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惊讶:六顶官帽一人戴,不出巨贪才奇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17:47
千万不要惊讶:六顶官帽一人戴,不出巨贪才奇怪
时间:12-06  来源:新华网  评论共1条
核心提示: 在江苏最北部连云港一个叫赣榆的县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六个单位六个门,里里外外一个人”。顺口溜里的这个人,就是45岁的徐永进,他同时拥有六个重要经济部门的一把手职务。
在江苏最北部连云港一个叫赣榆的县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六个单位六个门,里里外外一个人”。顺口溜里的这个人,就是45岁的徐永进,他同时拥有商业局长、盐务局长、经贸局长、中小企业担保投资公司董事长等六个重要经济部门的一把手职务。身兼六职的他,短短4年时间就把自己变成了身价几千万的“大老板”,也催生了江苏赣榆县建国以来数额最大的巨贪。(12月5日《成都商报》)
细觅这条新闻,笔者深感震惊:徐永进这样一个科级干部,短短四年贪污款物322.3万元,挪用公款6020万元;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权力巅峰阶段竟一人掌控六个“衙门”,此真乃官场天方夜谭。以此“业绩”,颁给他一顶“史上最牛”官员的帽子可说是恰如其分,无人堪比。
或许有人会问:一个官员同时兼任六个重要经济部门的一把手,那他肯定是个能人了。不错,徐永进脑瓜灵活,有经济眼光,擅长资产运作,在当地是个能人。自2001年被提拔为赣榆县商业局局长之后,多个一把手的位置,为他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舞台,使他如鱼得水,让商务局、盐务局等单位的工作“起死回生”,业务蒸蒸日上。在权力巅峰时期,就连徐永进自己都嚷嚷:赣榆县真正搞经济的就是我!
不过,绝对权力”必然滋生“绝对腐败”。我们看到,六顶官帽在打造徐永进“权力帝国”的同时,也助长了他“非己莫属”、“舍我其谁”的优越感和绝对的“一言堂”,无人敢跟他说“不”。如此的权力,如此的便利,加上形同虚设的监督制约机制,有几个人能抵御得了贪欲的诱惑?其结果只能是,徐永进在六个经济部门之间腾转挪移、翻云覆雨,假公肥私,贪污受贿,肆无忌惮……
俗说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徐永进在短短4年时间内,从经济能人蜕变为赣榆县建国以来数额最大的巨贪,领来20年的铁窗生涯,那是咎由自取,为“权力产生腐败,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它警示我们,徐永进之类的“能人”不是“铁人”,无原则的重用、放纵,让六顶官帽一人戴,任权力信马由缰,出巨贪是正常的,不出巨贪那才是怪事。
敢问贪官,到底谁在“害”你
原南京市六合区建工局局长汪某某收受他人贿赂151笔,总额106.4万元,甚至自己的钱被偷,也要让下属用公款弥补。汪某收受贿赂时,曾一边说“不要害我”,一边在劝说下收下贿款。近日,他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12月2日《扬子晚报》)
汪氏贪官明明知道人家行贿是要害他,却照收不误,用眼下时髦的“被X”说法,他是自己情愿“被害”,因为道理明摆着,假如你“铁板一块”、执意不收,别人纵有天大的行贿本事,又能奈你何?怕就怕“你别害我”只是沦为一个假惺惺的客套话,说说而已。
受贿这档子事,就像小孩子吃糖,要说“不好吃”那肯定是撒谎,可副作用也大,比如坏了牙齿、导致发胖等。同样,是人都会觉得钱财好,也喜欢别人围着自己献殷勤,因而对拍马屁并且行贿者,除非特别嫉恶如仇者,面对这些情感和金钱诱惑,不少人瞬间都会成为意志薄弱者,尤其是头脑里对这些个玩意儿本来就设防不严甚或充满期待。
因此,行贿者为了自己利益的需要而行贿,是在“害”被贿赂者,这一点受贿者心知肚明,所以才有汪氏贪官“不要害我”之说,可问题是,用于贿赂的“糖衣炮弹”诸如金钱财宝美色煞是诱人,贪官自制力不够强难免中招儿,更甭说还有一些贪官主动进行权力寻租甚至为此明确索贿或故意刁难暗示。所以说,在行贿者“害”贪官甜腻腻的表面现象之下,实质上是贪官自己在害自己。
莫让“越反越腐”谬论遮蔽视线
时间:12-06  来源:新华网  评论共1条
核心提示: 在江苏最北部连云港一个叫赣榆的县城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六个单位六个门,里里外外一个人”。顺口溜里的这个人,就是45岁的徐永进,他同时拥有六个重要经济部门的一把手职务。
对于腐败,时下有一种说法,认为腐败前赴后继,不是越反越少,而是越反越多,越反越腐。
这种说法在逻辑上给人的感觉,好像腐败反不了了,反不得了,反腐反而使腐败严重了,反腐不仅无功,反而有过。对这种说法不加分析,任其混淆视听、动摇信心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及时予以回答澄清。
近年来,随着反腐工作不断深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反腐措施更加得力,一批贪官相继“落马”,而且还“拔出萝卜带出泥”,与之相关联的腐败分子也被依法惩办,群众对此拍手称快。从结果看,反腐斗争战果累累,数量上是有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腐败现象在增加,腐败官员在增多。
腐败就是腐败,是丑恶的,违背党和人民利益,也是见不得阳光的。所以,腐败分子最怕“反”,他们缺少正义和道德信仰的力量支撑。只要我们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从严查处,腐败是完全可以被一一清除和被有效预防的。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反腐工作由乱到治的过程,就是有力证明。
腐败“越反越多”也有一种存在的可能,那就是反腐如果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调子高,成效低,那么风声过后,腐败分子就会有虚惊一场之感,就会觉得腐败有惊无险;对腐败惩治不严,腐败代价不高,腐败分子就会觉得风险值得去冒,代价比较划算。如此产生的纵容、怂恿效应,有可能导致处在腐败边缘的人迈出逾越雷池的那一步。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年反腐败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力度加大,越来越多自以为隐藏得深、安全感强的腐败分子纷纷现形,全社会、全方位的权力监督机制和事后严惩措施正在不断完善,贪官的空间被大大压缩,“越反越腐”的说法,于理不通,于情不符。
从本质上说,“越反越腐”、“反腐无用”和“反腐有害”这些不符合实际的论调是一种极其消极的观点,尽管大多数人并不赞同,但也不可忽视其危害。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决定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长期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坚决反对“越反越腐”等动摇信心、混淆视听的鼓噪,有利于营造更加积极的反腐败舆论环境,有利于对腐败分子形成更大的心理压力,让腐败分子寝食难安,腐败行为无处可藏。在全国上下一致声讨腐败的形势下,腐败已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们必将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呈现腐败现象不断减少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