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47:53
花木兰:不要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当年我在初中学写木兰姐姐的诗时,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可不对劲在哪儿,说不上来。当时老师信誓旦旦,说书本没错。我看看书本,全是白纸黑字,好像费了很大的事才印出来,就想:人家会为了骗我一个中学生,出那么大的劲么?再看看上面的编者,一个都不认识,很陌生,不过就其沉默的样子来看,好像很有尊严。当时我很单纯,于是就信了。
如今的我,书已经看了好几U盘,上当受骗已不下几百次,久病成医,终于练出了火眼金睛。回首往事,我不胜唏嘘,再看《木兰诗》,不对劲处,如见其肺肝然,历历在目。回想当年,我真想对老师、书本说:你们连孩子都骗,也太不讲道德了吧?
一:花木兰原来是我们的敌人
被人在报纸杂志上、电影里、电视中大吹特吹的我们汉人女大英雄花木兰,原来不是汉人,而是一个标标准准的胡人。这里说的胡人,正是岳飞所抗金人的同类,历史上一直是我们汉人的死敌、大对头。
要想知道木兰姐姐的这一真实身份,就要到她的出生地——《木兰诗》中去找。诗中有言:“可汗大点兵”,“可汗问所欲”。可汗,正是胡人首领的尊称,我们汉人是称之为天子、皇帝的。虽然历史上也有汉人皇帝被胡人称为“天可汗”,但汉家诗人以此称呼入诗,一般不屑于称“可汗”,都要把天加上去。要知道,老大的光荣,我们这些做小弟的也是能分点沾沾的。诗人们要是不屑于沾光,有关部门就会找他麻烦:你是替谁说话呢?我们还是敌人?由此可见,花木兰为之卖命的,正是胡人的朝廷,而花木兰,正是胡人士兵。
再看看《木兰诗》的成诗时间。《木兰诗》来自于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郭编辑在集子里已经明确说明,这是南北朝时北朝诗歌。据可信的考证,也确实是。说起南北朝,那是我们汉人的一大历史隐痛。那个时期,胡人象满清、日本鬼子那样打进了中原,我们汉人差点儿遭受灭顶之灾,史称“永嘉之乱”,又称“五胡乱中原”。老家被占据了,一部分汉人只好从黄河边往南跑,一直跑到长江边,才算落住了脚。由于北边有胡人的朝廷,南边有汉人的朝廷,所以史称“南北朝”。
《木兰诗》既然是胡人的诗歌,那木兰姐姐有可能是汉人吗?抗日战争时,专门鼓舞士气的日本文人会在自己的作品里,把当时的某个伪军树为战斗英雄吗?想通此节,你就不会再有怀疑。其实南北朝时,胡人对汉人一贯瞧不起,他们怎么可能会让汉人在这样长的诗歌里做主角?当然,北朝也有不少投降了胡人的汉奸文人,不过,即使他们在中间插了一杠子,也不会为汉人做宣传,想让人家犯政治错误?人家精着呢。所以说,木兰姐姐只能是胡人。
花木兰身份有了问题,她的英勇事迹也就有了大问题。
《木兰诗》中有这样一句:“旦辞黄河边”,可见花木兰在黄河边行过军、打过仗。而当时黄河边住的,正是没能逃掉的汉人。史书上记载,胡人占据中原后,对待汉人,男的想杀就杀,女的想奸就奸,不要以为你长得像芙蓉姐姐,人家就会放过你,人家看你长得丑,没来由地就会给你一刀,谁让你不躲在家上网的?汉人不堪这样的虐待,经常起义,胡人朝廷当然会派兵镇压,而派来的士兵中,就有花木兰。实际上,当时汉人和胡人经常打仗,胡人主要的敌人,就是汉人。由此可见,花木兰杀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汉人啊!
再从诗中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由此可见,花木兰杀我们汉人,时间不可谓不长,人数不可谓不多,可有人还在这里替她大吹法螺,称她为我们的民族女英雄,你是在为谁做宣传呢?明明是胡人杀汉人,你却偏偏说是汉人杀胡人,看人家有能耐,就硬说人家是自己人,宣传工作不是这么做的!花木兰女士泉下若是有知,看见这样的事,也会大呼晦气:怎么碰上这样的睁眼瞎?
