这平缓与伟阔的交融,成就了怀化人一副蛮干与仁道并存的心肠?
走入山区,又是另一番景象。

车在山腰间跑,只见大山与峡谷。山谷里偶尔安扎了一丛寨子,一色的青瓦褐木,端坐于大山怀抱,遥望过去,有种历史的雍容与厚重。这种民居基本是平房结构,第二层有些无关实用的装饰造型,屋檐微微翘起,屋壁是拙朴的木板。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就象住在大自然的肌肤里,呼吸都是与屋外每一丛篱笆,每一丛竹子相与共的。但凡坐落在深山里的寨子,房子多是群集的,形成一个黑褐色的建筑群,倚山偎谷,错落有致,殊为天然。


浸淫于这样的风土之中,人情自是朴诚而厚重的。远远地瞅见一个古院落,我便徇着不平的石路沿着巷子走去。庭院不大,六七米大的院落,右旁有几条房门,幽暗的房洞里面的衣物依稀,正午的阳光也未能将之侵取。在一条通往后门的巷道上,一位老人正佝偻着缝制鞋垫,时光打在她的暗褐而静谥的身躯上,似乎静止了。我带着六月飞扬的阳光走进来时,她抬头望见了我,没有诧异,只是平静又不失热心地问我是否需要水,继而又邀请我坐。见我没有需要,便又埋头做她的针线活了。这样的一位老人,静静地候在时光的角落,槛外风云似于她无涉,又似乎这种安静本身来自风云的过去。门旁有一口圆型的古井,没有任何修饰,从它被绳子与青苔刻下的痕迹来看当有一定的历史,老人告诉我仍在使用。这个上百年房子,几代人都从井中取水,或者这位老者也在这井旁,从一个羊角辫的女孩沿井嬉戏,到青年黝致的身躯优雅劳作于这井旁,再到壮年时期扎裙挽袖上下汲水,初生于斯,终老于斯。这井、这地、这屋都成了她身脉的一种延伸。

怀化有许多的古村落,离怀化城不过十里之遥有一个荆坪古村,会同有高倚古村,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大都保持着原貌。里面照例住着一些老人,或有二三闲聊的妇人,不顾酷暑在巷口追赶打闹的成群的孩子。这样的怀化,没有让现代文明迷乱心志,而甘守一种古朴,它生活在一种由来久远的韵味中。这样的怀化,这样的怀化人,是平和的。
大山袖掩的城庄,跻身城市的行列不过数十年,它有着山的品质,拙朴而淡泊。但又不是封闭的,身处三界交点,天南海北的商客都不免在此歇一脚,这又造成了怀化人开放、热忱,波澜不惊、宠辱不惊的性格。她身处大山,却没有小城市的偏狭,见多识广,但却没有大城市的傲慢。她如同一个达观聪慧的中年妇女,在湖南的西南方雍雅倦身坐着,兵乱、商战、日常的曾经的沧桑没有掩弊她的风彩,她仍然优雅着。
怀化名为“鹤城”,在怀化的肢躯中熏陶久了,便知道这个城市鹤一般的容颜与风骨,淡泊,她的志趣也必是如鹤一般,“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她身翔于水渚,优雅轻盈,志存高远,她必将鸣于湘西南,声向九野播散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