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应该让你的身体温暖如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57:45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黄帝内经》
每年的秋末冬初,都是气温变化无常的时节,通常是一股冷空气过去,气温骤降,产生的寒气就会进入人体内部。这时,人体所承受的寒气如果分量不多,同时气血充足、经络畅通,身体很快会将寒气从表皮受寒的部位运送到排泄通道。如果受寒的面积大,或寒气长期积累,人体就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祛除寒气,身体必将产生大量的“寒毒”(变质的体液),人就会生病。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肠胃疾病都是因寒而生。肠胃就是中医所讲的“脾”,负责掌管全身血流供应。如果肠胃功能不好,吸收能力差,食物营养便无法化成足够的血液提供身体所需,末梢血液循环自然就会变差。
寒气积累在肌肉里,时间长了,你就会觉得肌肉僵直、腰酸背痛,形成肩周炎、关节炎。
寒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入侵到经络,造成气滞血淤,影响气血的运行,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虚亏,它能够诱发多种难以治愈的病症。
既然寒气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在寒冬季节中就应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尽量减少寒气的侵入。
1.不扰阳气,增强肌肤适应能力
所谓不扰阳气,是说不要耗散精气、元气,要护阳益气。冬季夜里寒气重,伤人尤甚,所以我们应该早睡,这样才能让闭藏之阳气不受干扰。过度劳累会耗散阳气,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做到劳逸结合。
在秋天时我们就应加强锻炼,因为秋凉能让皮肤机能受到“冻”的锻炼,随着秋凉逐渐加重,由凉过渡到冬天的寒冷,肌肤的适应能力也会与之相适应。冬天加衣,不宜一次性加衣,应随气温下降而逐步加衣,这样可让肌肤逐步适应寒冷的冬天,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2.增强肺之宣发肃降功能,以抗寒邪侵入
冬天气温低,冷气浓重,寒邪侵入,肺先受害。肺为风寒所束,宣发肃降机能发生障碍,便会咳嗽、气喘,因此,增强肺宣发肃降的机能,就能增强机体抗寒的能力。在生活中应注意背部、鼻子、双脚的保暖御寒,因为这些部位是肺部受寒的途径。在平时可以一天三次摩擦鼻之两翼至发热或者摩擦双脚的涌泉、丰隆诸穴和背部的肺俞穴,这些都能起到祛寒的效果。
3.健脾养胃,增强抗寒能力
为了能使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得到源源不断的供给,必须健脾养胃,增强胃的消化能力和脾的运化能力,所以在寒冷的冬天不宜吃生冷食物,因为生食、冷食不宜消化,会损伤脾胃。
饭后1小时用手掌面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0次,有助于消化吸收;临睡前摩腹,可以健脾胃,帮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健康情报站
泡脚祛风寒
俗语说“寒从脚起”,这是因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血液回流不畅;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很差,容易发冷。脚部一旦受凉,便会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机大量繁殖,使人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等旧病复发。
因此,在冬季里人们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并经常洗晒。平时要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后以手掌按摩脚心涌泉穴10分钟。泡脚的时候,可以用2两干艾草或桂枝加水煮沸,放点老姜片或酒也可。
养生需要顺天时,别让健康“搭错车”(1)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全屏阅读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人类的生命过程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发生发展的,大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因此,顺应人体生理之自然和天地变化之自然来养生治病应是养生与康复的基本原则。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养生要点,如果你想养生,只有顺应天时,健康才不会“搭错车”。
春季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因为一旦伤了肝气,就会降低人体适应夏天的能力。
春天的衣、住、行、食要注意以下方面:
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有时还会倒春寒,所以一定要注意增减衣服。所谓“春捂秋冻”,就是说早春要穿暖一点,不要急于脱冬衣。
办公室及家庭要多开窗户,一天至少开两次窗户,每次15~30分钟。
要多出去郊游、踏青、赏花,多走路、多运动。即使不想运动,也应到室外多晒太阳以达到养阳的目的。
应多吃温阳性食物,五禽之中鸡养肝,所以春天应多食炖鸡以养肝;多吃生发性食物,如豆芽、韭菜等,以助肝之生发;多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所以多食酸性食物有利于肝的滋润;多吃甜味食品,如水果、甜粥(糖尿病患者例外)。
夏季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时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并且要使气得泄(当出汗就出汗)。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如果逆之则会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呼吸方面的病),这样会降低人体适应秋天的能力。
夏天的衣、住、行、食应注意以下方面:
衣服要少,保证透气,布料要柔软吸汗,但应少穿露脐装,以免脾胃受凉。
要早睡早起,平时多开窗通风,中午为防暑热,进入室内可关窗。冰箱要经常清洗、消毒,食物要使用保鲜膜。电风扇不要对人直吹,不能开着电扇睡觉,空调温度不应低于23 ,在生活中要勤换衣服、勤洗澡。
中午应适当午休30~60分钟,心情要保持舒畅,经常到郊外游玩。游泳是这个季节里最好的运动方式。
在夏季应多吃“苦”,因为苦味能去火,并且苦味入心,能起到清心火的作用,平时可常吃苦瓜之类的苦味食品;多吃清暑利湿之品,如西瓜、绿豆等;平时要多喝水,因为夏天热重、阳重,出汗多易耗津伤阴,水为阴,所以喝水可以直接养阴生津;多吃生津养阴之品,如藕粉、大米粥等。
秋季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季节,所以应以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反之则会伤肺,到冬季就会得腹泻等疾病。
