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在胶片上的80年代. 感动啊(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30:43
凝固在胶片上的80年代 感动啊(图)
上贴时间: 2009-4-23 9:16:10 (北京时间: 2009-4-23 21:16:10)
文章来源: ZTZTZT
83年开始迷上摄影,从一台双镜头的海鸥4B玩到了CANON单反,多数是黑白,自己冲自己放。胶卷、相纸浪费了不少,经济支出的上升速度远大于摄影水平的提高。(转自 色影无忌,作者:伍色土)
   不久前的一个偶然,我发现了纸箱中的旧书里夹了不少裁成四张一联的黑白底片(幸好这些旧书没有卖掉),数了数有二百张左右,并且多数从来没制成过照片!这让我兴奋不已!

用我那台过了时的DC花几天的时间,才把这些底片翻拍成电子文件。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断大致来自于当年拍摄的10个胶卷,现在看来残存在胶片上的80年代即模糊又清晰,既遥不可及又近在眼前,既充满变数又饱含希望,......无疑,他是我个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我将永远珍藏。

洛阳白马寺

1986年,圆明园

1987年,圆明园

1988年,圆明园

1989年,圆明园

上图时间:1987.02.20 活动: 北京市中小学生田径知识竞赛地点:北京 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下图:时间:2007.11.06 活动:北京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20年过去了,当年的主持人、年轻教师,如今是北京市体育局的领导人之一(下图红衣者)。

父亲收藏的30年代的风景照(扫描)

这是50多年前老照片(扫描)。北京刚一解放,父母便送两位家兄参军,1950年都奔赴朝鲜。一晃三年,部队来人慰问志愿军家属,说家兄安全无恙并为我们拍照带到前线。照片是我和妈妈、姐姐、妹妹。妈妈那年46岁,久违的笑颜遮不住对儿子的思念。我很开心,脸上挂满荣耀。

1989年12月,安阳

1989年6月,安阳人民公园

1989年4月,安阳马投涧

1989年4月,安阳解放路

我的第一台电脑“中华学习机”。相当于美国的“苹果 Ⅱ”加中文字库,8位处理器,64k内存,无硬盘,外置5.25寸软驱,显示器用电视机。86年那会儿不算电视机,主机 软驱近2000大洋,按性价比算比今天的“p5”贵十倍,别看不上这玩艺,他教会了我BASIC语言和汇编语言

在十渡,我的海鸥205

走在路上拍十渡的山,当时看着这样自然的风景很激动,见什么拍什么,呵呵,看看当时的房子和现在十渡的房子大不一样了

81年去十渡玩,那时去十渡要坐火车去,这是刚下火车拍的,当时没想到这个小站还有这么好的风景,看什么都新鲜

那个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近乎荒芜的七十年代,九寸小黑白电视机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些快乐。

1989年2月,河南浚县

1989年10月,安阳三角湖公园

1989年10月,安阳三角湖公园

1989年7月,安阳人民公园

1989年6月,郑州

和朋友骑自行车去善应,他画画,我拍照。冲胶卷的时候温度没有控制好,颗粒那个粗啊……1989年8月,安阳善应

1989年6月,郑州

1989年1月,安阳西环城路

半年后,我又在同样的地方拍了一张。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改天去看一下。1989年12月,安阳西营小学校门南

1989年3月,安阳西营小学校门南

这些孩子们被后人统称为“八零后”,如今他们正在或准备担负起家庭及社会的责任

单位幼儿园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

三峡,如今只能从图片上回味三峡的壮美了

三峡

三峡

山野村庄的娃娃见到摩托车队甚是欣喜!与孩子们合个影,就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牛,在山野中放养。

驾摩托车结伴远游,亲吻黄土地,拥抱大自然!翻山跃河一路艰辛!一路风尘!一路欢歌!

从庙会出来碰到了这位小姑娘,为她拍照时小姑娘就是不肯笑,记得小姑娘的爸爸是北京某医院的医生。

我很怀念这些忘年交的朋友休闲调侃

野餐

旅途休息

开幕前,进行火炬点火试验。不像今天的奥运会有那么多的悬念牵动着我们的心,看,主火炬早早地亮相了。

花絮 主会场外的路面还需要整修一下

那时的综合国力大不如今,主会场——工人体育场进行了建成以来的最大的一次翻修,更换了全部的座椅。同时新兴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形成了以亚运村为中心的建筑群,四环路部分建成,城市的边际向外延伸,为今天的奥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运动会让孩子们可算是见了大世面!这俩孩子大学毕业后,工作有几年啦。

这是谁的主意?边界标志

争第一的来了!

从会务、检录、裁判到各项目的运动员及拉拉队,职工踊跃参与是难得的盛会。女子百米决赛。远处的两座水塔就是企业自建的。

长跑

马路边,一队“红领巾”在学雷锋

“阿姨,我们给您的车打气,您先喝点水。”

“叔叔,您的车没气了,给您打打气吧。”

上海电车

今天,你能想象80年代的后几年,北京清晨的车辆还如此的稀少么?