当然,也不是说胡人的英雄不能宣传,在战场上杀敌原是士兵分内之事,再说,胡人也好,汉人也好,如今都是中国人,可你也不能不明真相,扑上去鼓起腮帮子就是一通猛吹啊!张冠李戴,一至于斯,可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二:花木兰当兵原来是被逼的
其实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想幸福地过一辈子,谁也不想没事干天天去打仗。可木兰姐姐所处的,是一个超级大乱世。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这样的乱世中,谁也过不上安乐的日子。
《木兰诗》中说: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姐姐代父从军,是因为她老子已经老得打不动仗。不然,她老子也不会让女儿去。问题就出来了,既然她老子已经老成这样,胡人的朝廷为什么还要拉他去当兵打仗?并且还“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卷”字最权威的解释,应是“次”,意思是征兵的命令发下来十二次,每次都有她老子。
难道这是胡人朝廷征兵工作中的失误?要是失误,她老子向政府申诉就行了,何必非要女儿替自己去送死?再说,失误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次。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由于连年的战争,适合当兵的青壮年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有老头子、女人和像花木兰弟弟这样的小孩子。这也符合历史记载。连老头子都要拉去当兵,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大家去看看杜甫写的《石壕吏》,就能更加了解。
征一次兵,要发十二次命令。从中也可看出当时胡人朝廷的威信是何等的低,也可看出胡人反战的情绪是多么得强烈。也不怪他们强烈,已经死得只剩下老人、小孩、女人了,还要“大点兵”,还要去打仗,这日子怎么过?点点点,点你妈啊。
可不去打仗行吗?据史记载,对不肯当兵的胡人,胡人朝廷的处罚十分残酷,一不小心,全家玩完。在这样的高压之下,花木兰的老子说不去,行吗?他敢吗?可这样的老胳膊老腿,不要说上战场,可能在半路上就死了,做女儿的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冒充父亲去从军。做老子的没有办法,只好违心同意。由此可见,代父从军,那是被逼无奈啊!妈的她被逼下海,那些王八蛋还天天替她吹嘘,说她多么自觉,多么爱国,根本不去看人家正在往肚里咽的泪水。这些吹牛皮拍马屁的,良心真是大大地坏了。
诗中又说“东市买……,西市买……,南市买……,北市买…。”买一套战具,居然要跑这么多地方,可见当时的物资是多么匮乏!去打仗,政府不提供战具,还要自己买,也可看出,当时胡人朝廷财政是多么地困难。
连年的战争,青壮年大批死亡,女子被逼去从军,物资如此地匮乏,这是何等的乱世!可是那时的诗人,包括现在的王八蛋,却都在乐呵呵地一唱三叹地赞扬女儿代父从军的行为,不理会这完全是被逼,这是何等的没有心肝!说他们不要脸连我自己都觉得轻。
三 花木兰的前世今生
有人说《木兰诗》是胡人民歌,这让人十分怀疑。要知道胡人对文化从不在意,他们倒也有民歌,可都十分短,像这样长的实在罕见。从诗中看,代父从军是标准的孝道,这种思想是汉家的。当然,是人就爱父母,所以单从这一点上,分析不出真相来。不过诗中有言:“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政治上的隐退思想,那就真的是我们汉人文化中特有的了。
所以说,《木兰诗》应该不是胡人民歌,而是当时汉奸文人或者是完全汉化了的胡人文人写的。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写这样长的诗?
一种可能是征兵宣传用的。现在征兵时,我们都能看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保卫祖国、人人有责”之类的口号,古代自然也这样。文宣工作历来重要。这首诗的含义很明显:人家女人都去打仗了,你们男人还躲在后方,像话吗?
只是这首诗作为此类宣传品,有一些致命的缺陷:没看到人家是被逼的么?所以这一可能不是很大。再说口号应该短小有力,太长反而不美,虽然人家已是汉奸,但也不会勤快到这种地步,都懒着呢,都是能应付就应付。
那么第二种可能就大些。从这首诗一直在纸上保留到现在以及当时还被配上音乐来看,它应该是写给当时的皇帝或者高级官员的。老是打仗,兵又征不到,首长很着急,后果很严重,政治任务就被布置下去了:要保证首长吃好玩好。北朝作协里的文人们赶紧坐下来,开始集体创作。吃好那是御厨房的事,属于低级的,我们文人,当然是满足首长精神生活。于是大家都绞尽脑汁想点子。
嘿嘿,首长不是为男人不肯当兵烦心吗?那我们就写个女子当兵的事。你想啊,女子都去当兵了,这兵源还用担心吗?并且这女娃子还十分凶猛,男人都不是她对手,杀得南方那帮汉人尸横遍地,功劳在册子上都写满了。更妙的是,功劳虽多,可这孩子保持了普通劳动人民的淳朴本色,什么官都不要,整个一傻帽,活脱脱一个工具,不,一个兵器,朝里面那些天天吵着要升官的武将简直不能和她比。
诗成,谱曲,首长听完后笑没笑,我们不知道,不过诗就这样出世了。南北朝时,南方文人普遍瞧不起北方的,认为他们没有风骨。这帮应声虫还不服气,为了争一口气,还喊着要得番邦的懦夫背耳奖,也不拿个镜子照照。我呸!
以上言论,全属猜测,如有暗合,只说明你心怀不轨。因为历史久远,谁也没法说清《木兰诗》究竟是怎么来的了。但不管怎么说,木兰姐姐带着最初的形象出现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隋唐到宋朝,一些文人好了伤疤忘了疼,把南北朝时汉人的伤痛忘了个精光,当他们带着猎奇的眼光看那个时代的作品时,忽然觉得《木兰诗》挺不错,题材新颖,还有孝道思想,于是将这首诗改编一番后,收进了诗集,这也是我们现在能在里面看到“天子”、“明堂”等汉人物事的原因。这时木兰姐姐的形象发生了第一次变化,但总的来说,并不是很大。
到了上个世纪中期,花木兰的形象又发生了第二次变化,这次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中国以前男女的分工是,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家劳动。不知道是劳动力不够用,还是有人觉得让女人在家那是偷懒,于是一场和国外女权运动同工异曲、同床异梦的“妇女也顶半边天”运动开始了。在这场中国式的女权运动中,木兰姐姐摇身一变,唱着“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登场了,俨然成了代言人,让一些妇女同志欣喜不已。这群傻老娘们,被人哄出去做苦力,还以为占了大便宜。怪不得人家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信夫!
又过去了不少年,忽然好莱坞的影视商人看中了这个题材。木兰姐姐做完代言,又进军影视业,形象又发生了第三次变化,成了东方文化的代表。
到了现在,在国内,她的形象已经开始大杂烩,里面混合了孝道、隐退、猎奇、女权主义者、武功高深者等等元素。以后她会不会成为超级撒亚人,还真难说。
一千多年过去了,乱世人不如太平犬的叹息、乱世人的痛苦,被时间尘封得严严实实。今天,我扫去尘埃,将之一一考证列出。花木兰的真实情况,以及她从军时的痛苦与无奈,我也将之一一还原。木兰姐姐泉下若是有知,也定会夸我慧眼如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