秋天的衣、住、行、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秋冻要适当,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秋天衣服既不能骤增,也不能骤减,以免受寒。
要早睡早起,从而收敛神气,使心神安宁,房间要经常通风,尤其是厨房更要注意通风。
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可以多到郊外、农村、田园去感受金秋丰收的喜悦,参加采摘活动。也可以进行爬山、打球之类的户外活动,进行深呼吸,锻炼肺的呼吸功能。
秋季里应多吃坚果,达到健脑的目的;多吃羊肉,羊肉有点腥,却补肺,因为在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中,辛入肺,腥也属于辛,所以羊肉可以补肺;因为菊花茶有明目、润肺的作用,所以应多喝菊花茶;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因为秋燥本已伤津,不能再火上浇油。
冬季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就会生痿病。
冬天的衣、住、行、食应注意以下方面:
冬季里衣服要穿暖,平时多到户外晒晒太阳。
尽量
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中午时可以开窗通风,让充足的阳光晒进屋子里。
多到户外运动,呼吸阳气,但是运动后不宜洗冷水澡,也不提倡冬泳,以免阳气损耗太大。
冬季应避免血液黏稠,所以要多吃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山楂、黑木耳等;因为黑色入肾,所以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等;冬天是进补的重要时期,可多吃一些延缓衰老的食品,如冬菇、灵芝、蜂蜜、龟、何首乌等;多吃温补性食物,主要指温热及养阳性食物,如羊肉、鸡肉、狗肉等,冬天以炖食为宜。
健康情报站
秋冬也需养阳
许多人都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秋冬就不用养阳了,这是不科学的。
对于人体来说,阳代表能动的力量,即机体生命机能的原动力。阳化气,人们把阳和气连起来叫阳气;阴代表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即机体生命机能的基本物质。阴成形,通常又把它叫做阴液。阴液是有形物质,濡养了人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及功用;而阳气是人体生存更重要的因素,由阳气生成的生命之火,是生命的动力。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皆有赖于阳气的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只有阳气旺盛,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以及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才有依赖。只有阳气的能动作用,才能维持人体生命的正常功能。这就是阳气在人体的能动作用,它不仅主宰了人的生命时限,还确定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所以,不论什么季节,养阳都是非常重要的。睡眠养生:一觉闲眠百病消(1)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全屏阅读
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李渔
祖国医学认为:人们的睡眠是阴阳相互交替的结果。在睡眠过程中,机体的精气内守于五脏,气血流动较缓,体温下降,代谢过程变慢。通过睡眠,人体的精、气、神三宝可以得到保藏和补充,五脏得以休息,阴阳得以协调,从而恢复到平衡状态。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睡眠。对于工作忙碌的现代人来说,遵守规范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3点是人体细胞生长最快,也是人类生长荷尔蒙分泌的时间。所以这个时间段是睡眠的“黄金时段”,如果错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速衰老。
在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不通则痛”,正确的睡眠姿势,不仅能保证周身气道通达,血络顺畅,还可以调气养神,濡养脉络,消除疲劳,滋养精神,因此我们要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
仰卧是最常见的睡眠姿势,采用这种睡姿,身体和下肢只能固定在伸直部位,不能达到全身休息的目的。在腹腔内压力增大时,仰卧又容易使人产生胸闷的感觉。同时,仰卧睡觉不利于肺部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到肺的功能。
左侧卧睡觉时,双腿微屈,虽有利于身体放松,有助消除疲劳,但心脏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之间而偏左,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出口都在左侧,所以左侧卧时不仅使心脏受到挤压,而且会使胃肠受到压迫,导致胃排空减慢。
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向右侧卧,微屈双腿。这样的睡姿可以使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于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呼吸匀和,心跳减慢,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供氧。
说完正确的睡姿后,就不能不提到失眠。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发生率在现代人中呈上升趋势。偶尔的失眠虽然不足以导致疾病或影响健康,但长期睡眠质量不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精神不振,加速衰老,记忆力也会严重衰退。治疗失眠,可以按照下面的养生法则来进行:
1.建立正常的起居与生活秩序
应尽量争取晚上9点就洗漱上床,如果实在每天晚上要到两三点才能入眠,早上也千万不要赖在床上。这样可使人体固有的“生物钟”保持稳定,与正常生活节律合拍,使自身清醒与抑制的循环过程能正常进行。只有这样坚持不懈,优质的睡眠才有可能回到我们身边。
2.避免过度用脑
失眠主要是由于脑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失调所致,如果不控制用脑,必将加重失眠。
3.有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
许多人都偏爱弹簧床垫,这会影响睡眠,所以最好还是选木板床。此外,还要注意枕头的高度,科学的枕头高度应为6~9厘米。另外,卧室里也不要摆放滴答作响的闹钟,适合放在卧室里的是电子钟。
4.饮食应注意合理搭配