从1991年5月1日起实行新的升降国旗仪式。国旗护卫队由36名武警组成。逢“1”(即每月1日、11日、21日)和重大节日,武警军乐团在现场演奏国歌。实行新仪式不久,又去看升旗,但不知为何只拍了一张如此模糊的照片,17年前原委,成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谜。

得,瞧那边!出笑话啦!!

跳远

男子百米决赛

裁判

西北小城的三线企业职工业余生活匮乏,职工田径运动会便显得格外新鲜热闹。

运动会就在职工子弟学校里举行。88年的第五届田径运动会,俺有机会拍了几张黑白。

不知哪位摄影师的照片,很喜欢以前的电车造型。

老的旗杆基座的围栏是封闭的,国旗班的战士升旗前要翻过围栏,和庄严的升旗仪式相比,显得不够严肃,升旗后,国旗班的战士给中学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观看升旗的群众从金水桥到国旗杆秩序井然地排成两道人墙

1986.3.31-4.7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首届体育节

缅怀(拍摄于86年)原底遗失,照片扫描。那时游客可以登上纪念碑台基,89年7月开始就不能了

一种高可靠型电子元件的综合测试系统,那单位生产的那种装备在“神五”“神六”上的电子元件全部经过它的检测和数据保留。当年合作完成此系统的周先生——也是此系统的主设计和我的老师,此刻正与癌症进行顽强的搏斗,学生借此机会衷心祝愿他早日康复!

星期天才在一起工作的赵工,是国家解放后早期培养的大学生,为人热情、谦逊。这模糊的影像是我为他拍的唯一照片。

给798厂设计的高压瓷片电容器击穿测试台。现如今,798这个军工电子的先驱成了闻名遐迩的“艺术区”。这个项目结束了工人在6kv高压下“手板、脚踩、棍棍拨”的危险操作,实现了程序化的一键完成。

拍了十多张,这张最好。取名“飞车奇兵”


1984年杨小利老师的作品“城市之光”入选13届全国影展,刚入道的我也学着杨老师的样子,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下了这张照片(杨老师的作品是白天)。

家人的外教同事提出拜访全家,会面地点选在了住房相对宽裕的我家。我向朋友借了台美能达DX-7为外国朋友和家人拍照,结果拍出的片子反倒不如海鸥4B-1。一起包中国的饺子。令人难忘的还有那次拜访后导致了派出所民警的登门拜访。(原图彩色)

这就是被称作防川的小村子。现在防川已经成了旅游点。这就是被称作防川的小村子。现在防川已经成了旅游点。现在我想,去防川应该是那年代我那些朝族朋友所能给我的最高礼遇了,很想念他们。

以后,我又去过一次珲春(对方邀请帮助解决点技术问题),完成任务后,热情的主人邀请我倒防川去看看,并告知那个地方是三国(中、朝、苏)的边境,报请沈阳军区批准后,县委派了车子送。一路经历了军人的两此严格检查。

完成任务后我和队长最后离开,当地的县委派了工作人员和小车送我俩到图们市。出了县城不远看到一个亭子,送我们的同志告诉我们:当年乾隆爷来过此地,后人故建亭纪念。乾隆爷?怎么来的?要知道,我们来时坐了两天的火车半天的汽车!

小X的漂亮妻子是个美发师,家里开了个小发廊,吃饭的地方挪开饭桌就是营业室,墙上挂着的张喻的明星照是那个年代标准的时尚标签。

小X大我两岁,不善言辞,在单位也没有啥头衔,可却是心肠最火热的。星期天休息非拉我们一行四人到他家去做客,还当着我们的面给我们做朝鲜族的“打糕”吃,我现在真后悔:怎么没把做“打糕”用力“打”的场面拍下来?

饭店的厨师,知道了我们是北京来的客人,忙完了工作,也跑过来加入了舞蹈的狂欢,“舞蹈家”老P这会儿改伴奏了。

五十多岁的老会计也是朝鲜族人,他的舞姿经常让我想起电影《英雄儿女》和《上甘岭》

老P是那单位的主任级人物,可跳起朝鲜舞来,就什么都不顾了。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生活不麻烦单位和领导,吃饭一律在宾馆餐厅,可仍旧无法回绝三天两头的请客,按现在的标准看,虽然宴请的档次都很“寒酸”可毕竟都是国家的钱啊!何况那个地方经济还很贫困。公款吃喝起源于何时我没有考证,但至少不会晚于80年代初。

