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污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22:25
一是输配管网对水质的污染
从自来水厂出来的水。尽管经过各种处理,但仍存有一部分有机物和游离氯结合形成致癌前体物三卤甲烷,另一方面成为微生物再繁殖的培养基,重新繁殖的微生物常年在输配管道中形成生物膜,膜的老化与脱落引起用户水的嗅和味、色度的增加,并且这管网上的微生物渐渐对消毒剂产生了抵抗力,不易被杀灭,更增加了终端自来水微生物的数量。国外在自来水管网表面残留和冲洗下来的颗粒沉淀物上已检出细菌种类多达21种。
二是输配管网系统中,中间水箱二次污染严重
据统计上海市,中间水箱有7万个,广州市中间水箱有11万多个,其他城市数量也不少。由于长期暴露空间,密封不严,管理不善,这些水箱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的繁殖污染水质。广州每年都有家庭自来水中发现红虫的报道,就是由中间水箱引起的。另外,在个别中间水箱中有的还发现过死老鼠、死猪等,这些腐烂动物的尸体会增加水体的恶臭味和酸腥味。
对自来水二次污染的预防及去除成为目前国际、国内对于提高自来水水质关注的焦点。我们目前推广的终端自来水的深度加工处理及分质供水方式是消除自来水二次污染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在我国,自来水传统生产工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大部分水厂还停留在"絮凝一沉淀一过滤一氯消毒"的基础上。为什么在水源污染日益恶化的今天,经常还会看到关于"自来水是安全的"、"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等内容的报导呢?因为我们至今对自来水的检验还是沿用国家1985年修订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本标准至今已沿用15年,而国外发达国家一般对标准3-5年就要修订一次。我国的现行标准规定有35项,其中有机物指标只有六项。1992年WHO制定的水质标准已达135项。在有毒有害的指标中我国的指标制定的比较宽松。现行标准中重点考虑了水的感官指标(色、嗅、味等)和微生物指标以及控制水源性疾病方面,对水源有机物污染的指标重视不够。目前城市给水处理普遍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受其净水功能的限制,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比较低,特别是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低。因此,如果说自来水合格也只能是低标准合格。
三、分质供水是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饮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饮水水质标准的控制和检验的要求越来越严。另一方面水源的污染的速度之快,造成许多自来水厂从资金到技术更新和设备的改造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管道分质供水是解决几方面矛盾冲突最好的办法。要知道,城镇供水工程是一个"取水一输水一净水一配水"的系统工程,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尤其长期以来把自来水视为社会公益事业,而不是商品。不少城市供水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总之国家与多数自来水厂均不能大量、全方位投资改善供水设施。(每增加巨吨的日供水能力,国家需投资1200-1500元,新建一个日供水50万立方米的水厂需3年时间)。
在国家、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是否避重就轻,先把自来水中5% 左右用来直饮的水进行深度加工,使该部分饮用水水质直接与国际接轨,达到21世纪国际先进国家制定的水质标准,这种做法投资小,周转快,由小到大,逐渐普及,这就是分质供水方式今天在中国出现的背景。
本文来自:金点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