饮食需定时、定量,多吃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和纤维素含量多的蔬菜与水果。可以依据体质与病情适量吃一些有利于活血舒心、镇静安神的食品与药膳,以增进健康,治病安眠。因为吸烟、饮酒可使人兴奋,不利睡眠,所以应该戒烟、戒酒。
5.营造和谐的性生活
和谐的夫妻性生活能使夫妻双方都得到满足、愉快,是一种良好的催眠剂。愉快的性生活后,人们会很快进入睡眠。
健康情报站
提高睡眠质量的两大法宝
第一,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午觉只需在午时(11~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此时午休后工作效率最高。
第二,睡前可吃一点养心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莲子羹、藕粉等。因为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所以适当地补益心脏将有助于健康。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蒂素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血氧供给。这就是祖国医学中所说的气血冲和、经络通达、百病不生,就好像门户的转轴一样,由于经常转动,也就不会发生虫蛀而腐朽。
运动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国传统的健身术五禽戏、太极拳,现代流行的散步、慢跑、打高尔夫等都可以达到养生健体的作用。但是不论进行哪一种运动,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动静结合
在运动时,一切顺乎自然,进行自然调息、调心,神态从容,摒弃杂念,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这样可以在锻炼过程中内练精神、外练形体,起到动静兼修的作用。
2.持之以恒,不应时断时续
无论何种运动,要想对机体真正起到调节作用,扫除运行失衡带来的隐患,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绝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动时要做到持之以恒,如果因为工作忙,难以按原计划的时间坚持,每天挤出10分钟、8分钟进行短时间的锻炼也可以。如果因其他原因不能到野外或操场锻炼,在院内、室内、楼道内做做原地跳、广播操、太极拳也可以。
3.运动适度,不宜过量
运动结束后,如果出现食欲减退、头昏头痛、精神倦怠等现象,就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身体也会因过劳而受损。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掌握运动量,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最为适宜。
4.舒适自然,循序渐进
我们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后,不宜一开始就过量锻炼,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
5.运动时间,因时制宜
一般来说,早晨运动较好,因为早晨的空气较新鲜,而室内的氧气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大部分被人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增多,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运动锻炼,可以把积聚在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来,吸进更多的氧气,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为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础。此外,午睡前后或晚上睡觉前也可进行运动来消除一天的紧张,轻松地进入梦乡。
健康情报站
不同人群的运动方式
1.适合脑力劳动者的运动
脑力劳动者易患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胃病、便秘等疾病。可选择一些全身性的,以及能增强心肺功能的活动项目,如步行、慢跑、游泳、爬山等。
2.适合女性的运动
女性宜选做一些锻炼腹肌及骨盆的动作,如仰卧起坐、前后屈体、摆腿踢腿等。
3.适合身体较胖的人的运动
为了防止脂肪的进一步堆积,宜选择慢跑、步行等运动项目。
4.适合体弱多病的人的运动
宜从运动量小、缓和安全的项目(太极拳等)开始,待能适应后,再进行慢跑等锻炼。
“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 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医学入门》
就养生而言,在中医里有“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中医看来,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生的核心和关键。有专家甚至预言:养心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但是,由于日渐加快的社会节奏、激烈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负荷日益加重,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压力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所以,学习养心理论,掌握养心技巧,积极投身养心实践,适度转移和释放压力,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养生之道。
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各种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态,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目标,并适时留有余地。无论每天工作多么繁忙,都应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尽量让绷紧的神经有松弛的机会。
俗话说“心在志为喜”,就是说心的生理功能与七情中的“喜”关系密切,因此应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多能健康长寿,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善于调整情绪,使自己总是持有乐观愉快的心态,是养心保健的最好方法。
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烦恼,这时不要把忧愁痛苦强行积郁在心中,心情不好时,应尽量想办法宣泄或转移,大哭一场就是一个好办法。心理学家指出:哭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措施,能使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和分流,哭后心情自然会畅快一些。在遇到挫折时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样才有利于理清思路,克服困难,走出逆境。