厂长是汉族,不会朝鲜舞。虽说和俺们队长都是大老爷们,可也不妨碍这样“交谊”一把。

朝族朋友能歌善舞真是名不虚传,瞧!在我们的住处就跳开了。

副厂长(中)从北京开会回来,来“宾馆”看望。

80年代的

一张北京老西直门立交桥的盘旋扶梯往上拍的我叫它《逗号》

野三坡的苗寨,这些苗族青年是从真正的苗乡“引进”的

牵着马的孩子恢复了自信,多帅的“小伙”

拍照时这个小孩子不好意思地蹲下了,膝盖露出了的破洞,告诉我们当地那时生活还很艰苦

游玩时遇到的老大爷,这把年纪了,还在田间劳作

百花山也在大修土木

夜宿白龙潭景区,景区正在大兴土木兴建旅游宾馆

祈年殿右边远景有座深色的楼,楼的后面可见两个尖顶的屋檐,未缩图放大可辨出是北京站的两个钟楼,可见拍摄机位在祈年殿西南。

四张洛阳白马寺的底片,三张底片上还有严重的划痕,不象是砂眼,也没有那么大的砂眼啊。看了一下底片,没有胶片的牌子。仔细回忆一下,应该用的是自己分装的盘片,圆铁盒子装的太行盘片吧?



这张还早些,那时还没单反,只有一台海鸥4B-1。图中的孩子是小弟的小儿,82年1月出生

龙庆峡游船码头

冬季的王牌则是“龙庆峡冰灯节”(原彩色图)

“北京的小漓江”是龙庆峡夏季旅游打的一张牌

延庆县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龙庆峡成了热度很高的旅游点

人们不再满足城内的几个皇家园林公园,游览的范围急速的扩张

地坛的回音壁前,游客可以由着性的在古老的文物前体验一把奇妙的“声学试验”,多少年没去了,不知现在是否还可以?

80年代初期的北京,人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一个古老的城市迈向现代化城市的步伐越来越快


地坛也是个放风筝的好去处

那边又有什么吸引了他们?

已经飞得很高了


好大的一条巨龙啊


这张天安门的照片可能更早一些,颗粒很粗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国旗旗杆的基座还是老样子的。

住房条件差的时候,这样洗头也不错!

再回到80年代。文化生活的相对枯燥好像也并非坏事,什么文艺节目都会有大批观众。

朋友参加建国22周年国庆阅兵民兵方队的训练时的照片,这次国庆阅兵因林彪事件而被取消

这张北京市百货大楼的包装纸,因为包着几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当兵的朋友底片而幸运地保存下来,70年代的事啦

80年代与色友合影

我儿子,挂了花的“大副”现在大学毕业四年了

淘气攀爬停靠的自行车受伤,刚从医院缝针回来又玩上了。

体操国手的亲子情。图片上的“阿姨”是现国家体操队著名体操教练

画面上的这个小姑娘,如今已然是留学澳洲毕业的硕士

拍照时显然晃动了。当时为什么拍这个小姑娘?小姑娘独自站在大会堂前的马路上不危险么?她的爸爸妈妈在哪?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都成了谜。如今仅能从大会堂上的霓虹灯推断小姑娘现在即将进入而立之年了

记得在接这项目前,我拍着胸脯问总工给多少银子?和我同岁的总工诚恳的说:“我能给你的你不会满意。你能干又喜欢干而不干,就失掉一次享受成果的机会!我们未来还能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呀?至于银子嘛….. 。”其实后来企业给了政策,俺用它也没少为个人和集体创收。

83年解决了一项测量技术。现在看那时的技术手段也太土啦!还在用16线的光线示波器?图中的人物是硬让俺按在那儿的徒弟,大有摆拍的嫌疑呦!视波器屏幕依稀可见的脉冲波形,好好亲切!

艺术大师正在构思

参观北京玉器厂,车间内很暗,工艺大师们在工作灯下聚精会神地磨制玉器,在这儿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拍下的大部分片子都模糊一团。女技师终日与水和金刚砂为伍,看他粗糙的手,就明白艺术的价值了。

85年,参观现代摄影沙龙举办的摄影展

参观北京体操队。小选手正在备战第六届全运会

郊游时,碰到一位摄友MM是件愉快的事情

在山区的村里,大喇叭的作用不亚于今天的中国联通。

这两个MM跑到这儿躲清静来啦,别聊啦,人家都走啦!

那年头旅游准确地说就是郊游,多是单位组织的或是好友想约。

带年幼的孩子去动物园看看动物,几乎是我们那代人所能做到的对下一代的最高奖励

你也许不相信,这块露着黄土地的“简易花坛”就在离繁华的前门大街不远处北京自然博物馆门前

北京胡同民宅的大门,在这上面既可以找到晚清的遗韵,同时也能触摸到“文革”的锋芒

再过不了多少日子,这样的平交铁路道口可能就会在这里绝迹

下雪也给交通造成了不便,看,沙滩大街上的无轨电车排成了串

看门的老大爷——老哥俩

享受此项服务的顾客颇有“走秀”的感觉,其实走秀的演员远不如围观的群众表情自然。