对于经常忙碌工作的人们来说,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意义。适量的运动可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增强心脏的功能。每天安排一小时锻炼,或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增强体质。
合理的饮食结构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率。饮食养心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平时应戒烟酒,不要暴饮暴食。
健康情报站
护心保健操
1.按内关穴:端坐,将右手按于左手臂内关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间),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臂内关穴30次。
2.按郄门穴:将右手按于左手臂郄门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5寸,两筋间),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臂郄门穴30次。
3.揉心前区:将左手放于左胸心前区,右手压于左手之上,顺时针旋转按摩30次,再逆时针旋转按摩30次。有疏通气血、调养心脏、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
葛洪
我国的传统医学认为,肾是先天之本,也就是说肾是一个人生命的本钱,肾中的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生命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人从30岁起,肾中精气开始出现生理性不足。40岁以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亏虚,如果不及时给予补养和治疗,就会越来越虚。
中医学有“上工治未病”之说,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医者和患者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因此,人到中年即应开始固护肾气,这不仅体现了预防医学的思想,也是提高机体正气,引发内在祛邪潜力的一种中医学治疗手段。而呵护肾气、养肾防衰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房事有节,保护肾精
房事要有节制,既要节而少,又要宜而和。只要做到节欲保精,就会阴精盈满,肾气不伤,精力充沛,从而有利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调畅情志,心情愉快
只要每天心情舒畅,就会肾气不伤。肾气健旺,五脏六腑得以温煦,功能活动正常,身体才能健康。
3.爱护脾胃,注重调养
在养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平时应当合理调配食物,烹调有方,饮食有节,食宜清淡,荤素搭配,忌食秽物。只要脾胃不衰,化源有继,肾精得充,精化肾气,自然健康长寿。
4.起居有常,肾气充足
同古人曾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肾法则,阳者肾气也,阴者肾精也。所以,在春季,应该是“夜卧早起,广庭于步”,以畅养阳气;在夏季应该是“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温养阳气;在秋季,应该是“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收敛阴气;在冬季,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正光”,以护养阴气。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精气盛、肾气旺,能够达到抗衰老、保健康的目的。
5.适度运动,巩固肾气
适度的运动能改善体质,活跃思维,强壮筋骨,促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
健康情报站
补养肾气,这些坏习惯要丢掉
我们在补养肾气、防病防衰的同时应改掉一些有损肾脏的坏习惯。
首先,应停止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加重肾脏负担,经常如此,有损肾脏,已有肾病者更应注意。
其次,在生活中不要经常憋尿,夜间憋尿的习惯尤其不利于肾脏,因为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易造成细菌繁殖,使细菌通过膀胱、输尿管感染肾脏,造成肾盂肾炎。
再次,糖尿病和高血压都会损害肾脏,可导致慢性肾病,而肾病又会加重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情。所以,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者,要注意控制病情,并定期验尿。
最后,有些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只要疼痛不再发作,就以为病好了,停止治疗,其实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泌尿系统结石尤其是输尿管部位结石很易造成肾积水,天长日久,会形成梗阻性肾病,重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代社会,很多人工作繁忙、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因此,难以养成正确的饮食理念,往往会陷入损害健康的饮食误区中。
误区一:进餐速度过快
理由:由于工作繁忙,许多人的早餐和午餐都是在非常匆忙的状态下吃完的,这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肥胖。
见招拆招:俗话说“细嚼慢咽,益寿延年”,因此在进餐时应尽量让自己做到细嚼慢咽。
误区二:不吃早餐
理由:现代社会,都是物以类聚,人以“族”分,其中一个流行“族”叫“早餐逃跑族”,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长期不吃早餐的人。但是他们不知道,不吃早餐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促使胆结石的形成,还会因为大脑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糖供应而影响工作效率。
见招拆招:7点到8点这段时间人的食欲最旺盛,因此最适宜吃早餐。合理的早餐食品应该是富含水分和营养。牛奶、豆浆符合上述要求,可任选一种,还应摄取适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水果蔬菜。
误区三:晚餐太丰盛
理由:晚餐吃得太丰盛,会导致血糖转化成脂肪凝结在血管壁和腹壁上,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肥胖。而且时间较长的丰盛晚餐,还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失眠。
见招拆招:晚餐要早吃,这样可以降低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而且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晚餐要少吃,晚餐所供给的热量以不超过全日膳食总热量的30%为宜。
误区四:嗜饮咖啡
理由:疲劳时喝一杯咖啡可以提神醒脑,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有些人嗜饮咖啡,一天要喝五杯以上,这就不利于健康了。因为咖啡中含有高浓度的咖啡因,可导致心脏功能发生改变、血管中的胆固醇增高。女性长期嗜饮咖啡还会使受孕率降低。
见招拆招:如果有喝咖啡的习惯,最好是一天一杯,最多也不要超过三杯。
误区五:过量摄入酒精
理由:经常过量饮酒,会使肝脏发生酒精中毒而导致发炎、肿大,还会影响生殖、泌尿系统。
见招拆招: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克以下,体重低于60公斤者应相应减少,最好控制在45克左右。换算成各种成品酒应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红葡萄酒虽有益健康,但也不可过量饮用,以每天2~3杯为佳。每天下午两点以后饮酒较安全,空腹、睡前、感冒或情绪激动时不宜饮酒,尤其是白酒,以免心血管受害。饮酒时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
误区六:餐后吸烟
理由:俗话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对吸烟者来说是一种误导。人吃完饭后,胃肠蠕动加速,血液循环加快,烟中的有毒物质比平时更容易进入人体,从而加重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
见招拆招:吸烟对健康不利,饭后吸烟危害更大,因此吸烟者最好戒烟。
误区七:保温杯泡茶
理由:很多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喝,认为这样非常便捷,其实这里面隐藏了健康风险。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茶碱、茶香油和多种维生素,如果用保温杯长时间把茶叶浸泡在高温的水中,会使茶叶中的维生素全部被破坏,茶香油大量挥发,鞣酸、茶碱大量渗出,从而危害身体健康。
见招拆招:如果你是爱喝茶的人,应该改用瓷杯泡茶。
误区八:水果当主食
理由:由于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使得消化不良、血脂增高、血管硬化等疾病变得很普遍,因此需要水果中的营养物质来补充营养。但是,水果中缺少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某些微量元素,如果长期以水果为主食,就会造成人体缺乏蛋白质等物质,导致营养失衡,甚至引发疾病。
见招拆招:肥胖症、高脂血症等患者,应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但作为主食的米饭或面食还是不可减少的,只是要尽量少食脂肪、糖分含量过高的食物。同时,必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加能量的消耗。
误区九:饮水不足
理由: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都了解,但了解并不代表会认真地去
做。事实是,很多人都容易忘记喝水,这就会造成体内水分补给不足,体内水分减少,血液浓缩及黏稠度增大,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还会影响到肾脏代谢功能。
见招拆招:正常人每天所需水分大约为1.5公升左右,若以杯来计算,大约等于8杯200毫升左右的水。但要注意的是,一部分大肠代谢功能差的人,最好在感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以免造成体内水代谢进一步紊乱。正常人在补水时也应遵循“睡前少喝、睡后多喝”的原则。
远离现代生活中的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食品。
2.腌制类食品。
3.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
4.奶油制品。
5.罐头类食品。
6.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等)。
7.烧烤类食品。
8.方便面类食品。
9.汽水、可乐类食品。
10.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棒等)。只要会喝,水就是百药之王(1)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全屏阅读
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只要失掉15%的水,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水参与人体的生命运动,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我们的有氧呼吸,润滑人体各部位的关节,因此,现代社会里重视喝水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会喝水的人却为数不多。下面就讲讲怎样才算是科学补水。
1.清晨慎补水
早晨起床后,喝上一杯水,能有效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2.餐前补水可开胃
餐前补水有调动食欲、润滑食道的作用。进食固体食物前,先饮小半杯水(约100毫升),可以是室温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温热的冰糖菊花茶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一小碗浓浓的汤。
3.别等口渴再去喝
我们在判断自己是否缺水时往往以渴不渴为标准,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口渴是人体水分失去平衡、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时,中枢神经发出的要求补水信号,口渴才喝水,无异于泥土龟裂再灌溉,不利于身体健康。
4.从食物中获取水分
很多人一整天都不喝水,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口渴,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从食物中摄取了足够的水分。从食物的成分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如果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再讲究干稀搭配,每天从食物中获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难。
5.勤补水并不明智
正常人每天的补水量应在1000~2000毫升,如果有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饮水,那他的健康就一定是出问题了,因为只有身体处于脱水状态或是存在高血糖、垂体或肾脏功能异常等情况的人,才会主动大量地饮水。如果你是一个健康的人,却每天都大量补水,那只能加重自己肾脏的负担。
千万不能喝的六种水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然而,也并非所有的水都可以饮用。
1.生水:喝生水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
2.老化水:俗称“死水”,也就是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常饮这种水,会影响未成年人身体的生长发育,会加速中老年人的衰老。
3.千滚水:千滚水是指在炉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其中的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含量很高。常喝这种水,亚硝酸盐会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
4.蒸锅水:蒸锅水就是蒸馒头等剩的水,常饮这种水,或用这种水煮粥,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5.未煮沸的水:饮用这种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将增加21%~38%。
餐桌上,怎样应酬才能更健康
人在社会上生存,免不了要和他人接触,因此总会有各种应酬。在应酬时,我们往往离不开吃,吃得多,消耗得少,就容易导致肥胖。如果每天的应酬都很多,而体力活动却逐渐减少,那出现高血脂、高血压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还可能使糖耐量下降,从而诱发糖尿病。
另外,应酬还需要时间,睡眠透支也成为必然。但是,睡眠不足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何应对应酬带来的这些不良影响呢?下面就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1.在应酬时,鸡、鸭肉等动物性食物要尽量少食,否则人体就会呈酸性,容易感到疲劳。食用过多的蛋白质,也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其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摄入过多蛋白质对肾脏排泄无疑是雪上加霜。
2.豆制品具有降脂作用,鱼类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脂同样有益,因此在应酬时应适当增加豆制品和鱼类的摄入量,并且尽可能地多吃蔬菜。
3.喝少量的酒可以促进胃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并且有助于消化,而过量饮酒则会危害健康。所以,在应酬时饮酒要适量,并尽量喝葡萄酒。
4.俗话说“十个胖子十个吃饭快”,所以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饭桌上的菜每样只吃一筷,最多不超过三筷,要做到浅尝辄止。应酬结束后可以吃点水果,但不提倡饮茶,因为茶中鞣酸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钙、铁的吸收。
如何才能千杯不醉
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全屏阅读
人们在应酬时不可避免地要喝酒,那么怎么能做到千杯不醉,或者喝完酒能及时醒酒,而不受醉酒之苦呢?
首先,在赴宴前应吃一些高蛋白的食品,因为这类食物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其次,在用餐时尽量先吃菜、后喝酒,因为如果空腹喝酒,酒精在胃内很容易被吸收,就容易导致醉酒。
最后,如果宴会结束后出现醉酒情况,可以吃香蕉、橄榄、葡萄或是饮用绿豆汁、芹菜汁来解酒。
“药补”并非养生的万全之策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使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中国人在对健康问题的认识上有着重大的误区,人们普遍认为通过“补”就可以获得健康。但是他们不知道,不科学的进补对人体有害无益,严重时更等同于“服毒”。所以,我们在服用补药时应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1.忌无病乱补
如果你没有疾病,却大量服用补药,不仅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还会损害身体。例如,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导致发胖,使血中胆固醇增加,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而且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所以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3.忌多多益善
人们普遍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凡事都要有个度,进补也一样,如果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就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就会导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忌以药代食
有些人在进补时重药物、轻食物,甚至以药代食,这是不科学的,因为食物才是最好的医药。例如多吃芹菜可以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食物都能成为进补的佳品。
5.忌重“进”轻“出”
近年来,一些养生专家提出“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补的同时,也要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6.忌恒补不变
人们在用餐时会有“挑食”、“嗜食”的毛病,而在服用补药时,人们同样会犯这样的错误,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补药虽然具有保健治疗的作用,但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就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绝对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7.忌越贵越补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贵的才是好的补品,但是那些昂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可能并无奇特的滋补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着神奇的滋补价值。而且,凡是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证,所以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绝不能根据贵贱来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